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英語啟蒙的理論和方案都不難學,但是在收集和了解理論後,很多家長仍然不知道從何入手。部分原因是因為方法太多,讓人無所適從。部分原因是行動力不強,只有心動沒有行動。
事實上,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千萬不能因為猶豫和等待導致孩子錯過了語言敏感期。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家庭英語啟蒙,不惜時間和金錢,努力為孩子營造一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經過與不同孩子的父母交流,發現家長最容易忽視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平臺期比較長
在聽說階段,兒童的英語水平提升得比較快,家長和孩子都很高興。
當孩子學會一些基本的英語問候語的時候,家長都很開心, 甚至開始在朋友和親人面前炫耀!可是時間長了,家長會發現孩子翻來覆去就會說那麼幾句話,幾個月過去了,不見有什麼大的進步。
這樣問題是正常的,說明孩子遇到了「瓶頸期」,這個階段的時間一般比較長。作為家長一定要尋找有效的英語口語聽說辦法,幫助孩子。
除了口語之外,孩子的英語閱讀也遇到了類似的瓶頸
所以說,孩子對英語啟蒙的認識有限,興致最高的時候要趁熱打鐵,多買一些英文讀物,渡過繪本閱讀的階段。
問題二、語言輸入不夠
孩子英語啟蒙階段,當家長認識到閱讀輸入量不足時,一定要幫助孩子進行語言輸入學習。 比如給孩子買一些兒童英語讀物、英文繪本等,當孩子的英文分級閱讀量已經足夠了,然後就開始為她的英文橋梁書和章節書閱讀做準備。
許多父母,買了許多英文資料,但是沒有充分利用,很多優秀的經典讀物,一直束之高閣,白白地浪費了。
所以,孩子的英語輸入量太少,原因有二:一個是因為父母的認識不足。還有一個是因為父母的行動力不夠。
問題三、語言輸出不足
總的來說,與我們小時候相比,現在的孩子對英語的輸入量還是比較多的,可以獲得的英語分級讀物非常豐富,而且都是英美知名出版社出品,再加上父母比較重視,所以,「00後」和「10後」們的英語基礎有了普遍的提高。
不過,不容樂觀的是,雖然現在學英語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語言輸出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有人很容易將這個問題歸結為應試教育的後遺症,事實上,在學齡前,就應該重視輸出問題,尤其是說的輸出,越早訓練越好。
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說的輸出。口語的輸出方式有很多,比如說晨讀和日常口語訓練,都是口語能力積累的過程。
和語言輸入類似,語言輸出也是一個積累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很難突破平臺期的瓶頸。
英語啟蒙,家長一定要注意以上三個問題,千萬不要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