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成都市普通高中中考招生改革方案公布

2020-12-17 中考網

  剛剛,成都最新中考改革方案出臺,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將達60%以上,指標到校生招生計劃將達到50%以上

 

  12月27日, 成都市教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即「中考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將從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中一年級起實施中考制度改革,到2022年形成具有成都特點,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規範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一、中考改革方案出臺的背景、依據是什麼?

 

  成都市中考改革方案是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和《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川教〔2017〕107號)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的。

 

  近十多年來,成都市高中階段學校(含普通高中學校和中職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堅持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一考多用」,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此次中考改革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堅持穩妥推進,在繼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進一步優化中考考試制度、考試方式、考試內容、錄取方式、招生計劃等。

 

  二、中考改革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使教、學、考、招有機銜接,構建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有利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考試招生制度。

 

  中考改革從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中一年級起開始實施,到2022年形成具有成都特點,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規範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

 

  三、中考改革實施後哪些政策將保持不變?

 

  中考改革將保持「五個不變」,具體為:

 

  (一)堅持「兩考合一、一考多用」原則保持不變。中考改革將繼續堅持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一考多用」,有利於減輕學生備考負擔。

 

  (二)高中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保持不變。根據《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現已採取4(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6(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模式錄取計分的,不再減少計分科目」的規定,中考改革實施後升學計分科目與現行中考升學計分科目相同,繼續保持不變。

 

  (三)9門科目錄取計分分值保持不變。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9門學科升學計分分值將繼續保持不變。

 

  (四)高中招生分批次錄取保持不變。中考改革實施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仍實行分批次錄取。

 

  (五)指標到校生錄取辦法保持不變。中考改革實施後,將繼續實行指標到校生政策,將省級示範性公辦普通高中統招計劃50%以上的比例均衡分配到服務區內的初中學校,並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

 

  四、中考改革主要有哪些變化?

 

  中考改革將進行「五個優化」,具體為:

 

  (一)改革優化考試制度,減輕學生備考負擔

 

  實行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一考多用」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考試範圍覆蓋到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科目,這是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有關要求,確保義務教育基本質量的需要,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引導學生打好基礎。中考改革實施後,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音樂、美術和地方課程,但新增學考科目不納入升學計分,由學校組織實施,成績合格即可。此外,按照「學完即考」的原則,及時安排學業水平考試,避免考試過於集中。

 

  (二)改革優化考試方式,實行分類多樣考核   按照學科特點,分類採取不同的考試方式,將閉卷考試與開卷考試相結合,紙筆考試與實驗操作考試相結合,必修必考與選修選考相結合,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語文、數學、外語學科,成都市將按要求參加四川省教科院組織命題的考試。

 

  (三)改革優化考試內容,引導發展素質教育

 

  一是優化考試內容,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性、綜合性,增強對學生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二是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新增生物實驗操作考試,並將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分值提高到15分。

 

  (四)改革優化錄取方式,形成「一依據一結合」模式

 

  中考制度改革以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制度架構,充分發揮中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進一步破除唯分數論。

 

  一是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依據或參考。初中學校要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檔案,突出對學生成長過程的客觀寫實記錄,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選拔新生、自主招生的依據或參考。   二是提高體育與健康升學計分分值。根據《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現已採取4(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6(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模式錄取計分的,不再減少計分科目」和「將體育與健康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其分值權重原則上不低於總分的8%」的要求,中考改革實施後,成都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仍為10科,除體育與健康計分成績由原50分提高到60分外,其餘科目計分權重不變,升學成績總分為710分。   (五)改革優化招生計劃,適當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

 

  一是適當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近年來,全市初中畢業生普通高中升學率逐年提高。2018年,全市初中畢業生普高升學率已達60%。下一步,市教育局將加強統籌規劃,建立科學合理的普職比例調節機制,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目前,成都市正在加強普通高中學校建設,到2020年底前,全市將新建公辦普通高中9所(不含民辦),改擴建24所,普通高中學位將進一步增加。

 

  二是推動普職融通育人模式改革。探索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資源共享、課程互選、教師互派、學分互認、學籍互轉,建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銜接的人才培養機制,為高中階段學生提供「二次選擇」機會。   三是進一步擴大特殊教育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

 

  五、中考改革實施後體育與健康考試怎麼考?

 

  體育與健康考試由統一考試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統一考試由體能和技能項目組成,實行必考加選考。具體辦法由市教育局另行制定。

 

  六、中考改革是如何體現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的?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要求,將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學」的傾向,引導學生打好共同基礎,確保義務教育的基本質量。   為減輕學生備考負擔,在考試制度上繼續堅持「兩考合一」、「一考多用」、「學完即考」,避免考試過於集中,減輕學生多次備考負擔;在考試內容上強調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素質;在考試方式上實行分類多樣考核,將閉卷考試與開卷考試相結合,紙筆考試與實驗操作考試相結合,必修必考與選修選考相結合,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在高中學校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上,仍採取目前成都市中考現行的4(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6(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模式,沒有新增升學計分科目。

 

  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局,各區(市)縣教育局,直屬(直管)學校(單位):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和《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川教〔2017〕107號),結合本市實際,市教育局制定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成都市教育局

 

  2018年12月27日

 

  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

 

  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和《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川教〔2017〕107號),結合本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育人為本、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使教、學、考、招有機銜接,構建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有利於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考試招生制度。

 

  到2022年形成具有成都特點,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和規範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務

 

  (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1.「兩考合一」。建立市級統籌、以縣為主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管理體制。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堅持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一考多用」,減輕學生備考負擔。統一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標準、科目和時間。完善全市統一的考試評卷信息化平臺,統一網上評卷,實現同考等值。

 

  2.「全科開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覆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科目。從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中一年級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和地方課程等,並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調整而調整。

 

  3.分類考核。語文、數學、外語實行紙筆閉卷考試,按要求參加四川省教科院組織命題的考試。物理、化學、生物採取紙筆閉卷考試和實驗操作技能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每個科目兩項考試成績合併計算作為學科總成績;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按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執行。道德與法治、歷史實行開卷考試。地理採取紙筆閉卷考試。信息技術實行上機操作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由統一考試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組成,其中統一考試由體能和技能項目組成,實行必考加選考。音樂、美術成績由藝術素質測評成績和技能測試成績確定,由初中學校根據市教育局要求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地方課程測試由各學校自行組織。

 

  4.命題要求。切實提高命題質量,引導發展素質教育。根據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範圍,研製考試試題,兼顧畢業考試和招生考試的不同功能。在全面考核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性、綜合性,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增強對學生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基礎考查。

 

  5.「學完即考」。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規定和要求,堅持「學完即考」。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考試於畢業當年6月中旬進行。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信息技術考試和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按照「學完即考」的原則,及時安排;體育與健康統一考試、音樂和美術技能測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進行。

 

  6.成績呈現。初中畢業成績以等級形式呈現。畢業成績等級分為A(優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級。具體認定辦法由市教育局另行制定。

 

  (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1.評價內容。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是培育學生良好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市教育局制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初中學校要基於學生發展的年齡特徵,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2.評價依據。以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記錄為主要依據,包括:思想品德與行為規範評價和成長發展的記載;各學科的學業成績記錄和學習小檔案的記載;參加專題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和班級及社團活動的記錄,「個性特長」和獲得獎勵的記載;身心健康狀況記載;藝術特長和基本素養記載;校本課程的考查結果等。綜合素質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堅持客觀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進行。

 

  3.評價程序。綜合素質評價由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學校具體組織實施。基本程序包括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形成檔案。市教育局研發「成都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管理系統」,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指導學校使用好記錄管理系統,初中學校要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表現評價檔案(含電子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並將用於招生使用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進行公示、審核。檔案材料要突出重點,簡潔明了,便於在招生中使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九年級下期(畢業當年4月底以前)完成。   4.結果運用。初中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初中學校要將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選拔新生、自主招生的依據或參考。各高中階段學校要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辦法,組織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觀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各高中階段學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確提出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具體使用辦法並提前公布,規範、公開使用情況。

 

  5.評價實施。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初中學校應建立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公示制度、誠信制度、監控與評估制度、舉報與申訴制度,確保公平公正。高中學校要向社會公布招生錄取中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改革完善招生錄取辦法

 

  1.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將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實行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評卷和統一公布成績。   試卷的結構及分數。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物理10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化學10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體育與健康60分(含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10分)。生物(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滿分各100分。   升學成績計分辦法。升學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總分為710分。具體為: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物理成績按70%計入,滿分70分;化學成績按50%計入,滿分50分;體育與健康滿分6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具體折算細則由市教育局、市招考辦另行制定。

 

  2.堅持普職協調發展。根據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合理制定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切實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工作。對初中畢業生就讀中職類學校實行免試註冊入學制度,使有意願的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推動普職融通育人模式改革,探索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資源共享、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學籍互轉,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融合銜接的人才培養機制,為高中階段學生提供「二次選擇」機會。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來蓉工作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實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質量,擴大特殊教育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

 

  3.完善指標到校生分配辦法。合理分配優質高中招生名額,省級示範性公辦普通高中統招計劃要以50%以上的比例均衡分配到服務區內的初中學校,並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重點(示範)等優質中等職業學校也可將一定的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促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初中學校推薦指標到校生要依據學生初中各階段學業考試成績,並結合綜合素質評價情況。

 

  (四)完善和規範自主招生

 

  進一步完善和規範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序。省級示範性公辦普通高中經市教育局批准後,可面向全市自主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促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自主招生一般安排在中考後進行,自主招生總數一般不超過當年學校招生計劃的5%。經批准實行自主招生的普通高中學校,要根據學校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制定招生錄取辦法,綜合考查,擇優錄取,並將招生時間、招生辦法和招生程序等自主招生的各個環節和錄取結果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確保自主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進行。

 

  (五)強化招生管理

 

  1.嚴格招生計劃管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資源總量,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編制,適當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合理確定普通高中招生總體規模。根據各校辦學條件、核定的辦學規模確定每所普通高中學校具體招生計劃並嚴格執行。各區(市)縣要按照國家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要求,辦好各類高中階段學校,提供充足學位。中心城區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經市教育局審核後由市招考辦統一公布,其他區(市)縣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編制並公布。

 

  2.規範招生行為。普通高中學校應嚴格按照規定錄取新生,嚴禁無計劃、超計劃和違規跨區域招生;招生結束後,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具有中等學歷教育資格的中職學校按省教育廳規定的範圍自主招生。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學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3.嚴格招生時間管理。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所屬學校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相關規定,保證九年義務教育依法實施。所有公辦、民辦高中學校均須按市教育局規定開展招生工作,不得在學生完成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前組織考試和錄取新生。嚴禁將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提前送到高一級學校就讀。

 

  4.嚴控考試加分。落實成都市教育局等八部門《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普通高中錄取加分政策的意見》(成教發〔2015〕8號),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學生相關特長和表現等在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中呈現。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5.實行陽光招生。各區(市)縣和學校要在招生入學關鍵節點,就關鍵政策、群眾關心的疑難點做好宣傳釋疑工作。高中學校招生宣傳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和指導。招生宣傳必須規範、合法,不得以任何形式發布虛假宣傳資料和信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招生範圍、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費標準、錄取結果「七公開」,其內容必須在當地的主流媒體、教育網站、學校公示欄等公布,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禁止公辦學校以民辦學校名義招生或民辦學校以公辦學校名義招生。禁止把以公辦學校名義招收的學生安排在民辦學校或社會培訓機構就讀。禁止生源學校和教師幹擾或違背學生意願填報學校志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招考委、市教育局統籌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明確各單位、部門責任目標,加強過程監督和目標考核。根據考試招生工作特點,提前公布實施方案,有序推進各項改革。

 

  (二)深化教學改革。嚴格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門課程,嚴禁壓縮綜合實踐活動、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的課時。加強初中學校校長和教師培訓,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切實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師資配備、設施設備等方面的條件保障,滿足正常教學需要。定期對初中學校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各區(市)縣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考試機構、考務組織、考場基礎條件、招生錄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設,充分保障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所需經費。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題庫建設和命題研究,提高命題質量。建立健全試卷命題、印製、運送、保管、閱卷等全過程保密制度,確保試題試卷絕對安全。加強標準化中考考場建設,到2022年按要求全面完成。

 

  (四)做好宣傳引導。各區(市)縣要認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工作,及時回應學生、家長和社會關切。加強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和中等職業學校免費等惠民政策的宣傳,為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營造良好的氛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0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公布 五大看點值得關注
    人民網成都6月30日電 今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學校招生計劃。今年的招生計劃有哪些主要變化和特點呢?一起來看看吧。看點1:普職教育協調發展2020年全市中考報名人數12.41萬人。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結合成都實際,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為1532個班74760人,較2019年增加89個班,增招4691人。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達全市中考報名學生總數的60%。
  • 2019年中考成都市中心城區普通高中計劃招生43015人
    2019年中考成都市中心城區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發布了,2019年計劃招生43015人。具體詳情如下所示:   5月31日,市教育局公布2019年中心城區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其他區域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公布。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均須按照經核定的辦學規模,嚴格執行年度招生計劃,嚴格按照規定錄取新生,不得無計劃招生和超計劃招生。
  • 2019年中考福州9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方案公布
    2019年中考福州9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方案公布了,具體詳情如下所示:   6日,福州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做好福州一中等普高學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之前坊間傳聞的福州自主招生方案終於塵埃落定。   今年福州有9所普高自主招生,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自主招生是首次中考後進行,考生錄取後不能再填報中考志願。
  • 柳州市2019年中考和高中招生方案公布!
    5月21日上午,柳州市教育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柳州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方案。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柳州市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與去年相比,變化最大的有兩點:一是招生人數規模增加較大。
  • 成都市部分普通高中招生計劃
    從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高中畢業證書將不再有"成都七中"字樣。03015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校址:溫江區花都大道東段489號招生總計劃:班數22,人數1100面向中心城區招生計劃:900名(其中含校內指標到校生800名)提前錄取最低分數要求:"5+2"區域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填報志願指導線上60分是否參加第四批錄取:不參加03016成都外國語學校校址
  • 慶雲縣2019年中考時間公布,附高中招生錄取工作方案
    為貫徹國家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有關文件精神,落實《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及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魯教基發[2015]2號)、《德州市教育局關於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及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德教基字〔2016〕4號)及《德州市教育和體育局關於印發德州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中階段招生錄取工作方案的通知》(德教體字〔2019〕22號),
  • 成都市2019年中考政策來了!
    中心城區(包含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下同)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報成都市教育局審核、下達,由成都市招考辦統一公布;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招生範圍報成都市教育局核定,由成都市招考辦統一公布。
  • 市本級普通高中特長生招生方案公布
    市本級普通高中特長生招生方案公布 發布日期:2016-05-05 06:46 信息來源: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社科聯)瀏覽次數:   「今年普通高中特長生招生有哪些學校?
  • 關於印發2019年嶽陽市市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
    、完全中學、初級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相關民辦學校:《2019年嶽陽市市直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已經市教育體育局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在嶽陽市外就讀初中、沒有參加我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學生不得參加市直公辦普通高中錄取。2.招生計劃。各普通高中學校自主申報招生計劃後,按國家普職分流、化解大班額和新高考改革的要求,由市教育體育局根據各普通高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師資情況核定並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見附件1)。
  • 成都中考12.08萬人招生計劃只有4.3萬?成都市教育局闢謠:普高和...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3日訊(記者 陳淋)6月13日,成都市2019年中考第一天。有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關於成都市中考普通高中升學率的消息。對此,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信息所述不屬實,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輕信。
  • 保定市2018年中考及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公布!
    今天,市教育局正式公布我市2018年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據統計,今年全市中考報名96299人,比去年減少4595人,其中主城區(含白溝)9680人,比去年減少1269人,招生人數與去年大體相當。
  • 中考改革-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國教育在線
    > 2、推進考試內容與形式改革 3、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配方式 查看 查看
  • 2019年遼寧鞍山市中考考試及高中招生方案
    2019年遼寧鞍山市中考考試及高中招生方案發布了,中考考試時間:6月28日至6月30日。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各縣(市)區教育局(教育辦)、局直屬各高中、民辦學校:   為切實做好鞍山市2019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按照《遼寧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遼教辦發〔2019〕39號)和《遼寧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編制和報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通知》(遼教辦發〔2019〕52號)的相關要求
  • 四川師範大學2019年免試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招生簡章
    校址:學校共有2個校區,各校區校址如下:獅子山校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靜安路5號成龍校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成龍大道二段1819號3.辦學層次:學校具有招收博士、碩士、本科層次的學歷教育資格。4.辦學類型:國有公辦省屬重點普通高等學校。5.學校形式:全日制本科學制為四年。
  • 2019年金華市中考考試及高中招生方案
    2019年金華市中考考試及高中招生方案發布了,中考考試時間:6月11、12日。具體安排如下所示: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有關學校(單位):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落實國家和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浙教基〔2017〕122號)《關於做好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後在我省初中升高中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教辦考
  • 銀川市公布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工作方案
    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按照「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註冊」的方式招生。6月30日前向社會公布轄區義務教育招生方案和片區劃分辦法。統一划定一條銀川市三區城市普通高中學校最低錄取控制線、三區農村初中學校考生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銀川市教育局6月17日公布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工作方案。一、招生原則(一)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 成都市2019年中考分數線劃定!(附「5+2」區域中考成績分段統計表)
    2019年成都市閱卷工作順利結束。各科平均分比去年穩中有升,升學成績總平均分比2018年略高。經研究確定, 2019年「5+2」區域中考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填報志願指導線(簡稱指導線)為 553 分、一般普通高中最低送檔線(簡稱送檔線)為 520 分。
  • 成都市教育局公布普通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遴選結果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普通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遴選結果,成都列五中學等學校學生提交的25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獲專家組評審通過,本學年度,上述課題將由成都市「菁才計劃」導師分別領銜指導。據悉,今年暑期,市教育局公開面向全市普通高中學生徵集研究性學習課題。
  • 阜陽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出爐!市教育局發布重要通知!
    為做好我市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皖教基〔2017〕21 號)《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20〕4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 遼陽市中考招生方案定了!取消體育集中測試,一高中計劃招生850人
    遼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0年5月20日遼陽市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方案為做好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促進全市基確教育工作均衡、全面、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遼寧省教育廳關於加強中小學招生入學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