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現在的社會相比之前已經穩定很多,我國也已經屬於法治社會,但生活中難免有漏網之魚。
對於家長來說,出門在外最怕的就是遇到人販子,人販子手段殘忍花樣百出,即使家長再三防範,孩子還是會被人販子拐走。
前不久在一條新聞中看到這樣一件事:一位寶媽帶著3歲的寶寶出門買菜,因為菜市場人多嘈雜,寶寶很快就被人販子盯上了。
趁寶媽不注意,人販子一把抱住寶寶,哭著說「寶貝我可找到你了!」隨後又轉頭對寶媽說「你個人販子!看我不打死你!搶我孩子!」
寶媽看到這個情形,雖然有點懵,但因為母親的本能,馬上知道這是人販子的套路,於是開始大喊「憑什麼說孩子是你的!你才是人販子!你看我手機裡,都是我家寶寶的照片!剛出生的都有,你有嗎!」
人販子聽到這話,還沒等周圍人反應過來,放下孩子灰溜溜的就走了。寶媽的反應也得到周圍人的怒贊。
但仔細想想,這件事太讓人後怕,因為誰也想不到人販子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這樣「搶孩子」,真的太可怕了。
人販子有哪些常見「騙術」?
拿玩具和食物哄騙孩子年齡小,思想單純簡單沒有欲望,所以人販子騙孩子非常容易,只需要用玩具和食物就可以。
很多大人用食物就可以抱起孩子,孩子看到玩具就會跟著別人走。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和上學的時候,老師都會給孩子看一些視頻,讓孩子心理有警惕意識。
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不許隨意和陌生人說話,陌生人給的食物不要吃,但孩子心底裡並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單純的聽家長的話而已。
假裝自己和孩子認識現在很多都是家裡好幾位家長撫養一個孩子,通常情況孩子去上幼兒園,都是由老人去接送,因為爸爸媽媽的工作很忙,晚上還需要加班應酬,沒有時間去接孩子放學。
老人年齡大眼神不太好,難免出現疏漏的情況。於是很多人販子會裝作自己是孩子的家長,想要接走孩子。
如果老師警惕性強,便會及時發現人販子面生,如果老師疏忽大意,那麼孩子就會被人販子拐走了。
利於孩子的內心單純孩子的內心非常單純,在面對他人求助時,會本能地想要幫助對方。很多人販子會利用孩子的善良讓孩子幫忙,然後拐走孩子。
5歲的琪琪在家門口玩,被路過的一對夫妻搭訕,夫妻說自己的小狗狗跑丟了,問琪琪能否幫助尋找。琪琪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剛要和夫妻走的時候,就被琪琪爸發現了,多虧爸爸及時阻攔,沒讓人販子得逞。
分散大人注意力家長都會推著嬰兒車帶孩子去公園或小區裡散步,如果家長是一個人帶孩子,那麼便會給人販子有可乘之機。每個家長都喜歡別人誇讚自己的孩子,人販子會組團合作。
其中一個人販用誇讚孩子的方式來分散家長的注意力,另一個人販在這個時候出現什麼問題來求助家長,多個人販子一起合作,搶走孩子的機率非常高。
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會經歷什麼?
乞討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最常見的下場就是被迫乞討,身體四肢被砍斷,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乞討,很多孩子的嗓子被人販子毒啞,害怕孩子向他人求助說話。
在大街上會看到乞討的孩子,他們眼神無助落寞,身上穿的破爛骯髒,很多人看著心疼,會給上幾塊錢。
但這些乞討的錢並不會落到孩子的手裡,都會被人販子拿走,孩子一分錢也得不到,他們只是人販子的賺錢工具。
賣掉很多農村偏遠的地區非常貧窮,那裡的男人娶不到老婆,也沒有孩子,所以想要用錢買一個孩子,於是就會聯繫到中間人。
被人販子拐走的孩子,運氣好的不會被砍斷四肢去乞討,而是被賣到偏遠地區給別人當孩子。
如果這家人心地善良,還會對孩子很好,免受皮肉之苦。但如果這家人心思狠辣,那麼孩子的處境便會非常艱難。
家長如何防範人販子對孩子下手?
讓孩子少與陌生人說話孩子和大人不同,大人可以分析出對方說話的內涵意思,但是孩子的內心單純,面對他人的問題,只是單純的對方說話,並不會分析出裡面的意思。
所以即使家長告訴孩子什麼樣的人可以說話,什麼樣的人不可以說話,孩子也記不住,也無法分辨出來。
孩子在說話時會減少敏感度,很容易被對方套話,所以從最根本上解決,就是讓孩子儘量不和陌生人說話,這樣就不會讓對方有可乘之機。
記住家長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有些孩子走丟並不是被人販子搶走,而是和家長走散了,所以讓壞人有了可乘之機。
家長要讓孩子記住家長的真實姓名,背下來家長的電話,必要時也需要記住家庭住址,小區的名稱,門牌號等等。
這樣在遇到巡邏的警察時,孩子可以及時說出家長的聯繫方式,儘早的與家長相聚。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緊急的求助電話,哪個電話是報警電話,哪個電話是急救電話等。
不要輕易開門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難免會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無論什麼情況都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
有的人販子會將自己裝成鄰居,來敲門借東西,這個時候孩子的善良很容易被激起,家長要告訴孩子千萬不要給對方開門。
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人都不會向比自己弱小的人求助。大人只能和大人求助,根本不可能向小孩子求助。
如果孩子拿不定主意,或者內心非常緊張,一定要及時給家長打電話,或者撥打報警電話說明情況。
與家長走散不要亂跑家長都會帶孩子去公園或遊樂園玩,但是這些地方人群密集,如果家長沒有抓住孩子的手,就很容易和孩子走散。
在出發之前,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亂跑,要在原地等候,等家長回來尋找。
同時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如何使用手機撥打電話,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智能手錶,在關鍵的時刻會起到重要作用。
羊駝媽媽結語:
孩子的防騙意識非常重要,家長讓孩子從心底裡知道這個社會的殘酷性,每個人都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看相關的拐賣電影,讓孩子直觀了解到人販子的險惡。但不要讓孩子對這個社會看得太過黑暗,好人還是很多的,壞人只是少數,讓孩子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很善良的就好。
你家寶寶有這些防騙意識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