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
琺瑯工藝是一種外來技術,我國史書、筆記上曾稱其為「佛郎嵌」、「鬼國窯」等。它是以石英、瓷土、長石、硼砂以及金屬礦物為原料,經燒煉而成固態後,再經研磨,成粉末狀物質,然後將其填入畫在器表的掐絲花紋,入火燒制後打磨而成。
由於燒制過程繁難,且銅的來源日益匱乏,琺瑯器更多是作為尊貴地位的象徵。這些用品在宮廷內也只有帝王在正式膳宴、祭祀等場合方能使用。
為了顯示皇家的尊貴地位,清時在乾清宮正大光明殿上,到處陳列琺瑯器皿,如成對鼎式大爐、太平有象、雙鶴以及偏殿案頭的文具、鐘錶、爐瓶盒、花瓶、帽架等。(感謝大家的閱讀!您能將本文分享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