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的麥當勞:你未曾見過的世界,流淌著人間最大的悲歡

2020-12-25 沐輕說

凌晨三點,熟睡本該是每個人生活的常態。

但是,你見過凌晨三點的麥當勞嗎?

提起麥當勞,每個人都很熟悉,它是快餐速食的代名詞,每天滿足著人們對飲食的緊急需求;

除此之外,它也有另一個被人們所熟知的名字——全國最大的連鎖公廁。

相信很多人對麥當勞的了解僅止於此。但事實上,這些只是我們所看到的表面。

在一座偌大而繁華的城市裡,當喧囂散盡、萬物歸寂之時,很多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生活,而麥當勞卻代表著另一種生活的開始。

上周末的凌晨三點,我推開了車站附近一家麥當勞的門。

打開門的一剎那,我有些詫異,本該冷冷清清的麥當勞竟被各色各樣的人充實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滿了角落,宛若一個大型的避難所。

他們側身而臥,滿目倦容,沒有交流,每個人似乎都沉浸在這空間中,等待時間的緩緩流淌。

印象中的麥當勞是一家連鎖的快捷餐廳,有著小朋友喜愛的炸薯條,以及第二份半價的甜筒。

而我此刻看到的則是一家深夜食堂、深夜客棧,以及這座城市脆弱而又無力的一面。

談話之餘,我從工作人員那裡了解到:在麥當勞留宿的人多半是一群被家庭拋棄,或被收容所驅逐的人。

這些人被稱為「麥難民」,他們來到麥當勞——

不必擔心會被驅趕;

不必在大街上低聲下氣地要飯;

不必在公園的長椅上尷尬地睡覺。

在這裡,麥當勞給了他們最起碼的安全與體面,讓他們能夠在一座「冰冷」的城市中依然頑強的掙扎著……

01

來自杭州的李大叔就是「麥難民」中的一位。

父母先後過世,與妻子早早離婚,膝下並無子女的李大叔已經在麥當勞裡呆了三個多月。

除夕之夜,按照中國習俗,無論天南海北一家人本應該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但李大叔卻獨自一人在麥當勞裡度過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夜晚。

與其他上班族一樣,他每天都會早起,然後去旁邊的商場裡把麻袋包存上,跑到圖書館裡看一天書,傍晚時分再回到麥當勞,點上一個套餐,結束他忙碌的一天。

李大叔告訴我們,來到這座城市,是為了「重新開啟他的人生」。他想要實現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夢想;

他喜歡燕子,喜歡燕子離開家鄉去遠方築造巢穴這詩一般的生活。等到他讀了足夠多的書,就準備啟程去遠方。

說到這,我看到他眼裡閃著光。

詩和遠方是夢想,眼前的苟且也是夢想。原來,深夜的麥當勞並非只是一個避難所,它也是人們夜晚的烏託邦,庇護著所有人的夢,承載著生活的希望與明天。

在生活沮喪時,我曾問自己,明天會更好嗎?在李大叔這裡,我找到了答案。

02

豆瓣上有個網友說:「我有一個習慣,無論去到任何一個城市,都會下意識找找當地的麥當勞。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那個黃色的大M總能給我帶來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這份親近不亞於「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尤其對於那些在異地他鄉打拼的人們,這個黃色大M,在深夜明亮的就像是一座「燈塔」,成為他們身心的棲息地。

有一對夫婦,都是計程車司機。兩人一輛車,兩班倒,當一人開車時,另一人就在附近的麥當勞裡休息,兩人依次輪流。

每天晚上都能看見他們在麥當勞的暖光下,給遙遠的父母和孩子撥去電話。

他們說,麥當勞就像家裡的餐桌,能夠趴在上面計算一天的收成,也能夠連接到千裡之外的親情。

偶爾從電話透露的零散信息中,能夠聽得出,等掙夠了錢,他們打算回到老家做點小生意。

夜很深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味道比以往更濃了一些。

有人說,沒有見過一個城市凌晨的人,是不會真正了解一個城市的。當浮華散盡,當黑暗覆蓋了喧囂,這時,你才能看到隱藏在街頭巷尾,那份歸於寧靜之後的汗水與夢想。

我望著麥當勞裡那些睡得七扭八歪,因蜷縮而無法得到伸展的身體;看到他們蒼老的臉上,寫滿厚厚的疲憊,突然想起一句話,「吃過的苦,有一天都會變成甜的。」

03

在麥當勞裡還住著一群「受傷」的靈魂。

一名55歲的女性,因為長期受到丈夫的暴力虐待,無奈之下,選擇了這個更「安全」的地方。

還有一名孤獨的老人,因為老伴去世,無法獨自面對漫漫長夜,選擇了與這些「麥難民」相伴。

對於他們來說,暴力、孤獨要比夜宿街頭,從深夜坐到黎明要難捱得更多。

《萬箭穿心》裡有這樣一句臺詞:「道理簡單,想通它很容易。生活卻很複雜,容忍它卻不是易事。」

孤獨、恐懼、謾罵、捶打,這些日復一日的折磨其實藏在很多關門之後的家庭裡。若不是曠日持久的精神荒涼、壓力所迫,沒有誰願意在悽涼的午夜做一個無人問津的流浪者。

生活中,我們看見的,常常是大城市的明亮,處處繁華,高樓林立,給人以安全感。

但目之所見,並非城市的全部面貌。在繁華、喧鬧的背後,在許多我們看不到陰暗角落,其實很多如同紙片一樣的人生,被磨難、被困境、被歲月的種種所曲折。

而這些,在凌晨三點的麥當勞裡,隨處可見。

04

而這些,在凌晨三點的麥當勞裡,隨處可見。

2017年電視劇《深夜食堂》火的時候,一夕之間,所有讚譽加諸彼身,被認為是夜晚最暖心治癒的存在,它幫助一群在城市漂泊無依的人找到了暫時的靈魂歸宿。

但事實卻是深夜的街頭,填飽肚子、有一席落腳之地已屬難得,更不要提體面地坐在沙發上暢談人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麥當勞才是真實版本的深夜食堂,也正是那群「麥難民」們賦予了麥當勞新的含義。

它容得下身體,也容得下靈魂。不僅收留了那些為生活所迫無家可歸的人,也聚集了一群城市裡孤單的靈魂。

不管你是誰,無論你幾點走進那裡,都可以花上十幾塊錢,買到一份最廉價的溫暖,予生活以慰藉,予精神以療愈。

在這裡,任何時候都有暖黃色的燈光為你亮著,容你緩緩氣,吃飽一餐飯,再回頭和生活較勁。

這是我從深夜麥當勞裡看到脆弱而又鮮活的一面。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凌晨三點那些流浪者的存在,總以為自己是千千萬萬人群中最不幸的那一個,看到的也是別人過得比自己幸福、快樂。

所以,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看到兩種人,要麼拼了命地攀比、炫耀;要麼拼了命地抱怨和發洩情緒。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客觀的認清生活的真相——我們雖不是最幸福的那個人,但也絕不是最不幸的那一個。

當你在飯桌上,為飯菜的不合口而遷怒時,在麥當勞裡卻有一群人只能靠撿別人剩下的殘羹剩飯為生;

當你穿著一身名牌,在朋友圈裡炫耀時,在麥當勞裡還有一群人因生活的不堪重負,一次次落淚;

當你呼朋引伴,瀟灑度日時,在麥當勞的角落裡還有一群人已經被家庭拋棄很久了;

當你在抱怨生活不如意,隨意發洩情緒時,在麥當勞的裡還有一群人只因為疲憊一天之後能夠吃到廉價的炸雞,而心生竊喜。

這個世界上,有人身處高樓,有人住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也有人一身鏽,這永遠是一個不可逃脫的現實。

當你困頓、潦倒,對生活沮喪,感到患得患失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去凌晨的麥當勞看一看,那裡,或許會幫你找到對抗生活的勇氣。

相關焦點

  • 你見過凌晨3點的浦東機場嗎?
    你見過凌晨3點的機場嗎?我見過! 凌晨的星空,你的想像是什麼?深邃的夜空?滿天的繁星點點?亦或是搖曳的燭光裡悠悠的音樂飄揚? 但當你身穿手術衣、防護服靜候在凌晨的浦東機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5月18日凌晨1點到5月18日晨5點,是我的夜班值守時間,但在更早的時間,我們早已到達停機坪待命。在候場的大巴上,溫度著實有點低,為了更方便穿上防護服,我們在採樣之前的基本裝備就是手術服,這樣的配置在凌晨的大巴上有點瑟瑟發抖,軍大衣成了我們手術衣外的標配。
  • 你見過凌晨5點的麥當勞麼?半個新加坡的人都見過!
    原來,都怪麥當勞12月3日在臉書發布的一個消息:沒錯,這是麥當勞與三麗鷗公司(Sanrio)合作的周邊商品「My Melody飲料薯條桶」,原本只在日本發售的,但12月3日,麥當勞突然官宣,新加坡也會在12月6日開賣!日本有兩款,一款是巴士一款是My Melody,在新加坡只售賣My Melody:
  • 「你可能都沒見過凌晨3點的西湖吧?我們見過啊!」一個北方小夥最近...
    都市快報訊 即便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也未必見過凌晨三點的西湖吧?還是12月裡,下著細雨、寒風瑟瑟,凍到零下的西湖。但就是這般「獨特」的風景,從北京來的王旭整整看了一個月。 一個月前,王旭和團隊總共15人從北京飛到杭州,負責杭州首屆湖濱國際燈光節的部分藝術裝置搭建。
  • 史上最孤獨無奈的八首詩詞:說盡人間悲歡 道盡人情冷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孤獨無奈的八首詩詞:說盡人間悲歡 道盡人情冷暖 孤獨,總是生命的常態。 如果說世間只有一種情感亙古通今,那可能就是孤獨。李白的孤獨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柳宗元的孤獨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林語堂的孤獨是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   原標題:史上最孤獨無奈的八首詩詞:說盡人間悲歡 道盡人情冷暖      孤獨,總是生命的常態。
  • 凌晨十二點的「網抑雲」,藏著多少重度抑鬱症的妖魔鬼怪?
    推算了一下時間,這條朋友圈應該是在凌晨十二點的時候發出來的。說實話,發朋友圈的這位兄弟平時是個陽光正能量的憨憨,萬萬沒想到,這樣一個每天「哈哈哈哈哈」的人也逃不過「十二點的人間不值得」。Emo boy/girl,戴上耳機沉浸在自己的傷心世界或寫下一段段心碎文字。
  •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的,你見過嗎?
    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科比曾經說過的「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的,你見過嗎?「。是的,能夠成長為籃球領域的超級巨星,除了有過人的天賦,也必定有付出別人所沒有的付出.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在羨慕別人的好生活,高收入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去想一想別人的付出呢?緬懷科比,願在天堂安好。
  • 實用英語|吃貨篇:麥當勞點餐
    在國外旅遊走進麥當勞,抬頭看著熟悉的「menu」,嘆口氣...還是跳不出「this and this」 「no no yes yes」的魔咒,真是「同一個世界,不同的麥當勞」啊!本以為國外菜單上是「hamburger」的天下,卻未曾料到全是不認識的單詞,瞬間詞窮,只能用世界通用肢體語言。在此,小編奉上麥當勞點餐英語,請您笑納~------進入麥當勞,通常服務員會問:Hi ~ May I help you?
  • 在國外的麥當勞點餐前必看攻略
    在國外旅遊走進麥當勞,抬頭看著熟悉的「menu」,嘆口氣...還是跳不出「this and this」 「no no yes yes」的魔咒,真是「同一個世界,不同的麥當勞」啊!
  • 原創:寫在凌晨四點十四分
    這是公元2020,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四月的第四天,是凌晨的四點。我昨夜在夢裡,準備了一夜,用甜蜜的回憶遮掩著傷痛,用相逢的幸福模糊了眼睛,用我起初見你時的微笑告別每個字代表的心疼。我大概看了看,我已經寫完的給你的字相當於一個宇宙的星辰,我沒有寫完的給你的字相當於其他所有的宇宙。我在夢裡摟著宇宙啼哭:為什麼時間要奪取了我的青春?!這是公元2020,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四月的第四天,是凌晨的四點。
  • 麥當勞再登熱搜!他好像沒用心做雞了……
    這次也不例外,近期紐西蘭解除了最高封閉狀態,想不到解禁後的第一件事是,整個城市的人不約而同的在凌晨5點半衝到了金拱門。還有不少人原來在4點半已經在金拱門附近蹲點了,也有人連夜跑了不止5家分店,就在這一天,漢堡就售出約30萬個......
  •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投資人科比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投資人科比 2020-
  • 麥當勞工作體驗?麥當勞工作細節介紹,麥當勞工資待遇
    麥當勞全職和兼職員工的工作內容是一樣的,廚房就是 炸東西,煎東西,做漢堡。前臺的就是,點餐,打飲料,打薯條。
  •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香港嗎?他見過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香港嗎?他見過劉德華是個女兒奴,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過劉德華為了女兒有多拼?恐怕大家就不太了解了,不過還是有人知道的,劉德華的好友周潤發就曾經吐槽,劉德華每天三點鐘就會起床給女兒做早餐,五點鐘的時候就要送女兒去上學,你見過凌晨三點的香港嗎?他見過。
  • 美國遊客: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見過凌晨三點時候的廣州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了質的飛躍,人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國家對中國的發展沒有很好的了解,被當地媒體誤導,很多外國人誤以為中國是一個相對「窮」「落後」的國家,讓人哭笑不得,今天說的是美國遊客: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見過凌晨三點時候的廣州。
  • 麥當勞最經典的兒童套餐玩具,你見過幾個呢,我打賭不超過2個
    1979年,麥當勞推出了買快樂兒童餐送玩具的組合,瞬間也讓麥當勞成為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餐廳之一,80和90後的朋友們多數都經歷過,打開麥當勞紅色餐盒,取出玩具時的那一份喜悅和感動。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五個麥當勞最經典的玩具,如果你都沒有見過的話,就證明你還很年輕!
  • 麥當勞擬推出凌晨早餐 混合日常早晚餐菜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商業周刊》6月7日報導,美國麥當勞餐廳將推出「凌晨菜單」,將早餐的供應時間提早至午夜12點。該菜單將混合日常早晚餐的菜品。預計新增的早餐菜品將包括煙肉蛋漢堡、香腸鬆餅、蛋白卷、酸奶酪、薄煎餅等,另外,土豆煎餅配上日常供應的漢堡、麥香雞塊都將是不錯的選擇。
  • 沒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卻在凌晨4點聽聞你去世的消息
    北京時間凌晨4點,傳來一個噩耗:美媒TMZ報導爆炸性消息,NBA球星科比於當地時間星期天(1月26日)早上10時許,在卡拉巴薩山一起直升機墜毀事件中不幸遇難,終年41歲。一同離開的的還有他13歲的女兒吉亞娜。
  • 日留學生: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見過凌晨四點的深圳
    我們國家這些年取得的驕人成績有目共睹,世界都為我們感到讚嘆。而且伴隨我國教育的迅猛成長,很多發達國家也開始鼓勵國民到中國留學,對於他們來說,來到中國留學,成本不用很高,還能學習到很多世界領先的知識,是個不錯的選擇。
  • 你見過凌晨兩點的兒童醫院嗎?
    導讀:你見過凌晨兩點的兒童醫院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見過凌晨兩點的兒童醫院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血液裡流淌著番茄醬的麥當勞人準備五年內幹成這件大事
    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改革開放為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目前,中國內地市場已經是麥當勞全球第三大市場,也是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雖然麥當勞在進入之初是一家外資企業,但從一開始就明確了本土化的發展戰略。」立足當下,血液裡流淌著番茄醬的麥當勞人準備將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從2017年的2500家增加至2022年底的4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