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區長趙磊:副中心年內發布產業空間「地圖」

2020-12-12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副中心年內發布產業空間「地圖」

  昨日,通州區區長趙磊稱,對於招商引資,城市活力是最主要的因素。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今年,一幅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產業空間地理分布的「地圖」將向社會發布。在這幅「地圖」上,企業能一目了然看到副中心的承載空間、產業規劃等信息。

  昨日,在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北京市人大代表、通州區區長趙磊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副中心將圍繞四個功能,打造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圖看清副中心產業空間規劃

  新京報:副中心將積極承接央企二級和市屬國企總部轉移,為企業入駐做了什麼準備?

  趙磊:我們把副中心產業承載空間整理了出來,企業具體可以在哪裡落地,副中心有多少承載空間、分布在哪裡、怎麼規劃使用方向,這些空間數據基本已經整理清楚。我們今年會重點打造一個產業空間地理分布的「地圖」,對社會公布。這個平臺不僅顯示空間數據,也會把承載類型、產業方向加在上面,一看就知道這塊地未來是幹什麼的。企業可以一目了然,對於了解副中心產業規劃非常便捷。

  新京報:副中心對進駐企業會有什麼優惠政策?

  趙磊:我們對各類型企業有優惠政策,一是中央對副中心的支持政策,有望今年爭取到;二是北京市對疏解非首都功能到副中心方面的創新政策;三是通州區對細分行業的優惠政策。這三個層面政策集成後,將來會統一發布。

  另一方面,醫院和學校等公共服務,是吸引企業的重要因素,我們會把副中心的公共服務資源整合起來,包括員工住房、子女入學、就醫綠色通道等。

  招商引資不能「拉郎配」

  新京報:副中心未來產業規劃側重於哪些領域?

  趙磊:副中心目前還存在產業短板。發展產業,市場和政府的力量都要用好。長期來看,一個地方有沒有活力,是市場選擇的最主要因素,招商引資不能「拉郎配」,最主要的是讓市場能看到副中心長遠發展的機遇。

  副中心重點產業方向圍繞四個功能,打造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四個功能是行政辦公、文化旅遊、高端商務、科技創新;七大產業集群包括總部經濟、財富管理、高端晶片、文化科技等。例如與行政辦公功能配套,我們會布局一些人力資源、高端智庫、高端諮詢等業態,為政府決策服務。現在,很多國內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和國外大牌企業都在洽談中。

  青旅、民宿將在環球影城周邊布局

  新京報:隨著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開園、大運河通州段全面開通,通州會不會成為京城新的旅遊熱點?

  趙磊:環球影城一定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面對的將是全球的觀眾。大運河已經列入5A級預備名單,正在創建中,未來要把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在大運河兩岸有機鑲嵌,配合周邊城市風貌,進行統一打造。

  現在環球影城周邊很多百姓的空房子已經被企業長租過去,可能會開發青年旅舍、民宿等,既經濟又方便,也能深入城市肌理,了解到當地風土人情,我想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們也會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夜間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強的,會吸引很多年輕人來旅遊和消費。拉動消費有很大的作用。

  政府做的是熱門景點配套用地的規劃,儘可能考慮好,哪裡布局酒店、商業、娛樂。商業資源的配置,還是由市場來選擇。

  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今年開診

  新京報:今年副中心還有哪些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機構開業?

  趙磊:副中心教育、醫療等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在全市最高,例如醫院的千人床位數,遠遠高於全市平均。今年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將開診,位於漷縣,服務面會涉及廊坊北三縣,這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體現。安貞醫院、婦產醫院、兒研所、市疾控中心等都要加快前期工作,到「十四五」期間,會相繼投入使用。

  副中心的優勢之一,是我們有比較多的各種應用場景。很多企業看重的不一定是優惠政策,而是企業的各種技術、商業模式創新能不能在副中心落地,這會更有吸引力。——趙磊

  新京報記者 倪偉

(責編:孟竹、高星)

相關焦點

  • 重磅,經開區與通州區的協同合作又跨進一步!
    今天,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峰帶隊赴通州區就協同發展對接研討,探討臺湖鎮、馬駒橋鎮未來建設發展。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區長趙磊、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梁勝、亦莊控股董事長白文、總經理楊文良出席會議。對接會上,梁勝與趙磊分別就經開區和通州區合作對接情況以及下一步需要重點推進的工作進行通報。曾贊榮指出,經開區與通州區合作對接的的共同目標就是建設好亦莊新城,推動「三城一區」、科技創新建設。
  • 北京市屬企業與通州區對接合作座談會召開 調研北投集團重點項目
    本報訊(記者 謝峰)昨日,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帶隊赴通州區對接合作。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趙磊,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崔松光一同調研座談。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楊秀玲,21家市屬企業負責人,通州區有關部門及市國資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對接合作。
  • 通州區運河中學舉行2018至2019學年度開學典禮
    2018年8月31日下午16點30分,通州區運河中學2018—2019學年度開學典禮在高中部隆重舉行。全校2800餘名師生參加了開學典禮。開學典禮由運河中學副校長、初中部執行校長宋勝利同志主持。
  • 副中心這些重大項目新進展曝光!一年一重大變化……
    北京堅持一年一個節點,有序拉開副中心城市框架。城市綠心實現增綠8000畝,園區內全長5.5公裡的星形園路環全線貫通,綠心整體形象完成70%。 作為北京市重點惠民工程,該項目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面向首都市民,推進社會教育、文化傳播、藝術創作、旅遊觀光以及產業發展的展示窗口。
  • 那些年 我們聽過的通州「副中心」傳言
    下面由小編梳理事件始末,看看那些年我們都聽過哪些通州副中心傳言……2015年5月24日,微信公號「通州小兵」爆料稱,「北京通州區政府預留地對於市政府東遷得到審批通過,即將開始動工建設,大約2017年底投入使用!搬遷地址在通州潞城東小營附近!」
  • 2020年通州區信息產業學會智慧城市論壇開幕
    10月22日,以「賦能智慧醫療,共築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通州區信息產業學會智慧城市論壇在城市副中心通州召開。此次研討會邀請了通州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通州經信局、通州衛健委、通州區科學技術協會、電信通州分公司、華為通州分公司等百餘位通州區內各級醫療機構及龍頭企業的領導,並詳細解讀5G雲網時代背景下的醫療發展
  • 2020年通州區摺子工程發布!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最新了解到:近日,通州區政府印發了《2020年通州區政府摺子工程》。通過行政力量+市場、自持改造、合作使用等多種手段加速激活、盤活資源,分類施策提高存量資源利用效率實施精細化土地項目管理模式,探索實施副中心靈活供地政策結合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加大商服類和工業類用地上市步伐
  • 通州區領導到梨園鎮調研文化休閒公園建設
    7月13日下午,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磊到梨園鎮調研文化休閒公園建設情況,他強調,要按照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緊盯目標進度,加快提升區域環境品質,滿足群眾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需求。
  • 打造副中心特色IP 通州首發 「副中心百姓最喜愛的特色菜」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趙馳)11月26日,2020年度(第十一屆)北京餐飲品牌大會暨「副中心百姓最喜愛的特色菜」發布活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舉辦,在活動現場,「副中心百姓最喜愛的特色菜」正式揭曉,福蘭德餐飲有限公司的豆角燜卷子、常德派藝術餐廳的私房剁椒魚頭等十道經典菜品獲得此項殊榮。
  • 副中心和通州區第一家商業保理公司:北投保理公司獲批成立
    由北投集團發起設立的北京北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簡稱:北投保理),獲得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商業保理業務經營許可證,這也將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京市通州區第一家商業保理公司。快速了解北投保理北投保理註冊資本5億元,主營業務是以應收帳款為載體的融資業務,是現代金融產業中與實體經濟關聯非常緊密的金融業態。
  • 北京市通州區教育技術設備中心(北京市第五幼兒園城市副中心園...
    中經國際招標集團有限公司受北京市通州區教育技術設備中心的委託,就北京市通州區教育技術設備中心(北京市第五幼兒園城市副中心園)設備購置項目(項目編號: CEITCL-BJ10-1904088)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 CEITCL-BJ10-1904088   項目名稱
  • 產業用地雲招商地圖發布
    本報訊(記者楊緒忠 通訊員陳丹)昨天上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消息,寧波產業用地雲招商地圖正式上線,以破解土地要素供給與需求信息的不對稱、不充分問題,我市由此步入「線上讀地」新時代。寧波產業用地雲招商地圖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為基礎,以移動網際網路為載體,以甬地碼、VR、人工智慧為媒介,依託大數據技術在資源提供者和用地需求者之間架構一條新型、便捷、專業的宣傳推介和服務之路,助推產業面向全球有效招商。寧波產業用地雲招商地圖主要有三個創新:一是資源上雲。
  • 記者探訪副中心城市大腦
    這是副中心城市大腦屏幕上展示的應用場景。 記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副中心城市大腦)已經啟用,融合了公租自行車管理、地下管線查詢、交通信號控制、生活垃圾精細化管理服務、停車誘導管理、環衛保潔系統等14個系統,海量數據匯聚共享,讓城市運行更加「智慧」。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全文內容
    通州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75平方公裡左右,平均拆佔比約1:0.8。  壓縮生產空間規模,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鄉產業用地佔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現狀24%下降到15%-17%,通州區城鄉產業用地佔城鄉建設用地比重由現狀33%下降到20%左右。  適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改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