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頭一年掏空荷包!10件裡半數是雞肋,哪些育兒產品是真好用?

2020-12-15 騰訊網

又迎來嶄新的一年了,昨天收到的各種電子帳單年報,有嚇到各位寶媽嗎?

孩子出生第一年,絕對是"收穫滿滿"的一年!當然也是購物極為衝動的一年,相信也掏空了不少寶媽的荷包。

您家裡尿不溼、奶粉、紙巾的存貨堆了多少?哪些一時衝動購買的"育兒神器"在家落灰?又有哪些是真的好用的育兒產品?

育兒的道路上,"套路"一個都不少,買過的東西裡,超半數都是雞肋產品,心疼!

不過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數寶媽都一樣,只有跳過坑以後,才知道哪些育兒產品是真的好用。

不推薦的育兒產品

1.月子專供用品

帶上"月子"兩字的產品,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噱頭。比如月子帽、月子拖鞋等,就是普通的保暖帽子,普通的保暖拖鞋。

誇張的還有月子牙刷、月子漱口水,因為老人常說"月子體弱,不能用太硬的東西,傷牙齒"。實際上,這些也不過是普通的細軟牙刷和漱口水。

現在大家知道,科學坐月子的方法其實沒有那麼多講究,夏天時候注意通風,冬天時候本身就應該保暖,不需要這類月子專供的用品。

2.價格昂貴、佔地大、實用性不高的新生兒專用產品

代表:新生兒搖籃、高檔新生兒推車

嬰兒床每個家庭都會用到,市面上很多商家為了體現"多功能""實用性",除了常規普通的嬰兒床,現在還會配上小一號的新生兒搖籃,美其名曰適合把新生兒放在裡面。

但是,新生兒生長極快,很可能不到一個月,這個小搖籃就根本裝不下寶寶了。

這個購買嬰兒床時配的一個新生兒搖籃,對商家而言無非是可以提高定價;對家長而言,就是放在家佔地方兒用的。

還有價格超過一兩千的新生兒推車,大小也只放得下幾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等孩子能坐起來之後一點也不實用了。我身邊有很多家庭就配了這樣的推車,但又沒推出去用過幾次,最後放在家裡堆一些小零件。

同理,凡是購買新生兒專用的產品,寶媽們一定要衡量一下,能夠用多久,能夠用幾次,是不是為了安全起見,必須購買的產品。否則真不用急著掏這份錢。

3.某些帶有"兒童"關鍵詞的專用食品

代表:兒童醬油、兒童混沌等

貼有"兒童"字眼的食品,不代表配方更營養健康,有的產品該有的添加劑一樣不少;所謂的營養,在日常飯菜裡,也同樣很豐富。

打上兒童專用食品的口號,不過是在價格上有明顯特色罷了。有的所謂兒童食品,甚至就是普通零食,比如糖果之類的,家長若是看到"兒童"兩個字就多買,實際上就是給孩子吃了很多不必要的零食。

4.嬰兒圍腰、新生兒手套

孩子剛剛出生在醫院裡,護士特別交代不要給寶寶戴手套,會妨礙孩子通過手去探索世界。就算寶寶偶爾抓傷自己,傷口也都只停留在表面,若實在不放心,可以給寶寶修剪指甲,但實在沒有必要帶上手套。

我自己還購買了嬰兒的圍腰,想把寶寶的肚子護住,可是實在不好用,經常跑位。索性給寶寶穿連體衣,會更實在一些。

5.尿片

還是有很多老一輩不接受尿不溼,所以有些媽媽在準備新生兒用品時,會一口氣購買很多尿片。

可這些尿片買回家以後,實在用得非常少。用習慣了尿不溼以後,會發現這個真的是非常實用的發明。後來我們家買的尿片,因為都是上好紗布做的,乾脆給寶寶洗澡用了。

很多人崇尚古法,但不是只有老的物品才是經典的,新的物品一概都是有瑕疵的。甄別一個產品的好壞,還是要從實際出發,不迷信古方古法。

6.家用遊泳池

外面給小寶寶遊泳的機構,一次就要上百塊,很多媽媽就覺得不如買一個家用的回來,還方便實惠。

但是買回家就會發現,當初設想的很難實現,能用上2次,已經算是極限了。家用遊泳池蓄水、放水都很麻煩,還要關注水溫、室溫,多數家庭買回來都束之高閣了,實在很雞肋。

總之,從價位、佔地面積、實用性的角度考慮,有很多產品都是"一陣風",好多寶媽頭腦一發熱就跟著購買,實際上冷靜想一會兒,就會發現根本不用掏錢。

推薦的育兒產品

有些簡單的好用,在帶娃的過程中使用頻率非常高;有些是為了孩子安全著想,不能馬虎。下面是我覺得有必要購買的育兒產品。

1.紗布浴巾

紗布浴巾和毛巾使用起來,區別最大的地方就在於紗布不容易掉毛,對新生兒的呼吸道很友好。

只是有點遺憾的是,市面上紗布浴巾通常都是給新生兒準備的,不夠大,否則我會一直選用紗布浴巾。

2.安撫奶嘴

很多老人反對使用安撫奶嘴,覺得是個壞習慣。

我身邊用和不用的寶寶都有,不用安撫奶嘴的寶寶,吃手問題很嚴重,還特別不衛生。一兩歲的寶寶在外面玩得很髒,直接就放進嘴裡吃,更容易生病。

而使用安撫奶嘴的寶寶,戒斷起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把握好節奏,就能逐步戒斷。

3.腰凳、輕便推車

這兩個物件在我們家使用頻率也非常高。

半歲以前的寶寶掛在腰凳上,出門逛街、帶寶寶遛彎,特別省事。

半歲以後的寶寶,可以讓他們習慣坐推車,能剩大人不少精力。推車不用買高檔的,網上100左右就能買一個很實用的輕便型推車。

越高檔的推車,拿出拿進越不方便,推出去反而是個累贅,會降低實用頻率。

4.安全座椅

有車的家庭一定要讓寶寶習慣坐安全座椅。3個月以內的寶寶,如果需要經常出門,最好也配備一個安全提籃。

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切莫以為憑大人的臂力,就能保護好寶寶。網上有很多視頻,一旦出了意外,大人懷中的嬰兒不僅沒有受到保護,反而還可能成為大人的人肉墊。

5.防觸電保護蓋、防撞條

等到寶寶會爬會走的時候,家裡一定需要進行"改裝"一下。

在牆角、桌角等尖銳易撞傷的地方,貼好防撞條;插座裝上保護蓋等,為孩子布置一個足夠安全的生活空間,大人才能解放更多的精力。

當然,以上產品都是蔓德育兒自己的使用體驗,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若有不同的體驗感受,歡迎大家在評論裡留言討論呀~

相關焦點

  • 10年資歷助產士:盤點待產包中的「雞肋」用品,沒啥大用還添亂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生孩子這件事,仿佛打仗一般,過程漫長而且結局難測,要想前線打勝仗,那麼後方的糧草供應必須充足。對於孕媽來說,要想打贏生產這一仗,就要提前把住院用的待產包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
  • 你買過哪些雞肋的母嬰產品?有位寶媽列舉了一份清單
    要說整個孕期她做的最多的事情,那一定是非購物莫屬了,只要她在學習育兒知識看到的物品,恨不得統統買回家,各種玩具各種嬰兒用品將家裡整個都堆成山了。 你有哪些雞肋母嬰產品?
  • 月子裡最有用的東西是這些,雞肋產品儘量繞開,養娃輕鬆可預料
    無底線燒錢的背後,是雞肋偽裝惹的禍小周是一位孕8月的準媽媽,自從知道自己懷孕後,就開始置辦所需物品。可是畢竟第一次懷孕,也沒有什麼經驗,於是就照著某寶上面的母嬰用品開始瘋狂下單。首先是奶瓶,孩子肯定要用,買完之後發現玻璃的易碎、口徑小不易清洗,又買了兩個矽膠的;其次尿布、尿布兜、通通來幾個,尿不溼大小號的一樣來三包,這也肯定用得著。接著孩子的衣服薄的、厚的、連體的、分體的一樣來三件,只要是碰到心儀的,先備上再說,生怕孩子出生光屁股沒得穿。
  • 618曬單,盤點618最不該給寶寶買的雞肋產品
    2020年的618已經到來了,看到貼吧裡有不少媽媽說到,自從有了娃,618都是給寶寶買的東西,什麼小玩具、小餐盤、繪本、小衣服....這些都讓剁手中的老母親們止不住地興奮。不少媽媽在過了一把手癮之後,有點懊悔,感覺很多寶寶都不大能用得上,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來盤點下,618那些不值得給寶寶買的雞肋產品!
  • 母嬰界的8大雞肋產品和8大神器!
    今天科長就為大家好好盤點一下:哪些嬰幼兒用品最雞肋,不值得買;哪些最實用,誰用誰說好。拔草 八大雞肋嬰幼兒用品,你中招了嗎?無數個過來人的血淚控訴:「這是朕曾血拼打下的江山,如今仍之可惜,用之雞肋。」輔食擠壓勺雞肋指數:★★★想像中:把做好的米糊裝進勺柄裡,只需要優雅地擠壓勺子,寶寶就能吃到美味的迷糊了,簡直不能更方便了。實際上:米糊調稀了,控制不住速度,滴得哪裡都是;米糊調粘稠了,就容易卡住出不來。
  • 寶媽排雷:這5件熱門嬰兒產品,看似好用實則很「雞肋」,別買
    看見別人說什麼產品不錯,就趕緊買來先給孩子置辦好。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後發現,有些東西根本就用不上,一大堆嬰兒用品堆在角落裡既礙眼又佔地方。今天就來給大家排個雷,總結了很多寶媽的經驗,快來看看哪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嬰幼兒用品,其實是「雞肋」產品吧!
  • 寶媽排雷:這5件熱門嬰兒產品,看似好用實則很「雞肋」,別買!
    看見別人說什麼產品不錯,就趕緊買來先給孩子置辦好。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後發現,有些東西根本就用不上,一大堆嬰兒用品堆在角落裡既礙眼又佔地方。剛剛榮升為寶媽的小麗,就有這種家裡一堆閒置嬰幼兒用品的煩惱。小麗在懷孕期間既欣喜又期待,一想到自己快要出生的寶寶就控制不住自己「買買買」的雙手。現在生完孩子之後才發現其實很多東西都是不必要的,花了很多冤枉錢。
  • 盤點宜家、無印良品都有哪些反人類的「雞肋」產品?
    但在這些高性價比好物之外,不乏有許多雞肋產品。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黑設計」的產品都有哪些。宜家每逢周末,宜家就成為大家休閒消遣的去處,品嘗美食,挑選物品,或者緩解一周的疲憊。主打經濟適用的宜家,確實有很多性價比高的好物,但也有有形而無神的反人類產品。
  • 中國雅思考報名費第8次提價 考生「感覺荷包被掏空」
    東西方國際教育機構相關負責人說,為爭取更好的學校,「烤鴨們」(特指考雅思的考生)往往不止考一次,隨著報名費的增長,他們或將「感覺荷包被掏空」。  記者從微博上看到,漲價通知一出,大家的心情皆是「有些奔潰」。有人調侃:「這是我買過最貴的鉛筆和橡皮了。」有人則說:「從1800元漲至1960元。這些錢夠把四六級刷20遍,夠報全程班接近10次。」也有人後悔:「怪我沒早點出國。」
  • 最雞肋的5件家電,買回來只用過兩次,免費送人都不要
    第二件:空調扇價格:1000元雞肋理由:不實用,噪音大,使用麻煩在普遍人的錯誤認識裡,空調扇可以媲美空調,它吹出來的風就跟空調一樣涼爽,但實際上,空調扇和空調簡直天差地別,先不說製冷效果差,第五件:音響價格:幾千元~幾萬元雞肋理由:鄰居投訴,使用頻率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音樂夢」,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花上幾萬元,在家裡買一套高質量音響,偶爾在家聽聽CD、唱片,又或者在家裡K歌,
  • 育兒你造嗎•生寶寶後,嬰兒床到底是雞肋還是必備?
    育兒你造嗎•生寶寶後,嬰兒床到底是雞肋還是必備? 如果評選家裡最沒用的母嬰產品是什麼,很多媽媽都會選擇是嬰兒床,理由無非是「寶寶跟大人一起睡」、「太佔地方」等等。那麼,嬰兒床真的是雞肋嗎?
  • 號稱2秒賣出一瓶的倩碧黃油,到底是真好用還是真雞肋!
    號稱2秒賣出一瓶的倩碧黃油,到底是真好用還是真雞肋! 哈嘍,小寶貝們 歡迎大家收看 kiki測評第10期節目~
  • 他掏空了錢包,但技能太雞肋
    紹興醉雞 紹興醉雞是食物語裡的浙菜系珍品食魂,紹興醉雞還與李白有著一段淵源,李白愛喝酒,而他的朋友賀知章愛吃紹興白斬雞 貓耳朵 貓耳朵不比紹興醉雞,它屬於食物語裡良品食魂,溫柔可人大暖男還會賣萌。
  • 那些年「雞肋」育兒神器盤點,可能影響寶寶心理髮育,謹慎入手
    估計寶媽們都被「種草」了很多育兒神器,但有些「雞肋」神器,讓人很糾結,應了那句「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第一次見的時候,是我表弟小時候用過。寶寶在學步車裡「走路」是變的輕鬆了,但往往會形成身體前傾的習慣,脫離學步車容易出現向前摔倒的問題。
  • 宜家雞肋產品圖鑑
    但宜家產品畢竟是外國設計,偶爾也會「水土不服」——有些不適合中國家庭的使用習慣;還有些產品,質量上的確難與專業品牌媲美。那怎樣做,才能避免買到雞肋產品?今天我從實用性、耐用性出發,和你分享自己的踩雷經驗。
  • 雞肋育兒神器盤點
    育兒神器那麼多,哪些有害無益?哪些雞肋!又有哪些實用的?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堅決不買系列 1、零合格率的遛娃車 這還不算手包沒縫好,裡面線頭纏住手指,紫了壞死了截肢了……除了這類自帶危險係數的育兒用品,接下來要說的也許沒啥危險,但有些雞肋。 ●燒錢雞肋系列 1、溫奶器
  • 真好用還是真「雞肋」?奶爸爸雲智能衝奶機試用評測
    此次評測的這款產品是正在淘寶火熱眾籌中的奶爸爸雲智能衝奶機,這款由雷蒙電器科技與太火鳥合作推出的產品是真好用還是真「雞肋」?在缺水、缺奶粉時都會有警報提示,此時無法進行任何操作,配奶機會用警示音、燈光來提醒用戶添加奶粉。為了防止用戶擦拭面板或者誤觸機器造成燙傷,在託盤上沒有放置奶瓶或者儲水容器時,機器也是無法運行的。
  • 家中這些雞肋產品看看你有幾件
    即使我們再理智,也難免會買過幾件到手之後只用過幾次,之後一直放在角落裡吃灰的東西吧。尤其是一些小家電產品,當你激情一來,熱血一撒,大手一揮買回家,也就新鮮個一兩周,然後你就會發現,這東西好礙地方,用完之後清洗好麻煩,而且很可能一年到頭就用那麼幾次,浪費錢不止還佔地方。
  • 客廳電視牆一半掏空裝木板,雞肋設計花3W,真不如打櫃效果好!
    客廳電視牆一半打柜子,一半掏空裝木板,隱藏內嵌式燈帶,就這雞肋設計還花了3萬! 客廳的整體空間看著比較寬敞,任誰看了都要說這電視牆,不利用空間打柜子,上方一半掏空就做個裝飾牆,真真浪費空間!下方做開放式置物架和儲物櫃的結合,倒也還能滿足基本的儲物需求。 沙發擺放在中間,作為開放式空間的隔斷使用正正好。
  • 這7款火爆全網的收納神器,是真好用還是智商稅?佔地又浪費錢
    今天就整理盤點了這7款商品,一起看看吧~1、雙層鞋架這是抖音很火的第一款產品雙層鞋架,說能節省50%的鞋櫃空間,大家有沒有發現抖音上的示範都是用的平底鞋和女士些,要是換成男士鞋和高跟鞋的話其實根本就放不進去,而且這雙層鞋架對鞋櫃內部的隔板是有很高要求的高度得有30cm以上才能放進去,重點是這樣收納鞋子真的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