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工程」——烏東德左岸電站第四臺機組正式...

2020-12-22 央廣網

慶祝投產發電(央廣網發 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供圖)

央廣網成都12月20日消息(記者賈宜超 通訊員習心豔)12月19日18時,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建設有限公司安裝調試的烏東德水電站左岸電站3號機組完成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是我國又一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截至目前,烏東德水電站已有4臺機組投產發電,預計2021年7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據悉,3號機組於12月4日首次正式啟動,機組運行過程穩定,各振擺、軸承瓦溫監測數據指標良好。3號機組啟動成功後,陸續完成包括熱穩定試驗、155%機械過速試驗、空載下的調速器、勵磁系統、計算機監控、機組同期併網及甩負荷試驗等近100項試驗,分別對機械性能、電氣、操作、保護、自動控制等技術指標進行檢驗,12月16日完成規程和規範要求的全部試驗項目,並在各項技術指標達到設計標準之後,正式進入72小時試運行。

烏東德水電站左、右岸共計劃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擔電站左岸6臺機組的安裝與調試任務。今年,是電站機組安裝的高峰年。面對疫情防控、施工進度、質量工藝和安全生產等方面工作的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項目部始終聚焦打造「精品機組 美麗機電」目標,統籌謀劃施工計劃,加強現場資源配置和生產組織,優化各項工作工序,相繼優質高效完成左岸電站6號、5號和4號機組的投產發電任務。

相關焦點

  • 烏東德左岸電站第四臺機組投產發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習心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記者從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建設有限公司獲悉,12月19日下午6時,由該公司安裝調試的烏東德水電站左岸電站3號機組完成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隨著3號機組的投產,加上今年此前6號、5號和4號機組的投產發電,左岸電站實現了2020年「一年四投」目標,為2021年全部機組投產打下了堅實基礎。烏東德水電站左、右岸共計劃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是我國第四座、世界第七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
  • 世界首臺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轉子吊裝
    烏東德首臺機組轉子吊裝。紅網時刻12月17日訊(通訊員 胡可 張珊珊 )12月16日上午,由中國水電八局安裝的世界首臺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轉子在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吊裝成功,轉子重達2100噸,最大直徑17.77米,高度3.57米。本次吊裝,標誌著烏東德水電站機組安裝全面步入總裝階段。
  • 金沙江故事:科技工程烏東德,譜寫水電新記錄
    夢裡的烏東德,風裡雨裡,終於從幕後邁向臺前。現實的烏東德,深谷裡車水馬龍,懸崖邊宵衣旰食,山洞內鏖戰正酣。萬千建設者將意志嵌於壩肩,用信念託舉的雙曲拱壩天天長高。萬千建設者用智慧裝扮機組,以汗水浸潤十二顆明珠晶瑩璀璨。
  • 烏東德水電站送出工程啟動驗收(新基建)
    其中,正在建設的昆柳龍直流即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採用±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術,輸送容量800萬千瓦,計劃於2020年投產送電,2021年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年送電量將超過320億千瓦時。雲貴互聯通道工程是國內首個將兩端直流改為三端直流的±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 葛洲壩成功吊裝世界首臺長短葉片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轉輪
    葛洲壩成功吊裝世界首臺長短葉片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轉輪 2020-07-23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轉輪成功吊裝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記者21日從東方電氣獲悉,今天上午10時,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的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左岸1號機轉輪——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的「心臟」,在1300噸橋機的牽引下平穩
  • 戰疫情保生產 三峽集團推進烏東德、白鶴灘工程建設
    不僅烏東德,另一更為龐大的項目——白鶴灘水電站也在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為實現2020年下閘蓄水,2021年7月份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的目標,春節期間5000名建設者堅守一線。公開資料顯示,烏東德水電站是三峽集團投資建設的全國第四、世界第七大水電站(安裝有12臺機組,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白鶴灘水電站則是中國僅次於三峽電站的第二大水電站,是世界在建最大的水電站(電站安裝有1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
  • 大型水電站超20臺機組投產,總裝機抵得上半個三峽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2020年,一直頗受矚目的烏東德水電站終於開始陸續投產發電。自6月29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以來,烏東德水電站半年來已陸續投產了8臺機組,計劃於2021年7月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的目標。
  • 葛洲壩建設者與水電工程
    (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中的第一個梯級電站。其擋水建築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頂高程988米,最大壩高270米,壩頂弧長318.7米,厚高比0.19,是世界上最薄300米級雙曲拱壩。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計劃於2020年7月實現首批機組發電,2021年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第四、世界第七大水電站。
  • 世界首臺單機容量最大水電機組精品座環通過驗收
    10月17日,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白鶴灘100萬千瓦水電機組首臺座環達到精品標準,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哈電機)通過驗收。驗收結果表明,哈電機研製的白鶴灘首臺機組座環各項指標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滿足三峽集團提出的座環優等品尺寸標準,向黨的十九大獻上了一份厚禮。
  • 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轉子在白鶴灘水電站...
    記者從雲南省委宣傳部獲悉,8月18日下午,白鶴灘水電站左岸1號機組轉子,經過約300米的水平移動後,安全平穩落入機坑,實現與發電機軸的精準對接,世界首臺單機容量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子成功吊裝。轉子是水輪發電機組的重要轉動部件,機組運行時,轉子轉動產生旋轉磁場,切割定子繞組,從而產生感應電勢、輸出電能。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機組轉子外圓直徑約16.2米,最大高度約4.1米,起吊重量達2100噸,是機組安裝過程中重量最大的核心部件。1號機組轉子由中心體、扇形體支架、大立筋、磁軛及磁極等部分組成。
  • 三峽機組可以75.6萬千瓦功率長期安全穩定運行
    新華網宜昌12月14日電(記者江時強、徐燁)中國三峽總公司近日組織召開三峽電站水輪發電機組性能評審會得出結論:單機容量70萬千瓦的三峽巨型機組運行安全穩定,能量、空蝕和電氣等性能良好,主要性能指標達到或優於合同要求,具備75.6萬千瓦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能力。
  • 百萬千瓦水輪機大功告成,單體重量堪比驅逐艦
    要說哪個工程最能體現咱們的「基建狂魔」屬性,那毫無疑問是配置有32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世界排名第一的三峽大壩,但在一日千裡飛速發展中的中國,三峽紀錄也在被一一打破!就在近幾日,我國又突破了一個水電技術無人區,百萬千瓦級水輪機全部關鍵部件完成驗收,標誌著整個項目宣告研製成功。
  • 江蘇徐州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為烏東德電站鋼結構工程嚴把原材料...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江蘇徐州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國家網架及鋼結構質檢中心)受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委託為「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龍門換流站鋼結構工程項目」提供原材料檢測服務。本次檢測主要依據GB/T 8162-2018《結構用無縫鋼管》、JG/T 10-2009《鋼網架螺栓球節點》、JG/T 203-2007《鋼結構超聲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等標準規定,主要測試鋼管、螺栓球節點等原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杆件焊接質量,通過檢驗檢測進一步強化鋼網架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有效地保證了工程建設的安全性。
  • 中國水電「十最」:最大水電最高水頭等在列
    電站共安裝9臺機組,總容量66.25萬千瓦。該電站是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自己施工的大型水力發電站,被譽為 「長江三峽電站的試驗田」。  最早的水頭超千米的水電站———天湖水電站  天湖水電站,水頭落差高達1074米,號稱亞洲第一高水頭電站。天湖水電站位於廣西桂林地區全州縣,設計裝機容量6萬千瓦,分兩期工程進行。
  • 三峽電站發電出力首次達到額定功率1820萬千瓦
    此次洪水過程中,三峽電站首次實現投產後的滿負荷發電,發電出力達到額定功率1820萬千瓦。    受長江上遊嘉陵江、泯江、沱江流域強降雨影響,8月1日至14日,三峽壩區在今年入汛後出現了一次迅猛的漲水過程,並形成了長江上遊首次較大洪峰,最大洪峰流量達到55000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