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中總是充滿好奇心的,尤其是6、7歲以下的小朋友,看到什麼都回想要摸一摸、咬一咬。有時候家長一個沒注意,把有危險的東西放在外面被孩子拿到了,就有可能發生一些意外。
四歲的喬喬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很喜歡到處探索。有次趁著媽媽正在廚房做飯的功夫,原本在客廳裡玩遙控車的喬喬自己跑進臥室裡翻出了家裡的醫療箱隨意的擺弄了起來。
過了一會,媽媽聽到喬喬的哭聲,趕緊跑出來找娃。眼前的一幕讓她既吃驚又害怕,只見喬喬的手上正捏著個從中間段成兩節的溫度計,孩子嘴邊還有殘留的玻璃渣和水銀。
喬喬媽媽趕緊先用手和鑷子把玻璃碎片從孩子嘴邊弄出來,然後讓喬喬漱口。這時候外出買菜的奶奶也回來了,知道情況後摁住了火急火燎要把孩子送醫院洗胃的喬喬媽,立刻去廚房把剛剛買回來的韭菜清洗乾淨炒熟了給喬喬吃。吃過之後,這才帶著娃往醫院趕。
醫生在了解到喬喬的情況後。先是仔細的詢問了孩子有沒有出現腹痛、嘔吐、發燒或者頭暈之類的症狀,然後又仔細地檢查了孩子的嘴和咽部。幸好,孩子並沒有把玻璃渣和水銀咽下去,口腔和喉嚨並沒有受傷的跡象。
喬喬媽擔心會有殘留的水銀不小心被孩子誤吞,深怕娃會弄成汞中毒。就問醫生有沒有必要洗胃?醫生看了看喬喬拍攝的X光片,跟憂心忡忡的母親說不必洗胃。又問孩子來醫院之前是不是吃過什麼?一旁的婆婆立刻解釋,給孩子吃了一大盤韭菜。
她記得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種處理方式,當時專家是這麼推薦的。聽到這個消息,醫生先是表揚了婆婆。韭菜屬於粗纖維食物,孩子無法將其完全消化,因此在胃腸道蠕動的時候就會將沉積在消化道內的汞珠裹住並排出體外。
現代家庭的醫療箱裡都會常備溫度計,雖然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很多溫度計都已經是電子產品了,但是這些電子溫度計要麼靈敏性不太高、要麼價格過於昂貴,因此很多父母還保留著水銀溫度計。
有時候保存的不得當,被小朋友發現了,孩子處於好奇有可能會打破溫度計,甚至誤將裡面的汞吞進肚子裡。如果萬一發生這種情況,家長無須過度緊張,因為溫度計的汞並不是離子狀態的,所以短時間內是不會被孩子吸收造成中毒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放鬆警惕。
當遇到這類事情,爸媽要立刻這樣處理
1、查看孩子身上是否有傷口
如果孩子打碎或者要碎了溫度計,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查看孩子口腔、咽喉等部位是否存在傷口,先確定汞無法快速的通過傷口進入孩子的血液循環系統。如果孩子僅僅只是誤吞食,沒有傷口的存在,那麼就意味著家人和醫生會擁有更多的處理時間。
2、防止汞的二次揮發
團聚在一起的汞並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汞的離子形態。因為這種金屬極易揮發,在室溫下有可能會變成劇毒的汞蒸氣,所以家長在遇到孩子摔破活咬碎溫度計的時候,一定要首先關閉家中所有的取暖設備,打開窗戶通風。另外,不要用手去撿地上的汞珠,防止讓汞通過操作不當導致的傷口進入血液。可以或戴上家用手套,護膚的厚溼巾、棉棒或膠帶將汞聚攏在一起,然後用紙將其摻起來放入密封容器內,然後在容器外標明內有廢棄的汞,並將其扔進適當分類的垃圾箱中。
3、合理處置避免孩子中毒
如果發現孩子誤吞水銀,不要給他/她喝牛奶。可以給娃吃下一兩個能生食的蛋清,或者韭菜之類的粗纖維食物。這些東西都能在胃腸道裡發揮包裹水銀、降低毒性、利於排除的效果。
成長過程裡孩子有些小的磕磕碰碰很正常,他們還不懂什麼東西是有害的。這就需要家長花費更多的心思,將那些看似無害的小玩意好好的收起來。另外,如果沒有特殊的需要,家裡儘可能不要用含有水銀的溫度計,這樣可以從源頭上防止孩子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