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僅存楷書長篇《道德經》卷

2021-03-01 江蘇書協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

——————江蘇書協——————

在中國,《論語》比《道德經》影響大;在國外,《道德經》比《論語》影響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

       《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       儒、道、釋是中華文明的三大根基,老子、孔子是2500年中國歷代君王的導師,影響中國2500年的歷史。       德國電視臺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鮮于樞是元代著名書法家。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於當時。鮮于樞和趙孟頫是一對惺惺相惜的藝術知己。用趙孟頫的原話來說「契合無間言,一見同宿昔」、「書記往來間,彼此各有得」。他們不但「奇文既同賞,疑義或共析」,而且「絕妙晉唐帖」、「最後得玉鉤」也一起「握手傳玩餘,歡喜見顏色。」鮮于樞書法成就最著。       鮮于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由唐人書法入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紮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下圖為楷書《道德經》卷 ,縱26.7cm,橫642.5cm,請欣賞。       此卷書法節錄老子《道德經》卷,從第七章「天長地久」寫起,至第三十七章「天下將自正(定?)。」末書「老子道經卷上」,共211行,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每段接紙有「三教弟子」印。卷後有翁方綱跋,吳榮光題名,顏世清跋五段,又有「松下清齋」題籤。此帖曾經翁方綱、陸恭、葉恭綽等人鑑藏,有數方印記。       此卷書法學虞世南,體態修長,筆法精美,清爽勁利,是鮮于樞僅見的存世楷書長篇。從其成熟俊健的書風來看,當是他中年時期的佳作。

版權說明:本平臺以傳播書法知識為宗旨,文章源自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若所轉載文章中的文字內容、美術、攝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權問題,請您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內容!

書法是每個中國人一生的修行!

「新歌墨韻頌中華」展作品選登(一)

「新歌墨韻頌中華」展作品選登(二)

「新歌墨韻頌中華」展作品選登(三) 十二屆國展江蘇入展作者參展作品

「新歌墨韻頌中華」展作品選登(四) 十二屆國展江蘇入展作者參展作品

教育部:這11所高校獲批新設書法本科專業!

適合書法創作的30首詩詞,值得收藏!

堅持練書法10年以上,會怎麼樣?

學好書法,這10本帖你逃不了!

書法正式納入2019年中考,書法特長加10分!

1984年,這部動畫片讓百萬孩子愛上書法

臨帖十遍,不如精讀一遍!

小楷,世上最靜好的字

你的姓氏這麼寫,美極了!

第二屆江蘇書法獎電子作品集,107件作品震撼來襲!

書法即修養,修養即人生

書法100問,初學者必看!

最適合在書房靜聽的20首經典曲子

《蘭亭序》單字示範動態圖,宜教宜學!


江蘇書協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平臺

打造專業書法微雜誌

歡迎轉載轉發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交流

微信號:Spy6136

郵箱:jsssfjxh@163.com

相關焦點

  • 瀟灑俊美的行書,豪放勁逸的草書,鮮于樞的書體是否吸引到你?
    瀟灑俊美的行書,豪放勁逸的草書,鮮于樞的書體是否吸引到你?鮮于樞打破宋代「尚意」書風,直追晉唐「復古」風,筆法上傳承唐人,方圓兼施;結體上,善書格局,收放自如;風格上,工楷、行、草,尤以草書為著,既出規入矩,又敢於推陳出新。
  • 鮮于樞草書《韓愈進學解》卷的藝術特色及創作時間判定
    元鮮于樞草書《韓愈進學解》卷,紙本,寫韓愈《進學解》全文一篇,兼行帶草,偶見楷體,共計一百零九行,七百零四字,每行二至十字不等。無年款。此卷並無鮮于樞題款,唯卷末鈐『漁陽』(朱文)、『鮮于伯機父』(白文)、『虎林隱吏』(朱文)印章三枚。
  • 鮮于樞行草書《千字文卷》,豪邁跌宕,頗具超邁之氣
    元代鮮于樞行草書《千字文卷》,紙本28×517釐米,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藏。今觀其書,多中鋒行筆,結體穩健,骨勢雄強,豪邁跌宕,頗具超邁之氣。在這一託古改制的書法革新運動中,鮮于樞是起了重要作用並卓有成就的書法家。鮮于樞,字伯幾,號困學民,又號虎林隱吏,漁陽今天津薊縣一帶人。他是元代書壇上與趙孟俯齊名的大書法家,但生平事略文獻記載卻很少,連一個比較詳細的傳記都沒有。
  • 董其昌 楷書《陰符經府君碑卷》,滋潤生秀,纖毫畢現
    董其昌《楷書陰符經府君碑卷》,紙本,楷書,25.1×143.4cm,天啟四年(1624),上海博物館藏。1624年,董氏70歲,其楷從嫻熟漸返生拙,有人書俱老之趣。光潔的鏡面箋,滋潤生秀,纖毫畢現。
  • 書法名家楊永法新作《楊永法楷書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出版發行
    《楊永法楷書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分三十二品進行創作,每品的書法作品之後,還配有精準的譯文註解,以便於社會各界和書法同行鑑評。此外,著作還收錄了楊永法楷書作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楊永法與佛禪淵源極深,他不僅熟讀佛經,深通佛理,更是將佛學思想滲透到其書法創作之中。
  • 南海桂城書法愛好者用篆書寫就37米《道德經》
    原標題:他用篆書寫就37米《道德經》一卷長37米的書法作品緩緩鋪開,在沒有打格的宣紙長捲紙上,5000字的《道德經》全用篆書寫就。這是記者日前在南海平洲六村新村東六路一家名為「三印書社」的店面裡看到的書法作品。
  • 看看最早的「漢字楷書字典」現存早期刻本是什麼樣子?
    在朵雲軒展出的博古齋《大廣益會玉篇》(局部)《玉篇》是我國現存最早以楷書漢字為收字對象的字典,由南朝梁、陳間人顧野王編著,原書久淹無聞,今存日本的唐代寫本,可能是最為接近原本面貌,可惜僅存殘卷。另一為國家圖書館藏詹氏進德堂刻本(經部4426,國圖書號10506),其卷一末有『詹氏進德書堂重刊』刊記,或許國圖另有一部明弘治五年詹氏進德堂刻本的緣故(經部4432,國圖書號7968),因版刻不同,便將此本定為元刻,但其字體呆板,甚至較國圖另藏兩部明初刻本(經部4429、4430,國圖書號7966、7320)有所不如。
  • 書法長卷曠世巨作:400米抄卷《華嚴經》首展
    長城網4月28日訊(袁立朋)4月28日上午的石家莊裕西公園,春風清涼,翠柳依依,「經中之王——華嚴經400米手抄卷暨石家莊碑刻拓片展」在公園西南的石家莊美術館正式展出,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的關注。袁立朋攝  此次展覽由著名書法家劉正軍先生歷時6年完成的400米手抄卷《華嚴經》以及石家莊近年來出土的墓誌、拓片組成,這部手抄《華嚴經》和大多數墓誌、拓片都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 再談《老子道德經》的讀法:熟讀深思子自知
    學以致用,是建立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之上的,大道並不像小術那樣「唯手熟耳」,而是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學習,《道德經》這本書要麼就不要讀,要讀必然是有下一番工夫的。在《如何才能讀懂《道德經》?》一文中,筆者介紹了五個重要的版本,並提出學習《道德經》的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以熟悉文本為主;中級階段,以義理疏通為主;高級階段,以融匯貫通為主。經過對不同版本的閱讀之後,對文本必然是有一定的程度上的了解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級階段是以學思結合為主。學著說文解字,思考背後含義,探尋一以貫之的邏輯。
  • 陳忠建書法學堂:趙孟頫《道德經》(001-010)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
  • 笑談《道德經》,《道經》卷四和光同塵
    這一章,從《道德經》來說是極普通的一篇,之所以拿出來說,是因為對顯性世界實在太重要了。(這段古文字我實在懶得去打字解釋,就開始正文吧。)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段《天道》的臺詞,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和光同塵」這4個字,其實是所有宗教的終極奧義。挫銳,解粉,和光,同塵。
  • 新春佳節│遵義美術館推出巨幅書法作品《論語》《道德經》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遵義美術館特邀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貴州省行書委員會副主任徐曉軍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貴州省楷書委員會副主任、遵義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尹開桂先生,專門創作《論語》《道德經》兩幅巨幅書法作品。
  • 為什麼從古至今書家都建議一定要學楷書?
    楷書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形態,有其豐富性的內涵,其範圍寬泛,以鍾繇、二王為代表的晉代小楷,北魏造像刻石為代表的民間楷書,以顏、柳、歐、虞、褚、薛為代表的官方唐楷,以唐人寫經為代表的佛經小楷,以蘇軾、黃庭堅、趙孟頫、董其昌為代表的文人楷書,以明清臺閣體為代表的科舉楷書,以趙之謙為代表的金石楷書,以沙孟海為代表的巨榜楷書等等,可謂面目眾多,風格各異。
  • 雷峰塔經卷帶來的文化思考
    時居杭州的晚清詩人陳曾壽聞訊趕去,從廢墟中覓得數卷,其中一卷轉讓給書畫家吳湖帆收藏。  時隔90年,日前,「千年重光——吳越刻雷峰塔藏經特展」在上海、杭州等地展出,人們得以一睹曾在塔中塵封千年的北宋吳越王錢俶造佛經。
  • 幾幅「楷書字帖」分享給學習書法的小夥伴們
    此帖視為楷書正宗,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歐陽詢,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其書帖被稱為「歐體」,為初學者最好的臨帖本。書帖:《大字陰符經》書法家: 唐 褚遂良(傳) 規格:大楷 拓本  21×394釐米收藏:私人收藏
  • 鮮于樞行草書作蘇軾《煙江疊嶂歌》,二王遺風,趙孟自嘆不如!
    在元代書法家鮮于樞存世墨跡中,行草書作蘇軾《煙江疊嶂歌》,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縱斂有度;行書中間雜草書,規整中有變化,益增活潑生動之趣,行距均勻,不激不厲,自然暢達,隱約中透出一股二王遺風。同時代的大書法家趙孟也有行書《煙江疊嶂歌》,作為元代兩大書法家,趙孟似乎對鮮于樞的書法更為推崇,曾說:「餘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 夜話漢字風骨-楷書
    不可否認,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僅存的既具有形體結構又具有實際意義的文字,正是這種獨特的特性,書法藝術的產生也就情有可原了。中國文字發展經歷過從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的演變,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著其獨特的漢字表現形式。在漢字流變的過程中,古人不僅僅滿足於漢字表現的意象更加以改造漢字的形象,促成了漢字的書寫方式,書寫規則,書寫工具的出現與發展。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歲後的處世參考;幹什麼成什麼,狀態越來越好的馬東,也是《道德經》的受益人。聰明又受歡迎的人都在從《道德經》中取經他說,接觸《道德經》越早,吃的虧越少《道德經》究竟有何神奇之處?不管是馬雲還是白巖松,但凡讀過的人都對它評價極高:「《道德經》智慧終身受用」,「在逆境時一定要多看看《道德經》,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