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計12487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導 讀:
目前,各省2021年的高考報名都在火熱進行中,家長同學們有自己想報考的理想大學了嗎?定一個目標大學,複習的時候會更有方向更有動力哦!
今天,小橋給大家整理了中國高校環境/宿舍/食堂/圖書館/校門top10排行榜,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都能有明確的目標大學,朝著目標前進,為2021高考奮鬥!
本文為非官方認可的評選排名。源於網友評選、微博投票、學生推薦、網絡相關排行榜/榜單等,僅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一所風景優美的大學裡度過我們的青蔥歲月,這將是我們永遠的記憶。小橋為大家整理了國內10所最美大學,排名不分先後。其中有你的學校或目標學校嗎?
廈門大學本部位於廈門島南端,一邊是南普陀寺,一邊是海濱與胡裡山炮臺,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每年的六七月份,鳳凰花開,離別時節,分外妖嬈,分外美麗。校園內充滿復古風的建築,在紅花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愈發靈動。中國最美的大學,實至名歸。濱海風光,秀色可餐,建築散落雲霧之中,若蓬萊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紅花綠影,仿佛珍珠翡翠,鑲嵌於鷺島之西,這是對廈門大學最美的概括。中西混搭的建築散落雲霧之中,碧波蕩漾的芙蓉湖,棕櫚樹在這裡也甘當綠葉。湖邊拿著書的同學時而抬頭,時而沉思,濃鬱的學習氣氛,讓偶爾飛來的黑天鵝都小心翼翼的拍打著翅膀,不忍心打擾他們。武漢大學作為中國古老的大學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武漢大學校園以櫻花較為聞名,每年春季3月中旬,櫻花盛開的時候,武漢大學校園都會吸引全國數百萬遊客前來賞花。校園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珞珈山,櫻花樹,提起武大的美必然離不掉櫻花。三月時節,櫻花在校園競相開放,你可以在櫻花城堡、櫻花大道、櫻頂等觀看這壯觀的景象。櫻花盛開時節,成千上萬遊客慕名而至,留連觀賞,如醉如痴,成為武大一道耀眼的風景線。武大環東湖而建,坐擁珞珈山,再加上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讓大學在美景中熠熠生輝。
珞珈廣場花樹繁茂,小徑小路彎的曲折,修的精妙。兩旁的路燈相連相守,連夜晚也串的漂亮。這裡像是武漢大學綠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閒活動的中心。
北京大學校園又稱燕園,與圓明園、頤和園毗鄰。北京大學於1952年遷此園後,充分利用了這些古典園林基礎,保持傳統,適當改造,適應了內外園林區的風貌,營建了園林化校園環境。北大校園既有北方園林的宏偉氣度,又有江南山水園林的秀麗特色。著名的「一塔湖圖」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北大之美,無須贅言,概而論之,「一塔湖圖」,一派「捨我其誰」的氣魄。北大美在「精氣神」,是這種精氣神兒影響了整部中國近現代史。「近百年來,這裡成長著中國數代最優秀的學者。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莊嚴無畏的獨立思想,這一切又與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銳的抗爭精神相結合,構成了一種特殊的精神魅力。民主與科學,已成為這塊聖地的不朽的魂靈。」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校園內的小禮堂、孫中山紀念銅像、黑石屋、惺亭、乙丑進士牌坊、陳寅恪故居、十八先賢銅像、永芳堂、馬丁堂、中大北門廣場等建築都具有極高的歷史紀念價值。中山大學學術氛圍濃厚,樹影婆娑,鳥語花香,端莊大方,盡顯南國風光之嫵媚。校園裡的老建築總體上為嶺南風格,紅柱黃牆藍瓦,色彩豔麗但不失莊重,富有當地傳統特色。中山大學的美是獨特清淡的,廣寒宮、中央草坪,每一處盡顯端莊大方的幽雅。正南正北的建築布局,無形中透露出大氣和自信。隨處可見中西合璧的紅灰教學樓,雖久經風雨,但古典的風韻讓它們更加耀眼。
在逸仙大道上,大樹表皮斑駁仍高高聳立,榕樹的鬚根也在淺淺低垂。遊走在古老的叢林裡,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校園此刻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
闖進眼裡的美景會讓你忘記它的真實存在,對於我們這些遊玩的人來說,這裡已經剝掉了高等學府的美名,披上免費的園林觀光的外衣,讓它獨有的風景更加自然。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擁有大量東吳大學時期民國風格建築。不少的劇組如《何以笙簫默》等,都曾到蘇州大學本部取景拍攝。每逢桂花盛開的季節,整個校園都被濃濃的桂花香包圍,深吸一口,沁人心脾。姑蘇,小橋流水,古老的教學樓,給你一種滄桑的華麗。江南的韻味一碰到煙雨那就是詩情畫意的結合。走在草坪上,看著歷經歲月的西洋建築,仿佛置身歐美的校園。每逢桂花盛開的季節,整個校園都被濃濃的桂花香包圍,深吸一口,沁人心脾。留學生很多,在籃球場上,經常看到不同膚色的學生在打球。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一部分,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鹹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2010年3月,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評選出「全球最美大學校園」。入選的14個校園中,上榜的亞洲院校是清華大學。提到美麗的大學,自然少不了至高學府水木清華,校園內綠草青青,樹木成蔭,不同時期的建築形成各具風格的建築群落。遊走間,仿佛回到上學的歲月。遇上荷花盛開的時節,你就能親眼見到朱自清筆下的荷花了。滿池子的荷花飄著香味兒,讓你在遊走間,不禁低吟,「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四時變幻的林山,環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這便是清華大學最引人入勝的景水木清華了。來清華,怎麼能錯過這裡。
四川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現在的四川大學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2013年,四川大學早期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大學的校園建設頗具風格,三個校區各不相同。望江校區的行政樓為建築設計師梁思成先生設計,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建築,現已成為川大的標誌性建築。華西校區前身是上世紀初的華西協和大學,校園內的老建築都是青磚黑瓦,間以大紅的廊柱,校區內的鐘樓現已運行了約80個春秋,是華西壩地標性建築。江安校區則把各類建築集中在一條全長2.2公裡的環道上,校區內還有國內高校較長的步行橋--長橋。除了古建築,夏日的荷塘,秋日的銀杏,都極有特色。它最出名的應該是銀杏一條街,特別是秋天到了,鋪得一地的樹葉,去照相的人絡繹不絕們。竹溪佳處,天府之國,川大就坐落在美麗的成都。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望江校區古建築風格多種多樣,標誌性的行政樓;東區的古建群。小荷花池、蔥鬱的樹,都把這裡裝點的美輪美奐。深秋校園的銀杏很美,躺在樹下,仿佛回到了那個青澀的年代。學院風很濃,像個單獨的大學城。裡面很多拍寫真和婚紗照的,非常羨慕在這裡求學的孩子們。
深圳大學坐落在南山后海灣,依山起伏,外海內湖,荔枝成林,花木繁榮,環境優美。正因為風景如畫,所以深圳大學曾榮獲全國校園建築設計一等獎。這所在特區建設後形成的大學校址選地依山傍海,模仿了西海岸之新式大學園區的風格,時尚不失文雅。現代綜合性的大學,古色古香的校園環境,在深圳喧囂的都市中,獨有的寧靜吸引了大批學子。高大的樹木,綠油油的竹林,互相映襯著構成了一副完美的畫卷。校園的小山坡非常多,路都是上上下下的,絕美的環境加上跌跌蕩蕩的小破,非常適合騎著自行車穿梭在每個學院中間,感受濃濃的學習氣氛。馬化騰、史玉柱就畢業在深圳大學,這裡是一個培養巨人的舞臺。
南京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三國時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則始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校園裡的古建築,從屋簷到牆體雕刻都值得細細品味,也非常適合拍照留念。當桂花開滿枝頭,處處瀰漫著花香,漫步其中更是愜意。
G20杭州峰會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外方代表團團長夫人參觀中國美術學院,備受矚目。中國美院是中國最高美術學府,尤其是象山校區。象山校區的水岸山居,完成了一個讓人驚奇的城建公式:中國美院+城市風景=人與自然的和諧。「山水人文」在這裡得以體現,整個校園圍山而建,僅850畝地中,別具匠心的21座建築僅佔50%,其餘都讓給了山水和農田。這一切都有賴於它的設計師,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中國建築師王澍。樸素的磚牆、石牆、夯土牆、水泥抹灰本色牆,簡單的砌築方式,校園建築隨自然而變,生趣盎然。美院裡最受關注的一定是1928火車咖啡了,古老的火車頭拖著一節綠皮車廂,旁邊立著象山站的牌子,只是它早已不再行駛,而成為一家咖啡吧。我國大學生住校比例達到九成以上,不同學校的宿舍相差十萬八千裡,目前大學校園裡的宿舍樓,有的可以男女混住,有的豪華舒適,有的簡潔乾淨,但也有的讓人實在無力吐槽。
此外,別以為大學越好宿舍也就越好,而且同一所大學的宿舍也分多種標準。下面小橋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好大學的宿舍條件,可能顛覆你的視覺,讓你流下羨慕的淚水哦!
西安交大創新港學生公寓,五室一廳,單人單間,共享客廳,既有相對獨立的生活空間,又可以共同學習討論,地下室還有專門的洗衣房和快遞站點。雁棲湖校區,單人間,有空調,累了可以坐在飄窗上看看書聽聽歌,冬天暖氣給的還足,九個人共用一個大客廳,未免也太愜意了。每年住宿費才1200元,真的太酸了。臺灣逢甲大學花了2.3億元進行了宿舍翻修,號稱全中國福利最好的「五星級」宿舍。包含男女混宿大樓、家庭房、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共3000個床位。上圖上圖,這種極簡ins風的裝修真的太可了!武大的宿舍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存在,宿舍是標配雙人間,有全套實木家具,裝修總感覺帶著點老故事韻味。想到推開窗戶就能看到滿樹的櫻花,就覺得好浪漫。廈大的宿舍不用我多說了吧,被網友稱為「史上最豪華海景宿舍」。學校居然會根據生活作息、宗教信仰的不同給學生分配宿舍。最令人羨慕的是,因為靠近海邊,每天晚上都能聽見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重慶大學,別的不說,宿舍條件絕對好。重大的宿舍樓下就是圖書館,全國獨一份。食堂的味道也是一級棒,畢竟也是上了人民日報的宿舍。本科生是2人一間,每間學生宿舍採用兩房一廳的套間模式。每個宿舍還配備一臺滾筒洗衣機,烘乾機和微波爐,住宿費每年只要1200元。一室四個人,上床下桌。衛生間有馬桶,也有蹲坑,滿足你的個人習慣,洗澡的地方也是都有隔間的。宿舍裡要啥有啥,還沒功率限制。劃重點:不斷網!不熄燈!!無門禁!!!雙電梯智能化公寓,都是上床下桌,床上還帶有檯燈。每個宿舍還配有微波爐、洗衣機、小冰箱、吹風筒、飲水機、吧檯。你想要的這裡都有,你想不到的這裡也有2人一間,大套間內有一個大客廳,還有的一個晾曬臺,空間也太大了吧!學校裡有4個中食堂、2個西食堂和1個中西合併的餐館,外加3個咖啡廳。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不吃飽怎麼搞學習?國內10所堪稱「吃貨天堂」的學校,和小橋一起來看看別人家的大學食堂都有什麼美食,我們一起「品嘗」那些低價就能吃到的頂級校園美食!吃貨們可不能錯過哦~中國農業大學食堂向來有「京城第一高校食堂」的美稱,菜品不僅種類多,色香味俱全,葷素也搭配得十分健康營養,驚豔味蕾。自助選餐是它的一大特色,學生可以根據口味喜好,任意選擇菜品,每一份菜和主食都定量,避免了打飯阿姨「憑心情打菜」導致的就餐體驗差等問題。公主樓二層整個餐廳都是自助空間,一邊是開放式自取櫃檯,一邊是現做窗口,炒菜、麵餅、烤串、水果、飲料,那是應有盡有。種類繁多不說,樣式還很齊全,也難怪被稱為「京城第一」。但你以為這就是全部?NONONO,這只是中國農業大學的基本操作罷了。據說,在中國農業大學各個食堂,大廚們偶爾還會聯合起來舉辦個土豆料理大會,讓你一次嘗到50種用土豆製作的菜式;或者時不時舉辦個牛肉羊肉文化節,請同學們免費吃肉。用中國農業大學學生的一句來說就是:在這裡關於吃,一切皆有可能。據說一位同學想吃松鼠鱖魚就給校長信箱留言,幾天後就這道菜就在某窗口供應了,是不是很幸福?如此大牌的菜品都能在幾天之內位列食堂菜譜,農大食堂的實力果然不容小覷。而且,作為一所農業院校,聽說學校還會定時推出時令和節氣食物。比如粽子,烏稔飯,菠蘿飯,青團並且經常會有學校營養專家配方的東西,比如好幾種口味,不同功能的豆乳,分別可以養發、益智、護膚、養顏……。除此之外,還有農學院的新科研產品也會偶爾推出。素有「小聯合國」之稱的北京語言大學裡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走在校園裡,就像走進了聯合國總部。在這樣「國際化」的氛圍中,北語的食堂自然走的也是「洋氣」的多元化路線。除了中國高校每個食堂都會有的各地風味,這裡還有一大堆口味地道的法餐、意餐、韓餐、日餐、東南亞餐、穆斯林餐、咖啡館任你挑選。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最 international 的學校裡,有個五層高的清晏樓,它幾乎成了校園地標,這裡藏著中西各種味道。清宴樓的名字取自「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清晏」亦作「清宴」,有宴席清新淡雅之意。二層基本與一層類似,不過價格並未標明,只分為特色菜、高檔菜、中檔菜、低檔菜。三層在燙飯、蓋飯、各種面、麻辣燙、麻辣香鍋、蒸餃、燒賣等傳統中式美食的基礎上做出一些口味上的改良,有些比較貼近外國人,有些雖然和他們的飲食有距離,卻也因一次嘗試而瘋狂愛上,就比如麻辣燙和麻辣香鍋。為了給留學生們提供便利,三層大部分菜單與菜名牌上都標註了菜的英文名稱。除此之外,北語還有很多專門的外國餐廳。比如清宴三樓就有日料、韓餐、泰料。還有專門的穆斯林餐廳,風味濃鬱的手抓飯、大盤雞、饢炒肉、烤包子、大塊羊肉串,叫各國學生都垂涎欲滴,讓人意猶未盡,欲罷不能。首經貿第三食堂號稱「亞洲第一大食堂」,這個「第一大」其實不是說面積最大,而是師生對食堂菜品及服務認可的趣稱。之前他們食堂還把字樣印在飯票上,也引得校內外師生都口耳相傳。食堂三層的麻辣香鍋是很多人心中的首經貿經典。三面環繞的選菜櫃、32種口味供你選擇,裡面的泡餅跟寬粉被稱作麻辣香鍋的靈魂!魚豆腐比鵪鶉蛋都大一圈,幾十塊錢就能吃滿滿一大鍋。真真是吃貨們的最愛!陝西師範大學是一所有名的「吃飯」大學。早在2013年,陝西師範大學後勤第一集團開拓創新,就建立了首家高校中央廚房。
西安有句常言「學在交大,玩在西大,吃在陝師大」!師大的飯菜價格差不多都可以接受,質量也屬於中等偏上,還有小吃城,品種很多,包括各地方的小吃都有!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戶縣軟面了,麵條軟滑筋道,加上肉粒、西紅柿雞蛋、豆乾、白菜、韭菜、豆芽等配,面香、菜香、肉香、豆腐香、料香混合到一起,濃鬱誘人!除了軟面還有各種蓋澆面、扯麵等,極具陝西當地麵食的特色。讓華科大威震四方的,除了科技界的龍頭校友,還有食堂的數量。網上曾盛傳過這樣一個段子:「在華中科技大學,不管別人有什麼,我們都回答:「我們學校有35個食堂。」這所低調的「南方小清華」,在食堂數量上一點都不謙虛,35個飯堂,吃上一個月都不重樣。西一、西二、東一、東三、學一、學二、百惠、百品、百味、百盛園、西園、西華、東四、東園、東籬、東教工……每一年都有大學新生,在找飯堂的路上懷疑過人生。學長學姐們看不過眼,紛紛出手相助……於是,華科大有了自己的吃貨地圖:口碑最好是西一,就餐環境看百景,韻苑過早花樣多,要吃自助去東一,女生愛往喻園跑……每個飯堂的殺手鐧,在華科大人的心中被區分得明明白白。湯汁飽滿,餡料十足,渾渾圓的肉餡咬第一口就能看見。由於味道鮮美。價格實惠,喻園食堂的湯包到現在還是每人限購兩籠。早上起來,在集賢樓來份熱乾麵+豆漿的早餐標配已成為華中大學子最為熟悉的味道,最主要的是,價格只要2元一份。可以說性價比極高。聽說在清華園裡生活的學子,每天大概率都會經歷2~3次這樣的心理鬥爭這都是清華食堂數量帶來的小煩惱,不過,除了量以外,首先吸引學生的還要屬其食堂的名字:紫荊園、桃李園、清芬園、丁香園、聽濤園、聞馨園、觀疇園、近春園、荷園、芝蘭園、玉樹園……忽然覺得,好像去食堂隨意吃個便飯也很有雅興呢。而且,其各個食堂菜系迥異,甚至同一食堂,同一樓層的同一窗口每天都能吃出新花樣。早上,可以來一碗湯鮮餡美的餛飩,皮薄又多,一口一個很不錯。中午,吃一份丁香園的河南燴麵,羊湯味道濃鬱,面也爽滑筋道。不論是期末考結束,好友相聚,拿到offer,還是愛情走到盡頭,都可以來一頓麻辣香鍋。如果一頓不夠,那就兩頓。可見治癒又開懷的麻辣香鍋在清華食堂眾多美食中是有特殊意義的那個。如果兩頓香鍋還不能解決問題,那一定是因為你忘記了,它——清華牌酸奶。據一位被採訪的清華學子說"一塊八一袋,一喝就喝了四年,每頓的酸奶都是必不可少的,也算是我對學校一種比較深的記憶吧。這個只有在學校食堂才賣的酸奶,是無數清華學子畢業後也會想念的味道。印著「產址:清華大學校內」的酸奶,早已成為清華學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在清華,吃飯的時候來個一塊八的酸奶。就一個詞「地道」。南航的第五食堂絕對是大學食堂中的愛馬仕!整個食堂成飛機狀,兩邊是飛機的窗戶。學生們在裡面吃飯感覺分分鐘就可以起飛了。菜品的種類有很多,冒菜、抄手、餛飩、地鍋雞,蛋包飯、木桶飯、瓦罐湯、白灼蝦、紅燒肉、烤鴨、酸菜魚、冬瓜豬腳湯、各式炒飯....還有超級好吃的小龍蝦……每一道都能讓味蕾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雖然在南京當地,流傳著「南大的牌子,南航的飯」這樣的說法。但是,在廣大網友的評選中,南京最好吃的高校食堂卻是南京大學六食堂。尤其是南京大學六食堂的辣子雞套餐,不僅外酥裡嫩,色香味俱全,而且價格十分合理,讓你十塊錢吃到飽!上海同濟大學的食堂美食那是出了名的,質量在上海的高校中絕對首屈一指,還因此上過湖南衛視天天向上,也正因為《天天向上》,同濟食堂的糖醋大排可謂是名氣擔當。本部食堂有西北、南校區、學苑、西苑、留學生、彰武路食堂等,其中學苑食堂是最受歡迎的,大牌紅燒肉、菠蘿咕咾肉、砂鍋面都是食堂的招牌菜,上面提到的糖醋大排就在學苑食堂。留學生食堂的石鍋拌飯和豆腐湯、學苑點心部的各種麵條澆頭、學苑二樓的鐵板燒、西苑地下的刀削麵都是同學們大力推薦的食堂美味,絕對讓你吃過還想吃。另外,同濟大學還是一所為了防止學生吃校外不衛生的黑暗料理乾脆在食堂賣起了大排檔的大學。「吃在同濟」可以說是滬上學子根深蒂固的觀念。小龍蝦、烤魚、燒烤、火鍋……能想到的都在了,深夜沒事幹,約上下自習的夥伴一起來吃個燒烤吧。大排檔19-23點營業。每晚運營的4小時期間,接待學生逾千人次,小龍蝦等熱門菜品幾乎天天賣斷貨。廈門大學的美景一直讓人羨慕,被稱為「不辜負青春好時光」的校園,還是「全國唯一怕被學生吃垮的食堂」。除了美景,廈大的食堂也是相當出色的呢!廈大食堂的飯菜超級好吃,價格也不貴,也因為地域的原因,這裡的菜,都有那麼點兒中西合璧的味道。勤業食堂的沙茶麵水煮牛肉油條饅頭;南光食堂的老婆餅蛋撻;芙蓉食堂的一樓滷味三樓手撕雞拌麵和酸辣牛肉麵;東苑食堂的三樓牛肉拌麵都是大家的最愛……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標誌性建築,除了豐富的藏書以及滿足學生需求的設施,引人注目的顏值也會為其增添幾分色彩,「高顏值」的圖書館或許會讓你更願意在此駐足,進入館內學習、閱讀。以下10所大學「顏值爆表」的圖書館,你更中意哪個?有你的學校嗎?汕頭大學圖書館堪稱亞洲最美,是李嘉誠先生投資由香港設計中心選出的「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得獎者陳瑞憲設計。修建面積約2.1萬平方米,設計觀點取意自內地的線裝書,外部觀感外型表現了內地線裝書書盒的雅致結構,內涵空間中則滲顯露內地傳統書院園林空間的元氣理念。館外有一池清澈的活水,周圍大片的綠地令人舒心愜意,像是漂浮在水上的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始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1912年建立清華學校圖書室,1913年更名為清華學校圖書館。1991年9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和國家教委撥款興建的新館落成,後被命名為「逸夫館」。新館位於清華園的中心區,由清華大學關肇業院士設計,曾多次獲國家各類優秀建築獎。新館與1919年及1931年兩次建成的老圖書館連成一體,成為校園中心地帶最大的建築。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如果把清華園的建築當成一首曲調優美、旋律高昂的樂曲,圖書館無疑是這首樂曲中最動聽的音符之一。該館被評為全國最美的圖書館之一,並榮獲2008年度「建築工程魯班獎」。新建的逸夫圖書館,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外立面的石材猶如一排排書架。北側的退臺寓意著攀登的階梯,圖書館建築宛如伸開的雙臂,歡迎渴求知識,勤奮學習的莘莘學子走進這座知識的殿堂。東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位於教學區中心,她北對東校區北大門,東有雄偉的實驗樓,南臨精巧的人工湖,西有綠樹掩映的教學樓,正門平臺上的古希臘雕塑「思想者」,標誌著這裡是智慧的殿堂。蘇州大學炳麟圖書館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魯班獎高校圖書館類世界榜首,全國唯一一座獲得國際造型設計世界金獎的環球形圖書館,型似「水晶蓮花」。炳麟圖書館位於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由美籍華人實業家唐仲英先生捐助,並以其父親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其「水晶蓮花」造型在國內高校圖書館建築中獨樹一幟,已成為獨墅湖校區乃至獨墅湖高教區的一個標誌性建築。炳麟圖書館內的設計也很個性,圖書館地上高八層,地下一層,空間寬闊,觀光電梯像膠囊一樣,有太空艙的感覺。復旦大學李兆基圖書館位於復旦大學新江灣校區內,因校董李兆基先生捐贈而得名,建築共5層,地下1層,地上4層,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自2008年9月開館運行。學校裡的圖書館建築霸氣範兒十足,最多可容納一萬名學生同時使用圖書館。書香江南風的自習空間、厚重古樸的北美紅橡木桌椅、整齊劃一的儲物櫃、MUJI風布藝沙發,再加上一排排墨紙書刊……置身於這樣的溫馨環境,你還會不好好讀書嗎?集美大學圖書館於1999年5月由位於集美學村的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集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五個圖書館合併組建而成。集美大學圖書館現由座落於校部的陳延奎圖書館、嘉庚圖書館和分布於老校區的兩個專業書刊閱覽點組成,館舍總面積41000多平方米,閱覽座位3800多個。一踏進南大仙林校區的南大門,一座搶眼的建築便會映入眼帘,它就是杜廈圖書館——由南大校友杜廈於2007年捐資3000萬建築而成,是江蘇省藏書量最大、中國藏書量前三的高校圖書館,中國唯一一座雙樞紐管理體系的智能化信息圖書館。杜廈圖書館位於南京大學仙林國際化校區,位於校園禮儀大道北端,正對校區主入口,依山傍水,是仙林國際化校區的標誌性工程,外部造型獨特,風格莊重典雅, 地上建築共五層,總面積53000平方米,每層約10000平方米。整體造型是一本打開的書,圖書館周圍環繞著河流,寓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圖書館是北外校園內一座標誌性建築。新館大門外側的多語種裝飾牆由55種語言組成,將外牆的磚塊做成鏤空設計,每一塊磚上都刻著不同語言的「圖書館」寫法,充分體現了北外的文化特色和國際視野;大廳頂部被文字玻璃頂籠罩,通過陽光投影的方式營造出一片知識的海洋;大廳中央的「書山」造型步行梯貫通上下,凸顯「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文化內涵。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圖書館,滿眼落地藏書,一直延伸到穹頂,在視覺上十分吸睛,融合且人性化的設計極具現代感。交叉縱橫的懸空樓梯,結合檢索和探索,提供了一條人與書主動融合尋找的長廊。它們是在展示人類從蒙昧到文明的階段,從對知識和語言的探索,到中間穹頂的無言啟示。校門,是一所大學的門面擔當,更是新生對母校的第一印象!有人說:理工科大學校門冷峻莊嚴、師範類大學校門清新浪漫、綜合性大學的校門厚重霸氣。你覺得呢?還記得你學校的校門是什麼模樣嗎?快隨高考君一起看看大學這些「顏值」超高的校門吧!北京大學校門一直以它古樸端莊的形象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頂尖高校,北京大學校門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深受大家喜愛。對於北京大學而言,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或是將來,西校門的地位都是極為重要的。西校門作為燕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已成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們認識北大的重要窗口。經過歲月的洗禮,西校門已演變為北大的象徵,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清華大學二校門始建於1909年,原為清華正門,門額上刻有晚清軍機大臣那桐1911年題寫的「清華園」大字。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常被人們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也被稱為」最上鏡「的校門。春夏秋冬,年年歲歲,時光荏苒,矗立在校園主幹道上的二校門,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發展。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誌,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徵。在造門之初,聊城大學新校門造價8千萬的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討論,後聊城大學校長回應,校門真正造價只有300萬。雖然造價沒有網傳的那麼誇張,但是聊城大學的校門也不愧於「豪門」之稱,用料講究、裝飾漂亮,看起來相當的壯觀。校門總長140米,擁有上下兩層,下層包括大門、門衛室和停車場,二層是1000多平方米的校史館。從照片上看,校門一字排開,氣勢恢宏,大氣典雅。上海交大有一座特殊的「門」,橋就是門,門就是橋,它的身份證號:東川路800號。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學誕生於1896年,建校時學校大門選定在校園的東南角,前面有徐家匯三條主要河道之一的李漎涇流經門口。河上原有一座木橋,稱為校門橋。後來,因閔行校區南臨東川路,內側有一條東西流向貫穿黃浦江的內河,為了不破壞現有環境,經頭腦風暴後,一座校門橋的概念誕生。這座校門橋,採取了兩根從橋南側向空間拱起的弧形鋼筋混凝土拱梁,在空間合為一根,落在橋的北側。正符合學校提出的不搞可關閉式的校門,以示「開放」的理念。整個校門橋的顏色以白色為主,下面貼有瓷磚,當年有人提議是否將橋染成「七彩色」,被否定了,原因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顏色會慢慢退卻,最質樸的顏色,才是永恆和經典。天津大學校門整體呈金字塔型、厚重的體量感、樸實的色調、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建築風格,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彰顯其悠久的歷史與文化積澱。汕大被稱為「高校建築之花」,每個建築背後都是一位大師。汕大新校門和真理鐘的設計者都是美籍華人女建築師林瓔,她是林徽因的侄女。歐巴馬曾親自為她頒發美國國家藝術獎章。獨特的設計,讓人總能眼前一亮!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直屬中央軍委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關於這座大學敦厚威嚴的大門,學校官方鮮有說明,但其以「霸氣」的形象常年高居中國大學校門「網紅」榜單top10,「氣勢宏偉,猶如萬裡長城,神聖不可侵犯」,是網友對其的高度評價。西翻的校門藝術性和設計感十足,第一次見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它是由法國著名設計公司A26設計完成的,大門用立體的律動表現出秦嶺層巒疊嶂的自然形態,從側面看又像是一本打開的書卷,可以說是十分現代化了。河南大學明倫校區校門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市,是河南省建校最早的一所高校。校門古色古香,氣派十足。古色古香,莊嚴大氣的中山大學牌坊一直以來都是中山大學的標誌。以上大學校門各具特色,有古樸典雅的、有雄偉莊重的、有簡約的、有古香古色的也有現代科技範的,無論是西式還是古風、是霸氣還是簡樸,都是該校特有的靚麗風景線。
來源 | 內容來源於高考家長圈微信訂閱號。(聲明:「計橋升學規劃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吧~
喜歡就點個「在看」,會有小驚喜贈送給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