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春詠梅憑什麼不包攬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2020-12-13 肥羅大電影

《白日焰火》之後,中國電影終於再次揚威柏林電影節。

王小帥並沒有如許多人預測的那樣拿下金熊,但王景春詠梅包攬了影帝影后,這真是送給中國電影一份最好的新年禮物。

王景春在獲獎感言中說:「五年前我坐在臺下,今年我站在這裡……我相對天堂的父親說,爹,好久不見。今天,大家都因電影齊聚一堂,願世界所有情感和愛,地久天長,謝謝!」

這是東京電影節影帝王景春第二次入圍柏林,在此之前,關於他奪影帝的呼聲已經非常高。但許多人沒料到的是,詠梅竟然把影后獎盃也一同從柏林帶了回來。

在此之前就曾有德國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放言:「電影太好了,我希望你們拿獎,拿所有的獎!」

即使王小帥離金熊只有一步之遙,但在張藝謀的《一秒鐘》在展映前兩天臨時宣布因為技術原因退賽之後,這位臨時頂上來的華語電影柏林大年的壓場主將,依然撐住了華語電影的場子。

許多觀眾,包括不了解這部橫跨30年中國歷史的現實背景的國外觀眾都真實地看哭了。

王小帥用兩個家庭串起了一段中國大歷史,實現了國內外觀眾最大程度的共情。並沒有煽情,也沒有賣慘。全都是普通人一點一滴又悲喜交集的生活。

看過它的人,很難不為所動。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這是一場久別重逢。

觀眾已經好久沒看過一部能夠過審的折射出大歷史的家庭電影,也很久沒看到一部電影中的演員——包括流量小生王源,集體貢獻出如此整齊而又火花四射的表演。

流量鮮肉給實力派做配,然後兩個實力派昂首從柏林電影節帶回兩座影帝影后獎盃,還有比這更好的中國電影開年禮物嗎?

王小帥為什麼弄丟了金熊?

這麼說吧,如果王小帥最後半小時的剪輯狠一點,我相信金熊獎就是這位中國電影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的囊中物。

可是到了最後,王小帥的手還是軟了一下。金熊獎就這麼溜走了。

別急,聽我慢慢說。

電影講了個什麼故事呢?兩個家庭,三個孩子,和一段30年社會變遷的大歷史。

王景春飾演的劉耀軍和妻子王麗雲是包江製造廠的雙職工,住在單位的大院裡。他們和單位的同事沈英明一家夫婦關係很好。兩個家庭的孩子,星星和浩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但就在這時候,身為單位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的李海燕發現王麗雲懷孕了,不顧劉耀軍的反對,帶著幾個大漢把王麗雲押去墮胎。但是幾年後,浩浩拉著星星去水庫玩耍時發生意外,星星溺水身亡。

劉耀軍和王麗雲無法承受喪子之痛,王麗雲丟了工作,兩夫妻索性南下福建,收養了一個男孩當成星星來養,就是王源飾演的角色,但孩子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替代品,終有一天離家出走。

兩夫妻在大街上冒著暴雨找孩子,孩子沒找著,回到家,家也淹了。

多年以後,李海燕被查出癌症,她把劉耀軍夫婦請回包江,在死前見他們最後一面,也揭開了30年前影響兩個家庭命運背後的秘密。

故事不算複雜,卻巧妙地將重要歷史事件,通過兩個家庭的往事完美地鑲嵌進故事裡,而這些歷史事件,又反過來成為故事重要的推力。

我非常喜歡影片的片名——「地久天長」。

據說王小帥很早便開始了《地久天長》的劇本創作,表示會拍成一個家園三部曲,才只是第一部,這位曾經以《十七歲的單車》回顧過青春的懵懂,以《青紅》反思歷史的傷痛,又用《闖入者》完成歷史的沉思的第五代導演,就展示出勃勃的創作野心,而電影的題眼,就在地久天長四個字裡。

這個詞背後是一幅跨度三十多年的中國當代畫卷。

王小帥的鏡頭仿佛時間的刻刀,觀眾能意識到時間的緩緩移動,並注意鏡頭裡那些無處不在的時代符號,再加上「友誼地久天長」那富有時代特徵的抒情配樂,時光,見證了兩個家庭的悲喜,也見證了一代人的悲喜,但在那麼多的蹉跎往事之後,導演用鏡頭輕輕告訴你一句—— 「地久天長」。

是憤怒嗎?是遺憾嗎?是委屈嗎?是不平?統統不是。

是慈悲。

這就是咱們老一輩的中國人,多少痛苦,多少隱忍,多少不快樂,但都要抹著淚往前走,人只能被歷史歲月碾壓,無可奈何,但終究地久天長,時光漫長歲月開闊,總會改變一切。

王小帥用這三個小時,第一個小時帶觀眾慢慢進入人物的生活,第二個小時開始讓觀眾為人物的境遇揪心,到了第三個小時——將之前所有的矛盾衝突、伏筆、蓄勢,統統炸開。

但到最後呢,是一句「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那種中國式的情感,那種父母對孩子的眷戀深情、那種中國老一輩的鄰裡情誼,都被王小帥用他的故事和鏡頭,不急不慌地說了出來。

到最後,故事打動了所有人,甚至包括無法完全理解那段歷史的歪果仁。

有德國觀眾哭著問我的一位朋友,「下崗最光榮是什麼意思」?我的朋友回了他一個笑臉。

能把一段中國人的歷史拍到歪果仁看得懂要哭,看不懂也要哭,王小帥,這次真是厲害了。

可是這麼厲害的具有普世情感的電影,為什麼輸掉了金熊?不客氣地說,因為最後半小時。

在這樣巨大的內容體量下,克制是一種美德。

王小帥在整整前兩個半小時裡,都做到了儘量克制,例如劉星溺亡,王小帥只用了一個遠景鏡頭表現。這種克制感給了電影巨大的力量。因為歷史自有聲。

可是最後半小時,王小帥卻拍出了「爸爸是星星」這樣充滿國產倫理劇式的對白,並交給了觀眾一個略顯刻意的大團圓結局。

是王小帥不知道這樣會削弱影片的力量嗎?我覺得不是的。

是王小帥心裡過不去,他不忍心給故事中的人物一個更殘酷的結局,更要用這個寬厚的結局,去給前面的殘酷故事一個交代。

但也正是這個悲欣交集的結局,讓王小帥在電影的最後一刻,失去了柏林的標準,輸掉了金熊。

有點遺憾,但我尊重王小帥的選擇。

王景春詠梅憑什麼不包攬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但王小帥輸掉了最佳電影,卻扎紮實實地成全了他的兩個主角。

王景春這個柏林影帝,從電影第一個鏡頭到最後一個鏡頭,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是光芒根本無法遮擋的表演,是一場足以作為表演學院教科書級別的演出。

沒有一秒的瑕疵。是的,3個小時,零瑕疵。

王景春的表演,精彩在兩個字:克制。

王小帥沒做到的,他做到了。

許多人忘不了他在電影快結局時的一場戲,這場戲為什麼精彩?要先理解這個角色,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悲劇角色吧。

80年代一家工廠的工人,因為意外事故喪失長子,先輾轉去海南,又隱居在福建的漁村,撫養了一名養子,養子磕個頭就走了。

這幾十年裡,這個人物承受了什麼?遭遇了什麼呢?這個愛兩口的老爺們兒,這些年裡,心裡的憋屈、窩火,到底有多少呢?

可是在杜江飾演的成年浩浩,在母親的喪禮上終於地向他們夫婦坦白了一切真相。人物明明已經痛苦到無法言語,卻只是眼中含淚平靜地問:「這事你爸媽怎麼說?」

八個字的臺詞,一個柏林影帝,成了。

這種底層中國人面對悲劇命運的隱忍和堅強和那種如山般堅毅的父愛,就藏在王景春克制而細微的表演背後。

有一場戲,養子劉星離家出走很久,有一天終於回來了,還帶著一群街頭少年。王景春回到家後假裝不看他,徑直回到工廠車床前開始工作,機器發出的噪音和窗外少男少女們的嬉鬧性成對比,一個五味雜陳的內心,就藏在王景春的微表情裡。

還有那場夫妻在大雨中找兒子的戲,還有那兩場抱著親人往醫院跑的戲,太多了。

什麼是好的表演,王景春的詮釋就是:在人物身上,留下歲月中掙扎過的痕跡。

相比王景春還有自己拿頭往牆上撞的外化戲,詠梅的角色,更沉。

她就像一個命運被時代百般玩弄的那個時代的普通家庭婦女,但這種歲月的沉積感,同樣成就了這個人物,當成年浩浩最終告訴她真相時,詠梅說了兩個字——「兒子」。

短短一幕,於細小和幽微處,演出了人生的悲壯與歲月的滄桑。

看完這部電影你就知道,一個影帝一個影后。值了。

這些表演好就好在,當時,他們將自己鑿進了角色裡,活進了角色的生命裡。於是角色也有了生命,有了數十年的血肉感。

這可真是好的表演。這兩個獎盃不給他們,給誰?

王源成了這部電影最大驚喜?

我甚至覺得,如果柏林電影節有集體演技獎,這個獎,毫無疑問,也是王小帥的。

在兩個老戲骨的帶動下,加上王小帥的指導和調度下,包括杜江、王源、齊溪在內的全體演員都奉獻了克制而精準的表演,沒有一個演技跑偏的,這一點,太厲害了。

王源演的是真的好。

據說王源趁喝多了之機「鬥膽」問王小帥,為何會選擇自己。王小帥霸氣回答:「誰說流量明星就拍不好戲了?我一看你的臉,就知道你會拍得好!」而王源也沒有讓他失望,拍完第一場戲,王小帥就確信了:沒選錯人。

的確沒有。

王源自己分析角色說:劉星還挺簡單,就是一個被領養的孩子,他覺得父母不愛他,他只是一個替代品,所以說很叛逆,傷害了父母,最後還是浪子回頭。

很多人覺得全片最催淚的,是王源給王景春他們磕頭的那場戲。

王小帥怎麼執導的呢?「導演不會說要你死被臺詞或者看前方、看左邊這樣,他會說,你就是那個人,在這個情境下,你自然流露出你作為劉星的感情就好了。比如說那場跪的戲,他說你跟你爹說完之後,走出去,磕三個頭,然後走人,就這一句話的交代,讓我自己去發揮。」

王源演得有多好呢?就是讓人相信,他就是劉星。這個角色的真實感,就在他磕頭的那一瞬間,抖落出來了。也是那一刻,觀眾完全可以確信了:流量也是可以會演戲的。

中國電影,地久天長

王小帥實現了自己的野心。

影片的情節涉及的歷史很寬廣,但都融入了兩個家庭的故事裡,這是王小帥一貫的風格。

電影的用心之處,是在大歷史的敘事中,將整部電影的情感縫合得絲絲入扣,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人物經歷的,件件都是人間傷心事。

許多人說看著王景春想到自己的父親,眼淚一波一波根本壓不住,因為它精準的刺進了中國人的心頭,講的是中國人骨子裡最複雜的品質。

就像一家媒體評論的那樣:這是中國人自己的隱傷。

是的,這就是《地久天長》裡發生的事情。

它拍了家庭。又拍了一些超越家庭。但最後,故事還是回到了家庭。

它說出30年歲月裡小人物活下去的沉重,也說出小人物野草般的生命力。

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當下罕見的,看待上一代人的方式。

沒有嘲笑,只見悲憫。

那些回不去的過去,解不開的心結。最後被這代人用沉默隱忍,撫平傷疤。

就像王小帥所講,柏林十幾年幾乎都沒什麼變化,而中國的三十年早已翻天覆地。第六代導演成長於改革開放後,對時代變遷有著強烈感知。

於是賈樟柯用五湖四海酒澆出一部《江湖兒女》,而王小帥讓王景春喝著歲月的小酒輕嘆一聲《地久天長》。

就憑這樣的電影這樣的表演,王景春詠梅憑什麼不包攬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而透過王源的表演,有是不是可以說,中國電影流量一代的未來可期?

這份柏林給中國電影2019年的新春好禮,中國電影收得底氣十足。

那麼接下來,且看七中國電影好戲不斷,地久天長。

相關焦點

  • 69屆柏林電影節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稱帝封后
    《地久天長》  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稱帝封后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  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的柏林電影節,於北京時間2月17日凌晨舉辦頒獎典禮,讓無數中國影迷笑醒了——  憑藉在王小帥導演新作《地久天長》中的演出,中國男演員王景春與中國女演員詠梅包攬了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榮譽
  • 這屆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都是中國人,催淚電影《地久天長》贏了
    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裡,《地久天長》註定載入電影史冊。《地久天長》是中國導演王小帥的作品,男女主演皆是「老藝術家」級別的骨灰級戲骨,這部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便獲得電影界權威的一致好評。男主角王景春和女主角詠梅分別獲得了柏林影帝和影后,這也是中國演員第一次包攬國外獎項的影帝和影后。《地久天長》是一部催人落淚的電影,它並沒有刻意地煽情,但就很容易讓人有代入感。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沈英明和劉東兩家人原本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他們在80年代,同時結婚生子。
  • 柏林電影節影帝和影后都是我們的!
    當地時間2019年2月16日,德國柏林,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閉幕式現場。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男女主角王景春、詠梅同時拿下影帝、影后封號,這是繼2011年《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2015年《45周年》之後,又一部電影同時拿下柏林最佳男女演員獎項的影片。王景春發表獲獎感言:五年前([白日焰火])我坐在臺下,今年我站在這了。我想對天堂的父親說,好久不見,爹。
  • 王景春獲柏林電影節影帝,網友卻表示這不是「道哥」嗎
    近日,柏林電影節的評選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最新傳來消息稱,我國演員王景春和詠梅憑藉電影《地久天長》獲得了電影節的影帝和影后,網友們紛紛表示祝賀。不過也有眾多網友表示王景春跟「道哥」劉燁長的非常像,甚至質疑二人是不是有血緣關係。
  • 《地久天長》獲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雙銀熊,是什麼樣故事如此感人
    《地久天長》入圍柏林電影節後,不負眾望,罕見拿下了影帝和影后的桂冠,距離上次中國電影節在柏林電影節大獲全勝,還是五年前《白日焰火》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員獎。當評委宣布王景春榮獲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時,大家都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大家猜到《地久天長》應該能斬獲柏林電影節的最少一個獎項。
  • 中國「夫妻」獲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 法媒稱,與坎城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同是歐洲最重要電影慶典的柏林電影節,2月16日晚將金熊獎授予了以色列導演納達夫·拉皮德的《同義詞》。據報導,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授予了中國導演王小帥影片《地久天長》的主演,分別是王景春和詠梅。這是一部有關獨生子女政策影響的長片,他們在劇中扮演一對失獨夫婦。在2019年參加主競賽單元各獎項角逐的16部影片中,有7部是由女性執導,這一比例在柏林電影節上前所未有。
  • 王景春詠梅再獲影帝影后,王源激動合影,《地久天長》有多好看?
    在王小帥新片《地久天長》中飾演一對夫妻的王景春、詠梅,憑藉出色演技獲得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這也是繼2011年《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2015年《45周年》之後,又一部電影同時拿下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項的影片。
  • 柏林影后詠梅在中國只是小演員,說名字都不認識,看作品沒人反對
    2月17日一大早,柏林傳來大喜訊,王小帥導演的電影《地久天長》連獲大獎,主演王景春和詠梅包攬了影帝和影后,第69屆柏林電影節頒獎禮差點成為中國電影專場。歐洲三大的舞臺上,曾經有很多中國電影和演員獲得殊榮,看似隔三差五就能拿點什麼,實際上絕對數量並不多,柏林此前只有張曼玉、肖芳芳和廖凡,王景春才是第二位影帝,詠梅是第三位影后,同時也是第一位來自內地的柏林影后,兩個人在片中演的是王源的爸媽。
  • 王小帥新片包圓柏林電影節影帝和影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說今年的柏林電影節是中國影人的「大年」果然沒錯,當地時間2月16日晚,第69屆柏林電影節舉行了盛大閉幕式王小帥導演執導的新片《地久天長》大獲豐收,男女主角王景春、詠梅同時拿下影帝、影后,這是繼2011年《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2015年《45周年》之後,又一部同時拿下柏林最佳男女演員獎項的影片。最佳影片金熊獎由多國合拍影片《同義詞》獲得。
  • 屬娛你|柏林影帝王景春拼不過「百億影帝」吳京
    由王小帥執導的影片《地久天長》於北京時間2月17日拿下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雙銀熊大獎,王景春和詠梅憑此片獲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這一中國電影時隔多年才迎來的高光時刻,僅僅在當天上了一次微博熱搜,幾天之後,又被淹沒在各種明星的花邊新聞中。
  • 柏林影帝王景春:畢業賣過鞋,長得也不帥,卻用演技徵服國際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頒獎禮,中國影片《地久天長》的兩名主演王景春和詠梅,憑藉出色演技獲得最佳男、女主角銀熊獎。這是中國影人首次一舉斬獲柏林影帝影后雙料獎,創造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頒獎現場王景春和詠梅得知獲獎時的反應王景春更是手握兩座國際A類電影節獎盃成為「雙A影帝」,還是華語演員裡的首位東京柏林「雙料影帝」。
  • 王景春詠梅太寵「兒子」了吧,手握影帝影后獎盃的王源受寵若驚
    剛剛揭曉的本屆金雞獎評選中,影片《地久天長》成為大贏家,主演王景春、詠梅分別奪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該片同時斬獲最佳編劇獎。有意思的是,片中這一家子——王景春、詠梅和王源也齊齊現身金雞獎頒獎禮,他們還上演了溫馨而有趣的一幕。
  • 新晉柏林電影節銀熊影帝王景春,入行前只是一個賣童鞋的?
    由王小帥執導,王景春、詠梅、齊溪、王源、杜江等主演的《地久天長》在柏林首映後口碑爆棚,獲超高關注度。該影片講述了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生縫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遠走遙遠的南方,相隔三十年後再度聚首,秘密也終因年輕一代的坦蕩而揭開的故事。
  • 撞臉「道哥」的王景春再拿影帝,呂秀才回憶忽悠人的嘴上功夫
    王景春拿獎了,憑藉《地久天長》在柏林電影節拿下銀熊獎,這是王景春在東京電影節影帝之後的另一個國際影帝,同片中和他飾演夫妻的詠梅也拿下了影后,王景春獲獎之後表示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發朋友圈,讓所有人都知道。
  • 詠梅:你根本不了解的「寶藏」影后
    時光網特稿 王小帥執導的電影《地久天長》正在影院熱映,詠梅和王景春憑藉此片包攬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后影帝大獎,這是中國電影人首次在「三大」國際電影節上同時包攬最佳男女主兩項大獎。當獲獎的消息從德國柏林傳到中國時,大部分觀眾都對詠梅這位新晉影后知之甚少,很多人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       今年剛過49歲的詠梅拍戲已經超過20年,但在《地久天長》中她才是第一次擔當電影女主角。細細了解才逐漸知曉,她背後多的是大家不知道的瘋狂故事,總結起來簡直可以稱之為「寶藏」影后。
  • 金雞獎影帝後將獎盃塞給「兒子」王源,網友:美若詠梅,女人50的理想...
    今天凌晨,王源在網上曬出一張與王景春、詠梅在金雞獎頒獎禮後臺的合影,照片中他雙手各捧一個金雞獎影帝後獎盃,站在王景春和詠梅的中間微笑,三個人的畫面溫馨和諧。據悉,王源曾在《地久天長》中扮演王景春和詠梅的兒子。
  • 柏林影帝王景春:相貌平平,大器晚成
    2月16日,《地久天長》男主角王景春和女主角詠梅在德國柏林出席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月,柏林電影節上,他憑藉《地久天長》中的表演,拿下影帝,和詠梅一起,捧回了兩座銀熊獎盃。王景春喜歡喝酒,來柏林的時候,還帶了兩瓶茅臺。出發前,好友給他送行,都覺得景春這次有戲。等到真正宣布他成為影帝的時候,王景春還是楞了一下,而後才起身上前。從嘉賓席走到領獎臺,他花了五年時間。
  • 王景春:叫不上名字的柏林影帝
    69屆柏林電影節的頒獎儀式正在電影宮裡進行。斬獲柏林影帝的消息迅速傳回中國,大眾還在好奇「王景春」是誰,看到得獎的照片,不少人開始翻到回憶裡記憶深刻的配角,有的想到《粉紅女郎》裡的抖眉毛,一些電影愛好者認出來他演過《影》裡的魯炎。王景春已經是雙A影帝,但是大眾對他的印象,是熟臉但叫不上名字的演員。他始終缺少一部為他打開知名度的主流作品,甚至黃金配角的稱號,也是近幾年才撐得起。
  • 柏林電影節落幕 《地久天長》包攬男女演員兩大獎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2月16日,柏林電影節舉行頒獎禮,各大獎項揭曉。最終《同義詞》得到了金熊獎,《感謝上帝》得到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被《系統破壞者》得到。
  • 49歲詠梅第一次當女主角,就成了柏林電影節影后
    詠梅是內地女演員,也是內地第一位柏林影后。她當初在《小歡喜》裡演的是季揚的媽媽。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之中,她的出鏡很少,飾演的是方達的姑姑。詠梅的氣質獨特,有著江南女子的靈秀,所以很多人誤會她是江南女子。其實詠梅是蒙古族人。原名叫森吉德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