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記者 丁小玲)「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宋朝著名詞人秦觀一曲《鵲橋仙》道盡了人世間幾多愛意、幾許濃情。8月25日又逢七月初七,在這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南京民族樂團將在江蘇大劇院帶來一場「七夕佳節音樂會」,寄情於樂,以民樂語言描繪花好月圓時的浪漫與深情。
我們的節日
以樂為媒傳承七夕節日文化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是中華文化重要的傳統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品質和堅貞不屈的愛情觀。作為一場七夕邀約,千古傳誦的愛情便是這場音樂會的主題。
本次音樂會的曲目皆與愛有關,有的取自千古流傳的歷史故事,如《雙星鑑》與《雲裳訴》以音樂刻畫唐明皇楊貴妃刻骨之愛,一首《霸王別姬》描繪霸王和虞姬的不渝之情;有的取自當代流行音樂,《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愛情》的原曲大家都耳熟能詳;《小青馬》《雪意斷橋》《思念》則為音樂會增添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帶有山西、江浙、巴渝地方風情的文化氣質與深邃情感都通過音樂傳達給觀眾。
「在傳統之際奏響經典,通過民樂傳承與挖掘我們民族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國樂的音樂特質來演繹關於愛的永恆話題,展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與碰撞,希望使讓觀眾在感受深厚文化情懷的同時加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戴音說。
大咖助陣加盟
疫情後樂團首場整編制演出
6月,由南京民族樂團帶來的《國樂經典·與寧相聚》,開啟了南京演出市場復甦的序幕,也再次燃起了人們對國樂的欣賞期待。其後,樂團又舉辦了《十裡秦淮度絲竹》《聆聽經典》等多場音樂會。而本次演出,是疫情後南京民族樂團的首場整編制演出。
音樂會由南京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著名指揮家張列執棒。「此前南京幾乎沒有以七夕為主題的音樂會,這是它的特別之處。我們也希望這次演出能充分展現七夕節日神韻,給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欣賞體驗。」張列表示。因此,樂團特別邀請了著名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青年古箏演奏家蘇暢、青年歌唱家崔蕊共同加盟本場音樂會,通過藝術家們精彩的舞臺呈現,把七夕的祝福帶給所有觀眾。
改革創新
職業化樂團彰顯硬實力
前些年,南京的演出市場常常陷入本土樂團遇冷、外來演出熱的情況,這也使得本地樂團的發展遭遇瓶頸。2019年,建團已有三十餘年的南京民族樂團以「市區兩級」合作共建模式重組擴建,建立了職業化運營管理模式,成為一個擁有拉弦、彈撥、吹管及打擊樂四個聲部全編制的職業化民族管弦樂團,並與江蘇大劇院正式籤約,成為劇院首支常駐樂團。這一改革也打破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情況,自6月南京民族樂團復演以來,幾乎每場演出門票都是供不應求,9月將開演的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更是開票即售罄,南京市民對樂團的喜愛也日漸凸顯。
「職業化的樂團、高品質的演出、優秀的作品質量、出色的藝術家,這些共同構建了改革後的南京民族樂團。南京市民對我們的認可與喜愛讓每個樂團人都倍感自豪,我們更希望通過堅持提升業務水平,秉持傳承與創新並重,尋找藝術與商業最佳的結合點,為觀眾帶來更多高質量音樂演出活動,也讓市民為南京能擁有這樣一隻高水準的職業化樂團而自豪。」戴音說。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