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新手媽媽王璐最近有點自責:五個月的寶寶發燒,第一個發現的人不是她這個做媽媽的,而是一位奶爸朋友。其實這也不能怪王璐,寶寶是低燒,狀態也挺好,當時氣溫又比較高,沒有經驗的王璐自然沒有發現。而有經驗的奶爸朋友幫忙抱孩子時,碰到額頭當即感覺寶寶發燒。當得知寶寶頭一天剛剛打過百白破疫苗後,這位奶爸朋友確定:寶寶發燒是因為打了疫苗。
王璐疑惑,寶寶打疫苗之後怎麼會發燒?這個問題也讓很多新手爸媽困擾,小九想告訴你們,接種疫苗確實有可能導致寶寶發燒,但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弱,對一些病菌不具備抵抗能力,很容易被病菌感染,接種疫苗就是為了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使其身體產生天然的防禦能力抵抗病菌。
而疫苗是一種經過人工、滅活或利用轉基因等方法製成的自動免疫製劑,疫苗注射進入寶寶體內後,其實就相當於一次小型的病毒感染,這種感染自然會使得身體出現一定的不良反應,通常為發熱,有些孩子也會出現腹瀉等不適症狀。發燒時間一般持續在一兩天左右,父母可根據發熱體溫確定後續做法。
以38.5℃為界,若孩子的體溫低於這個溫度且沒有其他明顯的不適症狀,就不必進行特殊處理,但是記得多給孩子喝些熱水,至多3天內便可恢復正常。對於純母乳餵養的6個月以內的寶寶正常餵養母乳即可,不必刻意多餵水;若體溫高於38.5℃,就需要用一些退燒藥物了,尤其是出現反覆發熱、同時伴有嘔吐等不良反應時,就需要考慮可能不是疫苗引起,而是其他病菌感染,此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此外,小九也給新手爸媽們提供三條寶寶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記得收藏!
1.接種後,不要立即離開醫院
小孩子的體質各不相同,有些接種某類疫苗的不良反應微乎其微,有的則會出現比較強烈的不良反應,比如速發性過敏反應,一般來說,這種過敏性大多會發生在接種後30分鐘內,在醫院留觀有醫務人員在場,若發生意外,可及時得到救治。
此外,留觀時,父母可重點看看孩子的呼吸、面色和狀態等,比如有沒有皮疹出現,如有異常,立即告知醫生。
2.接種後,根據情況決定洗澡與否
很多父母糾結打完疫苗後能不能給孩子洗澡,這個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正常來說,接種完疫苗當天是可以洗澡的,尤其是在夏天,人體容易出汗,小孩子出汗也比較多,不洗澡會很難受,但要注意避免使用一些沐浴產品,且迴避一下接種的針眼部位,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在春秋冬季,孩子又沒有出汗,可不用洗澡,以免受涼,導致發熱,而且父母無法分清是疫苗引起的還是著涼引起的。
3.接種後,避免劇烈運動
接種疫苗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疫苗的作用,在體內產生細菌病毒的抗體。
若劇烈運動,會使得身體的血流加速,排汗也會隨之增加,身體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中,很可能影響疫苗的作用。所以,父母記得讓孩子在打完疫苗後多休息,儘量不要進行戶外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