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傳播學概論真題
點擊查看:2017年4月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 2017年10月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傳播與communication,詞義上均有的意思是( )
A、傳達消息 B、運輸貨物 C、雙向交流 D、雙向溝通
2、網絡媒介相對於傳統媒介的最大優勢是( )
A、便捷性 B、差異性 C、互動性 D、廣泛性
3、賴特在拉斯韋爾提出的「傳播三功能」說基礎上添加的功能是( )
A、監測環境 B、協調社會關係 C、傳承社會遺產 D、提供娛樂
4、法蘭克福學派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提出了( )
A、傳播經驗理論 B、傳播批判理論 C、傳播建構理論 D、傳播核心理論
5、傳播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於美國,比新聞學大約晚了( )
A、40年 B、60年 C、80年 D、100年 6、霍夫蘭把心理學的實驗方法引入傳播研究領域,側重研究( )
A、傳播對象 B、傳播內容 C、傳播媒介 D、傳播效果
7、傳播學經驗學派的研究重點是( )
A、變量間的因果關係 B、行為模式的發生機制大學生自考教育中心 C、傳播過程的結構 D、大眾傳播的社會作用
8、羅斯福總統的「爐邊談話」,顯示了一種傳媒的巨大影響力。這種傳媒是( )
A、報紙 B、雜誌 C、廣播 D、電視
9、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核心觀點是( )
A、媒介即訊息 B、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C、冷媒介和熱媒介 D、地球村
10、媒介融合的技術基礎是( )
A、數位化 B、多媒體化 C、移動化 D、超文本化
11、大眾傳媒發揮輿論監督功能的前提是媒介和公民擁有充分的( )
A、採訪權 B、接近權 C、知情權 D、隱私權
12、有一種報刊理論認為,媒介必須一切以權力的意志為轉移,一切為統治者服務。這種理論是( )
A、集權主義理論 B、自由主義理論 C、社會責任理論 D、蘇聯共產主義理論
13、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希望尋求三方的共同點來有效調節傳播體制內的各種矛盾,這三方是( )
A、政府、企業、媒介 B、政府、公眾、媒介 C、政府、企業、公眾 D、媒介、企業、公眾
14、受商品經濟影響,文化藝術被大眾傳媒當做商品,受眾則成了( )
A、旁觀者 B、設計者 C、生產者 D、消費者
15、報業史上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報紙是( )
A、《紐約時報》 B、《紐約太陽報》 C、《泰晤士報》 D、《萊比錫新聞》
16、作為大眾傳播促進經濟的首要手段,經濟信息的公開發布最早出現在16世紀初的( )
A、中國西安 B、義大利威尼斯 C、埃及開羅 D、伊拉克巴格達
17、組織目標、人物、方針、政策等的傳達過程,屬於組織傳播中的( )
A、下行傳播 B、上行傳播 C、橫向傳播 D、非正式傳播
18、從信息管理角度看,制止或減弱謠言最有效的手段是( )
A、對造謠者繩之以法 B、立即封鎖信源 C、保證正式渠道的信息暢通 D、保證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暢通
19、人際傳播的規模,下限明確,上限( )
A、也明確 B、一般為5、6人 C、一般為7、8人 D、模糊
20、傳者的版權即著作權,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傳者對自己信息產品的( )
A、印刷權和使用權 B、使用權和控制權 C、控制權和複製權 D、複製權和製作權
21、現代受眾起源於( )
A、印刷媒體的出現 B、電子媒體的出現大學生自考教育中心
C、網絡媒體的出現 D、自媒體的出現
22、公民權利在大眾傳播中首先體現為( )
A、接近媒體的權利 B、言論自由的權利 C、保護隱私的權利 D、知曉政務的權利
23、大眾傳播的間接效果論,也被稱為( )
A、選擇效果論 B、有限效果論 C、多元效果論 D、實證效果論
24、兩級傳播理論認為( )
A、人際傳播的效力大於大眾傳播 B、大眾傳播的效力大於人際傳播 C、人際傳播的效力大於群體傳播 D、群體傳播的效力大於人際傳播
25、知識溝理論認為,造成「知識溝」的根源在於人們( )
A、專業背景不同 B、家庭環境不同 C、受教育程度不同 D、社會經濟地位不同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6、為逃避納粹迫害而來到美國並被稱為傳播學奠基人的有( )
A、施拉姆 B、拉斯韋爾 C、拉扎斯菲爾德 D、勒溫 E、霍夫蘭
27、英尼斯的代表作是( )
A、《權力的媒介》 B、《傳播的偏向》 C、《帝國與傳播》 D、《傳統媒體的終結》 E、《傳播技術論》
28、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理念是( )
A、公正性 B、客觀性 C、包容性 D、技術性 E、公共利益至上
29、狹義的媒介產業包括( )
A、報紙產業 B、廣播產業 C、雜質產業 D、電視產業 E、廣告產業
30、受眾享有的權利包括( )
A、秘匿權 B、傳布權 C、知曉權 D、隱私權 E、媒介接近權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勒溫
32、網絡傳播
33、媒介職業道德
34、文化霸權
35、國際傳播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我國歷史上對印刷傳播作出了哪些貢獻?
37、為什麼說政治對大眾傳媒有決定性影響?
38、大眾傳播對經濟產生了哪些特點?
39、網絡人際傳播有哪些特點?
40、新媒體環境下傳受角色與互動關係的突破表現在哪些方面?請舉一例說明。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為什麼說傳播內容與功能的關係是相對的?先舉例說明,然後指出這種相對性對傳播實踐的啟示。
42、請聯繫自己對手機的使用,對羅傑斯等人提出的「創新擴散」五個階段予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