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應捷克共和國總統澤曼邀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捷克首都布拉格,有著中歐的浪漫,中世紀的精緻,波西米亞的小資情調以及散不去的文藝氣息,在歌德的筆下,「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布拉格到底有多美?春暖花開,請你跟著小編起出發,輕挽查理大橋漸沉的落日餘暉,穿行在布拉格廣場,感受這座古老城市文學與藝術的魅力。
文學之旅:對馮驥才的誘惑不只有卡夫卡
布拉格是一個文學氣息瀰漫的國度,至今仍保存著詩人聶魯達的舊居,卡夫卡的墓園,米蘭·昆德拉也以這裡為背景寫下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馮驥才曾表示,「布拉格對我的誘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亞人,還有便是歌德的那句『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1832),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對於布拉格,他曾說:「在那許許多多城市像寶石般鑲成的王冠上,布拉格是其中最珍貴的一顆。」
「外貌只能徒耀一時,真美方能百世不殞!」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布拉格的美景只看一眼,便難以忘懷。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對於布拉格,他曾說:「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
布拉格的街頭不乏才華洋溢的音樂家為來往的人們演奏美妙的音樂。
弗蘭茲·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1883-1924),20世紀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卡夫卡就生於布拉格。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後人奉之為現代派文學的鼻祖,代表作《審判》《城堡》等。他以布拉格城堡區為背景,在這裡寫下著名的《城堡》,小說中的K先生在奔波徘徊中筋疲力盡時,發出的感慨,正是卡夫卡在城堡下黃金小巷租住22號的內心感受。 卡夫卡曾把布拉格稱作「帶爪子的母親」,不管卡夫卡走多遠,都要被母親的爪子抓回到身邊。
卡夫卡的故居在舊城拉德尼斯街5號。
「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會停止。」
——弗蘭茲·卡夫卡
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1929- ),昆德拉出生於捷克的第二大城市布爾諾,他的小說通過人物和讀者之間架構起一種深層的精神聯繫,對愛、死、喜、悲主題進行了極為深刻的探索,貫穿小說始終的是他大聲疾呼的一個重要主題——人生不過是去往何方與來自何處的事情。 他在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無數次提到布拉格,使人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文藝的幻想。
這座城市充滿了文藝氣息,讓人無法不愛。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藝術之旅:音樂大師輩出 建築凝聚中世紀各式風格
藝術是人類心靈深處最相似的東西,它能避開語言障礙,拉近心理距離。在布拉格,藝術是每一個居民心中的聖經。在布拉格,人們隨處都能看到學生們在排演莎士比亞的戲劇,街頭藝人將路人逗得哈哈大笑,採風的畫家在勾勒城市的線條……夜色降臨,布拉格廣場鐘樓前的照射燈投射在那些歷史悠久的塑像和建築上,光與影放佛在羞澀地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文藝氣質。
建築:俯瞰成片紅屋頂 查理大橋走九遍
布拉格是歐洲的文化重鎮,凝聚著無盡的藝術生命力。它深沉大氣的古堡,風格華美的教堂,吸引了歷史上無數的文人騷客來此會聚。馮驥才在《布拉格的誘惑》中寫道,「布拉格的城市建築真正的文化意義,是它保存著從中世紀以來,包括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青年風格等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作品。」布拉格城堡內的聖依瑞教堂、在維希赫拉德高堡上的聖馬丁圓頂教堂、老城的宮希達特樓等將羅馬式建築呈現給大家,聖維特大教堂、查理大橋、老城橋塔、老城廣場上的迪恩教堂等把哥德式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查理大橋
坊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只有把查理大橋走過九遍才算來過布拉格,因為在這座「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裡,隨光線,氣候的變幻,風景各有千秋。有網友表示,「每天都從查理大橋上走過幾個來回,每次都能發現不一樣的美。清晨薄霧籠罩自有朦朧夢幻之美;陽光穿破霧靄,一瞬間金光燦爛,恍如仙境;黃昏夕陽煙霞照拂,又披上魔幻般的絢爛;晚上月上梢頭,天空猶如深沉的天鵝絨,燈光閃爍中添上一份神秘深邃。一河兩岸美不勝收,隨便一眼都像在觀摩一幅油畫。」
找一個高處,俯視整個城市,紅色的屋頂間青銅色的塔尖,與蒼白的天空對比的是鮮豔的紅。有網友說,「厚重和滄桑感簡直比文字要來的直接的多。」
音樂:「是布拉格發現了莫扎特的天才」
歷史上,捷克是一個音樂大師輩出的國度。安東尼·德夏沃克飲著伏爾塔瓦河甘甜的水,用滿腔的熱情奏響了《斯拉夫舞曲》;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在布拉格古老的巷子裡譜寫出了《唐璜》。布拉格是有名的「音樂之都」,每年5月12日開始舉行的為期3周的布拉格春季音樂節。
安東·德沃夏克
安東·德沃夏克是捷克最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創作浸染著深刻的捷克民間色彩,在主題與結構方面同捷克民間音樂的神韻和特點保有密切的聯繫,也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熱誠和為復興祖國民族文化所作的巨大努力,代表作有歌劇《國王與礦工》和合唱曲《讚歌》等。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4次到訪布拉格,在他第二次到訪布拉格期間完成了歌劇《唐璜》,他還創作了第38交響曲《布拉格》,以表達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捷克人說「是布拉格發現了莫扎特的天才」。
貝德裡赫·斯美塔那
貝德裡赫·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音樂家,被稱為「捷克音樂之父」,他熱衷於捷克國民音樂的創作,並以一曲《我的祖國》交響詩響譽國際。除了民族音樂外,斯美塔那同時籌建了布拉格劇院,並於1866年以《交易新娘》奠定了捷克音樂基礎。為向他致敬,每年5月12日的布拉格春季音樂節均會以《我的祖國》一曲作為開場曲目。
電影:徐靜蕾心中的愛情聖地
布拉格老城廣場的鐘聲,聖維塔大教堂前長長的石階,夕陽下的查理大橋……時間好像慢了下來,然後漸漸凝固,就像電影在此刻定格。布拉格的銀幕記憶,除了大家熟知的電影《布拉格之戀》以外,還有《莫扎特傳》、《碟中諜1》、《007之皇家賭場》以及《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等,也在布拉格取景。
《莫扎特傳》劇照
《莫扎特傳》由米洛斯·福爾曼執導,湯姆·休斯克等主演,電影中斑駁的牆、窄小的巷子、被歲月磨得鋥亮的石板路,都是布拉格的原貌。
《碟中諜1》劇照
《碟中諜1》由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一開場就選在了「歐洲大陸的中心」布拉格,查理大橋哥特與巴洛克的混搭風安靜又詭異,給一開始的懸念做了很好的鋪墊。
《007之皇家賭場》劇照
《007之皇家賭場》由馬丁·坎貝爾執導,丹尼爾·克雷格、艾娃·格林主演。布拉格是該片重要的拍攝地,包括皇家賭場的私人會客廳,納布圖大使館的大院子,勒·奇弗裡遊艇的內部和邦德恢復元氣的療養院的內部……都是在布拉格的巴蘭多夫攝影棚和蒙專尼攝影棚拍攝的。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劇照
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由徐靜蕾執導,吳亦凡、王麗坤等主演,該片外景是在布拉格取景拍攝,當地地標布拉格城堡等都有入鏡。 徐靜蕾說:「如果愛情是一座城市,那麼這座城市就叫布拉格,它是全世界的愛情聖地,代表愛情終極的狀態。」
風景之旅:每一處風景都值得仰望
「她想站在河岸上,久久地望著河水,因為望著流動的河水,可以讓人心靜,可以消除人的痛苦。河水一個世紀一個世紀在不斷流淌,人間的故事就在河邊發生。它們發生,第二天就被遺忘,而河水依舊在不停地流淌。」(特麗莎在心情煩亂的時候很想看看伏爾塔瓦河。)
——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布拉格」這個名字來自於德語,意思為「門檻」,原因是伏爾塔瓦河在這裡流經一個暗礁,好像越過一個門檻。駐足凝望,布拉格老城廣場、布拉格天文鐘、布拉格城堡、查理大橋、瓦茨拉夫廣場、黃金巷、聖喬治女修道院、火藥塔、聖維特大教堂、提恩教堂、高堡、魯道夫音樂廳……這座古老城市的每一處風景都值得仰望,如詩,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