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公布了一個視頻,視頻中一隻(條)長繩子一樣的物體在海洋中自由地徜徉,研究人員用雷射測量了這隻動物的體長,初步估計約有154英尺長,約合46.9米,而視頻中的主角就是一隻管狀水母。根據研究人員的介紹,這隻管狀水母的年齡已經超過了百歲,同時,它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長最長的管狀水母。如下圖:
管狀水母又稱管水母,它並不是一種動物的名字,而是一大類動物的總稱。管水母是腔腸動物門水螅蟲綱管水母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早在2014年以前,管水母目下還只有一種動物,它就是僧帽水母,到了2014年,科學家在墨西哥灣又發現了一種新的管水母-紫色管水母。
值得一提的是,僧帽水母雖然從外觀上看與其他的水母沒有太大區別,都是由浮囊和數根觸手組成的,但是,不同的是僧帽水母的浮囊是由多個水母組成的,而且水母的形態各異,有的是水螅蟲體,有的是水母體,並且僧帽水母的每一條觸手都是一個獨立的水螅體。
也就是說,僧帽水母是由多個水母組成的一個大的個體,不同個體間有著不同的作用,而又相互關聯著。
而紫色管水母也很特殊。表面上看,它也是水母的形態,但是實際上它是由許多很小的有機體遊動孢子組成的一個個體,各種有機體之間相互關聯,而又有相同的能力,比如進食、消化、呼吸等等。
為什麼被發現的管水母可以長到如此的長度?
上面我們說過,截止到新的管水母被發現之前,已經有兩種管水母了,它們就是僧帽水母和紫色管水母。僧帽水母的體長最長超過20米,一般都在10米以上,而紫色管水母則比僧帽水母還要長,它的觸手長度可達30-40米之間。
而新發現的水母既然被認定為管水母,有著46.9米的長度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管水母的體長為什麼會這麼長呢?原因有兩個。
01 充足的食物
管水母是一種肉食性的海洋生物,它們的主要食物以浮遊生物、小型的海洋甲殼類動物、魚類等為食。從它的食性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食物覆蓋面很廣,在海洋中,這些動物非常的常見,而且數量眾多,且沒有攻擊性。
這就意味著管水母的食物充足,而且捕獵沒有風險。在自然界中,食物獲取越容易,體型相對就越大。比如吃草的大象。
02 動物的特點
管水母雖然是一個整體,但是它是由多個有機體構成的整體,每個有機體之間都有捕獵、消化、呼吸的能力,所以,這些個體會自行的發育,這就造成了管水母總體的體長較長的。
46.9米長的管水母是世界上最長的動物嗎?
一直以來,提到現存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藍鯨。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的藍鯨是一頭雌性藍鯨,它的體長長達33.58米。但是,這種長度顯然拿不到「冠軍」。
早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就發現了一隻獅鬃水母,它的體長有36.5米。超過了已測量的最長的藍鯨的體長。
但是,這兩種動物的體長均不如新發現的管水母。即便是這樣,管水母也拿不到最長的世界紀錄。世界上體長最長的動物與最長的獅鬃水母是同一時期發現的,它的體長長達55米,於1864年在英國的海灘上被發現,它就是巨縱溝紐蟲。
但是,巨縱溝紐蟲的身體是可以自由伸縮的,而在外力拉扯的情況下,它的體長可能會超過原有的體長。但不管怎麼說,55米的巨縱溝紐蟲還在世界紀錄中,沒有動物能夠打破。
總結
我們人類雖然站在當下食物鏈的最頂端,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們對地球還有很多未知的區域,僅僅是海洋,我們只是繪製了5%的海底地圖,對於海洋,這個佔地球總面積70%的空間,我們還有許多未知。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會慢慢解鎖海洋的全部,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未知的生物可能會被發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