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低齡化現象,讓人倍感壓力。
這些少年、少女因為被自己身邊的同學影響,以至於扎堆去整容,形成一個非常火爆的「學生整容季」,關鍵是,許多父母表示,「很支持。」
故此,這一股整容風,繼續吹著。
若說高考結束後,是不是無事可做,倒也不至於那麼清閒。主要是身邊的同學有的提升容貌,割了雙眼皮,有的將鼻梁墊了墊,覺得自己更自信。所以,忍不住也想要走重複的路線。
但是這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安全的。
有很多人拉雙眼皮失敗的,也有人覺得瘦臉針過段時間好像也就那樣,但令人擔憂的是,花季的同學們,所看重的還是眼前可見的容貌。
加上大家都在做,沒有什麼理由拒絕。
記得上個月有段時間,「學生族整容呈低齡化趨勢」成為網上熱議話題,許多家長是想讓孩子們去學藝術,期待將從面子提升開始。
殊不知,實力才是一個藝人走得更遠的硬道理。
不過,令人哀傷的是,沒有顏值,進演藝圈是挺難的。
其實,顏值也是一個挺不靠譜的事情,有些作品對於人的的臉型很挑剔,但是有些導演卻看中表演的經驗。
無論如何,在網絡平臺有很多諮詢整容整形問題的,比如「北京哪家醫院隆鼻比較好?哪個醫生做得好?」
「大家覺得我哪裡最需要動?」
就算是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覺得自己總歸是要動一動,但還是不敢信網上搜到的整容信息,怕被廣告營銷誤導。
因此,對比三家以後,敲定整容醫療機構,義無反顧地走向手術臺。
那幾步很近,卻走得非常吃力。
真正的開始是從下手術臺開始,一次成功還好說,若是失敗,那將會是很多時間裡面,綿綿不絕的悔恨。
值得一提的是,整容手術失敗而選擇維權的例子屢見不鮮。
在裁判文書網以「整容」「醫療事故」等關鍵詞檢索,共檢索到500多篇文書,其中不乏非法營業、操作失誤導致眼部暫時失明、血管栓塞等醫療亂象。
當前大學生整容已然是一種趨勢,與用人單位的現行招聘標準以及社會評價標準,以及學生自身「通過外貌改善以獲得事業發展」的畸形成才觀有關。
然而,總歸有一天,他們會發現,最終獲得職業發展還是要靠自身能力,而不是容貌。
冷靜下來,從風險和收益的角度考量,你真的願意冒險去做一件並不值得的事情嗎?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