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本科生科研的「引路人」——超算創新競賽

2021-02-15 北京大學教務部

什麼是科研?科研需要怎樣的人才?如何找到自己對科研的興趣?

許多有志於科研的同學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面對廣闊的科研世界也許會感到不知所措。而學院同樣也在日夜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什麼是科研?怎樣為科研培養人才?如何發掘同學對科研的興趣?

為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夯實學生的科研基礎,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設立了超算創新競賽項目。該項目由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梁雲負責,自2017年立項以來,項目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隨著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技術開始跨學科應用在各個領域,由此誕生了很多前沿的應用方向,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就是高性能計算。中國的高性能計算研究處於世界先進水平:2019年上半年,中國共有220個超算集群位列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上,總數為世界第一;太湖之光與天河-2A分別佔據全球TOP500的第三名和第四名。然而,目前計算機教育主要集中在應用方面,對計算機基礎硬體的關注相對較少,高性能計算的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順應時代潮流,超算創新競賽項目應運而生。

超算創新競賽項目的初衷是向校內同學普及高性能計算的領域知識,宣傳研究現狀,吸引學生進行相關方向的學習和研究,在同學們的心中播下高性能計算的種子。項目致力於高性能計算在本科教學中的普及,為有相關興趣的同學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實踐平臺。在參與超算比賽的過程中,同學們將接觸到計算機基礎的軟硬體,包括晶片、作業系統、底層程序。

梁雲表示:「我們的教學對基礎的軟硬體,包括晶片、作業系統等強調的不多。我希望通過超算創新競賽讓更多感興趣的同學參與,並引導大家通過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填補這一方面的空白。」 

目前該項目招募了對高性能計算、並行計算、作業系統等方向感興趣的優秀本科生30餘人,成立了高性能計算方向的興趣小組。興趣小組中除了信息科技學院的同學外,還有來自元培學院、工學院等不同學院的同學。不同的學科專業背景,提供了更廣泛的超算應用場景,也為團隊增添了活力與靈感

「我們不僅僅需要計算機相關的知識,還需要一些應用領域的知識。例如有時我們的應用場景會涉及分子動力學,或是數學領域的某些知識,這時學科交叉就擁有更多優勢。相比於專業背景,我們會更看重同學們的綜合能力和興趣。」梁雲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與雙學位、輔修等項目不重合、不衝突。超算創新競賽項目中的同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學校開設的其他項目,使自己擁有更多元、更豐富、更廣泛的學科背景。

參觀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NVIDIA(英偉達公司)等相關企業,參加專業會議和學術活動,開展日常科研訓練,參加全球大學生超算挑戰賽……這些是超算創新競賽項目中同學們的日常。超算創新競賽項目一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該項目為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硬體環境支持:為方便交流和討論,項目為同學們配置了專屬討論會議室;為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支持,項目採購了三臺高性能伺服器和一臺高性能工作站,組成了一個小型超算集群。除此之外,為了使同學們能夠零距離接觸真實的產業界運用場景、使用最新的儀器和設備,該項目與高性能計算相關企業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企業參訪活動。

在完備的技術支持下和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同學們有了動手實驗的廣闊舞臺。

豐富多彩的學術會議和系統專業的培訓課程也是該項目中的一大亮點。項目邀請相關專業人士講解高性能計算技術,支持同學們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如在NVIDIA年度開發者大會——GTC中,參會同學在會場體驗了主流的硬體平臺、了解了高性能計算的發展趨勢、與參展企業進行了密切交流。為使完善同學們的知識體系,使之符合高性能計算競賽及其他相關學術活動的需要,該項目在暑期組織了系統性的培訓課程。討論課以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主題涵蓋了並行基本框架、加速硬體的編程、網絡通信、複雜程序配置和調試等在超算競賽中必備的基本知識技能。除討論課培訓外,通過參會、講座等其他形式,邀請領域相關專家,在前沿領域和超算最新方法和趨勢等主題上對隊員進行培訓。

在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系統的專業培訓下,同學們有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平時磨劍,賽場亮劍。項目組織同學參加了多項高性能計算競賽, 如全球大學生超算挑戰全球總決賽(SC'17)、CAPI異構計算設計大賽等。參加比賽的師生與國內外超算團隊開展交流,並以較好的專業水平和跨學科的多元性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我校的國際聲譽。在參與國際比賽的過程中, 北大超算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等校的參賽隊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持續至今,成為了一項優良傳統。

「超算是一個集實踐與理論於一身的項目。很多同學以後都要參加到科研工作當中,較好的科研訓練能幫助大家儘早入門。」項目負責人梁雲如是說。因此,除了進行程序編寫等實踐項目,該項目還將其中較好的部分總結成論文,以提供科研訓練。項目的部分成果已經以論文的形式發表的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頂級期刊Parallel Computing上。復現文章的發表極大的促進了同學們的對於學術嚴謹性的追求,同時論文復現也是同學們進入科研的第一步,幫助同學們進行科研入門。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超算創新競賽項目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將不同學科的同學聚集在一起,組建的是一支多元學科、欣欣向榮的隊伍,培養的是未來科研領域的冉冉新星。

受訪者 | 梁雲老師

採訪 | 丁舒曈

撰稿 | 丁舒曈、三一

編輯 | 三一

圖片來源於受訪者

相關焦點

  • 專業引導, 做學生科研創新的引路人 ——管理學院財務管理系本科生...
    滿媛媛為更好地加強管理學院本科生對專業認知和職業發展的指導,突出學院在科研型、創新性和實踐型本科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特色,結合《吉林大學本科生指導教師工作辦法》,我院制定了《吉林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指導教師工作辦法》。
  • 交大密西根學院本科生摘取2019年度ACM科研競賽全球桂冠
    近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以下簡稱ACM)2019年度學生科研競賽總決賽(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 Grand Finals)結果揭曉,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大四學生周壯壯憑藉參賽論文《DALS: Delay-driven Approximate
  • 2020 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正式啟動
    報名階段由各高校組織參賽隊伍報名,所有有意向參加的高校需要在2020年1月5日之前通過競賽官網向組委會提交申請,每個高校可以有多個隊伍,每支隊伍包括1名指導老師和5名在校本科生;預賽階段將在1月6日-2月28日之間舉行,報名參賽的高校隊伍將針對組委會指定的預賽試題提交比賽方案。
  • 廈大搭平臺支持本科生科創競賽
    央廣網廈門4月4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 歐陽桂蓮)廈門大學通過打造「學業競賽」和「本科生早期科研訓練」兩個平臺,創造條件加強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去年該校本科生獲得校外各級各類學業競賽獎項632項,同比增加66%。昨天下午,該校召開2014年度本科生科創競賽總結表彰大會,為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 做學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浙大城院本科生導師制的創新實踐
    城院的老師們在「本科生導師制」方面的實踐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了,他們將這一理念深入融入到學生培養過程中,帶領同學們參加科研項目、開展學科競賽、進行實習實訓、組織社會實踐……著力構建本科生早進課題、早進團隊、早進實驗室的育人模式
  • 海內外名校率先報名ASC19大學生超算競賽
    ASC19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正在火熱報名中,目前已收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華沙大學等多所海內外著名高校隊伍的註冊信息。按競賽日程安排,報名將持續到1月7日,而後所有參賽隊伍將開始初賽的比拼角逐。
  • 2020 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正式啟動,南方科技大學成為東道主
    11月21日,2020 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20)在SC19全球超算大會上舉行了首場說明會,公布了ASC20新賽季的賽事日程,位於中國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獲選為ASC20總決賽東道主。報名階段由各高校組織參賽隊伍報名,所有有意向參加的高校需要在2020年1月5日之前通過競賽官網向組委會提交申請,每個高校可以有多個隊伍,每支隊伍包括1名指導老師和5名在校本科生;預賽階段將在1月6日-2月28日之間舉行,報名參賽的高校隊伍將針對組委會指定的預賽試題提交比賽方案。
  • 視頻直播辦本科生創新創業年會 廈門大學表彰優秀科創競賽項目
    第四屆廈門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年會暨第八屆廈門大學本科生科創競賽總結表彰大會1日舉辦。 廈大供圖 中新網廈門4月2日電(楊伏山 歐陽桂蓮)以視頻直播方式舉行的第四屆廈門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年會暨第八屆廈門大學本科生科創競賽總結表彰大會1日舉辦。
  • 全球著名學術出版社斯Springer發行《超算競賽導引》書籍英文版
    6月24-28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ISC18國際超算大會上,全球著名學術出版社斯普林格(Springer)面向全球出版發行《The Student Supercomputer Challenge Guide》,這是全球第一本關於超算競賽的書籍《超算競賽導引》的英文版。
  • 他們為何對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情有獨鍾?
    ASC超算競賽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學生超算競賽,自 2012 年舉辦以來共有來自全球 7000 多參賽隊員參加比賽,吸引了眾多知名媒體的關注,其中不乏多次參與的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數以千計參加過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的人來說,每個人對競賽的理解可能都是與眾不同的。今天,我們採訪到 3 位不同領域的代表,看看他們眼中的ASC競賽有何獨到之處?ASC競賽充滿新鮮感Dan Olds,美國OrionX.net網站合伙人,HPC資深媒體人。他,是見證者。
  • 本科三篇頂會一作、超算競賽冠軍,2020清華本科特獎結果出爐
    在競選海報中,劉泓最為亮眼的是科研經歷。他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ICML 2019 和 CVPR 2019 發表論文,同時,他也擔任過 ICML、NeurIPS、AAAI、ICLR、IEEE TIP 等學術會議期刊擔任審稿人。
  • 從本科生科研中發現興趣與志向
    【數讀】  學術論文、畢業設計、學術競賽,哪些因素在本科階段對學生的未來選擇施加影響從本科生科研中發現興趣與志向作者:範皚皚 王晶心 張東明(分別系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副編審所以,本科生在選擇碩士類型時即體現了其潛在的對未來職業發展的選擇和取向。本科教育應該如何促進學生對自我興趣的認知,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成熟度?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本科生科研」是一個重要的抓手。我國研究型大學在借鑑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試行並推廣本科生科研計劃,本科生科研活動逐步得到重視。
  • 清華學生超算團隊獲國際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SC20總冠軍
    11月20日凌晨,2020國際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SC20)總決賽結果公布,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組建的學生超算團隊奪得總冠軍,同時取得LINPACK基準測試最高性能獎,獲得雙料冠軍。這也是清華在SC競賽中首次奪得三連冠。
  • 臺灣清華首奪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冠軍,北航破紀錄
    在剛剛落幕的2019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ASC19)上,清華大學惜敗,獲得亞軍。總冠軍則是:臺灣清華大學。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競賽中的HPL基準測試賽題中,創下每秒50.21萬億次浮點運算性能的成績,刷新比賽記錄。
  • 本科生「亮相」高水平國際學術平臺 有怎樣的「科研秘訣」?
    儘管「年輕」,在本科生科研上,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卻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僅2017級本科生中,在國際競賽中獲大獎、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共8人,佔這一級學生總數的3.8%。該校區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2017級本科生項煜晨是令人驚嘆的「八分之一」。
  • 本科生導師制納入高教系列職稱評審條件!這個省計劃開展本科生學業導師制改革試點
    二、申報條件  本科生學業導師制改革試點應已具備或近期可以達到以下基礎條件:  1.已實施學業導師制的高校;  2.教師資源充足,師資結構合理,高層次教師佔比較高;  3.具有相對豐富的教學、科研資源,實行選課制度,學科競賽組織得力,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明顯;
  • 國科大本科生獲全國大學生天文創新作品競賽科技類第一名
    2018年8月9日,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天文創新作品競賽(Chinese undergraduate Astronomical Innovation Contest, CAIC為了參加此次競賽,國科大本科生於今年年初組建了參賽隊伍,並在天文學院副院長劉繼峰老師的幫助下確定課題、籌備設備,在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建斌老師的指導、隊長許淵的帶領下完成了課題。
  •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計劃」科研育人探索與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10月29日,一場本科生學術論壇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舉行。經過前期評審,10篇優秀本科生論文在論壇展示,並接受評委評審。
  • 科研、競賽、遊學 東大學子寒假以「學」代「休」
    1月23日,記者來到坐落於東北大學東門的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儘管從1月13日放假已10多天,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卻沒有假期的冷清,依舊熱鬧非凡。在T-DT創新實驗室內,來自2016級自動化專業的劉昊汧同學正在帶領團隊成員緊張備戰2019年RoboMaster機器人大賽。
  • 計算機專業排名看超算實力,ASC競賽五大高校排名,中山大學第一
    ,而最體現計算機專業實力的是超算相關技術的體現,因此ASC競賽最能體現一所高校的計算機專業的實力,ASC競賽在頂尖超算人才培養上的作用已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認可。因此從2012~2019年間的ASC競賽數據來看,中國計算機專業五大高校排名如下:1、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3、上海交大、4、國防科技大學、5、華中科技大學。在五大高校中,中山大學的排名比較驚豔,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不過在冠軍的數量上,清華大學顯然獲得4次,表現更加優異,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都各有一次冠軍斬獲,說明了學科評估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