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意小學副校長胡紅梅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結果出來了。3月6日,深圳市龍崗區教育局官網發布情況通報,處理結果如下:
1.責令其停止所有侵權行為。
2.撤銷其如意小學副校長職務,調離教學崗位。
3.撤銷「龍崗區胡紅梅名師工作室」,撤銷其龍崗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
4.責成所在學校在本學年度師德師風考核中將其定為「不合格」等次。
5.對胡紅梅已經獲得其他相關榮譽稱號,將配合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相關規定處理。
這句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理論家盧梭的教育格言,就是對胡紅梅處理結果的寫照。
曾擔任深圳如意小學校長的胡紅梅,是深圳市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一個頭頂光環的公眾人物。
2月23日,大貓老師陳迅喆在朋友圈連發兩條朋友圈爆出胡紅梅抄襲其作品。之後,山東省淄博市的小學語文老師王愛玲也直指其抄襲自己和他人出版的書籍內容。
胡紅梅為此在朋友圈聲淚俱下,聲稱自己「對著作版權認識不夠,忽視了引用他人優質內容需遵循的著作權原則」,仿佛要寫遺書的架勢。
胡紅梅亭亭玉立,溫柔甜美,被譽為「女神校長」。這樣才貌雙全的人民教師,如果能夠做到德藝雙馨,真正是大眾的楷模、教師之光。而這位老師,卻因抄襲上了熱搜。胡紅梅宣傳的亮點是「整本書閱讀」,而她被揭發也是因為整本書抄襲,或許真是一種諷刺!
網友們並非不憐香惜玉,但就事論事,原則問題不可迴避。
還記得主演《小時代》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柯震東嗎?可能不少人已經對他沒了印象。
當年的他,不僅顏值高,還少年感十足,在一眾年輕演員中格外顯眼。同時他的演技也還不錯,因《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陽光少年的形象獲得當年金馬最佳新演員,之後還拿到了眾多品牌廣告代言。緊接著在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中徹底走紅,開啟了國內市場的「小鮮肉時代」。
2014年柯震東與房祖名等人因在北京朝陽區吸毒被抓,爆出已有兩年吸毒史。之後的柯震東就默默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2019年底,柯震東突然上了新聞熱搜,原來是因為有媒體曝光了柯震東的現狀,時隔五年,他要憑藉新戲正式復出了。
儘管柯震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但卻仍然得到大眾一片抵制聲,大家仍然對他曾經的醜聞耿耿於懷,不願支持他這樣的劣跡藝人。
不僅是柯震東,王學兵、滿文軍、傅藝偉、尹相傑……這些有成就、有名聲的藝人,自從被爆出吸毒,基本就銷聲匿跡了。
胡紅梅抄襲,與藝人吸毒,自然是兩類完全不同的事件,但既然都屬於道德方面的問題,其中也有許多相通之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絕大多數吸毒藝人被現場抓到時,往往已經有好幾年的吸毒史。有些人開始是因為好奇,有些人是因為無聊或者其它原因。不管因為什麼,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人體適應了依靠外界的類嗎啡肽物質來維持生理活動,自身的此類物質就會完全的停止分泌。畢竟靠自己工作總是個辛苦活兒,能懶則懶吧。久而久之,也就不想幹活了。
胡紅梅把臺灣作家的書改個名字變成自己的作品公開出版,在公開活動中將其他老師的學生作品抹掉孩子的姓名變成她的教育果實。能夠依靠這些成果獲得豐厚的回報、耀眼的光環,靠的也是常年累月的積累,而非一日之功。拿來主義甚是輕鬆,她所說的「不懂著作權」云云,不過是食髓知味,難以收手罷了。
城門失火,必殃池魚
一個演員吸毒,他參與的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必須重新整改,或者禁止上映。對於影視節目的投資方、製作方、參演的一眾演員來說,或許是不公平的。畢竟吸毒是關起門來幹的事兒,其他人並不知情。但廣電總局的禁令在此,這樣做是對觀眾負責的行為。
胡紅梅抄襲,抄襲量之大,抄襲痕跡之明顯,抄襲時間之長,是偷偷摸摸還是光明正大幹的呢?又是不是她一個人做得了的呢?如果不是,那麼與她出版、評獎、宣傳、工作相關的群體中,還有沒有人負起該負的責任?
浪子回頭,需要審視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改正錯誤。
許多劣跡藝人本來是非常有實力的歌手、演員,待吸毒事件平息之後往往有復出的打算,該怎麼復出是關鍵。
知乎網友說,吸毒藝人如果真的痛改前非,可以選擇低調的去做公益事業彌補自己的過錯,工作上從臺前轉為幕後,退出高曝光高關注的工作範疇,做回普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重新追求新的人生目標,實現其個人價值。如果以為道個歉、罰點款就可以重回娛樂圈拿高片酬,這是在挑戰公眾對吸毒藝人的容忍度。
拋開抄襲行為,胡紅梅的教學能力被許多同行和家長們稱讚,所以至今還有人為她喊冤。這次事件過後,如果她真的還想堅持美麗的兒童閱讀推廣,想繼續從事教師職業,那就重考教師資格證,作為一個普通老師重頭再來也未嘗不可。但是想繼續保留高職稱,好待遇,試圖幾年後再當個領導、模範人物什麼的,對於在這次事件中受到傷害的孩子、家長、教學工作者們來說,就太不公平了。
從天堂跌落的胡紅梅,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同時被摔的,還有人們對名師的期待、對模範的信任以及對知識的尊重。
19世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相比於技術,教師的品德最不可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感謝關注@羊媽媽看閱讀 跟倆娃寶媽一起愛生活,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