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過程中,兒童叛逆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教育問題,每個父母都無法避免。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叛逆也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標誌。如果父母真正了解孩子叛逆背後的需求,對幫助孩子是有很好的效果。
我們應該知道,孩子一生中有三個叛逆時期。如果父母在每個叛逆時期都能找到原因,用對方法,那麼教育孩子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叛逆時期一:2-3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喜歡纏住父母,也沒有剛出生時那樣的乖巧。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對所有事情說不,例如:「我不喜歡吃東西,我不喜歡睡覺」。當與人交流時,如果其他人搶了孩子的玩具或心愛的東西,他們甚至會打人。
父母該怎麼辦?
1.給孩子時間做準備
這個時期的孩子主要玩耍,父母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不要用粗暴的方式讓孩子停下。其次,在孩子做事之前,要有適當的提醒。
例如,如果寶媽們想帶孩子出去,可以說:「我們要在10分鐘內出去」。
另一個例子:「別玩了,去洗手吃飯!」可以把這改成「三分鐘後,我們要吃飯咯。」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有時比強迫他們停下來更好。
2.不要總是以命令性的態度與孩子交流
語氣是孩子感知父母情感的標準,如果父母經常以命令式的方式與孩子交談,他們的內在世界很容易對我們做出反抗。
因此,應適當糾正日常對話。例如,命令式語氣是:「你快點吃東西」。實際上,大家可以將其更改為「寶貝,你太棒了,你快要完成一頓飯了,讓我們再加速一下,」孩子會更願意接受它。
如果父母很粗魯,而孩子們也會跟著粗魯,很容易滋生叛逆。因此,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孩子的身上中會有答案的。因此,如果大家想改變孩子,則應該先改變自己。
叛逆時期二:6-9歲
入學後,孩子們不再是只面對家人。在同學和老師的影響下,孩子們常常覺得自己是小成年人。
他們想做出自己的決定,以擺脫對父母的控制,這是兒童的典型叛逆時期。
結果,一些父母會逐漸覺得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反抗自己。
如果父母對此視而不見或用著以前的方式教育子女,則子女很可能一直在與父母作鬥爭,尤其是男孩。此時,他們的成績可能非常不穩定。
由於孩子已經成長了,因此父母的教育也必須隨之改變。他們應該以互動的方式相互交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和需求,不要在家中行使父母的獨裁統治。
一些事情應該留給孩子們自己做主,以使孩子感到受尊重和肯定,這有利於教育。
叛亂時期三:12-16歲(青年時期)
進入青春期後,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很強的自尊心,容易受到同班同學的影響(不良習慣,與父母矛盾,離家出走等),這些行為是孩子的「獨立宣言」。
如果父母逐步教育並強迫子女服從權威,那麼他們的反抗心理只會越來越強。
此時,父母可以從這些方面緩解與孩子的對峙情況。
1.儘量不要幹擾孩子,給他們獨立的空間
只要這不是一個大錯誤或原則性問題,父母就試著忽略這些事情。
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兒童的隱私,不要翻孩子的東西。
與孩子交談時,儘量不要長談。有些事情點到為止就行了,這樣孩子才會集中精力注意。
2.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並鼓勵和讚揚他們
如果孩子有提出要求的想法,只要不違背該原則,父母可以嘗試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失敗後給予鼓勵和安慰,孩子成功後要給予肯定和稱讚。
3.父母之間的關係應該融洽
叛逆時期的孩子不喜歡看到父母經常吵架,家庭氣氛越緊張,孩子反叛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父母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家裡要和和氣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