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崗位技能練兵 服務全民健身
——2019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見聞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
將40公斤重的沙袋舉過1米7的橫杆、雙腳架在健身球上帶球爬行、翻運120公斤重的巨型輪胎……這些都是2019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中「健身運動指導」項目考核的內容。
19日至21日,兩年一屆的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北京工業大學奧林匹克體育館舉行,來自全國28個省區市的360餘名參賽選手參加了「健身運動指導」和「羽毛球技能指導」兩個競賽項目的個人和團體賽的比拼。
據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職鑑管理部副主任錢王子迪介紹,由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每屆會選擇兩個競賽項目,比賽項目設置主要圍繞「崗位技能練兵 服務全民健身」的賽事主題,展示基層體育指導員的專業風採,促進提升科學健身指導的水平。
「羽毛球是國內大眾開展比較好的一個項目,但人們在進行羽毛球健身的同時,對於教練的聘請使用相對較弱。此次是羽毛球項目首次納入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也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比賽讓大眾更多地了解羽毛球指導員的職業風採,了解有專業的教練做指導對於羽毛球技能的提升和身體功能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錢王子迪說。
「健身運動指導實際上已經是第二次成為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項目,這個項目的比賽設置在複賽階段以體能為主,包括上肢、下肢、核心的力量以及靈敏性、耐力等指標的測試,決賽階段著重考察運動計劃設計的能力。健身指導員不僅要自己練得好,還要更好地幫助學員訓練。」
從此次大賽比賽內容和形式的設計來看,無論是羽毛球還是健身項目,「能文能武」「會練會教」都是考核參賽選手的重要指標。
廣西代表隊的教練兼運動員竇正毅此次是第二次參加「健身運動指導」項目的比賽。結合自己2015年參賽的感受,竇正毅感覺今年參賽選手的水平整體提升明顯,比賽內容設置也更加科學和具有針對性。在他看來,隨著人們健身意識不斷覺醒、健身習慣逐漸養成,大家對科學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客觀上也在刺激著健身教練素質和水平的逐漸提高。
竇正毅是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運動科學與健康學院的副院長。他介紹說,目前他們學院每年有大約200名畢業生,大約60%到70%的學生畢業後都是去廣西及周邊地區的健身房和健身俱樂部擔任教練。經過系統培訓和學習,特別是擁有國家職業健身教練證書的畢業生深受健身行業歡迎,並且在實際工作中也更受健身愛好者的認可。
不過不容否認的是,目前雖然人們的健身熱情不斷高漲,但科學健身的理念和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健身鍛鍊過程中因為缺乏必要指導而出現的傷病情況也是屢見不鮮。此次大賽期間,活動主辦方特意增加了職業技能互動體驗的「運動指導嘉年華」活動,為大眾了解體驗專業化的健身指導提供體驗平臺。
記者此前採訪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外傷專業的醫生於潔曾介紹說,她發現就診的運動相關性眼外傷患者中,有很大比例是因為打羽毛球導致受傷的,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雙打時,前場隊員回頭看隊友時被隊友抽來的球打傷。
羽毛球世界冠軍陳金20日以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的賽場邊。他向記者介紹說:「網前封網的時候不要回頭看,這是專業運動員都知道的常識。但是業餘愛好者可能就會習慣性地回頭看,這就需要教練去提醒一句,其實後面的人也要注意,一旦看到前面的隊友回頭,這拍球就應該收掉,避免造成受傷。」
陳金說:「我們國家的業餘羽毛球水平很高,參與人群廣泛。因為上手快,很多初學者喜歡上來就打,但其實羽毛球項目也有很多科學健身的要點需要掌握,比如需要有很好的熱身,技術動作要規範,還要加強關節力量的訓練,比如膝關節周邊肌肉和腰部肌肉的力量訓練,加強之後就能減少受傷概率。」
據錢王子迪介紹,社會體育指導員項目一共有47個項目,目前開展得比較好的有13個項目。此前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已經開展過的項目包括健身、遊泳、羽毛球等,後續還會針對大眾參與度比較高的項目,比如團操、跆拳道,以及攀巖、潛水等高危項目開展健身指導員的職業技能比拼,以比賽為抓手,更好地服務全民健身,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