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婷婷三個月左右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她頭上結了很多的痂,看起來髒髒的。婷婷出生的時候是夏天,其實我每天都有給她洗澡洗頭,不知道這些痂是怎麼來的?
我看著髒髒的,心裡很不舒服,想要給去掉,試著用梳子輕輕地梳。可是,無論我怎麼輕輕地梳,不但痂沒有梳掉,還讓婷婷哭得厲害。
我媽說不用管,說這些痂可以保護婷婷的囟門,到時候會自然脫落的。
到底要不要去掉,我當時真的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麼辦?
直到去年,我在學習中級育嬰師課程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些痂是怎麼來的,需要怎麼處理。
這些痂又叫頭垢,如果我們不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一味地去刮,是會傷到寶寶的。只有弄清楚首先要做的是什麼,才能對症除垢。
嬰兒頭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乳痂,一種是溢脂性皮炎引起。
乳痂是特別常見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皮脂排洩物與頭皮汙垢混合,在頭皮構成痂狀、鱗狀的一層垢物,嚴重的甚至有可能蔓延到寶寶的耳部、頸部。如果不及時去除,就會和頭上的塵埃等混合積攢在一起,慢慢就會變成頭垢了。
溢脂性皮炎則是一種皮膚病,主要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一般出現在眉毛、鼻子或者是耳朵後邊,有時候頭皮上也會有米粒大小的。我們看到的頭垢是在寶寶的頭頂上出現的灰黃色或黃褐色的油膩結痂,伴有鱗屑的症狀。
頭垢形成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下面這幾種:
1、 清潔不徹底
由於新生兒的肌膚都很嬌弱,身子還軟軟的,尤其是前囟門處,大都還沒有完全閉合。
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清洗的時候,有時候不敢觸碰那裡。
那時候,我雖然每天都給婷婷洗頭,卻只敢用清水輕輕的淋一下,或拿溼毛巾輕柔的擦一下,也沒有用洗護用品,可能清潔不夠徹底,最後形成了頭垢。
其實,寶寶前囟門處不是不能碰,只是需要控制力道,要儘量輕柔。
2、 溢脂性皮炎
頭部是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分泌皮脂原本是一種正常生理功能,但是,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排出過多,就會在皮膚上堆積,從而出現皮膚炎症。一般嬰兒容易發生,其原因,可能跟遺傳有關,也有可能跟代謝功能有關。
當寶寶有溢脂性皮炎時,他的頭頂會出現灰黃色或者黃褐色的油性結痂或鱗屑,為了避免有更嚴重的症狀,媽媽最好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3、 遺傳
有些父母的頭皮屑數量較多,或者曾經得過類似脂溢性皮炎的疾病,則寶寶也會比較容易長頭垢。
4、 飲食油脂高
哺乳期媽媽飲食不合理,飲食中吃太多的油膩食物,通過母乳餵養傳遞給寶寶,從而促進寶寶的皮脂分泌、產生頭皮汙垢。
為了避免寶寶頭垢的產生,除了要做好寶寶頭部的清潔,還要注意寶媽的飲食,少吃油膩的食物。
當發現寶寶頭部已經有了汙垢,如果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去掉它就容易多了。
1、如果結痂形成,媽媽可以這樣做:
用37℃~38℃的水洗頭,並取適量嬰兒油或橄欖油塗抹於乳痂處。待乳痂軟化後,用軟刷將頭部大塊汙垢鬆動,然後慢慢清理乾淨。最後,用水衝洗頭部汙垢。
在清潔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給寶寶用的毛刷要特別柔軟的毛刷,使用前要在沸水中煮沸消毒。如果寶寶頭上的汙垢比較厚重,不容易清洗,可以先將頭部汙垢軟化一段時間。
2、如果脂溢性皮炎導致頭皮鱗屑,媽媽可以這樣做:
給寶寶洗頭時,先用梳子輕輕梳頭理順,以免頭髮打結,傷了頭皮。洗頭後,在頭皮上塗抹維生素B6軟膏,脂溢性皮炎很快就可以好。
除了維生素B6軟膏外,還可以用維生素B6片,將其磨成粉末,再與適量的植物油混合,如花生油、菜籽油等調和均勻,然後塗抹在頭皮上。等軟化幾個小時或到第二天後,再用溫水清洗。
還需要注意一點:清潔後要等頭皮變軟,不要著急用手或梳子去清除汙垢,以免造成頭皮損傷和感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婷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
我手寫我心,通過身邊的小故事,分享正向育兒理念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