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攜手視頻號打開私域流量。
文/ KimiMa
出品/ 拾頻(垂直視頻號媒體)
微信在雙節前又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更新。
早就放出風聲的紅包定製功能本應於11月底上線,直到12月初這個功能才姍姍來遲。微信團隊發文稱,滿足條件的個人創作者也能定製紅包封面。這個條件具體為:1、已開通視頻號;2、已完成視頻號認證。
雖然打著」定製紅包「的噱頭,聰明的用戶已經明白過來了。——這更像是鼓勵潛在的視頻號創作者開通並認證視頻號的一種手段。
明為定製紅包,實則視頻號引流
微信在紅包封面的試水中還是小有成功的。
在去年春節,微信就開放了部分品牌的定製紅包封面,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反觀紅包封面這件事情,與人物皮膚不謀而合。而賣皮膚,恰恰是一枝獨秀的遊戲巨頭騰訊最擅長的事情。
此次,微信紅包封面定製價格為1元/個,購買n個則n個用戶可以使用此款紅包封面,最少購買個數為1個。這種收費機制主要是針對品牌方的,用戶領取到的定製方的紅包封面是不需要收費的,但紅包封面的有效期為3個月,這3個月內用戶可以無限次使用。
靠賣紅包封面賺品牌方的錢,對於騰訊來說顯然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微信對於這次紅包功能更新明顯有著更大的意圖。
從能使用定製紅包功能的用戶群要求可以初見端倪:需要開通視頻號並完成視頻號認證。微信給了想要購買紅包封面的創作者們一個門檻,首先要成為一個認證的視頻號創作者,之後才能體驗紅包定製的功能。
這樣無疑促進了許多個人創作者完成視頻號帳號的開通和認證,對於視頻號帶來了一定的流量。除此之外,微信紅包定製這個功能對於個人創作者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IP、品牌宣傳平臺。在紅包上增添具有個人特色的宣傳元素,對於微信生態內的視頻號有著很好的提高知名度,吸引潛在用戶的功能。
備戰雙節,視頻號能否「引爆」歲末?
但紅包最常見的使用場景仍是各類的節假日。
尤其是春節。微信紅包這個功能本身就強依託於微信的社交屬性,在節假日以電子紅包的形式給予問候,幾乎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春節的一種「習俗」。
春節也恰恰是微信用戶生產力釋放,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到休閒娛樂上的一個重要的時期。作為今年「初出茅廬」的視頻號,內嵌於微信這個龐大的生態之中,今年春節就是它的節假日「首秀」。想在春節獲得巨大的成功,紅包的加持是必須的。
儘管現在的紅包定製功能中並沒有直白的嵌入跳轉視頻號的連結,但是功能更新已經頗具短視頻的基因:紅包最多支持放置5個15秒的小視頻。將短視頻和紅包聯動,的確是一種新興的紅包形式,同時也能為短視頻達到很好的獲客效果。
往年紅包之爭都是微信和支付寶「勢均力敵」。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短視頻紅包也成為一種新的紅包載體。短視頻紅包也是抖快雙分天下的陣地,現在微信短視頻紅包一出,其市場格局或許能變成三足鼎立。這樣,在傳統紅包與支付寶相制衡,短視頻紅包領域又有了一定的份額,在紅包載體形態這塊微信可謂是把握十足。
紅包+短視頻就成為微信打開私域流量的利器。微信似乎已經準備好歷年的」歲末狂歡「,視頻號或許就是其今年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