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嘉蓮街道實踐"近鄰"模式 形成小區治理"嘉蓮樣本"

2020-12-25 廈門網

  觀遠裡小區的孩子們學剪紙,再把作品送給小區老人。(本報記者林雯攝)

  新蓮花新龍山小區的小蓓蕾種植園都在每周日上午開課。

  盤龍小區黨員調解室正在調解小區一起鄰裡糾紛。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雯 通訊員盧瓊瑩 圖/嘉蓮街道提供)在福建省首批70個「近鄰黨建」試點小區中,思明區嘉蓮街道就佔了3個,它們是蓮花北社區觀遠裡小區、龍山社區新蓮花新龍山小區和華福社區盤龍小區。

  社區治理水平直接關係著老百姓的切身獲得感、幸福感。要有效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米」,關鍵在於如何更有效地激活小區治理這根「神經末梢」。

  在嘉蓮街道,這道困擾過許多基層黨群工作者的難題有了高分答案。瞄準民生痛點,聚焦治理難點,街道腳踏實地根據居民需求深入探索實踐發源於思明區的「近鄰」模式,以小區黨建為引領,打開小區自治新局面,形成小區治理的「嘉蓮樣本」。

   觀遠裡小區

   無物業小區

   煥發新活力

  8月2日上午,觀遠裡小區黨群活動室「近鄰之家」裡傳出陣陣歡笑聲,觀遠裡小區20名少年在大同社工的帶領下學習剪紙藝術。

  學習剪紙是對孩子們進行文化薰陶,而稍後進行的關愛老人行動才真正點到了這場名為「觀遠少年來敲門」活動的正題。

  接過孩子們的剪紙作品,90歲的獨居老人陳秀琴笑得合不攏嘴。孩子們的善意令陳秀琴倍感溫暖,而陳秀琴常年助殘扶困的愛心義舉也成為孩子們學習的生動榜樣。「活動讓孩子們更好地學會尊敬老人、關愛他人。」居民賴女士說。

  幾乎每周都在觀遠裡舉辦的「近鄰」活動,生動而具體地詮釋了「遠親不如近鄰」。小區的變化要從成立「紅色」業委會,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說起。

  2018年,在街道和社區的指導組織下,觀遠裡小區依法成立業委會,主任是黨員劉建華,多名黨員成為業委會骨幹。

  小區改造隨之提上日程。業委會成員帶著改造方案挨家挨戶徵求意見,由居民來決定小區的未來。在街道、社區的資金支持和推動下,小區新建了停車位、綠地花圃、黨群活動室等設施,地下管網全面更新,小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近鄰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破解小區治理困局的成效也開始顯現,小區形成了「聽鄰說事、請鄰議事、幫鄰辦事、讓鄰知事、邀鄰評事」的「五事」工作法,推動小區的事鄰裡辦。

  18名樓組長組成「黃昏行」平安巡查隊;28名黨員、少先隊員和熱心群眾加入「綠管家」樹木認養計劃;組建「觀遠芳華」小區婦女組織,以「小家」帶動「大家」……改造後的小區依舊沒有引進物業公司,但是,在一支支「鄰聚力」志願服務隊的帶動下,小區居民親手創造幸福生活。

  蓮花北社區黨委書記黃英說,小區黨支部撐起主心骨,居民全員參與、共管共治是觀遠裡實現從「面子」到「裡子」全域蝶變的關鍵。

   新蓮花新龍山小區

   文化融合

   提升居民幸福感

  孩子們拿著灑水壺和水瓢來回奔忙,悉心呵護自己親手種下的花草。每周日上午,新蓮花新龍山小區小蓓蕾種植園的第一節課都是這樣開始的,小區黨員們帶著孩子們種完花後,孩子們還要寫一篇種植日記、上一節書法課。「就是要把孩子們從手機電腦中解放出來,感受勞動創造的美。」小蓓蕾種植園創辦人、小區黨支部書記潘文明說。

  小區黨員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凝聚多方「近鄰」合力,帶動駐區單位、小區居民、文創企業等多方力量,將原來雜草叢生的荒地改造成「小蓓蕾」們的學習實踐基地,這是新蓮花新龍山小區居民高質量新生活的一個縮影。

  來過新蓮花新龍山的人無不感慨,這是一個相當「文藝」的小區。與小區比鄰而居的龍山文創園內的黑科季創藝館,小區居民可以免費參觀;科技味濃鬱的「博學長廊」裡公布了小區周邊文創企業可提供的服務信息,供居民選擇……新蓮花新龍山將好「近鄰」——龍山文創園的文創資源充分引入小區建設和居民生活。目前,小區居民已參加了「文創星工場」「益星能量館」等文創融合特色課程20餘場。

  新蓮花新龍山居民的幸福生活,是龍山社區攜手「近鄰」朋友圈高質量服務居民的一個生動樣本。近年來,龍山社區藉助龍山文創園的資源優勢,積極打造「星火燎原·幸福龍山」黨建品牌,下設「文創星工場」項目,不斷豐富幸福龍山的內容。截至2020年7月,社區陸續與轄區單位籤訂32份共享共建協議,設立「文創星工場」分站點20個,80多家企業參加社區聯辦共辦活動。

  以小區黨支部為圓心,串聯起物業、業委會、文創企業等多元力量,實現組織融合、陣地融合、文化融合,新蓮花新龍山的新家園故事還在續寫更多新篇章。

   盤龍小區

   厝邊調解

   打造和諧家園

  走進盤龍小區,車輛有序停放、小區居民鬥陣「話仙」,人們很難把眼前這個遠近聞名的幸福小區和過去令居民頭疼的問題小區聯繫在一起。華福社區黨委書記呂雪玲說,治癒小區的那劑「良藥」,就是一個個「近鄰」定紛止爭平臺的建立。

  盤龍小區是一個建於2006年的拆遷安置小區。記者採訪時,多位居民坦言,小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過去鄰裡間的矛盾和糾紛不少。

  去年1月,在街道和社區的組織指導下,盤龍小區成立了思明區首個黨員調解室,5名具備政法工作經驗的黨員居民組成「紅色調解隊」。黨員調解二維碼貼進了各個樓道,「近鄰」調解開啟小區矛盾高效化解的新篇章。「我們調解除了講法律、講道理,也要『博感情』、拉家常。」小區黨支部書記謝麗玉說。

  今年,新任小區業委會主任莊鎮城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牽頭召開「厝邊議事會」,連續一周晚上現場接待小區居民,悉心聽取意見建議,大家共同為小區事務出謀劃策。「厝邊議事會」是盤龍小區打造和諧睦鄰的又一大「神器」,在推進垃圾分類等諸多小區事務中打通小環節、發揮大作用。

  「糾紛矛盾少了,鄰裡關係和諧了,小區環境也變好了。」2007年就住進小區的居民張惠華阿姨親眼見證了小區一點一滴的變化,和很多小區居民一樣,她也越來越積極參與到小區事務中。

  思明區公證處、嘉蓮司法所送知識到小區;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嘉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共建單位廈門市眼科醫院把義診辦進小區……在社區黨委的支持下,盤龍小區黨支部連結多方資源,形成居民「點單」、黨支部「下單」、共建單位「接單」的模式,讓居民需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相關焦點

  • 「市域治理」廈門思明:近鄰共享評理室,小區裡的事情「家樓下」評理!
    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蓮花北社區黨委為完善轄內小區近鄰互助的「評理」體系,拓寬居民多元參與評理的渠道,於2020年初建立「觀遠裡近鄰共享評理室」,作為「家樓下」的評理陣地、組建部門協作「法理」和鄰裡互助觀遠裡與玉亭裡相臨而建,從小區建成至今已是34年的「近鄰之交」,當觀遠裡小區因地制宜的建設起「近鄰之家」後,觀遠裡小區黨支部充分運用「近鄰愛共享」的治理理念,與玉亭裡的居民共享評理室,同時吸納玉亭裡的鄰裡評理力量。
  • 思明區垃圾分類示範評選結果出爐
    本次創建活動包括 示範單位、示範校園、示範社區、 示範生活小區、示範家庭、示範督導員 六項評選內容
  • 福蓮嘉葉|一壺清茶度餘生無悔
    福蓮嘉葉,為了我們的民族根本文化,一直在堅守,在傳承,在發揚。茶融進了福蓮嘉葉的骨子裡,一杯茶湯見底,沉積著福蓮嘉葉十數年的期冀和努力。拾梯而上,放眼茶山,福蓮嘉葉的所在地被炒茶時的煙氣包裹,仿若一件輕紗薄衣罩住了它的身體。炒茶論行,烹茶究心,飲茶品性,一壺清茶,一本好書,一把躺椅,一束陽光,遠離城市喧囂,獨得清閒自在。
  • 廈門市舉辦「近鄰品牌」展演擂臺賽 近鄰攜手社區治理
    10月27日上午,廈門市思明區中華街道在第一廣場舉辦「中華『鄰』聚力,黨建有溫度 ——一社區一近鄰品牌」展演擂臺賽,六個社區各出奇招,展示各自的近鄰黨建品牌,以及在近鄰黨建模式指引下,社區工作的開展情況、項目、成就、故事等。  除了擂臺賽,各社區還在活動場地設置了路演展臺,以圖文、視頻等形式進行社區黨建特色展示,讓其他社區受益匪淺。
  • 黨建有溫度 專家學者點讚思明「近鄰」模式
    12月5日,「近鄰」模式專家研討會在廈門市思明區舉行。中央黨校有關領導、國內社會治理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專業刊物編輯等50餘人參加研討會。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們實地走訪了思明區「近鄰」模式黨建示範點,包括「近鄰」模式的起源地深田社區、「老城街巷」治理樣板仁安社區、中高端住宅小區治理代表寶嘉譽峰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典範觀遠裡小區等。
  • 廈門市思明區兩個街道及19個社區服務站將完善
    記者 吳宇豪攝  隧道中跳舞 湖泊旁健身  思明區今年將完善兩個街道及19個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站建設  走進鴻山步行隧道,聽著小曲,跳著舞蹈;望著松柏公園裡的篔簹湖畔,閱讀書籍,彈著樂器……今後,廈門思明區居民將能享受到更加便捷
  • 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蓮前街道蓮成社區聯網分館開館啦!
    ——蓮前街道蓮成社區為給社區居民傳播文化知識,滿足社區周邊居民、中小學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思明區蓮前街道、蓮成社區居委會以及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支持下,蓮前街道蓮成社區居委會與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在思明區蓮成社區居委會一樓建立了廈門市少兒圖書館蓮成社區聯網分館,該分館與所有市少兒圖書館的聯網館通借通還
  • 福蓮嘉葉|嘉葉山舍 12年成就給——茶人的寧靜空間
    風景秀麗的武夷山腳下,嘉葉山舍作為中國茶文化的茶室,茶室裡,在設計融合禪意美學和簡約風格的傳承,用12年的時間打造36間精品居室,和一間靜寧茶空間,為需要靜謐的旅人安排上一個,優雅安靜的空間。嘉葉山舍隱逸於世界雙世遺--福建武夷山自然風景旅遊名勝保護區內,背依700餘畝茶山,周圍環境像是被層層疊疊的梯田包圍著。
  • 思明區蓮前街道今年上半年經濟持續向好 集聚升級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街道財政收入穩中有進,完成13.58億元;招商引資形勢喜人,共引進內資項目407個,完成年度計劃95%;規上工業產值、限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銷售額均已完成上半年任務。  蓮前街道黨工委書記許建民表示,面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任,蓮前街道將繼續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奮勇爭先,謀發展促轉型,實現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打造區域經濟發展高地。
  • 2019福建廈門市蓮龍幼兒園補充非在編人員招聘考核結果公示
    2019福建廈門市蓮龍幼兒園補充非在編人員招聘考核結果公示 2019-07-11 13:56:56| 思明區教育局
  • 思明區通過法治微電影展優秀作品展映等方式 讓憲法走進市民日常生活
    12月4日上午,一場國家憲法日大型廣場活動在蓮前街道前埔健身公園舉辦。現場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分發《憲法》《民法與生活同行》等法治宣傳手冊,開展義賣、便民服務等活動,場面熱烈。與此同時,嘉蓮街道2020年「12·4」國家憲法日暨平安建設廣場宣傳活動在長青社區小公園廣場舉行。
  • 嘉北社區同心澆灌文明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王鬥天 通訊員 江慧梅 張杰諳 王博 胡玉霞「您好,我是南湖街道嘉北社區一名文明勸導員……非常抱歉打擾您,請問您有興趣了解一下文明城市居民公約嗎?今年以來,羅湖區南湖街道嘉北社區多措並舉推進文明共建,努力讓社區環境更美一點,人文素養更高一點,社會融合更深一點。嘉北社區以德治為先導,大力培育文明風尚,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弘揚文明精神。
  • 打造「綠色嘉北」 嘉北街道商業街區垃圾分類初見成效
    嘉興經開區嘉北街道圍繞打造「綠色嘉北」的目標,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同時,嘉北街道利用精細化管理,讓垃圾分類理念融入商戶心中,努力提高沿街商戶的垃圾分類質量。在活動宣傳方面:傾注力量,開展一系列寓教於樂的互動宣傳活動,特別是向轄區內的「店掌柜」和「店小二」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逐步形成「店小二」教你如何分類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對於垃圾分類工作,轄區商戶從開始的漠不關心到如今的熱情參與,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準確率也逐步提高。
  • 湖裡區請社會治理專家來助力 用理論武裝小區治理
    原標題:用理論武裝小區治理!湖裡區請社會治理專家來助力  當社會治理專家遇上湖裡小區治理  召開座談會  近日,周望副教授、馮靜武博士一行到湖裡區調研小區治理,實地參觀了湖裡街道東輝小區,殿前街道興隆社區,
  • 廈門市思明區社區教育提高市民素質
    從2005年起,思明區都從每年的9月28日(福建的「終身教育日」)開展為期一周至一個月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努力打造思明學習文化。2008年9月28日—10月28日,一場場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著人們在學習的海洋中展翅翱翔,用一位居民的話來說,這是發自內心主動式的學習,從某種層面講,相當於是在累積自己的人生財富。    廈門市思明區社區教育形成了眾多特色亮點。
  • 遊園打卡創意足 思明區舉行第四屆志願服務文化節
    「母子倆參加思明區志願服務文化節,兒子學習打救命繩結、使用除顫儀;媽媽學習心肺復甦,報名文物宣導志願者。」當天上午,市民高萍萍參加活動後,圖文並茂地在朋友圈分享她和兒子的喜悅收穫。  住在廈港街道的高萍萍是一名律師,來廈門已經20多年。曾經參加過幾次思明文物遊的她,被思明區的文化底蘊深深吸引,於是也想加入文物宣導志願者隊伍,用自己的力量為文化傳承做貢獻。
  • 2014廈門思明區民辦幼兒園新生招生情況一覽表
    愛華雙語幼兒園小班120人/4班松嶽裡小區135#5146360一級民辦園、參與分級收費管理。14.晨暉幼兒園小班90人/3班洪文泥窟社萬科金域藍灣小區旁5027989一級民辦園、參與分級收費管理。16.
  • 中大商學院與睿亦嘉推進「睿亦嘉財務研究項目」
    香港2013年9月10日電 /美通社/ -- 香港中文大學 (下稱中大) 商學院公司治理中心宣布,接獲本地金融研究公司睿亦嘉科技有限公司 (下稱睿亦嘉) 捐贈,作為雙方於2011年共同合作展開的「睿亦嘉財務研究項目」的第二筆研究資金,以進一步推動該研究項目,專注研究中國金融市場及提出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等。
  • 同安鳳祥社區推出「近鄰黨建178工作法...
    鳳祥社區供圖黨建引領,匯聚 " 近鄰 " 合力,推動社區治理。日前,同安區祥平街道鳳祥社區推出 " 近鄰黨建 178 工作法 ",打造同安社區黨建工作創新樣本。據了解,祥平街道鳳祥社區廈航高郡小區是省級 " 近鄰黨建 " 試點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