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環江縣念好「早快好」三字訣 促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見實效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17日電 河池市環江縣突出問題和目標導向,認真落實《廣西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第一時間動員部署,第一時間排查核實,第一時間落實整改,堅決做到「四個到位」, 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各項工作。
一、未雨綢繆,突出一個「早」字。早在7月份,環江縣就打出了一套脫貧攻堅「組合拳」。一是選好配齊「黨委第一書記」和「大村長」, 7月6日環江縣出臺《環江縣脫貧攻堅「黨委第一書記、大村長」責任制實施方案》,明確由縣領導擔任鄉鎮黨委第一書記,對所聯繫的鄉鎮脫貧工作負總責;由各後援單位的主要領導擔任各行政村「大村長」,對各村脫貧工作負總責。12名縣領導正式走馬上任鄉鎮「黨委第一書記」,123名縣直單位「一把手」下沉一線擔任「大村長」( 其中20人任兩個村的「大村長」),實現全覆蓋。二是組建「百日攻堅工作組」, 7月22日環江縣出臺《環江縣脫貧攻堅整縣摘帽百日衝刺實施方案》,明確至10月30日,用一百天時間進行衝刺,每半個月僅休息一天。全縣所有單位抽調三分之一工作人員,組成143支1600多人的「百日攻堅工作組」駐村開展工作。村「兩委」領取全額工資的村幹部,也與工作組同吃同住,由「大村長」統籌安排工作。三是摸清底數解決問題,工作組成立當天,就由「大村長」帶隊,以屯為單位,對照村(戶)脫貧摘帽標準,實行「網格化」管理,逐村逐戶進行「全方位」、「地毯式」 排查和大數據比對。工作組每晚9 點前向鄉(鎮)匯報當天工作情況,鄉(鎮)解決不了的報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在 24 小時內進行答覆。8月29日,自治區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南寧召開,環江立即將「回頭看」與「百日攻堅」結合起來,再次開展地毯式大排查,切實摸清底數補齊短板。
二、精準施策,緊扣一個「快」字。一是對脫貧戶,開展「三保障」及安全飲水、產業發展、就業發展、剛性大額支出、內生動力、扶貧政策的「六看六鞏固」排查活動。對全縣1.8萬戶脫貧戶開展住房保障大排查;在產業扶持上給予累計3千到1萬元不等的扶貧產業後續鞏固發展資金;2014、2015年退出戶子女共526人安排2019年春學期「雨露計劃」中、高職學歷教育差異化補助;2014、2015年退出戶共7466戶29029人享受2019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份政策補助66元/人。二是對「邊緣戶」,根據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出臺的生活比較困難的非貧困戶八條扶持政策,差異化扶持146戶,優先安排縣、鄉、村公益性崗位就業增加收入,按「八有一超」標準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採用差異化進行扶持。三是對未脫貧戶,以屯為單位,對照貧困戶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標準逐一排查核實,做到不漏一村一屯,不漏一戶一人,有針對性採取幫扶措施。截至目前,全縣12個鄉(鎮)完成143個行政村(社區)所有農戶入戶排查,入戶率達100%。各鄉(鎮)、村(社區)對排查出的問題能立行立改的已經落實整改,對短時間不能完成整改的,明確整改措施,限期在9月底前完成整改。
三、四個到位,凸顯一個「好」字。充分利信息化手段,核准建檔立卡戶數據信息,使數據質量有較大的提升,指導「回頭看」工作取成效。一是排查到位,按照「排查不漏一戶、指標不落一項」的原則,對「應納盡納」貧困戶進行是否存在「漏評」戶大排查;對2014至2017年退出戶進行是否存在因病、因殘、因災、意外事件等客觀原因造成的疑似「返貧戶」;對已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是否存在「八個一票否決」戶的情況大排查;對脫貧質量不高、收入不穩定的脫貧「邊緣戶」和非建檔立「邊緣戶」進行防止「返貧」大排查。二是監測到位,建立健全集圖、表、像、數四位一體,全方位聯動展現脫貧成果的大數據監測平臺,在指揮系統中的LED顯示屏上直觀審核脫貧戶脫貧質量、監測脫貧動態信息,製作脫貧質量不高戶預警清單。根據監測,全縣2019年24個預脫貧村「十一有一低於」指標中,僅有龍巖鄉黃種村的住房保障和下南鄉才門村基本公共服務兩項指標未達標,其餘各項指標已經全部達標。未達標的兩項指標,正加緊推進,在9月底前可完成;貧困戶「八有一超」全部達標的有4309戶,完成率94.16%。三是幫扶到位,對2014年、2015年退出戶自2016年起,有產業扶貧項目且享受產業扶持資金的,給足3000元的扶持產業後續鞏固發展資金;對2016至2018年脫貧戶,給足1萬元扶貧產業後續鞏固發展資金。對4269戶主要依靠養豬增加收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安排1280萬元扶持資金,支持他們進行產業轉型;另外還通過打造「產業增收園」、2018年12月-2019年11月設立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崗位1221個、公益性崗位1350個、低保政策兜底13683人等舉措,確保穩固增收。四是管控到位,通過對脫貧戶的「六看六鞏固」、未脫貧戶的脫貧指標核查及「邊緣戶」的排查,建立長效扶持機制。建立146戶「邊緣戶」臺帳,將《入戶檢查結果未達標戶告知書》發放給未達標戶、幫扶幹部及幫扶單位,寫明整改完善內容、幫扶措施及完成時限等;同時,及時落實應享受的政策對「邊緣戶」給予政策傾斜扶持,運用縣級財政扶持資金進行差異化扶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消除致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