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友會2018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臺灣大學第一
誰是2018年中國臺灣最佳大學?臺灣地區哪所大學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哪些大學躋身2018世界一流大學、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和中國一流大學行列?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編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201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國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發布2018中國各地區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北京、江蘇和上海雄居前3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榮膺2018中國八星級大學,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清華大學問鼎 2018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排行榜榜首,獲捐95.48億刷新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最高紀錄。東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問鼎2018中國非985工程大學排行榜前3甲;昆明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問鼎2018中國非211工程大學排行榜前3強;值得關注的是,由山東省科學院等合併組建的齊魯工業大學躍居全國第128名,位列山東省屬高校首位,堪稱中國地方科教融合改革試點的成功典範。
臺灣大學問鼎2018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榜首,榮膺2018中國八星級大學
報告顯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中,臺灣大學榮膺2018中國八星級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中國最頂尖大學行列,雄居校友會2018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榜首,堪稱2018臺灣最佳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第2,榮膺2018中國七星級大學,躋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行列;臺灣交通大學第3,臺灣成功大學第4,臺灣藝術大學第5,3校入選2018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行列。臺灣中央大學第6,臺灣輔仁大學第7,臺灣長庚大學第8,臺灣政治大學第9,臺灣東吳大學第10,5所高校榮膺2018中國五星級大學,躋身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行列。
《201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國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由艾瑞深研究院中國校友會網趙德國、蔡言厚、黨亞茹、王凌峰、劉明和蔡莉編寫完成,2018年5月將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收錄了2018年中國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地區的1325所本科高校的綜合實力排行榜、星級排名(最好大學排行榜)、本科專業排行榜、各省市區大學及專業排行榜等系列排名,旨在為2018年全國高考考生、外國來華留學生填報志願挑選大學專業提供權威報考指南。
校友會2018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辦學類型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臺灣大學 | 研究型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臺灣清華大學 | 研究型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臺灣交通大學 | 研究型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4 | 臺灣成功大學 | 研究型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臺灣藝術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6 | 臺灣中央大學 | 研究型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臺灣輔仁大學 | 研究型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 | 臺灣長庚大學 | 研究型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 | 臺灣政治大學 | 研究型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0 | 臺灣東吳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1 | 臺北藝術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2 | 臺灣淡江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 | 臺灣中山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臺灣科技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臺灣東海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臺灣元智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臺灣中興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臺灣逢甲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臺灣東華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 | 臺灣中正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 | 臺灣海洋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2 | 高雄醫學大學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2 | 臺灣師範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2 | 中山醫學大學 | 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2 | 臺灣陽明大學 | 區域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6 | 臺南藝術大學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6 |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6 | 臺灣戲曲學院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6 | 體育大學(桃園)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0 | 臺北科技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北實踐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長榮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慈濟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大同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大葉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高雄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佛光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嘉義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華梵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聯合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靜宜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銘傳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南華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世新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臺北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首府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宜蘭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亞洲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義守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中華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30 | 臺灣中原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55 | 臺北醫學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55 |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57 | 臺北教育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57 | 彰化師範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59 | 高雄餐旅大學 | 應用型 | 3星級 | 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 |
(責編:蔡春容(實習生)、熊旭)
圖解:一張"教育成績單」 看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
「雙一流」建設名單落地: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這次「雙一流」高校遴選採取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的方式,是認定「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不是確定「雙一流」身份。「雙一流」建設,從方案設計之初就強調不是終身制,不是固化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