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種徵兆

2020-10-21 有聽故事FM

人的一生到底是怎樣被決定的?

BBC曾拍過一部意義非凡的紀錄片《人生七年》,來追尋決定人生的答案。

花費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最後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紀錄片的開篇語:

「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

古語云:「三歲看七歲,七歲定終生」,同樣的道理。

孩子將來發展如何,關鍵在於早年教育培養出的性格。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也曾說:

一定要正確塑造孩子的性格和最早期的習慣雛形,千萬不要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正因為小,潛意識裡形成的習慣,將會影響其一生。

只有早期孩子具備良好的習慣性格,以後的發展才會後勁足。

否則,即便天分過人,人生的下半場也可能平平淡淡。

以下這4種習慣徵兆,會阻礙孩子的長遠發展,父母們一定要儘早重視。

不能堅持,是成功的最大阻礙

央視《開講啦》舞臺上,武漢大學校長周葉中說:「人和人之間,最小的區別是智商,最大的區別在堅持。」

深以為然。

許多時候,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源自兩點:堅持和不堅持。

前者背負壓力,卯足了勁兒,最終走向通往夢想的路;後者輕言放棄,一時輕鬆,可卻錯失了本可以擁有的精彩。

曾經陪孩子看過一部非常勵志的動畫短片。

小P是一隻身材矮小的狗,但是他小小的身體卻藏著大大的夢想:成為一隻合格的導盲犬。

導盲犬的選拔要求極高,天生有點矮小和笨拙的小P,總是把事情搞砸。

練習的時候,它每次都讓「主人」跌跟頭.

因為身材過於矮小,小P沒有辦法控制狗糧分配器,上課時也夠不到課桌。

但是,小P並沒有就此放棄,身高不夠,它就用鼻子控制按鈕。

它一次又一次地堅持練習,慢慢地,小P終於學會了提醒「主人」繞過障礙物。

但是在最後的考核中,小P還是不小心出了差錯,被趕出了訓練基地。

趴在窗戶上哭泣的小P,突然聽見身後傳來轟隆隆的聲音,一輛運土車眼看著就要撞上一位盲人小姐姐,危急之下,小P飛奔過去。

它拉住小姐姐的背包,迅速帶領小姐姐抵達安全的地方。

而這一幕,恰巧被導盲犬訓練師看到,小P終於如願以償,它戴上了導盲犬合格勳章。

事實上,小P是真實存在的,這隻萌哭無數人的拉布拉多,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所謂看似光鮮的成功背後,都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堅持。

日本富士電視臺曾經推出一部福原愛的紀錄片。

紀錄片從4歲跟拍到28歲,記錄了這位天才桌球少女的成長軌跡。

福原愛曾問拍攝的導演,當初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選擇拍她?

導演的回答耐人尋味。

第一次見到福原愛時,她正在練習回球,反覆打都不能順手。

5歲的福原愛一邊抽泣,一邊練習。直到所有選手都離開,拍攝也結束,她依舊沒有放棄。

導演的選擇,看似偶然,其實早有預兆。

因為導演堅信,能夠堅持的孩子,未來必將成就非凡。

對於孩子來說,堅持和放棄只是一瞬,但是堅持的種子在埋下的那一刻,就註定會影響一生。


負不起責任的孩子,就有擔不起的人生

列夫·託爾斯泰說:

「一個人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責任和擔當,他就缺乏自我負責的力量,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成才。

看過一期訪談節目。

30歲的小鄒不出去工作,靠著父母生活,老兩口處於被兒子拖垮的邊緣。

父母鼓勵也好,狠話刺激也罷,小鄒不為所動,說多了反倒氣急敗壞。

小鄒的頹廢和女友有關。

他初次戀愛,對女友有求必應,為了滿足攀比心,透支信用卡,甚至挪用公款。

可事發後,女友卻離開了。

小鄒遭遇打擊,搬回父母家裡,也不再願意出門。

令人咋舌的是,小鄒對自己的處境完全呈甩鍋狀態:

他痛恨女友無情無義,尋思著再次碰到要讓她好看;

他責怪父母安排太多,以致於現在沒能力做選擇;

他抱怨家人說話刻薄,所以乾脆自己什麼都不做。

三十歲的男人,依然猶如孩子一般推卸責任,遇到困難只會撒潑耍賴。

節目觀察員一針見血:你因為自己不開心,把所有人拖進你的戰場,讓他們對你負責。

人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孩子也同樣如此,出現問題,本能反應就是躲在父母的羽翼下。

但是,過度的保護,會扼殺孩子的責任感。

父母教會孩子負責,他們才會直面遇到的困難,認真對待自己周圍的人和事。

父母捨得孩子負責,他們才能體會盡責任的樂趣,進而產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那些小時候不願意負責任的孩子,長大後也往往擔不起人生。


小時候怕吃苦,長大後要吃大苦

屠格涅夫說: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孩子年少時沉溺於甜,還是和吃苦相伴,會造就截然不同的命運。

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講述了一對親生兄弟的故事。

哥哥伊萬家境富裕,住著聯排別墅,政壇之路也走的穩紮穩打。

弟弟大衛生活窘迫、一事無成,賴以棲身的是一輛破舊的房車。

兩個人的性格也天差地別,哥哥有著極強的責任心和財富意識,即使身家千萬,依然對自己要求嚴苛。

弟弟個性散漫,不願意吃苦,很少有工作能堅持做下去,寧願空想抱怨,也不想踏實地謀生。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父母,甚至同樣的教育背景,卻有著天壤之別的人生。

成年後的結果,都能在童年時代追根溯源。

兄弟倆的差別,就藏在父母差異化的對待中。

哥哥起早貪黑,忙著打零工時,弟弟可以悠然地睡懶覺,享受準備好的早餐。

哥哥離家創業,積累第一桶金時,弟弟每天遊手好閒,百無聊賴地惡作劇。

哥哥童年可以說是忙碌而沉重的,但是,他所有吃過的苦,都鋪墊成了未來的路。

吃苦是一種能力,吃得了苦的孩子,不會有走不出去的困境。

吃苦中磨練出來的品質,會內化成身上的隱形財富。

梁啓超在給大女兒的信中寫道:「我想有志氣的孩子,總應該往吃苦路上走。」

父母捨得讓孩子吃現在的苦,孩子未來才能收穫真正的甜。


不懂感恩,未來的路越走越窄

作為父母,自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磨鍊孩子的心志,開拓孩子的見識,但很多父母卻忽略了,培養孩子懂得愛、知感恩,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不懂感恩的孩子,不知道給予,只懂得索取,他們會把別人的付出看作常態。

一旦這種常態被打破,就容易抱怨、偏執乃至冷血。

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眼裡也只會看到自己,心裡記掛的全是利益,成為一個自私涼薄的人。

前輩講過一個故事。

兩年前,他手下來了個男孩,聰明乖巧,踏實肯幹,前輩心裡讚賞,手把手帶的頗為用心。

有時候,男孩項目出點狀況,前輩也多多提點,大有提攜他的意思。

果然,公司年終考核的時候,男孩各項排名靠前,晉升希望很大。

可出乎意料的是,晉升名單出來,男孩卻不在其中。

此後,男孩對前輩的態度明顯轉變,他對項目不再積極,出現問題,抱怨和推卸倒是越來越多。

前輩失望之餘,又暗自慶幸,索性對他敬而遠之,不再親近。

其實,男孩不在名單上,是因為公司要開拓新的市場,可還沒來得及和他談,他就自己斷絕了前程。

不懂感恩的人,永遠把觸角向外伸,他們不懂得珍惜,渾身充滿戾氣和抱怨,別人也只會離他越來越遠。

感恩的背後是寬容和良善,作為回饋,孩子也將收穫更多的溫暖和善意。

正如作家劉迎軒所說:

生命是一種回聲,你把最好的給予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當我們學會了欣賞和感恩,就擁有了幸福和快樂。

教會孩子感恩,才會擁有越走越寬的人生。

俞敏洪說:

「培養孩子如同種樹,只有先在根上滋養他,然後以品德之養分來灌溉,孩子就能長得枝葉繁茂,離陽光更近一些。」

許多長大後難以改變的頑疾,都是小時候養育根基時的錯位。

不學會堅持,就看不到時間的力量;

不理解責任,就擔不起自己的人生;

不能夠吃苦,就會錯過生活的錘鍊;

不懂得感恩,就體驗不到人間的溫暖。

身為父母,與其費心矯正孩子的枝葉,不如從小用心培養孩子最根本的品質。

只有成長的根基深扎於地下,孩子未來才會擁有更廣闊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從小有四個徵兆的孩子如若不及時改,長大後不僅沒出息還會吃大虧
    從小就有下列四個徵兆的孩子如若現在不改,長大後不僅沒出息還會吃大虧: 第一點:孩子從小一定要教育他誠實守信,不誠實的孩子會推卸責任,沒有擔當,這將成為他成長後是否有出息的檢驗標準之一。第二點:怕吃苦的孩子沒出息。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
    小時候,記得父母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等你長大,有出息了,我們也就省心了!」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重視。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7歲前不糾正就來不及了
    教育孩子絕對不能秉承著「等到孩子長大後就懂事了」的理念,沒有孩子是自己就懂事的,都需要父母一點點去教,如果父母小時候不教,長大後也就沒有教的必要了,畢竟那時孩子都不一定搭理你。長大後沒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7歲之前不糾正就來不及了,到時候孩子性格基本上已經定型,如果不是遇到什麼大事,基本上沒有改變的機會。
  • 芭迪熊分享: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
    小時候,記得爸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等你長大,有出息了,我們也就省心了!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重視。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小時候,記得爸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等你長大,有出息了,我們也就省心了!」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重視。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現在不改,將來要吃虧
    俗話說:一葉知秋,從孩子小時候的品行習慣也能窺探到他長大後什麼樣,所以出現以下4種情況,媽媽們就要注意啦。小時候,記得爸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等你長大,有出息了,我們也就省心了!」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4個徵兆,現在不改,將來要吃大虧
    如果說成為何同學這樣「有出息」的孩子很難,那成為一個「沒出息」的孩子有多容易?只要父母不重視、不培養孩子早期的行為習慣、不做出任何改變就行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成長的起點。給孩子在自由但卻有序的環境成長,是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小來英才: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徵兆,將來吃大虧
    小時候記得爸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等你長大,有出息了我們也就省心了!全天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結果大多數家庭都不盡如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三個徵兆家長們要多加留心!01、孩子不誠實,經常推卸責任俗話說: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對於孩子來說,誠實是他小時候,必須養成的一種品德。
  • 育兒專家: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重視
    圖文/蓓蓓編輯/蓓蓓雖說三歲看老這個說法有點誇張,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人的性格很多時候都是小時候養成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能夠從孩子小時候看出他長大後是什麼樣子。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其實這些孩子們從小就已經將自己將來的樣子表露出來了。曾經有個育兒專家說過,長大後沒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會有一些表現,家長要重視,否則等孩子長大之後就太晚了。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現在不改,將來要吃大虧
    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不誠實經常推卸責任俗話說:「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現在有很多孩子,特別怕吃苦,缺少恆心和毅力,只要遇見一點點困難,就想著逃避。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很難會有出息。怕吃苦的人,做什麼事,都好吃懶做、怕累、不努力奮鬥、不上進。記得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位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
  • 「家庭」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不改終將吃虧
    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重視。1孩子不誠實經常推卸責任俗話說:「小勝憑智,大勝靠德」。對於孩子來說,誠實是他小時候,必須養成的一種品德,也是檢驗他長大後,是否有出息的標準之一。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小學生騎自行車,不小心撞上了一輛私家車。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4個徵兆,現在不改,將來要吃大虧
    小時候,記得爸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等你長大,有出息了,我們也就省心了!」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卻沒能實現父母的心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長大後是否有出息,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重視。
  • 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小時候就有徵兆了,這4種情況父母要注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眾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雖然說孩子健康長大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就,但如果孩子以後能夠有所成就,那對父母來說也是十分欣慰了。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優秀,長大後更有出息,對孩子實行各種學習教育。但其實,細節往往透露格局,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也可以看到一些孩子未來的發展。
  • 長大後不孝順的人,從小就有徵兆,這3點特徵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未來是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從小時候就有徵兆。從人們的道德角度來講,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子女長大後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但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教育不正確,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差,尤其是從小被慣到大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會成為「白眼狼」,到時候家長後悔都晚了。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預兆」,9歲之前最好及時改正
    因為過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各方面大多已經成型,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了。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預兆」,9歲前最好及時改正:1.喜歡推卸和逃避責任承擔責任是需要有勇氣的,有些孩子總是會在該承擔責任的時候選擇逃避與推卸。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難成大事。因為這種孩子將來如果走入社會的話,在大家都了解他的為人以後,必然是會疏遠他的,因為這種人沒有信用,沒有擔當,是很難在社會中立足的,更別說想要有多大的出息了。
  • 長大後自私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數有這3種表現,第2種最惹人厭
    意思就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人們就能通過這個孩子說話做事的方式,基本判斷出他長大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否會有出息。比如說吃飯這種簡單的事情,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涵養。我們在吃飯時都講究一種餐桌禮儀,而有的小孩在吃飯時無意間展現出來的細節,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有沒有家教。
  • 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沒出息,尤其是第一種!
    恰恰因此,便有了從吃飯行為來看孩子長大後如何的說法。如果你家孩子吃飯時總出現這4種行為,長大後可能會沒出息,尤其是第一種表現,家長朋友們可要引起注意啦!二、吃飯時獨佔食物,全然不顧旁人感受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總歸有一些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和不喜歡吃的食物。可要是孩子總將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獨佔,絲毫不準他人染指,那家長朋友們可要注意了!
  • 這5種孩子總被大人誇讚「機靈」,但長大卻是「沒出息」的主力軍
    不過有幾種看似機靈的孩子,長大卻很容易沒出息。不過這也是給父母敲響了警鐘,過度的「機靈」不僅會給別的孩子帶來傷害,還會影響到孩子自己。這5種孩子總被大人誇讚「機靈」,但長大卻是「沒出息」的主力軍1.能說會道有些孩子小時候表達能力很好,學說話也很快,還會有意識地去學著大人說話,或是模仿家人說話的方式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一般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其實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反而她寓意的非常深刻。孩子從小的行為就能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和素質。特別是在餐桌上,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數值水平。老一輩人常說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足可以說明一個人吃飯的表現有多重要,尤其是吃飯時有許多禮儀,我們都更加需要尊重,不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能讓孩子無所顧忌,吃飯完全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教養深淺,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
  • 孩子長大後是不是「白眼狼」,從小就有徵兆,願你家娃沒這些特徵
    文|西紅柿媽媽按理說,爸媽抱養回來的娃,只要得到善待,孩子都應該挺孝順。可惜,有些事完全沒法預料,就像有些孩子,在小時候就有「大不孝」的徵兆。可爸媽卻沒發現,疏忽了糾正娃。上海26歲的男子嚴先生,在室內縱火,眼睜睜把妻子給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