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偉松
觸脈諮詢數據工程師
最近我通過了Google Cloud Professional Data Engineer的考試並拿到了認證證書,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考這個證書的目的、價值,以及考試相關的一些內容,對這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作為參考。
1.為什麼要考這個證書?
首先排除公司需求的角度,談一下這個證書的考取對於相關從業者來說有什麼價值。
Google Cloud Professional Data Engineer Certification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谷歌的資格認證,認證持有者在某個領域擁有了滿足一定要求的能力、水平,除了 Professional Data Engineer外,谷歌還提供了較為初級的Associate Cloud Engineer,以及同水平的Cloud Architect(雲架構師)、Cloud Developer、Cloud DevOps Engineer、Cloud Security Engineer等等,分別針對某個相關領域。
谷歌官方信息稱,經過「Google Cloud認證的用戶中有87%對雲技能更有信心」、「Professional Cloud Architect(專業雲架構師)是2019年收入最高的認證」,以及 「30%的Google Cloud認證用戶在工作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或領導角色」。
當然,受制於環境的影響,谷歌雲在國內使用的相對較少,遠低於同類雲企業,上述的價值,可能更多體現在國外(國外含金量確實還可以)。
(在Youtube中的相關視頻,可以看到熱度還是可以的)
於我個人而言,其他的不說,通過認證考試,在相關技能上確實會有很大的提升,以一個明確的目標來進行學習,與隨機性質的自學對比,前者的效率明顯會更高一些(個人感覺)。
(事實上,類如阿里雲、亞馬遜雲也擁有類似的認證,例如阿里雲的ACP認證)
(這裡谷歌雲的Professional Data Engineer的定位,接近阿里雲認證中的專業工程師ACP中的大數據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師)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價格上其實也差不多,阿里雲認證費1200人民幣,需要到線下進行考試,谷歌雲認證需要200刀,支持線上&線下。
那麼,Professional Data Engineer究竟需要怎樣的能力呢?
看下官網解釋:
`A Professional Data Engineer enables 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 by collecting, transforming, and publishing data. A Data Engineer should be able to design, build, operationalize, secure, and monitor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security and compliance; scalability and efficiency; reliability and fidelity; and flexibility and portability. A Data Engineer should also be able to leverage, deploy, and continuously train pre-exist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
專業數據工程師通過收集、轉換和發布數據來實現數據驅動的決策。數據工程師應該能夠設計、構建、運行、保護和監控數據處理系統,特別強調安全性和遵從性;可伸縮性和效率;可靠性和忠誠;以及靈活性和可移植性。數據工程師還應該能夠利用、部署和持續培訓已有的機器學習模型。
就考試大綱、相關練習來看,考試確實還是挺切題的,上述提到的點基本都可以覆蓋上。
此外,雖然是谷歌雲的認證,但是內容上其實和開源的大數據框架體系是有所對應的,除了表現層外,在深層次中很多內容互通,這種知識&經驗是不局限於谷歌雲的。
2.關於考試
考試時長:2小時
費用:200美刀
語言:英語、日語
考試形式:線上考試&線下考試任選
推薦經驗:3年以上數據行業經驗包括1年以上使用GCP使用經驗。
我是在8月18號(2020)進行的考試,考試結束後,當場出結果,結果只有通過和不通過,也就是說不會告訴你,你的得分多少,哪道題對了,哪道題錯了。
如果你的結果是通過,那麼恭喜你,完成了第一步,但是這時你不會立即拿到證書,還會有一個人工審核的過程,這個過程又會持續7~10天,我的證書就是在8月26號才下來的(這裡因為時區問題,我的證書上顯示的是8月25號),證書下來後,你的認證身份就同步更新在Credential Holder Directory證書持有者目錄上了。
網址:
https://googlecloudcertified.credential.net/
例如:
考試可以選擇線下&線上,國內的話一般就是選擇線上,需要到考試網站進行考試時間的預約。我預約時,臨近日期都沒了,一般預約日期就是一個月以後,預約的時間段很多,此處注意時區的選擇。
預約完之後,就是準備考試了,考試前有兩件事情務必要做:
1)下載軟體Sentinel,然後完成生物識別信息的錄入(就是錄入一下人臉信息吧?個人覺得)
2)進入一個測試網站,查看你的麥克風/攝像頭/網速是否達到需求。
這塊重點說一下第二個,考試中其實並沒有需要你說話的地方,所以不用擔心口語交流的問題,但是需要麥克風開著(可能是為了確認你沒有讀題/念題,或沒有其他違禁聲音),測試的時候是在網頁上,但是——考試的時候就通過之前下載的軟體Sentinel來進行考試的,不是在網頁上!這點務必注意,因為我考試前曾很天真的想過,雖然考題文字一大段一大段的很長,但是實在不行,可以用瀏覽器的谷歌翻譯啊。
抱歉,不可以的,老老實實做閱讀理解。
(圖侵刪)
網速也是一個問題,要求的網速是1Mbps upload/1Mbps download,視頻Ping值必須小於200ms,這個要求很合理,但是如果直連國內寬帶是絕對做不到的,必須另想辦法,如果因為網速問題黑屏了,刷不出題了,那只能認倒黴了。
考試系統大概在具體預約考試時間的前10-15分鐘就可以進入了,進入後會啟動Sentinel軟體,然後全屏一個考試界面(菜單欄啥的都沒有了,考試界面會佔滿屏幕,而且要求你關閉副顯示器的連接),等待一段時間後(據說因為疫情的緣故,線上考試的人變多了,所以等待的時間也很長,我等了大概10分鐘以上,全程盯著空白的屏幕…),出現一個聊天對話框,相關監考人員接著就會出現,用英語和你交流,並逐步要求出示你的身份證件(或者護照等可以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旋轉攝像頭檢查考試環境等等,總之檢查的很全面,甚至會要求拍攝你的桌子下面(難不成還能桌子底下蹲個人不成?)
檢查完畢,繼續重申一些考試紀律相關的內容,就可以開始考試了。
考試的形式就是選擇題,包括單選和多選,持續2小時,考試題目50道,雖然題不多,但是時間上還挺緊張的,因為題目——巨長,很長一段的描述,而且還是英文,跟做閱讀理解似的,很頭疼,可能閱讀題目就得1-2分鐘。
下面拿一道測試題為例,大家可以看一下難度:
如果50道題按難度排序從0-50,50為最難,0為最簡單,個人認為這道題難度應該在30左右,有一定難度,包括基礎概念,並且涉及到一些比較細節的內容,但是不是特別難,只要看過文檔就能做對。
難度比值低的,基本只要知道相關產品&產品的使用場景&產品的橫向對比就可以做出來了,難度更高一些,往往會涉及一些不知道寫在文檔哪個角落的嘰裡呱啦的內容,是真的難,真!心!滴!難!
所以大家可以對比衡量一下。
就題型來看,個人覺得考試考察的更多是一種認知,概念的認知、架構的認知,比如對於Spark,它不會考你Dataframe如果要轉換成另一個Dataframe,需要寫什麼樣的代碼,用到哪些方法。
它更可能會考Spark和其他同類工具對比的優勢是什麼?如何在GCP上部署Spark項目,怎樣性能更優,要達到某個業務目標,除了Spark外,還可以採用何種替代方案這一類的。(當然,有些特別難的題例外。)
3.關於備考
如果你真的決定要考這個證書,那麼就需要開始為考試進行準備了。
官方提供了很多資料可供學習,除了我們熟悉的官方文檔外(註:谷歌的文檔寫的是真好,業界楷模),還可以在Coursera上進行學習,谷歌專門設置了一個系列的課程,內容以十分鐘左右的短視頻及在線實驗、在線小測試為主(當然,也只有英文版)。
短視頻主要進行功能的說明,架構的介紹,會幫助你構建一個比較系統的認知(個人感覺)。
在線測試則是針對一個具體的業務需求,給你一個虛擬的帳號身份,允許在谷歌雲平臺上進行操作,這部分操作是百分百真實的,是完全實際的操作,而且實驗說明寫的非常詳細,個人認為很有價值。但值得一提的是,實驗主要還是流程性的,帶你進行體驗,其中很多代碼段、腳本,你按著要求一步一步做,肯定可以完成實驗,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吃透相關功能,還是得額外花時間,逐步搞清。
Coursera上的學習,前7天免費,7天過後,¥346/月,emmmm……怎麼說呢,見仁見智吧。
另外一個備考利器是qwiklabs.com,這是一個在線實驗平臺,Coursera上的在線實驗就是在這裡進行的,裡面有非常!非常!豐富的實驗,幾乎包含了常規業務所能涉及的各個主題。
缺點就是比較貴,做實驗,需要點數,一個點數一刀,一般稍微複雜點的實驗都得好幾刀,不過好在最近搞活動,可以申請獲得一個月的免費使用。
上完了課,做夠了實驗,剩下就是刷文檔了,重點產品挨個刷、挨個上手試一下就好了。
(完)
(添加客服,可加入交流群)
備註:暱稱-地區-公司-職位
GA使用、數據學習、行業交流、乾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