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做弱關係的,有做強關係的,還有跟交易相關的淘寶,各個平臺都有完整的利益鏈,這就需要有一個完整體系的公司做各個平臺的運營。
10月16日,美妝MCN快美妝宣布於今年6月獲得華映資本和前海母基金6000萬人民幣B輪融資。
快美妝成立於2015年初,是一家專注於時尚網紅領域的MCN公司。此前,快美妝分別在2016年2月和3月獲得3000萬A輪融資和數千萬元A+輪融資。截止目前,快美妝籤約時尚紅人超過200名,紅人粉絲數超5000萬,旗下美妝短視頻每月播放量超過8億,成為國內美妝短視頻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頭部平臺之一。
快美妝創始人陸昊告訴三聲(ID:tosansheng),B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擴張。「我們會引入更多人才和團隊,在美妝領域之外,快美妝還要向更大的時尚領域拓展做多品類孵化。」同時在業務上,快美妝將會繼續推進MCN工業化體系建立。
在陸昊看來,MCN工業化主要包括帳號孵化、籤約和篩選的工業化、內容生產和內容運營的工業化以及帳號生命周期管理的工業化。
其中在帳號篩選上,快美妝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原創內容生產能力,二是對審美和趨勢的把握。「還有就是心態,不是所有帳號都能快速走紅,總會有高潮和低谷。這時候對粉絲的心態、對內容持續輸出的心態包括對知名度快速提升的心態都很重要,這是最基礎的。」
內容生產的工業化則是要把內容生產各個環節切分開,實現流水線化。「同時還要為這些內容創作者提供一些套路模板和數據分析,包括一些歷史上的、國外的一些經驗。在生產環節上的一系列標準化有助於效率提升,出爆款的效率也會高。」
在內容運營上,快美妝將更多會藉助數據來看內容與平臺的匹配度。「你的內容能不能上24小時榜,適合哪個平臺,哪個平臺適合哪些資源來推。以往流行的都是大號帶小號只是一個小方法,還有你要靠平臺推薦或者規則來做,它有一整套體系。綜合來說,內容生產工業化和運營工業化是整個MCN工業化的基礎。」
帳號生命周期管理也是MCN工業化的重要緯度。陸昊談到,帳號什麼時候該做品牌廣告,是免費還是付費或者直接去做電商都需要認真考慮。「最核心的是你在變現過程中不能傷害粉絲,如果一個帳號只顧接廣告,可能一兩年就沒人關注了。所以說帳號生命周期工業化管理也非常重要,這都是MCN工業化的組成部分。」
MCN是一個趨勢
快美妝創始人陸昊
從對PGC的追逐到對MCN的熱捧是今年內容創業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其中微博、美拍、今日頭條都在這波浪潮裡下足了功夫。在陸昊看來,這實際上意味著內容創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內容創業發展的後期其實是效率的競爭,最開始大家都是抓火的頭部用戶,等到後來想持續生產內容就需要把這個事情體系化。」
MCN做的正是將內容創作、生產、經營以及變現的體系化。在MCN的概念走紅之後,目前市面上不少公司都標榜自己是MCN公司。正如陸昊之前提到的,MCN首先需要具備從孵化、創業、運營以及管理的整個體系,其次要為創作者提供品牌匹配和流量資源,「你有沒有把小網紅培養成大網紅也非常重要,你去籤一個成熟的紅人來做那只是做服務商。包括孵化的紅人有沒有賺錢這是一個核心結果。」
美妝紅人「扇子NO_FAN_NO_FUN」便是快美妝孵化體系裡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根據陸昊的描述,在去年與扇子合作時,她只在美拍上有十幾萬粉絲,微博上則粉絲很少。發展到現在,扇子在微博上的粉絲達到了176萬,美拍上的粉絲也有增長到近60萬。包括扇子也在淘寶上擁有了自己的店鋪,關注粉絲也超過了60萬。
扇子NO_FAN_NO_FUN
今年以來,以鴨梨醬啊啊啊、帥你一臉毛蛋為代表的風格多元的美妝紅人也都是在快美妝的孵化下快速成長起來的。
談到MCN對於平臺的意義,陸昊認為,一方面隨著大平臺越來越基礎設施化,平臺在內容創作和用戶互動等精細化運營上越來越需要中間公司。另一方面,中國的平臺環境相比國外要更複雜,「有做弱關係的,有做強關係的,還有跟交易相關的淘寶,各個平臺都有完整的利益鏈,這就需要有一個完整體系的公司做各個平臺的運營。」
另外從內容團隊本身的商業化角度來說,過往廣告是主要變現手段,現在既可以做電商也可以做自有品牌,在產業鏈上的深扎同樣不是單一的小團隊能實現的。就目前來看,陸昊認為平臺相對於MCN更強勢,未來會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平臺需要批量的優質的內容,MCN公司也需要平臺提供基礎設施和用戶來介入。」
基於各個平臺屬性的不同,快美妝也會有選擇的在各個平臺推不同內容。
比如基於微博的社交屬性,能引起用戶共鳴和參與的內容在微博上更容易傳播。美拍上的內容則更偏向UGC,淘寶頭條上的內容則要更偏商品評測與推薦,還有企鵝號聚合了騰訊系的流量,大魚號聚合了阿里系的流量。這些都是深度合作挖掘的平臺。「包括今日頭條的流量是非常靠前的,我們現在也在積極嘗試適合頭條的內容,頭條的態度對我們也非常開放,我們也在積極推動它內部的MCN體系的建立。」
快美妝希望成為百億級企業
快美妝APP頁面
在去年,快美妝就成為了微博視頻和微博電商全面合作夥伴,同時也是秒拍的戰略合作夥伴。其中微博視頻偏內容屬性,會為快美妝提供優質內容的優先推薦、粉絲的優先獲取等資源,微博電商偏變現屬性,會為快美妝提供電商導流白名單、微博櫥窗等導流轉化方面的優先和特權。
作為最早發力MCN的平臺,微博在MCN上的服務要相對更完善。但隨著MCN在今年的走紅,不少平臺都開始加大補貼力度。但陸昊談到,在大型MCN的收入構成裡,平臺補貼只佔極小的一部分。所以補貼可能對中小型的內容創業者生存下去更有幫助,「大型MCN都不太看重補貼的收入,所以平臺給不給錢並不重要。」
對於MCN真正重要的是平臺的流量、流量質量以及變現可能,「MCN最終是要自己要來做變現的,平臺更應該做的是給你附能而不是給錢。」
今年8月,快美妝在北京開辦了分公司,位置靠近中國傳媒大學。目前快美妝的北京分公司不到10個人,這個分公司將主要承接快美妝業務擴張帶來的部分職能。「把自己變成越來越工業化的平臺,連結更多時尚領域的紅人和內容創作團隊,幫助他們快速成長起來,這是我們完成這輪融資之後的擴張方向。」
但工業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創意的重複性和相互參考有可能導致內容的雷同與重複。這也是陸昊和快美妝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時刻提防的一件事。根據陸昊的構想,內容的創意還是交由內容創作者來完成,快美妝要做的是提高創作者的效率,包括幫助創作者驗證創意的市場反饋,要讓創意更有機會成長為爆款。
在紅人選擇上,前面也提到,快美妝會優先選擇有內容生產能力尤其是短視頻內容生產能力的紅人。有粉絲驗證也是一個重要標準,「我們要看到一小群人喜歡你,這兩個條件是我們籤人的前提。因為從0到1的完成紅人孵化這個事對於MCN來說還是很難的,紅人自己需要很久才能實現,平臺孵化是要提供更多可能。」
快美妝目前籤約紅人超過200名,其中重點力推的有近30人。快美妝還是行業裡少有的會和紅人主動解約的公司。陸昊談到,紅人成長的生命周期很短暫,如果覺得快美妝的整個體系不能與紅人形成協同,那快美妝就會選擇解約,這是一種對雙方都合適的做法。
從2015年初開始創業到完成B輪融資,陸昊認為對於快美妝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內部管理提升,此前提到的團隊擴張和工業化推動都可以包括到這裡面。
「在這個階段,對於快美妝來說低頭看看自己身上有哪些短板,先把短板提上去再做下一步擴張,才能跑得更長遠。我們要保證現有的紅人都紅起來才會去做更多的籤約,因為要保證我們對紅人的運營效率是提高的。」
陸昊談到,隨著MCN的概念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的短視頻機構開始進入,但真正能掙到錢的人還不太多。與直播相比,短視頻雖然在2015年曾短暫走紅,但目前才是短視頻行業持續往前推進的階段。「我們在今年6月也參加了美國網紅大會,大家的共識是這是一個超萬億的大市場,今天短視頻頭部公司也就幾十個億,接下來一定會出現百億級的企業,我們當然希望快美妝有機會成為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