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六輕工業區氣爆 養殖業者:嚇死數千尾魚

2020-12-25 環球網

中新網4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塑麥寮六輕工業區臺化芳香烴三廠7日下午大爆炸威力驚人,距離約1、2公裡的魚塭業者8日發現,許多蝨目魚翻白肚死亡,懷疑被大爆炸「嚇死」。魚塭裡也找到不少泡棉和汙黑油漬,估計有數千尾魚「受害」。臺塑強調,若鑑定是爆炸造成的損失,一定會負責。

臺塑麥寮六輕廠區臺化芳香烴三廠7日發生氣爆,所幸無人員傷亡。(圖:臺灣《聯合報》/雲林縣府提供)

臺化芳香烴三廠大爆炸撼動鄰近地區,致民宅受損和人心惶惶,距離大爆炸地點最近的麥寮海豐村,受災情況較嚴重。

臺塑六輕管理處8日一早即派出勘察小組,調查、勘驗受損民宅及魚塭。麥寮鄉公所也已委託村幹事會同臺塑對各災戶拍照存證,作為日後賠償依據。

「早上巡池,臉都綠了!」海豐村養殖業者林志說,7日的爆炸太恐怖了,不僅全村都嚇壞,他混養文蛤及蝨目魚的魚池也遭殃,一早就發現池邊滿布魚屍,魚塭裡也找到掉落的泡棉和汙黑油漬。

林志表示,蝨目魚死前都先「插土」(鑽進底土),一段時間才會浮出水面,以目前死魚數量持續增加來看,他養的2000、3000多尾蝨目魚恐將不保。尤其在池底的文蛤一旦受強震驚嚇也會咬舌而死,屆時損失恐更大。

陳姓養雞業者說,雞隻受巨響驚嚇,這兩天食慾變差,生死難卜令人擔心。呂姓等多名養殖業者在魚塭撿起到處散落的管線泡棉和組件殘骸,直說「嚇不嚇人,零件都飛到這麼遠!」他們要求臺塑務必賠償並做好工安,「否則三天兩頭炸一次還了得」。

麥寮鄉長蔡長昆8日邀集臺塑召開協商會議,縣議員許留賓等人強烈要求臺塑做好善後。幾名村長說,海豐、中興等村距六輕最近,當天下午2點多的氣爆,許多村民到4點多看到新聞和網絡才知道。一旦有毒物外洩,早就來不及了,他們要求裝設實時通報系統。

臺塑六輕管理部副總經理陳文仰說,氣爆均屬揮發性高的瓦斯,管內殘氣已經燃燒處理,外洩量不大,至於房舍、魚塭損失已派員調查,若鑑定是氣爆造成,臺塑不會卸責或逃避,請大家放心。

相關焦點

  • 臺塑六輕工業區氣爆滿月 臺化支付8000萬補償
    華夏經緯網5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塑六輕工業區臺化公司廠區上個月發生氣爆,7日屆滿1個月,麥寮鄉公所與臺化召開協調會,將由臺化支付8000萬元(新臺幣,下同)做為此次氣爆造成的農漁牧、房舍損失,但部分民代與鄉民認為此協議黑箱作業,不排除進行抗爭。
  • 臺塑麥寮「六輕」大火 吳敦義宣布爆炸工廠停工
    臺海網7月31日訊 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南下視察臺塑麥寮六輕工業區,與臺塑7人小組、雲林縣政府等座談,達成臺塑六輕煉製2廠符合規定後才能復工等5點結論。
  • 臺灣雲林縣六輕工業區發生爆炸 黑煙沖天無人員傷亡
    臺灣雲林縣六輕工業區發生爆炸 黑煙沖天無人員傷亡   臺灣雲林縣麥寮六輕工業區臺化芳香烴三廠7日下午因液化石油管線破裂發生爆炸,火光濃煙直衝天際,所幸意外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不過爆炸威力造成臨近的村落民宅圍牆倒塌,目前,臺塑遭到雲林縣政府重罰500萬新臺幣。
  • 臺灣雲林縣六輕工業區發生爆炸
    中新社臺北4月7日電 (記者 路梅 畢永光)臺灣雲林縣麥寮六輕工業區臺化芳香烴三廠7日14時許發生爆炸,消防部門判斷系液化石油氣(LPG)管線去乙丁烷塔破裂所引起。火勢於16時許得以控制,暫未發現人員傷亡。
  • 臺塑芳香烴三廠發生爆炸事故 停產或影響化工品價格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4月7日,據中新社報導,位於臺灣雲林縣的臺塑麥寮六輕工業區芳香烴三廠(AROMA-3)當日下午14:05製程200區發生氣爆意外事故。
  • 臺塑六輕火災引民怨 麥寮鄉民再度抗爭提六訴求
    華夏經緯網8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塑石化麥寮六輕工業區大火燒出民怨,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7月30日才決議六輕煉油二廠停工,但云林縣麥寮鄉民仍舊相當不滿,並在1日晚間召集300多鄉民在六輕門口抗議。他們提出麥寮鄉民健保自付額由臺塑全部支付等6點訴求,若沒明確回應將會持續抗議下去。
  • 臺塑六輕尾牙最大獎只有1萬元新臺幣 員工氣炸
    ▲臺塑六輕的臺塑貨運公司遭爆料說,尾牙最大獎只有1萬新臺幣引發員工不滿,臺塑說調查中,不排除是司機員遭處分,憤而向媒體爆料。(圖/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1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有臺塑貨運公司員工向媒體爆料,說年終尾牙最大獎只有1萬元新臺幣,且只有員工能參加,不能攜家帶眷,員工相當不滿,臺塑響應,臺塑各子公司會自行舉辦,六輕管理處並不會幹預,不過若真有此事會要求臺塑貨運改進。
  • 臺灣王品臺塑牛排飄香大連
    中國臺灣網2月11日大連消息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臺塑牛排大連店近日開業,店面設在繁華的人民路新世界酒店,這是亞洲著名的王品餐飲集團首次進駐大連。王品集團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七十二種中西香料醃浸兩天兩夜後,是唯一能在250℃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這一發現與獨創,使王品牛排風靡亞洲。
  • 【合肥探客】銀泰王品臺塑牛排 來自臺灣最奢華的享受
    一頭牛僅供六客的王品臺塑牛排,是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之旗艦品牌,其執著於對美味的嚴格定義,歷經數千小時的精心選材、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用數十種中西香料醃浸2天2夜,在250℃烤箱中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全熟牛排,因此一頭牛隻能供應六客王品臺塑牛排,絕對的彌足珍貴!
  • 王文潮否認臺塑六輕事故因管線「省過頭」導致
    王文潮否認臺塑六輕事故因管線「省過頭」導致 2011年08月30日 19:0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30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 王品臺塑牛排飄香大連
    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臺塑牛排大連店近日開業,店面設在繁華的人民路新世界酒店,這是亞洲著名的王品餐飲集團首次進駐大連。  王品集團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七十二種中西香料醃浸兩天兩夜後,是唯一能在250℃ 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這一發現與獨創,使王品牛排風靡亞洲。
  • 王品臺塑牛排餐廳:一頭牛僅供六客 相聚最好的時刻
    來自臺灣地區的王品臺塑牛排(需求面積:350-500平方米),「一頭牛僅供六客」的廣告語,被人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從2003年來到上海,王品臺塑牛排已經在內地走過11年頭。時間的流逝,表達著事物的生滅排列,而王品關注到物化了的「時鐘」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提出核心理念——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
  • 臺塑六輕工業區傳氣體外洩 11人送醫
    臺塑六輕工業區傳氣體外洩 11人送醫 來源:中國廣播網 2009年11月18日15:20   你好臺灣網11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塑麥寮六輕工業區一座
  • 王品臺塑牛排金寶匯店盛大開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執著於對美味的嚴格定義,王品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72種中西香料醃浸2天2夜後,是全國唯一能在250℃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
  • 臺塑企業
    位於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的臺塑大樓  企業簡史:臺塑企業緣起於1954年創立的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塑企業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發展,目前共計擁有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百餘家關係企業,分別在臺灣、美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都設有工廠。此外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是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  臺塑企業主要領導人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
  • 最牛的高端牛排來長沙了 王品臺塑牛排登陸萬達商業廣場
    他們從餐廳環境、食材、服務甚至是餐盤的擺設都一一挑剔,而王品臺塑是這樣一家經得起考驗、富有歷史的高端牛排餐廳。  王品臺塑牛排來自海峽對岸,成立之初王品以一家牛排餐廳起家,如今成為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22年來,它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發展的步伐從臺灣擴展到大陸。  2003年3月1日王品開拓大陸市場,並於2003年7月在上海開展王品臺塑牛排事業體。
  • 臺塑集團大陸石化「造系」運動
    關於此事的最新進展是,洛陽方面已經成立了「臺塑辦」,而臺塑方面也派了首席代表長駐洛陽,雙方正在積極運作電廠、醫院以及相關的合作事宜。  「六輕」魅影  如果王永慶在河南的投資計劃正常進行的話,洛陽無疑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 臺塑集團
    臺塑的乙烯產能規模,在從1957年到1970年的13年間,成長了一百倍。轉自搜狐  如今的臺塑共計擁有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20餘相家關企業,分別在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及美國、印尼都設有工廠。其產品出口全世界,主要市場包括大陸、香港地區及東南亞、歐洲、美洲、澳洲與東北亞等地。
  • 王品臺塑牛排餐廳:
    來自臺灣地區的王品臺塑牛排,「一頭牛僅供六客」的廣告語,被人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從2003年來到上海,王品臺塑牛排已經在內地走過11年頭。時間的流逝,表達著事物的生滅排列,而王品關注到物化了的「時鐘」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提出核心理念——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
  • 臺塑企業新決策核心成員(圖)
    臺塑企業新決策核心成員。由出任行政中心總裁王文淵(左四)協同其他六位委員,包括王瑞瑜(左起)、楊兆麟、王瑞華、李志村、吳欽仁、王文潮等,2006年6月5日宣布正式接班,七人並在開完記者會後合影,展開臺塑企業集團集體領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