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天博士等知名深港企業家攜手中農海稻共建「海水稻國家生態...

2020-12-19 騰訊網

2020年10月16日,「同心同夢 共建糧基——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共建行動啟動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博士出席大會,並與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農海稻」)的科學家及知名深港企業家一同啟動「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共建行動。深圳市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張思平,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鍾曉渝,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廖遠飛,佛山市南海區委常委伍志強等政府領導,祥祺集團總裁陳曉霞、副總裁陳鵬宇,中農海稻董事局成員,基因組研究所相關科學家,知名企業家代表,銀行界代表,粵港澳商會、協會代表及多家媒體600逾人一起見證了此次盛會。

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博士與中農海稻董事局主席楊記磙教授一同步入會場

本次大會由中農海稻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協辦、深圳市扶貧協作和合作交流辦公室提供支持,旨在第四十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官宣」深圳市頂尖科研團隊中農海稻與商界精英的「跨界合作」,他們擬聯合打造以海水稻為核心品種的「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核心內容為「億千百萬」計劃,力爭在十年內,修復改造1億畝鹽鹼和灘涂地,建設10個萬畝國家級海水稻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國家新增耕地1000萬畝,帶動100萬農戶脫貧和就業,每年為國家增收500億斤優質海水稻米。

楊記磙教授致辭

陳紅天博士致辭

馬蔚華博士致辭

與中農海稻合作的深港企業家,是中農海稻新的戰略投資人,也是其董事局成員。他們是陳紅天博士,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原招商銀行行長、CEO馬蔚華博士,全國政協委員、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廣東省黨代表、深圳鵬瑞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航,全國政協委員、中洲(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黃光苗,深圳市政協常委、卓越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華,全國政協委員、金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心博士,深圳市深科發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永寧。他們將一起攜手為增億畝良田,助千萬家脫貧而努力。

陳紅天博士與現場嘉賓觀看大會宣傳片

大會上,陳紅天博士等知名深港企業家們與農業領域的科學家們攜手步入會場,共同啟動「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建設項目,這寓意強強聯手後的生機盎然,為國家的戰略發展走出一條生機勃勃的坦途。

陳紅天博士、陳曉霞總裁與中農海稻董事局成員啟動「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共建行動

大會期間,楊記磙教授和陳紅天博士還接受了媒體採訪。楊記磙教授表示:「科技要想騰飛,需要科技和資本的力量,缺少一種力量都飛不高飛不遠。擁有陳紅天博士等知名企業家的資本介入,對海水稻未來的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企業家的介入,除了資金以外,還帶來了包括運營理念、運營能力等其他資源,這也是我們科技型公司缺乏的。」

陳紅天博士表示:「深港企業家們的這次戰略投資能夠解決我國糧食安全的問題,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義。我們不僅帶來強大的資本力量,還帶來了先進的商業管理理念,這有利於打造一個巨無霸級的糧食生產企業。我認為,未來中農海稻之於糧食生產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將不亞於華為之於中國通信產業的貢獻。」

陳紅天博士接受媒體採訪

祥祺集團正式入股中農海稻,是中農海稻的主要投資者,最大的單一股東,雙方在農業領域達成戰略合作。陳紅天博士和陳曉霞總裁進入中農海稻董事局,分別擔任中農海稻董事局常務副主席兼總裁和中農海稻董事局董事兼副總裁。本次投資是祥祺集團秉承價值投資理念,加強對優質公司股權投資的又一重要舉措。此舉有助於集團拓寬投資領域,促進集團多元化發展。投資資本將用於中農海稻運營及發展,集團高層將參與中農海稻的管理和經營,雙方將藉助各自領域的雄厚實力,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落實「生態扶貧」、「科技扶貧」的具體行動,響應「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的偉大舉措,共築屬於中國人民的生態糧倉,共同守護中國糧食百年基業。

大會現場高朋滿座

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4月,是一家集「海水稻產品研發、海水稻種植、鹽鹼地改造」為一體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公司通過開展「海水稻基因挖掘、海水稻特異種質資源研究、海水稻新品種篩選、海水稻功能產品開發、鹽鹼地開發與改良」等創新性研究,實施海水稻資源保護。公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的海水稻種植新技術、產業開發、鹽鹼地改良等一系列項目,實現海水稻全產業鏈的綜合利用與開發。

截至2019年,中農海稻已在12省33個種植基地完成了不同生態區的新品種試種及區域試驗,同時進行了廣泛的測產,試驗品種(品系)畝產可穩定在400-500公斤。經檢測,所產稻米均為品質優良的海水稻弱鹼米,品質達到國家優質大米標準。2020年已進入規模化量產,生產面積達30多萬畝,目前已進入收穫期,豐收在望。

這次科技和資本的強強聯手,將成為一個嶄新的歷史開端,將創造我國農業科技領域和資本市場的又一傳奇。祥祺集團將在這一新領域、新徵程中,奮力開拓、奮勇前進,為構建國家糧食安全屏障及科技扶貧貢獻自己的力量。

出席大會的還有香江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志強、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飛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盧紹傑、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深圳市華成峰集團董事長李小勇、深圳海雅(集團)董事局主席塗輝龍、中國波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明凡、寶利來集團企業總裁文沛榮、深圳長江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學院、雅爾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孫蘊、深圳第一健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朝霞、萬利加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偉波、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建民、深圳市樂安居投資集團董事長張慶傑、深圳市梵思諾時尚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雄、深圳百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周桃林、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輝、深圳市嘉信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福新、深圳市慶鵬實業集團董事長鄭桂泉、金活醫藥集團董事局主席趙利生、深圳市湯姆遜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志明、深圳市中科納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木、春沐源集團董事長郭德英、深圳市大興寶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秦敏毅、深圳市創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育存、深圳市邦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黃舜、深圳市華力特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屠方魁、瑞信海德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雲樞、深國融金融管理集團董事長曾波、深圳不得了控股集團董事長蔡文川,企業家丁明山、秦英林、何建鋒、餘更榮、黃茂如,中農海稻副主席陳建濤、王羽暉,董事鄭文俊、李莉,交通銀行廣東分行行長周寶志、上海銀行深圳分行行長陳璇強、江蘇銀行總行行長助理李敏、恒生銀行深圳分行行長徐旭鵬、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嚴俊、大華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徐斌、東亞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蘇慧清,同心青委會成員李淵、周燦坤、陳陽、陳思伶,知名作家夏萍,同心俱樂部常務副秘書長劉南星等嘉賓,及同心俱樂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香港深圳社團總會、深圳市僑商國際聯合會、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深圳市女企業家商會、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同心俱樂部青年委員會、深圳潮青會、深圳市潮青創業促進會、廣東省福建商會、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深圳市新零售產業互聯協會、深商群英會等粵港澳商會、協會代表。

相關焦點

  • 中農海稻攜手企業精英共建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
    10月16日, 「同心同夢·共建糧基——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共建行動啟動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中農海稻「鹼稻中心」聯手以陳紅天博士、馬蔚華博士為代表的著名企業家,共建「海水稻國家生態糧倉」。
  • 深企打造種業「晶片」獲「中高會」肯定,10年內計劃推廣1億畝海水稻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倪彬12月31日,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召開了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海水稻功能稻米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推廣項目」和「海水稻高抗性澱粉功能米研發與推廣項目」兩個項目科技成果項目評價會。
  • 深港創新 灣區驅動 | 深港物聯網企業家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12月10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主辦,香港物聯網商會支持的「深港澳科技交流活動——深港物聯網企業家交流活動」在深圳東華假日酒店隆重舉辦。本次活動以「深港創新·灣區驅動」為主題,聚焦當前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熱點以及創新應用成果,邀請了來自深港兩地的知名專家、學者,就深入探索物聯網產業生態圈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推進大灣區深港合作步伐
  • 小湖助農季 | 青島公益助農直播,碼上溫情啟幕
    溫暖青島 公益嘗鮮  青島地區,龍湖攜手袁米海水稻X龍眼優選X善品公社,同步開展「小湖助農季」,將公益之行溫暖相傳。  直播預告 在線助農  12月12日14:00,青島龍湖助農直播間,一場在線助農秒殺活動即將開啟。
  • 武漢、臺灣攜手共建蜜蜂博物館及生態園區
    武漢、臺灣攜手共建蜜蜂博物館及生態園區 2013年06月20日 10: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據悉,蜜蜂博物館及生態園區選址在江夏大橋新區。整個項目分兩期完成,明年5月份將完成第一期規劃,建成亞洲最大的蜜蜂探索館。第二期規劃為甜蜜之旅二日遊,將建設原生態低碳鄉村農莊體驗區,蜂療養生所,蜂巢體驗區,讓遊客親身體驗蜜蜂採蜜過程。此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江夏區又一個獨具魅力的「觀光工廠」新亮點。
  • 龍崗攜手港中大(深圳)戰略合作,將共建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
    南都訊 記者顏鵬 通訊員王晶晶12月29日,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深港合作
  • 「海水稻」科技攻關,袁隆平這麼說
    4月14日,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試驗現場觀摩及建設推進會上,科技日報記者獲取以上信息。「耐鹽鹼水稻研究許多國家都在做,包括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甚至有些國家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但進展都不大。為什麼我們僅通過短短幾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說,「因為我們將水稻耐鹽鹼基因與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結合了起來。」
  • 石家莊六大知名企業家,除了「君樂寶集團」總裁你還知道哪些?
    石家莊是國家首批科技創新示範城市、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基地、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地理位置優越的石家莊有哪些知名企業家呢?下面來看看吧!2020年2月26日,以27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662位。3 於勇於勇,1963年10月出生,正高級工程師。現任河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世界鋼鐵協會會長,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院長。
  • 日日順樂農攜手驛加易共建農村智慧驛站 打造「最後100米」便民...
    9月4日,日日順物聯網有限公司(日日順樂農)與深圳驛加易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託日日順樂農村級觸點網絡,以「智慧驛站」觸點平臺為起點,在快遞收發、物流網絡建設、農產品上行、便民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建三農場景服務平臺,打造「最後100米」便民生活圈,助力村民美好生活實現。
  • 前海深港合作區深港供應鏈金融創新基地授牌華潤前海大廈
    在今年疫情突發的大環境下,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也為香港在疫情過後恢復經濟動力提供重要支撐。近日來,香港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具備逐步恢復粵港澳三地正常往來。華潤金融綜合體攜手共創前海新未來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地方經濟和金融產業發展的基礎。
  • 一天三場對接,是什麼讓深港企業家驚嘆?
    一天三場對接,是什麼讓深港企業家驚嘆?   4月12日上午,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谷裡,一隊來自香港和一群來自深圳市商業聯合會的企業家考察團在這裡相遇;下午,華桂園國際廳裡,在深商聯企業家考察團和順德職能部門進行面對面的熱烈交流時,隔壁的2號會議室裡,順德區副區長蔡偉正與民生電商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江濤一行就未來合作相談甚歡……
  • 攜手共建長春國際汽車城 | 張志軍與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
    攜手共建長春國際汽車城 | 張志軍與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執行長湯恩一行座談 2020-12-18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對話袁隆平:把海水稻種好 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黑龍江大慶、陝西南泥灣、新疆喀什和浙江溫州5個實驗基地同時插秧海水稻,開展試種試驗,為我國大面積鹽鹼地篩選優勢海水稻品種。通過推廣種植海水稻,讓億畝荒灘變糧倉,一直是袁隆平的一大期待。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到袁隆平,關於海水稻以及自己為何投身海水稻研究等問題,他做了詳細回答。訪談實錄>>>記者:您來青島參加海水稻插秧有什麼感受?
  • 深圳先進院攜手深圳高級中學共建腦認知與舞蹈教育聯合創新中心
    深圳先進院攜手深圳高級中學共建腦認知與舞蹈教育聯合創新中心 2020-06-28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創新中心將助力《高潔舞蹈教育體系》中加入腦認知規律的科學指導,並開展科學創新特色教育研究。這是國內舞蹈藝術設計與教育和腦認知科學聯合教學的一次創新嘗試。
  • 英特爾中國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董事總經理李德勝:攜手共建創新生態
    李德勝先生在演講中介紹了英特爾堅持創新的理念,在建立產業生態加速科技創新方面的貢獻,以及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機遇。面對創新時代激發的市場需求,英特爾攜手中國合作夥伴打造了英特爾創新加速器,致力於推動創新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
  • 「攜手向未來--2020南科大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對接會」 圓滿舉行
    >為了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全面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優勢整合,11月5日下午,由南方科技大學、南方工業技術研究院(深圳)主辦,南方科技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深圳市電子行業協會承辦的「攜手向未來--2020南科大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對接會」在塘朗城君璞酒店圓滿舉辦。
  • 江蘇企業家共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舉辦
    人民網10月30日蘇州電  (李彥彬)在全國人民全面領會、深入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之際,10月28日,由中國安華集團一帶一路文化經貿中心主辦的江蘇企業家共建「一帶一路」蘇州高峰論壇在美麗的蘇州金雞湖畔成功舉行。該活動得到了國家部委有關領導、專家和蘇州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江蘇省民營企業家積極參與。
  • 日日順樂農琅琊鮮桃生態基地落戶西海岸新區 助推「青島農品」產業...
    日日順樂農作為農村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平臺,依託紮根農村的觸點網絡——小順管家及到村的物流體系,發展「一村一品」,助推農特產品走上城市餐桌。6月20日,日日順物聯網有限公司(日日順樂農)與青島金櫻桃生態景園專業合作社舉行了籤約儀式,雙方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共建青島琅琊鮮桃生態基地,打造農村社群美好生活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