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重要而喜慶的大事,而父母們從孩子還沒出生時,就盼望著能生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
但是很多先天或者後天因素,卻會給寶寶的智力造成影響,有些寶寶剛出生時就會表現出異樣,而有些寶寶則到幾個月甚至一歲之後才會看起來不太正常。如果寶寶在三歲以前出現了不太尋常的症狀,很有可能會造成智力低下,父母們必須引起重視。
智力低下,又稱嬰幼兒智力發育落後。是指嬰幼兒的智力水平明顯低於同齡兒的平均發育水平,在學齡前和學齡期,主要表現為跟不上學習進度、學業成績差,而生理上的發育落後,很可能導致,心理上的不健康情緒,這對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有不可挽回的影響。
1.表情異常,動作遲鈍
如果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從表情上就能夠判斷出來,孩子會出現一些憨傻的表情,例如經常流口水,舌頭吊在外面,以及無法正常微笑,不會哭等行為都有可能是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缺乏反應,不看周圍物品或對周圍的聲音無反應,表情呆滯;6個月仍不能注視臉面上方移動的玩具,不能朝有聲響的地方轉頭。
2. 語言發育落後
一般來說寶寶在一歲時就能夠叫爸爸媽媽了,會說一些簡單的詞語,三歲就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1歲半還未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詞,這個年齡的表現語言發育落後,這時候父母應該要注意了。
3. 不會吸奶,餵養起來也有難度
吮吸是小寶寶一出生時就會的先天技能,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當寶媽發現餵養孩子時非常困難,寶寶吮吸無力,無法學會吮吸母乳,或者在吮吸的過程中頻繁出現吐奶、嗆奶,就需要考慮孩子的智力問題了,因為寶寶會吮吸這是一種天生就會的條件反射,那麼很可能就是寶寶的大腦發育不良,或者智力低下。
4. 對周遭事物不感興趣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對周圍事物是充滿了好奇心的,什麼都想要摸一摸看一看。如果孩子對外部事物絲毫不感興趣,太過乖巧安靜,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
1、 孕前進行檢查
在準備要孩子前,做好孕前檢查,避免由於遺傳基因或是染色體出現問題,對胎兒智力發育造成更大的影響。
2、補充足夠的營養成分
孕婦在懷孕期間要適當補充營養胎兒的腦細胞發育依賴於神經膠質細胞,如果胎兒營養不良,就會導致腦細胞數減少,從而導致胎寶寶發育不良,或是出現智力發育低下等問題。
3、遠離有害物質
備孕期和孕期,準媽媽都需要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如香菸、酒、輻射等,很可能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智力發育造成影響。
萬一孩子出現了以上這些情況,經醫院檢查後確實是智力低下,那麼也不代表寶寶的人生就沒有希望。
孩子的大腦在6歲之前都處於發育階段,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時期採用合適的幹預治療手段,那麼治癒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甚至很多得到良好治療的孩子,成年後和普通人並無區別。
兒醫通主任醫師指出:除了接受醫院的專業治療,父母首先要多抽時間對孩子進行陪伴,父母的耐心陪伴對於寶寶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心理輔助作用。
其次是多和寶寶說話,父母要多用語言跟寶寶交流,刺激寶寶的聽覺和視覺。
多讓寶寶接受外部刺激,讓寶寶多摸各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多讓寶寶動手。從營養方面多給寶寶補充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瘦肉、魚類等。
總之父母的耐心陪伴和關愛,可以幫助智力低下的寶寶更好地康復。不要因為寶寶的異常,而出現過於焦慮或者嫌棄寶寶,這對寶寶來說是一種更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