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美麗故事」

2020-12-16 鄂溫克宣傳

一提起內蒙古,便不由地會想起《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曲。一聽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優美的旋律,便又會不由地想起內蒙古。一首歌曲,能把一個地方表現得如此出神入化、入木三分,並在歷史的長河中顯露出其穿透時光的魅力,不是上天所賜,也是人世間的神來之筆。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由火華作詞、阿拉騰奧勒譜曲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橫空出世,並在時任內蒙古歌舞團獨唱演員的德德瑪傾情演唱後風靡神州大地。1980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教材評審會上,該歌被編入《亞太歌曲集》,此後開始在世界各地廣為傳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迄今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教材的世界優秀歌曲。去年,《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又被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首優秀歌曲之一。

錫林郭勒大草原。王秀麗 攝

這首歌被贊為「三絕」:歌詞絕、曲調絕、演唱絕。「優秀的音樂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遠不會在記憶中褪色。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敘述著跌宕起伏的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傳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走入歷史的深處,去尋覓這「三絕」歌曲背後那些美麗而動人的故事……

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歌詞?

火華,原名鄭桂富,北京市懷柔區人,1968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當過專業作家、出版社的領導及內蒙古文化廳正廳級領導幹部,2003年退休,至今依然筆耕不輟、潛心創作。著有詩集《軍墾新曲》《邊防號角》《火華詩選》《幽默寓言詩》《軍馬歌》《珍珠河》。出版了歌詞集《塞上星辰》《火華歌詞選》。作品多次獲獎,飲譽海內外。

在呼和浩特市的家裡,火華回憶起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學畢業時一定要紮根邊疆,踏踏實實地幹一番事業。不久,他來到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工作,上班地點就在呼和浩特市。他說,「當年我來內蒙古,就想去草原。但因城市的發展,當時呼和浩特的周邊,已經很難看到草原。」直到1975年的夏天,兵團的一個會議在錫林郭勒盟召開,他才有機會去看看真正的草原。

8月,正是錫林郭勒草原一年中最為美好的時候,汽車載著一群年輕人奔馳在廣袤的東烏珠穆沁草原上,放飛著他們青春的夢想。近半個世紀過去了,火華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看見草原時的激動:草原上,同一種顏色的鮮花都集中在一起。這一片是白色的,像皚皚白雪;那一片是藍色的,似蔚藍的天空;而那紫色的,仿佛就是紫色的雲霞……沒到過草原,你就不知道草原有多美,任何筆墨都難以描摹她的神韻。草原給了火華靈感,也給了他壓力:「人在萬花叢中走,詩從心底湧上來。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好了,寫不出一篇好的作品,真有些愧對這大好的河山。」

火華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人民網 齊浩男 攝

為了能和草原上的牧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去切身感受牧民們的生產生活,那次會後,火華主動要求留了下來。此後的十幾天裡,他的身影便出現在東烏珠穆沁旗的一位蒙古族牧民家裡,與這一家五口同吃、同住、同勞動。

這次下鄉對火華影響巨大。他說,只有真正沉下去,你才能與這些牧民拉近距離,才能以欣賞者、讚美者的眼光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否則,你會以差異感去挑剔、責備,無法從情感上與他們融為一體。這樣的話,你怎麼能發現隱藏在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各種美好的東西?再者,歌詞字數不能太多,還要體現出美感與韻味,這就需要高度抽象和概括。火華感慨地說,只有感情問題真正解決了,創作者才能用身心去認真體會周圍的各種美感與韻味,再經過醞釀加工,才可能把看到的、體會到的描摹出來……

從草原回來後,火華就苦心創作,那些曾經的經歷和感觸時時出現在腦海裡,他反覆沉吟,寫就了3首關於草原的詩歌。但不知怎的,他的筆下怎麼也流淌不出那種對草原真切的感覺,真是「開圖別有滄桑感,只覺含毫詠不成」。約一年半後,部隊要進行匯報演出,要他再寫新歌,這時,「草原那種家的感覺」才從他心底深處流淌了出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應運而生。但這首歌的原貌卻是這樣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高壓電線雲中走,清清的河水映晚霞。草庫侖裡百靈鳥兒唱,牛羊好像珍珠灑。啊,燦爛陽光照草原,草原風光美如畫。燦爛陽光照草原,草原建設跨駿馬 ……」

這個版本完成後,由當時內蒙古軍區文工團的副團長阿民布和作曲、王煥鳳演唱,並參加過匯演。火華說,那時這個歌是女高音獨唱歌曲,由於是為匯演準備的,因當年社會形勢需要,寫了一些「高壓電線雲中走」等建設成就性的詞句,聽到的人不多,也沒流傳開來。1977年,作曲家阿拉騰奧勒看到了這個歌詞後頗有感觸,再譜新曲,這才有了我們現在聽到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曲調。

至於現在這個版本出現的原因,火華講了兩件事:其一是德德瑪在一次演唱後,有一個華僑專門到後臺來找她說,這首歌很好,但是能不能把歌詞改一改,變成一支歌頌家鄉、歌頌自然的綠色歌曲。回到內蒙古後,德德瑪就把這個建議告訴了他。其二是那年的秋天,著名詞作家陳曉光先生在呼和浩特出差時到火華家裡做客,陳曉光提出這首歌曲最好能適當修改,不要太拘泥於時代背景,要超越超脫一些,儘量顯現出草原的自然和人文之美。

隨後,經過修改,新版本出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灑。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愛它,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氈包就像白蓮花。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裡美如畫。啊…… 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歌詞雖有變化,但曲子一點都未變,原因是作者就在原曲子的範圍內修改的。

為什麼能譜寫出如此優美的旋律?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曲作者是蒙古族著名作曲家阿拉騰奧勒。他1942年9月出生於內蒙古哲裡木盟科爾沁左翼後旗(今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1968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內蒙古音樂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內蒙古音樂家協會終身名譽主席。其創作的歌曲近千首,器樂曲幾十首;為電影、電視劇、廣播劇、話劇、舞蹈等譜寫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並獲國家級獎勵20多項、自治區級獎勵50多項。2011年8月,阿拉騰奧勒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69歲。

阿拉騰奧勒是一個近乎傳奇的音樂天才,他這輩子仿佛就是為音樂而來的。美麗的科爾沁草原是他成長的搖籃,也是他音樂靈感來之不盡的源泉。少時師從周圍的前輩時,他便顯露出了罕見的音樂才華。1957年,年僅15歲還在讀初中的阿拉騰奧勒剛剛懂得了音樂理論知識,但其處女作《送肥歌》已在電臺播出,廣播報上也予以刊登。此後,其創作欲望一發不可收,寫了百餘首曲子。1962年他被保送到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去學習,196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

蒙古族著名作曲家阿拉騰奧勒。(圖片由火華家人提供)

火華與阿拉騰奧勒相識是在一次文人聚會上,應是1974年。有位叫張之濤的詩人告訴火華,這就是作曲家阿拉騰奧勒。然後,他又向阿拉騰奧勒介紹,「這位是軍旅作家青年詩人火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他與旭宇合作的詩集《軍墾新曲》。」火華和阿拉騰奧勒互報了年齡,原來兩人同歲,阿拉騰奧勒比火華大兩個月。

兩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相互欣賞,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當年我把這首歌詞拿給他看,阿拉騰奧勒感到了情感上的共鳴,覺得草原就如歌詞中寫得這樣美好,歌詞把草原一望無際的雄渾、博大和多彩多姿描繪得淋漓盡致。他在草原上長大,仿佛看到了在那片廣闊的土地上,勤勞的牧民們正在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正在譜寫最新最美的旋律。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要了歌詞,要為其譜曲。」火華回憶說,當時阿拉騰奧勒正送自己下樓,但他馬上就回樓上了。我還等著他繼續送,可是他再也沒有下來。我猜想他一定是為歌詞譜曲去了,就自己回家了。曲子的醞釀過程經歷了數月,而真正的譜曲過程僅僅用了1個小時。1978年,在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的阿拉騰奧勒終於完成譜曲。

在50餘年的音樂創作中,阿拉騰奧勒始終把蒙古族音樂元素融入作品;對於這首歌的譜曲,他採用了蒙古族民間音樂的風格,但卻沒有完全採用民歌旋律。火華評價說,「他在創作上求新,沒有直接搬用民歌,既突出了民族風格,又賦予了新的時代氣息。」

火華(左一)與阿拉騰奧勒合作了一輩子,人稱「蒙漢哥倆好」。(圖片由火華家人提供)

這首歌還成就了火華、阿拉騰奧勒與德德瑪三個人之間長達幾十年的純真友誼,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團結的頌歌,被傳為佳話。火華與阿拉騰奧勒合作了一輩子,人稱「蒙漢哥倆好」,而火華又是通過阿拉騰奧勒的介紹認識了德德瑪。火華滿含深情地說,「那時,我們都年青,為了趕寫音樂會的節目,不分晝夜地工作。寫出的作品也格外好,充滿激情與活力。我們倆如此相近,都不事菸酒,皆一兒一女。」1985年,阿拉騰奧勒出版了一本《阿拉騰奧勒作曲歌曲選》,在不厚的一本書中就有27首歌詞是火華寫的。還有一首草原搖籃曲《睡吧,賽音呼罕》,那是他和老阿共同商定的題目,但火華寫完歌詞後再也沒管。多月後,德德瑪彈著鋼琴唱著一首歌,火華聽後感覺極美。問之,才知阿拉騰奧勒已將曲悄悄譜好,讓德德瑪擇機唱給他聽……

阿拉騰奧勒去世後,火華和德德瑪一同去阿拉騰奧勒家裡看望。阿拉騰奧勒夫人王素者說,「老阿走得很安詳,請大家勿要過度悲傷,節哀順變。」但臨別前,火華和德德瑪卻不由地站在了老阿的遺像前,這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相關三人的又一次相聚,熟悉的老阿卻只能從相框裡看著他倆,這時,兩人頓時悲從心來、淚如雨下。「蓋世才華大作煌煌人共仰,一生奮鬥樂壇巍巍起高峰。」這是火華寫下的悼念輓聯,被懸掛於靈堂兩側。那時,靈堂裡迴響的音樂是《哀樂》與《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組成的一個混合曲。

去世一年後,阿拉騰奧勒的骨灰被安葬在呼和浩特市古林人文紀念園人文之林。他的銅像面現溫和睿智,似乎還在追求著這世間最美的音律。他的墓碑上飄蕩著《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五線譜,仿佛是在繼續訴說著他對草原的眷戀。那天,他家人將唱片、五線譜紙和鉛筆橡皮放入墓穴,祈望遠在天堂的他,還能夠繼續創作音樂並快樂地生活!

為什麼能把此歌演唱得如此絕妙?

德德瑪,中國蒙古族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草原上的夜鶯」。1947年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1962年進內蒙古藝術學校(現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聲樂研究班學聲樂,1964年進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畢業後,先後在內蒙古民族歌劇團、內蒙古歌舞團、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等。

1979年新中國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德德瑪在人民大會堂大廳演唱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她那韻味醇厚、細膩深沉的歌聲,令綠如海洋的草原美景從此深深地烙在了聽眾記憶的深處。歌曲引起了轟動,一舉奪得文化部的表演獎與創作獎。同時,被當時中國樂壇頗具影響力的刊物《歌曲》刊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際部把歌詞譯成24種語言向世界播放。

在此之前,還有個有趣的插曲。1978年,德德瑪到廣東演出時,當時的主唱由於突然生病不能上場演出,領導就讓原來安排唱二重唱的德德瑪臨時補臺救場。誰知,她一上場,臺底下便哄堂大笑,原來南方觀眾見慣了身材嬌小的女演員,身材高大魁梧的北方歌手讓他們感到有些「意外」。但當旋律與歌聲響起時,臺下的觀眾一下子被歌曲深深吸引住了。演唱結束後,觀眾們向她致敬,報以極其熱烈的掌聲。

草原牧民對這首歌唱草原的歌曲也非常喜愛。在一次下鄉演出途中,德德瑪和同事們乘坐的大卡車被一位牧民婦女攔住,大家以為這位牧民要搭車。誰知汽車停下來後,這位牧民是找德德瑪給她送自家做的奶豆腐的。原來,這位牧民是德德瑪的「粉絲」,尤其喜歡聽她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得知其演出行程後,專門趕來見她一面。時隔多年,德德瑪回憶起這件事情依然非常動情,忍不住熱淚盈眶:「我永遠記得她當時的樣子,穿著一件長長的蒙古袍,沒有系腰帶。」德德瑪告訴記者,《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她已演唱了40多年,但不知怎的,每一次唱起這首歌,眼前便會浮現起遼闊的草原,而那位善良質樸的牧民婦女的形象也會浮現……

德德瑪(前排右二)和牧民在一起。楊知然 攝

從那個年月過來的人都知道,那時德德瑪的歌聲讓人感到的是清新、激動與震撼。「15歲那年,我在通遼的東方紅影劇院第一次聽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和德德瑪的名字。」作家黑梅講述說,當時,絕大多數觀眾是來看熱鬧的,劇場裡亂極了,都在大聲說話,很少有人發現已經有人報過幕了。音樂起,劇場的噪音消失一半。人們被悠揚舒緩的旋律帶進了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德德瑪一開口,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震住了。那是我聽過的最美的聲音,就像草原上的風,有著一種洞穿歲月的感染力。那一刻,她終於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天籟之音」。黑梅還說,散場後,她想去見見德德瑪,結果被工作人員擋在了門外。多年後,她終於在聽席幕容講座的會場外,見到了60多歲的德德瑪……

40多年過去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被數不清的歌者演唱。在所有演唱版本中,德德瑪的演唱依然被廣大聽眾認為是最好的,難以超越。究其原因,答案大致有二。

多年前,德德瑪回憶,當時在拿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后,她就很喜歡,覺得它旋律很美,音域也非常適合自己。據介紹,她的演唱聲音渾厚醇美,音域寬闊,氣息通暢,演唱富於激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早年在內蒙古工作期間,她曾師從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學習蒙古族長調民歌的演唱方法,在經過辛勤探索和長期鑽研後,將美聲唱法和蒙古族唱法融會貫通,在充分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發展聲樂技巧,拓寬表現領域,逐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另外一個是她的認真態度和鑽研精神。「凡事就怕認真二字,德德瑪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學習。」火華感慨地說,她對這首歌的理解更深,表達也更好。用蒙古語唱,就是標準的蒙古語;用漢語唱,她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向老師學習漢語發音。所以我們聽到這首歌,不論是蒙古語版,還是漢語版,德德瑪的演唱都非常專業。德德瑪自己也說,她太喜歡歌唱事業,幾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歌唱上面了。

這首歌是德德瑪的成名曲,也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首歌。冥冥之中,似乎她與此歌的緣分極深。1998年,她在日本參加相關活動 ,一天在演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時,突然覺得手上軟弱無力,眼前漆黑一片,一下摔倒在舞臺上,人事不省,連續昏迷了8天8夜。是腦溢血,回國後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精心治療康復。奇妙的是,國慶50周年的一個晚會上,她被人攙扶著走上舞臺,但又如以往一樣近乎完美地演唱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眾皆稱奇不已。

在經過生與死的考驗之後,德德瑪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悟。她說,自己差一點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人間,離開了深愛著的舞臺與觀眾,在活過來了以後,自己一定會非常珍惜這一切。但如果非要讓她在生命和藝術之間進行選擇的話,她還是會選擇藝術的。如今,她在呼和浩特創辦的藝術學校裡,專門招收有藝術天賦的牧區孩子,精心培養,讓藝術的光芒照亮祖國美好的未來!

今年內蒙古的雨水特別多,草原上的景色格外好,到處都是鮮花和綠色。而我們耳邊響起的歌頌草原的最美的歌曲,還是42年前的那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相關焦點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美麗故事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美麗故事一提起內蒙古,便不由地會想起《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曲。一聽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優美的旋律,便又會不由地想起內蒙古。一首歌曲,能把一個地方表現得如此出神入化、入木三分,並在歷史的長河中顯露出其穿透時光的魅力,不是上天所賜,也是人世間的神來之筆。
  • 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故事……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迄今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教材的世界優秀歌曲。去年,《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又被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首優秀歌曲之一。↑ 錫林郭勒大草原。王秀麗 攝這首歌被贊為「三絕」:歌詞絕、曲調絕、演唱絕。「優秀的音樂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
  • 美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我的家鄉呼倫貝爾是個風光優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裡有一望無際的呼倫貝爾草原,有延綿起伏的大興安嶺,還有美麗富饒的呼倫湖和貝爾湖。夏天這裡空氣清新,氣溫涼爽,是避暑度假的勝地。呼倫貝爾是世界上少有的綠色淨土和人間的樂園,擁有太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致,但最讓人難忘的還是美麗的草原風光,這裡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風韻,而六、七月份的草原是最美的季節。一望無垠的綠色,在風的吹拂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悠閒食草的羊群和牛群,會讓你體會到詩人筆下的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景。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鄭桂富|...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首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是一首老歌20世紀70年代的蒙古歌曲你可知道這首歌的歌詞作者竟是咱們地地道道的懷柔人——火華原名鄭桂富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這首歌的創作故事《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去年,《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又被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首優秀歌曲之一。這首歌被贊為「三絕」:歌詞絕、曲調絕、演唱絕。「優秀的音樂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遠不會在記憶中褪色。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敘述著跌宕起伏的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傳奇。」
  • 杭蓋樂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傳承草原之音
    世界著名民族搖滾樂隊杭蓋樂隊全新專輯《花斑馬》第二首主打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在上周上線,歌曲曝光後獲得廣泛好評,眾多樂迷們表示從歌曲中聽到了草原的根,唱出了草原兒女們對家鄉的熱愛。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由已故蒙古族作曲大師阿拉騰奧勒(著名音樂人科爾沁夫之父)創作,是第一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教材的經典草原名曲。杭蓋翻唱這首歌,也體現了對草原音樂文化寶貴的傳承。
  • 香港海面出現幽幽的「藍眼淚」,美麗的背後卻是......
    近日天氣暖和,香港多個地方都發現了「藍眼淚」奇景,海上泛起幽幽的藍光,令漆黑的海面變成浪漫奇觀,吸引了大批市民去「追淚」,但這美麗的背後卻是大自然的警示。夜光藻日間會浮上水面,吸收水中的氧分進行光合作用,當到晚上受到海浪拍打等刺激後,就會發出螢光,它們大量繁殖,會令水中含氧量下降,令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是紅潮的一種,看到這美麗的景象卻絕非一件美事。
  • 草原天路背後的故事.「原創」
    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有一個隆起的分界線,這一地質臺階海拔陡然升高1500米,升高的丘陵上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高山道路,這條道路又處在蒙古錫林格勒草原的南部邊沿,就被稱作了「草原天路」了。傳說美麗風光可以媲美美國的「66號公路」,被自駕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嚮往的不要不要的。
  • 【經典旋律】《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手風琴版【視頻+樂譜】
    ~本期節目為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希望朋友們能夠喜歡!~《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手風琴版【視頻】【樂譜】【歌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
  • 美麗草原我的家
    一望無際的內蒙古大草原。資料圖片美麗草原上的溫情一刻。道日娜攝無動力·蒸髮式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李飛攝越來越多的遊客喜歡在冬季去呼倫貝爾遊玩。道日娜攝初秋,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已是秋意甚濃。入夜,深藍的天空繁星閃爍,陣陣涼風掠過草場掀起片片綠波。牧民們在新巴爾虎右旗弘吉剌部的蒙古大營前載歌載舞,表達著大家對草原的深情厚愛。「當一群年過半百的牧民們身著盛裝、手捧哈達,唱著動聽的牧歌向我們走來時,我禁不住淚如泉湧。」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獻演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劇照。中新網上海11月13日電 (王子濤)11月13日、14日,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專場文藝演出《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將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專場文藝演出將草原的氣息帶到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生動展示內蒙古自治區豐富多彩的藝術魅力。
  • 雁塔區鐵一院社區科普大學音樂培訓教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9月11日,雁塔區鐵一院社區科普大學音樂培訓授課教師胡曉丹為學員們教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灑。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愛它。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氈包就像白蓮花。」優美的歌詞,深情的演唱,美麗草原的自然風光像一幅清新的畫卷舒展在學員眼前。「啊,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主題活動《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文藝作品...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主題活動《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文藝作品五一假期與您有約 2020-05-01 1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文摘》文章:美麗的草原 美麗的德德瑪
    德德瑪的嗓音——也許不應該簡單地稱作「嗓音」吧,確切地講,那應該是草原上才獨有的天籟——那樣的渾厚、深沉,不帶一絲雜質,如金子般純粹,有著綿密的質地和沉甸甸的分量。  歌聲環繞成長  1978年,一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人們記住了一個洋溢著草原氣息的名字——德德瑪。
  • 青青草原,美麗無限
    青青草原,美麗無限在我的印象中,美麗的大草原是沒有邊緣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青綠色,只有好看形容。和大海的寬度也是一樣的,大海也是一望無際,整個大地和天空都顯現著同樣的色彩,碧藍色的顏色是這世間中數一數二的美麗顏色。也正是因為我對色彩的追逐過於探究了,才會極大的喜歡大片的並且是同一個顏色的色彩。比如大海,比如草原。而我也有幸去到這青青草原的地方,看看碧綠色的大自然。就在我們公司組織的集體旅遊中,可以一觀大草原的風採。在國內的草原也是遍及許多地方的,不過要數內蒙古呼倫貝爾的是最值得觀賞的地方了。
  • 美麗青城 草原都市
    呼和浩特最新城市宣傳片發布宣傳片創意新穎畫面唯美大氣就像一張高度濃縮的呼和浩特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著「美麗青城草原都市」宣傳片以「綠色築夢」、「創新追夢」幸福圓夢」全景別、多視角、立體化呈現呼和浩特的建設風貌、發展風採、時代風流▲綠色築夢▲創新追夢▲大美尋夢▲幸福圓夢呼和浩特北擁草原
  • 杭蓋樂隊《花斑馬》首唱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杭蓋樂隊《花斑馬》首唱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016年05月09日 08:24:53來源:新華娛樂    演出現場觀眾沉浸在樂隊所製造的起承轉合之中,樂隊成員除了沉浸在自己的音樂現場製作也表達了對歌迷的感激之情,中場休息時回答了網友提出的問題,分享了新專輯的製作故事。歌迷們大飽耳福、直呼過癮,被杭蓋樂隊的藝術魅力吸引。
  • 衝繩自由行必到此一遊──「美麗海水族館」
    這一次強力推薦的就是衝繩的美麗海水族館!怎麼玩?有哪些奇妙的海底場景可以看?到底「黑潮之海」水槽到底多有魅力,讓大家不想走?來衝繩完請一定要規劃一天到美麗海水族館逛逛!▋「美麗海水族館」名字背後的意義先對美麗海這名字來一點點了解,在衝繩的方言當中,這個「churaumi」的讀音,就是美麗海洋的意思,把這麼美的意義放在水族館的名字裡,很傳神!位在日本最南端的水族館,也是亞洲最大、世界前三大的水族館。
  • 「薇爾莉特」依然美麗動人,電影觀後感《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
    1月初《紫羅蘭永恆花園 外傳 —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電影上映大銀幕,觀眾們熟知的那名美麗少女「薇爾莉特」提著行李箱 舉著小花傘為尋覓下一個任務而再度登場,而此時觀眾們卻被霎時感動了,感動為其製作公司京都動畫的大火災,感動為「薇爾莉特」的如約而至「只要客人需要,無論天涯海角我都會前往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當美麗成為原罪,人性的醜惡黑暗展露無遺
    「美麗」是任何人都想有著的,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卻擺脫任何人的幸福想像,當別人根據故意凝望美麗,促使本來美好事物變成一道束縛,根據細緻的拍攝手法,使我們一探產生在西西里美麗又憂傷的小故事。從古至今西西里便是諸多小故事的發生地,無論是讓人畏懼的黑幫家族、美麗的西西里女孩兒,很多美好的故事從而進行,2000年公映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是產生在美麗西西里的悲傷小故事。定居在西西里島上的女一號瑪蓮娜(莫妮卡·貝魯奇扮演),瑪蓮娜儘管天性不張揚,可是由於她的衣擺、灑脫的長髮捲髮、纖穠合度的身型所局部變量出妖豔的容貌,一直引來許多風言風語。
  • 擁抱美麗的大草原
    擁抱美麗的大草原我是一個人來到草原的,從前一直很喜歡草原的陽光,平坦和自由。最近,終於有時間來草原散心。但是我比較喜歡自由,就選擇了這種。在這裡幾天,我大概已經了解了內蒙古的天氣,內蒙古旅遊的旺季就幾天而已,九月份草原的草就已經開始慢慢變黃了。朋友們可以抓住旺季的時間,享受一個快樂的假期。我們從一條小路慢慢開過去,一路上藍天白雲綠草,遼闊至極,讓人心生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