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六一兒童節」到了,老師、家長和小朋友們又迎來了最忙碌、最興奮、最快樂的時光。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龍華各街道社區、學校還是準備了一系列「別樣的兒童節」活動,通過慰問困難兒童家庭、親子活動、兒童拍攝表演短視頻等方式來慶祝孩子們的節日,讓他們用童心、童真過一個別樣的兒童節。
別樣的溫暖
觀湖街道
兒童友好實踐基地揭牌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徐蔚昕 通訊員 翟娟)5月30日,觀湖街道「我與兒童友好」六一主題活動之「童繪花園」兒童友好實踐基地正式揭牌,基地由觀湖街街道婦聯聯合街道多個部門以及社區學校一起開展,旨在打造觀湖街道首個由兒童自主設計,並參與建設的兒童友好實踐基地。
觀湖街道作為龍華區兒童友好試點街道,一直致力於打造兒童友好的品牌及亮點服務。
如何讓兒童的上學、放學路更加安全、有趣?街道相關部門在經過多方考察與協調後,選定位於環觀中路的馬路兩邊的護欄作為「童繪花園」試點。環觀中路位於觀城社區的中心位置,兩邊皆為城中村,更為重要的是,這條路上有三所學校,共有學生5000餘人,環觀中路便是他們的必經之路,觀湖街道婦聯邀請兒童代表們一起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終於大家決定給馬路兩邊的護欄換上美麗的外衣。他們克服重重困難,一方面找到了上圍藝術村的藝術家,尋找藝術家們的設計支持,一方面在團工委與交安辦的聯合協助下,讓義工與交警合力為活動的安全保駕護航,街道關工委還聯繫了附近的三所學校,為「童繪花園」的宣傳與後期維護奠定基礎。
5月30日,經過了重重關卡的「童繪花園」觀湖街道首個兒童自主打造的兒童實踐基地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觀湖街道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上圍藝術村的藝術家麥平老師一起為「童繪花園」揭牌,在兒童代表的帶領下,來自街道各部門負責人、社區代表以及學校代表一起共同宣誓,以己之力,帶動社會力量,共同守護「童繪花園」。
福城街道
慰問困境兒童家庭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宋彪 通訊員 羅嘉欣)為進一步關心關愛睏境兒童,積極營造關注困境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六一」兒童節前夕,福城街道婦聯聯合各社區婦聯走訪慰問轄區困境兒童家庭,為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此次活動共慰問16戶困境兒童家庭,並送上慰問品和慰問金。
近日,龍華區婦聯、福城街道婦聯、福民社區黨委等一行來到福民社區困境兒童家庭進行慰問。「身體情況有沒有比以前好點?」「學習方面順利嗎?」「孩子與外界接觸怎麼樣?」一句句關心的問候,慰問組詳細地了解羅某某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送上節日的慰問和關懷,給予他們一家人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勵。據了解,該名小朋友一直是街道、社區婦聯的幫扶對象之一,從小因精神運動發育遲緩、大腦發育不良,5歲還遲遲無法上學,街道婦聯多次協調當地幼兒園解決了上學難的問題,入園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和父母的幫助下,學到了許多新知識,與外界接觸情況良好。今年7歲的他已向小學遞交入學申請,希望在各方的幫助下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校園裡快樂的學習,婦聯將持續跟蹤,給予幫助。
此次「六一」兒童節的走訪慰問不僅給困境兒童帶來了物質上的關懷,還給予了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勵,送去了「娘家人」關心和真摯的祝福,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觀瀾街道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吳春華 通訊員 劉子賢 柯遵群)為了讓轄區小朋友度過一個快樂、美好的六一兒童節。從5月25日起,觀瀾街道婦聯組織各社區婦聯開展符合兒童特點、形式豐富多樣的系列慶祝活動。
據了解,5月25日至6月6日,觀瀾街道婦聯聯合各社區婦聯共開展8場慶祝「六一」主題活動,其中觀瀾街道婦聯以線上「童在觀瀾天,安全你來造」親子手工創意大賽拉開序幕,本次活動以家庭為單位,結合居家安全和環保理念,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完成手工物品,活動形式可以舊物換新顏,通過閒置物品再利用賦予新的用途,上傳作品照片,也可以尋找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親子共同設計改造解決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將改造前後照片上傳參加活動。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6名,最佳創意獎1名,最佳人氣獎2名。此次活動旨在讓更多小朋友能夠更好地了解兒童居家安全知識、保護自己,增強親子之間的親密度,鍛鍊孩子自主動手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同時,為使轄區困難兒童過上一個溫暖快樂的「六一」兒童節,觀瀾街道婦聯為轄區20名困難兒童送去慰問金共計20000元,並向兒童家庭送去書包、玩具等慰問品。觀瀾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祝福天下所有的小朋友兒童節快樂,也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在一個安全的、友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童樣的精彩
欣賞線上教學成果展
觀瀾中心小學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張瑜 通訊員 陳悅)近日,觀瀾中心小學的「慶六一」活動多彩歡樂。升國旗,奏國歌,唱隊歌,一年級的新隊員在國旗和隊旗下莊嚴宣誓,小隊員們一個個心潮澎湃,神情莊重,從今天起,他們就是光榮的少先隊員了。
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張張活潑靈動的創意作品令人目不睱接,繪畫、書法、攝影,每張作品都體現出孩子們的聰明才智。「線上教學期間成果展」上,孩子們通過視頻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同學們的才藝或技能展示,教室裡時不時發出熱烈的掌聲和讚嘆聲。
在這個特別的「六一」,家長們也有話想對孩子們說,他們專門錄製了小視頻,把自己對孩子們的節日祝福和殷切期望深切地傳遞,這份特別的禮物也深深打動了孩子們。
據了解,校長陳育新深入班級,為孩子們送上節日的祝福,他代表全校教職工祝孩子們節日快樂,茁壯成長。
觀瀾二小
玩轉「雲」上藝術節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張瑜 通訊員 陳曉丹)近日,觀瀾二小舉辦了藝術節及慶六一活動。此次活動表演類目多樣,聲樂類、器樂類、舞蹈類、詩詞朗誦類等,均以班級為單位,錄製好參演節目視頻,在班級展示評比,再由年級評選優秀節目,進行頒獎。多才多藝的孩子們個個踴躍報名參加,在小小的舞臺上綻放自我。
活動開始前,各班精心地裝飾了教室,畫了板報,準備了小禮物,營造了快樂溫馨的節日氛圍。小主持們激動地在自己班級宣布:藝術節及慶六一活動正式開始。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在銀屏上閃亮登場,孩子們盡其所長,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此外,各班還開展了有趣的競猜與小遊戲活動,有:蒙眼貼鼻子、有獎競猜等,每個節目都精彩地秀出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與個性,現場歡聲笑語,氣氛濃厚,大家在歡樂中收穫知識,拉近了彼此間心與心的距離。
龍華中心小學
錄製才藝秀拿手節目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張瑜 通訊員 江利花)近日,龍華中心小學舉行了「高舉隊旗跟黨走,爭當新時代好少年」暨慶六一活動。為保證師生安全,也為了能讓孩子們過一個開心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學校及早籌劃,創新方式,精細安排,將慶祝活動的重心放在班級遊園會。
別樣的六一,「童」樣的精彩,以「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為主題在線上舉行了一年級首批少先隊員入隊儀式,迎來了他們人生中第一次意義重大,激動人心的時刻。學校主要負責人表示,希望孩子們珍惜幸福的童年,把握學習的機會,隨時與經典同行,經常與好書為伴。
此次班級遊園會,同學們提前自製具有特色創意的美術手工帽子,在活動當天帶到校園。同學們提前在家錄製才藝展演秀,舞蹈、音樂、樂器演奏等發給音樂老師參加評選。活動當天展示,各班在教室內創意開展慶祝活動,共品美食,共度佳節。
花樣的創意
大浪街道
百名兒童自製環保時裝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周德萌 通訊員 李婉婷)日前,由大浪街道婦聯主辦的「時代潮童」六一兒童創意環保風尚節親子活動在線上啟動。100名少年兒童在家中參加活動,在線上進行互動,提前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兒童節。
本次活動以「線上教學+線下打卡」方式開展,內容包括「你笑起來真好看」手指舞教學、「指尖上的時尚」遊戲互動、「神獸的新衣」創意環保時裝DIY、「我型我show」線上時尚發布會等環節。
活動中,孩子們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合作、一起動手,跟著網絡視頻學習手指舞,玩指尖遊戲,親手製作創意環保時裝。活動最後,大家還將自己製作好的環保時裝在線上進行展示,溝通交流製作經驗。
清華社區
開展系列兒童手工坊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陳欣 通訊員 成採樺)近日,龍華街道清華社區黨委開展慶「六一兒童節」親子家庭系列活動——「水果蛋糕」親子烘焙坊活動、藝術兒童手工坊(布貼畫天鵝)、藝術兒童手工坊(麥金畫)及親子性教育課堂,全力打造「兒童友好型」社區,共建和諧幸福清華。
5月30日,清華社區在大唐時代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水果蛋糕」親子烘焙坊活動。活動現場為孩子們準備了蛋糕胚、奶油、水果等,讓孩子和家長親手製作美味蛋糕。
近日,清華社區黨委還開展了藝術兒童手工坊(布貼畫天鵝)、藝術兒童手工坊(麥金畫)兒童節系列活動,邀請專業老師教授孩子們製作布貼畫、麥金畫。此外,社區組織親子家庭在黨群服務中心、新碑村黨群服務V站開展親子性教育課堂。
桂花社區
親子T恤上繪畫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吳春華 通訊員 肖致富)觀瀾街道桂花社區近日組織25組親子家庭開展「健康成長 快樂飛揚」六一兒童節系列活動。
活動舉辦方組建了活動微信群,並邀請了繪畫老師通過直播帶領大家繪製T恤畫。系列活動還組織親子家庭穿上自己繪製的具有家庭風格的親子T恤,拍攝「健康成長 快樂飛揚」為主題的最美家庭大合照,並進行網絡投票評選。桂花社區關愛兒童成長,開展兒童節系列活動,營造了親密、快樂的兒童節日氣氛,促進社區家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牛湖社區
家長陪孩子繪美景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吳春華 通訊員 陳穎思)5月30日上午,觀瀾街道牛湖社區石馬徑居委會開展一場「巧手繪美景,瓶中看童心」沙瓶畫活動,得到15對親子家庭的踴躍參與。
據該居委會負責人介紹,他們精心策劃這場親子活動,邀請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體驗沙瓶畫的樂趣,在享受的過程中放鬆身心,釋放天性。
活動伊始,授課老師詳細講解製作的步驟和技巧等基礎知識,參加者們已迫不及待開始製作,活動現場呈現出一派溫馨祥和氣氛。
此次活動既豐富了孩子們的節日生活,培養了親子家庭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還提升了社區凝聚力,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紛紛表示,這是一次美妙的手工體驗,收穫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份美好的回憶。
06~07版圖片:龍華新聞記者 陳建華 蔡維澤 張瑜 袁春燕 吳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