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G9X Mark II與其前代產品具有相同的機身設計,使用相同的20.1-MP傳感器和28-82mm等效F2-4.9變焦。然而,在內部,這款相機擁有全新且功能更強大的Digic VII處理器。它在G7 X Mark II上首次亮相,它的處理器可以提供高達8.2 fps的連續RAW拍攝,可拍攝21張照片,改進的AF追蹤,增強的場景識別和相機內RAW轉換。佳能還增加了雙感應圖像穩定功能,據稱可以提供最多3.5次校正。
對於1英寸傳感器,佳能G9 X Mark II的整體成績還不錯,但它仍然落後於同類產品中的最佳成績。動態範圍是12.5 EV的高基數,522 ISO的運動成績與表現最佳的相比,但它的代價是顏色深度,雖然好,但仍然落後於性能更好的傳感器。雖然傳感器性能基本保持不變,但其先驅的8.2 fps能力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因為採用了新的處理器。
與其前身相比,Mark II型號的傳感器性能幾乎完全相同。當然,在基礎顏色深度得分方面有一些改進(0.4位),以及實驗室動態範圍的相應增加,但實際上它可以忽略不計。這種相似性在弱光分數中得到了強調,其中Mark II達到了522 ISO,就現實世界的結果而言,它與舊模型的495 ISO數字沒有什麼不同。
我們測試了它的原始版本,其傳感器性能略好於G9 X型號中使用的非BSI傳感器。不可否認,動態範圍分數相似; 然而, G7 X在較低的ISO下具有略微更好的顏色深度以及低光ISO分數的預期增加(儘管公平地說,增加實際上只是輕微的)。索尼售價的DSC-RX100 V.在我們的指標中幾乎完全相同,建議採用類似來源的傳感器。雖然所有三種型號都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的體積比例很小,但是對於這種1英寸型傳感器而言,這三種型號在低光照條件下都很弱。
所有這三款產品在ISO基礎上都具有非常好的圖像質量, 索尼RX100 V只是在38dB時獲得了優異的分數; 但是當應用增益時,G9 X Mark II的圖像質量僅在ISO 400(製造商)下降至32.5 dB, 30dB閾值達到522 ISO。
實際上,這意味著在使用高速8 fps連拍時,保持低ISO水平並拍攝良好的光線。對ISO 800(製造商)來說,使用ISO來實現更快的快門速度以及幀速率是合適的,但是當圖像質量至關重要時,應避免使用ISO。
與此類比較中的其他產品一樣, G9 X Mark II的動態範圍超過ISO 800,達到ISO 800,這在傳感器尺寸較小的情況下令人印象深刻,當然還有最寬的動態範圍(在12.5EV測量)在基地。
雖然 G9 X Mark II在低ISO下具有良好的色彩辨別能力,但是在ISO 200以上達到了優秀的20位,因此索尼RX100 V和兄弟 G7 X中的BSI傳感器顯示出一些性能提升。在浸入20位以下之前,這兩種型號都可以伸展到ISO 400(製造商)。
總體而言, G9 X Mark II在低ISO下的良好光線下表現非常出色,並且在ISO 400下表現仍然非常出色。在此之上,是時候更加依賴穩定性,或者更好地依靠三腳架。在ISO 800或1600的推動下,顏色和動態的結果仍然可以接受,但Raw文件將從後期製作軟體中的降噪中受益匪淺。
G9 X Mark II的大多數改進,改進的AF跟蹤,增強的場景識別和鏡頭內RAW轉換,都是處理器密集型的,並且由新的,功能更強大的圖像處理器提供。顯然,這還包括21幀的令人印象深刻的RAF突發8.2 fps。然而,圖像質量尚未得到改善,至少在RAW中沒有得到改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相機具有可觀的色彩和動態範圍,最高可達ISO 400。在低光照條件下,ISO 800可能仍然是可接受的; 但是,您可以使用某些軟體來改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