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校長講話】
校長 | 李巖松
2020級新同學們:
大家好!
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各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近些天來,在學校的官方微信、微博上,我們常常能看到全國各地的學子們給學校的留言和同學們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發給學校的視頻,表達對上外的嚮往和錄取後的喜悅之情,我也備受感染。上外因為你們的到來更加散發出青春與活力的光彩。
2020年對各位,對世界都是一個歷史會記住的年份。幾個月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齊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也活躍著我們上外師生的身影。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上海市,就有1300多名上外師生自願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有的同學工作在機場等防疫前線,守護國門安全;有的同學參加涉外防疫多語種志願服務,直到今天仍有24小時待命,隨時處理應急外譯工作;有的同學每天穿著防護服和沉重的消毒設備,守護社區安全;學校的老師們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課堂就是一線」,一直在為提供線上教學辛勤耕耘。教育技術學專業的老師、同學們不舍晝夜,為了全校「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線上教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積極推動「智力抗疫」,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疫情防控專報,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發聲,助力構築疫情防控的國際共同體。上外師生以自己的專業特長,以各種方式在國內外為抗疫作貢獻。
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故事。上外是新中國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在71年前開學典禮上,首任校長姜椿芳就指出,學校是一所革命的學校,是為人民的生活幸福服務,為國家建設服務的學校。開宗明義,鮮明地指出了學校的宗旨。抗美援朝時期,一批上外學子積極參加朝鮮前線語文工作隊,用自己的勇氣、知識和鮮血捍衛我們的國家。新中國建設初期,一批上外學子投身馬列主義著作的翻譯、編譯工作中,為黨的理論建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上外以外語立校,圍繞外語學科這一根基和特色,七十多年來,主動探索、實踐了三次轉型: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實現了從單一語種到多語種的轉變;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實現了從培養單純外語類人才向培養外語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複合型人才的轉變。近些年來,學校提出「多語種+」戰略,推進「新文科」建設,探索了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技術科學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轉變。
學校秉持「建設國別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的辦學願景,致力於「服務國家發展、服務人的全面成長、服務社會進步、服務中外人文交流」。學校不斷開拓戰略語種,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強的支撐;學校承辦的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上外的中東研究、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國際輿情研究等一批高端智庫,成為學校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地。
上外的每一步成長都與祖國的發展同向同行,每一代上外人都始終牢記肩頭的國家責任和民族使命,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上外在7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鑄就了「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積極奉獻的報國精神、勤勉嚴謹的治學精神、與時俱進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的開放精神」。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上外精神,上外人始終胸懷天下、勇立潮頭、開拓創新、追求卓越,一直走在外語教育改革和學科建設的前沿。
文脈,記載著大學發展和演進的歷程,是時代變遷中不斷沉澱、積累、升華的個性與特色。上外的文脈傳統,是上外人得以凝聚的身份認同,因上外而生成,因上外人而延續。今天贈送給大家的《文脈守望》這本書裡,就有學校白手起家、篳路藍縷的創校故事,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改革歷程;春蠶吐絲、春風化雨的難忘師恩,嘔心瀝血、鍥而不捨的學術登攀;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校園生活,中流擊水、波瀾壯闊的多彩人生。正是老一輩教育家、眾多名家、大師和一代代上外人書寫著學校的歷史,傳承著學校的文脈,上下求索,不畏艱難,探求真理,兢兢業業,才成就了學校今天的卓越聲譽。同學們,在未來的歲月裡,相信你們每一個人也會在上外留下屬於你們自己獨特的、精彩的、難忘的上外故事。
一是要學史明志,堅定信仰,做有家國情懷的上外人。
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是上外人與生俱來的精神特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讀書人總是被寄予特別的期待。同學們,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同時我們也正經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在國家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年入學的你們,必將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生力軍。希望你們肩負起歷史使命,做奮鬥者,把人生理想與民族復興結合起來。
二是要勤學善思,錘鍊本領,做有真才實學的上外人。
「格高志遠,學貫中外」是上外的校訓,它給大家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即在樹立遠大理想的同時,必須練就過硬的本領。專業要精。夢想要靠本領成就,你們要夯實語言功底,打牢專業基礎,要保持外語優勢,要有對學習「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持和對專業「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進,少一點從眾,多一點思考。知識要廣。同學們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多讀書,讀好書,勤思考。視野要寬。青年學子要放眼世界,掌握暢達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砥礪成長。希望上外中外同學在一起,感受多元文化,增進了解,深化友誼。
三是要知行合一,追逐夢想,做有青春活力的上外人。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我們年輕人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希望大家堅持勤奮的學習態度。「業精於勤荒於嬉」,希望大家珍惜韶華。希望你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大家要更多地加強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希望大家開展豐富的學習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需經過實踐的鍛鍊。你們要在做好第一課堂課學習的同時,主動參加各類學習和實踐活動,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升專業素養。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希望你們從上外起航,以青春之我譜寫更加出彩的青春華章!
衷心祝願各位新同學在上外度過愉快、充實的大學時光。
編輯 | 李磊
●●●●●
閱讀上外多語種資訊,歡迎訪問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國語大學微信公眾平臺
服務號:SISUers / 訂閱號:sisu1949
原標題:《SISU開學典禮 |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巖松:綻放青春 追逐夢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