香港小學的「叩門」,是指如果已經被錄取的學生自動放棄後空餘出來的名額,其他經過學校面試合格後,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的一種方法。一般而言,被名牌小學錄取後就不會輕易有變化,不僅如此,兄弟姊妹還要「世襲」下去,所以通過「叩門」進入名牌小學的機會比較小。
「叩門」時主要看學生的現場表現,甚少看在幼稚園的成績,因為幼稚園時期學生的成績都差不多。有家長問:「如果孩子得過一些獎,是不是「叩門」時就比較有優勢?」不一定,因為五、六歲的孩子即使能獲獎,大多是一些小規模的比賽的小獎項,所以起的作用不大,還是現場表現最重要。
一、學生方面
學校在「叩門」時常問學生的問題有:
1、平時在家做什麼?
2、愛看書嗎?
3、最喜歡看的書是什麼?請你給老師講一下書中的主要內容。
4、你能否給老師推薦或者介紹你認為的一本好書?等等。
有的學校會用簡單的英語與「叩門」的學生對話,如,姓名、年齡等。
回答以上問題不僅要平時有積累,而且還要注意應答技巧。比如,平時在家愛看電視、愛玩遊戲機等這類回答肯定不利於「叩門」成功。如果孩子回答平時常去圖書館等地方,肯定更容易獲得老師的青睞。比如小朋友平時愛畫畫、愛做手工這類的回答也可以,總之,回答得要比較積極、陽光一些。
二、家長方面
有的學校在面試學生的同時,還要面試父母。常見的問題有:
1、為什麼要報讀我們學校?
2、孩子功課不懂時候,你們能輔導嗎?等等。
回答第一個問題,要多讚美你「叩門」的學校。比如,可以說,通過其他家長介紹,得知此校的校風很好;還有,自己幾次經過學校時都發現學生很有禮貌等等。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是全職太太,可以如實回答,說自己有充裕的時間輔導孩子。或者說出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長可以著重輔導孩子等。
三、其他注意事項
1、注重禮節
比如,「叩門」時孩子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面試完要主動跟老師說再見,而不是需要家長提醒後才能做到,這些可以從側門體現出孩子有禮貌,因為香港的學校很注重孩子的禮節,但禮貌的形成需要平時就開始培養。
2、突出優勢
家長要主動向面試的老師介紹孩子的強項。比如孩子喜歡或擅長跳舞、唱歌、繪畫等,從而加深老師的印象。
3、平時訓練
有的管理嚴格的學校說是要面試父母,其實是在面試學生。學校會讓父母和孩子同時進入同一間教室,老師在跟父母對話的同時,會觀察孩子在做什麼。看孩子在教室裡是能坐下來安靜的看書,還是到處亂動。有些小朋友無論到哪都要東摸摸、西看看,到處亂竄的孩子那不就「沒戲」了嗎?對這類孩子就需要家長平時的訓練。
愛心家庭成長服務社
香港小一叩門,請諮詢0755-82248887
【精彩共享】
你可以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分享給你的朋友。
【推薦給朋友】
你可以將愛心家庭成長服務社推薦給你的朋友。添加方式:打開微信->添加朋友->輸入「hklovelife」加為關注即可或掃一掃我們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