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積分榜變化飛快,曼聯已經經歷了多次死亡和重生,熱刺有可能爭奪英超冠軍,而現在卻突然變成了過去式,由於5場比賽只得5分,熱刺已經出局。當然在慶祝穆裡尼奧重返巔峰後不久,一切還為時過早。
如果在對陣利物浦的比賽中沒有丟球,那麼熱刺就會贏下那場比賽,而現在的情況將會大不相同。然而,對於熱刺在進攻上的不足,以及對反擊計劃的依賴,還是合理的擔憂,這可能會阻礙球隊保持良好的狀態。
這些缺點在貝爾回到北倫敦後得到了最清晰的體現。貝爾在周日0:2敗給萊斯特城的比賽中下半場替補出場,表現糟糕得令人困惑。他不僅僅是沒有效率,沒有方向,甚至沒有進攻興趣。
威爾斯國腳一次又一次地在右邊接球,抬頭看到兩名後衛在他面前,然後將球傳回內線。沒有人試圖與他的人對位,沒有人試圖向前傳球,也沒有人試圖在無球跑動中逃離擁擠的區域。
貝爾本賽季只首發了1場英超比賽,他在那場比賽中攻入了1球,2:1戰勝布萊頓,這也是他在熱刺本賽季攻入的唯一一個聯賽進球。最糟糕的是,儘管貝爾參加了6場歐聯杯比賽,但他只進過1球,場均傳球0.3次,是熱刺球員中最低的。也許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在齊達內執教皇馬的時候他已經在主力陣容中缺席了很長時間,但更有可能的是他糟糕的狀態反映了穆裡尼奧的局限性。
熱刺主教練不像克洛普和瓜迪奧拉那樣指導前鋒,他不為他們的移動提供結構,也不指示他們的進攻路線。與世界上最優秀的後起之秀教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穆裡尼奧希望他的前鋒能自由發揮,而不是像教練那樣自發:高度結構化的戰術定位球。
在本賽季的早些時候,穆裡尼奧的執教風格,他注重防守,並期望他的球員本能地進行反擊,擁擠的賽程表導致球員疲勞,戰術也失去了細節,而且,由於穆裡尼奧從不依賴這些,當前熱刺的狀態只是通往成功冠軍挑戰道路上的一個小插曲。
進攻模式的問題,使用保守的攔截方式,依靠反擊的問題,使團隊變得依賴少數個人來保持穩定的表現。哈裡·凱恩和孫興慜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因為熱刺不像其他6大俱樂部的控球統治風格,他們沒有創造很多機會。
穆裡尼奧的低風險策略實際上是高風險的,如果轉換機會下降,積分就會流失,1-1戰平水晶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手很快就學會了如何應對熱刺。防守者們正在加緊對凱恩的防守,右後衛都在防守孫興慜。最重要的是,隨著萊斯特城為如何處理穆裡尼奧的做法提供了清晰的藍圖,主教練們開始採取相似路線。
羅傑斯讓他的球隊靠後,放棄了大部分控球權,因為熱刺沒有接受過進攻訓練,因此無法以快速、流暢或有遠見的方式撕開防守的防線。這就是為什麼穆裡尼奧似乎沒有B計劃,也是為什麼貝爾不能在替補席上發揮作用。31歲的他需要指揮,需要能夠融入多種移動和互動的戰術套路中。
問題是系統性的,如果沒有穆裡尼奧自上而下地重組,熱刺不太可能提高他們在比賽中的反應能力。然後,熱刺僅僅落後榜首6分。一段糟糕的狀態可以原諒,特別是在這樣一個疲憊的賽季。
熱刺本周的糟糕表現有被過度解讀的危險,但是這些新出現的問題確實是穆裡尼奧過去幾年戰術失誤的一部分,值得密切關注。毫無疑問,本周日的森林狼隊將採用萊斯特的模式,更多的人將會效仿。也許貝爾最終會成為熱刺克服這些障礙的B計劃。現在看來,他似乎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他的主要作用是突出穆裡尼奧最大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