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白領停車上班,夜間居民入庫回家,這種潮汐式停車讓地處和平裡的老城區居民深感便利。近日,東城區和平裡街道探索老舊小區與周邊駐地單位停車場錯峰停車,首批50個共享車位向居民開放。
晚上七點半,家住和平裡社區的白領小餘將私家車停在一街之隔的雍和航星科技園,然後步行三分鐘到家。「好幾年了,終於是車位等人,而不是人找車位了。」小餘說。
航星園向和平裡社區居民開放50個共享車位,車位並不固定,有位即可停。
小餘所在的和平裡社區毗鄰北二環。今年9月以前,每天回家如何停車是他心頭的一件大事,「巷子裡、小區裡能停車的地兒都被見縫插針停滿了,每天下班回家都得『搶車位』。」
因為地處核心城區、空間逼仄,和平裡社區停車難久矣。和平裡是個大社區,常住居民共有600多輛機動車,但路側車位僅有280個,近400個車位缺口,居民之間常因搶車位而面紅耳赤。一街之隔的轄區央企單位雍和航星科技園,雖然白天高峰時有2000車次停放,但晚上6點白領們下班回家後,大把車位空餘了出來。
盤活存量、共商共建。今年,和平裡街道與航星園達成合作,首次嘗試採取「共享車位」模式,航星園與社區居民首批共享50個車位,18點以後下班居民將車停進園區停車場,早上8點之前再開出來,恰好與園區白領錯峰停車、共享車位。
今年9月起,這50個共享車位逐步向居民開放,不僅保證工作日有位可停,節假日、限號日期間,車主們也可以全天停放,並不額外繳費。為了探索共享停車長效機制,首批共享車位試運行4個月期間,航星園對車主進行綜合評估。「有了共享車位,每天回家再也不用犯愁了,上下班心情都好了!」和平裡社區車主王冉說。
共享車位只是和平裡街道解決停車難題的一種嘗試。眼下,街道通過挖潛路側車位,在地興居二巷、青年湖西裡、六鋪炕街東段共完成70個居民認證停車位,居民辦理車輛認證並按路側停車要求繳費,便可在此停車。
此外,在交通社區、七區社區、地壇社區等社區還成立了停車自管會,依託智能停車管理系統,讓文明停車成為自覺。
東城區城管委供圖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瑤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