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鼓包因腦膜膨出 2月齡寶寶接受手術

2020-12-24 瀟湘晨報

南都訊記者王道斌通訊員朱穎賢劉元鈴4月17日,2個月大的平平(化名)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順利完成腦膜膨出切除手術。這是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外科成立後開展的第一臺手術。從此,廣東省婦幼可為出生到14周歲的患兒提供所有外科疾病診療服務。

省婦幼醫生為患兒進行手術。

省婦幼小兒神經外科成功完成首例手術

今年2月,家人發現剛出生的平平頭頂正中有一個約2cm的圓形囊性包塊。經過在肇慶當地醫院檢查,考慮是腦膜膨出,需要手術切除。但考慮平平暫時病情穩定,而且新生兒手術耐受差、手術護理難等,當地醫院建議等平平大一點再手術。但若膨出部位破損,將有可能導致腦脊液漏及繼發顱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在多方打聽後,家長了解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具有豐富的新生兒期手術經驗和較高的NICU、PICU(新生兒、兒童重症醫學科)救治水平,希望轉診到省婦幼保健院治療。

4月15日,平平由肇慶某醫院轉診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外科。在新生兒外科、PICU的協同配合下,平平完善了各項術前檢查。4月17日,由小兒神經外科盧家璋主任主刀,完成腦膜膨出切除手術,手後恢復良好,於4月20日康復出院。成為省婦幼小兒神經外科成立之後,完成的第一臺治療手術。

隔天,盧主任還成功為另一個2月齡的腦積水女嬰行雙側硬膜下積血鑽孔引流加OMAYA囊置入術。這兩例手術的成功標誌著省婦幼保健院新成立的小兒神經外科已可以開展兒童顱腦損傷、兒童顱內腫瘤、兒童先天性畸形和腦功能性疾病等治療,填補了醫院小兒外科系列的空白。

省婦幼醫生為患兒進行手術。

為出生1公斤的早產兒做手術刷新紀錄

目前,省婦幼小兒外科專業設置齊全,擁有15個二級專業學科,包括心臟中心、小兒普外科、小兒胸外科、小兒肝膽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新生兒肛腸專科、新生兒腫瘤專科、新生兒上消化道專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整容科、血管瘤專科等。其中,心臟中心開展的新生兒心臟手術年手術量和手術難度位列國內前三,小兒先心病的治癒率達97.6%,新生兒先心病的治癒率達96.2%,新生兒心臟手術死亡率遠低國際先進水平標準的5%,心臟外科手術總死亡率低於3%;小兒胸外科先天性肺囊腺瘤、先天性隔離肺、先天性膈疝等手術佔全國的90%;耳鼻咽喉科刷新了全國最小(出生4天)的先天性後鼻孔骨性閉鎖患者手術紀錄;新生兒外科為體重僅1kg的早產兒行先天性食管閉鎖胸腔鏡治療手術,成為目前國內外報導的最小體重病例。

讓有需要的寶寶一出生就能做手術

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100多萬例出生缺陷嬰兒。大部分先天結構畸形缺陷的患兒都依賴臨床引產解決問題,但這種模式隨著臨床胎兒醫學的出現正悄悄發生改變。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充分發揮胎兒醫學MDT的作用,匯集小兒內外科系列、超聲影像科、產科、新生兒科及產前診斷、麻醉科等多學科優勢,在胎兒出生後立即對胎兒疾病進行外科幹預,將產房和外科手術室合二為一,無縫對接;減少在轉運過程中的感染機率;儘早幹預,阻止疾病進一步發展、惡化,及時以高質量的診療手段挽救胎兒生命。

天津的楊女士(化名)就是這個模式的受益人。楊女士懷二胎時產檢發現胎兒患有先天性膈疝,因先天性膈疝胎兒常常伴有肺功能問題,大多在出生數小時內因為呼吸問題死亡,撐不到手術治療的時候。那怕是短暫缺氧,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讓孩子失去手術機會。楊女士和家人了解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胎兒醫學MDT技術後,在省婦幼產科和胎兒醫學科的通力協助下,順利生下寶寶並手術,現在寶寶已經快2歲了,健康地成長。如今,省婦幼已擁有一套胎兒醫學MDT的診療模式,使先天性畸形胎兒能接受自產前診斷及隨訪、產時監測、產後早期診斷與治療的產兒一體化服務,有效降低了先天性畸形患兒的死亡率。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月齡寶寶頭頂「圓包」小兒神經外科醫生一舉拿下
    近日2個月大的平平(化名)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順利完成腦膜膨出切除手術。這是該院小兒神經外科成立後開展的第一臺手術。從此,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可為出生到14周歲的患兒提供所有外科疾病診療服務。
  • 試管嬰兒患先天性臍膨出 媽媽分娩時寶寶也在做手術
    圖/記者華劍   紅網長沙3月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劉微 潘紅梅)3月8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新生兒科病房,剛出生一周的毛毛躺在長頸鹿溫箱中。她是個試管嬰兒,還在媽媽閭女士肚子裡時,便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臍膨出」。通俗點說,是孩子肚子上有個洞,內臟都翻出來了。醫生稱,在為閭女士進行剖宮產的同時,也在給毛毛進行畸形矯治,這在省內尚屬首例。
  • 腦部腫瘤手術成功率高嗎
    ,那麼腦部腫瘤手術成功率高嗎?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 手術都是有風險的,這個我們肯定都清楚,但是其實目前來說腦瘤手術的風險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腦部腫瘤患者還伴有其他疾病,會導致手術的風險增高。治療腦瘤應該可以應用人參皂苷Rh2,又稱護命素,這樣可以起到減毒並且增加效過的作用。
  • 半月曆經兩次手術 巨型臍膨出寶寶順利出院
    5月14日上午,家住文登的周先生和妻子吳女士來到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將寫有「妙手丹心孕新生 精心呵護勝任己出」和「贊醫術母女平安 感醫德勝似親人」的錦旗分別送到小兒外科主任姜宏志、產一科副主任宋曉輝手上,感恩他們的辛苦付出,並對醫院所有悉心照顧過他們的醫護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 出生15-20天的女嬰被父母遺棄在醫院 患有「巨型臍膨出」已接受手術
    2月17日,新浪微博中一條消息引發了長春市民的極大關注:2月16日晚,一位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被遺棄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急診部,在請示了上級主管部門後,嬰兒被轉到了長春市兒童醫院。「孩子,希望你平安度過自己人生的第一關!擴散尋找孩子家人。」
  • 湖北最小胎齡寶寶滿月 闖過心臟手術關體重增加
    寶寶接受救治。院方供圖中新網武漢4月18日電 (周建躍 溫紅蕾 黃潔瑩)從湖北恩施空中轉運至武漢的18天裡,湖北最小胎齡寶寶闖過心臟手術關,體重增加了170克。 醫護人員為寶寶慶祝滿月。院方供圖3月19日,這名女嬰在恩施州鹹豐縣人民醫院出生,胎齡只有24周,體重720克,生下來窒息缺氧。
  • 寶寶先天內臟膨出 醫生接生時就為她「補洞」
    為了挽救一名「先天性臍膨出」女嬰的生命,幾天前,在湘雅醫院39號手術間,上演了一大一小兩臺特殊的手術。20秒前,產婦正在進行剖宮產,嬰兒的頭部和肩部剛被分娩出;20秒後,女嬰還沒發出第一聲啼哭,就馬上被實施氣管插管,呼吸通道建立……3月8日,長沙市湘雅醫院正式對外發布消息,目前產婦已康復出院;寶寶已拔除氣管插管,腹部傷口恢復良好。
  • 嬰兒肝臟膨出體外 不剪臍帶將內臟放回體內
    等到手術結束,醫生才為其剪斷臍帶,這才正式「出生」。據了解,這位患兒由於先天性腹壁發育不全,導致腹腔內的肝臟等臟器露在外面。8月5日上午10點,鼓樓醫院和南京兒童醫院專家經過一個半小時手術,成功將內臟放回寶寶體內。
  • 英國女子一邊演奏小提琴一邊接受腦部手術,成功保住運動神經
    據《鏡報》2月18日報導,近日,英國一名女子在接受腦部手術的同時演奏小提琴,成功避免了手術對神經的損傷。53歲的達格瑪 · 特納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2013年時,她被診斷出患有腦部癌症,瘤體較大,但生長較為緩慢。
  • 娃研所丨寶寶疝氣需要手術嗎?腹股溝疝不能自愈,臍疝通常無害
    如果發現寶寶的肚子脹鼓鼓的,你會怎麼辦?一般父母肯定要麼繼續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要麼就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可在寧波卻有這麼一對無知的父母,當發現自己1個月大的小寶寶肚臍鼓脹,竟找來刀片割破肚皮來放氣!1月23日,一名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被送到浙江省寧波市婦兒醫院。
  • 丹稜有寶寶的注意啦!8月齡寶寶現在可免費接種麻腮風疫苗
    注意啦,小編從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到,現在起,丹稜縣8月齡寶寶可免費接種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麻腮風疫苗)。 據了解,之前8月齡寶寶只能免費接種麻疹—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麻風疫苗)。
  • 胎齡28周,十幾種疾病纏身,這個寶寶太難了
    引流腦脊液後效果欠佳,如不及時手術治療,會嚴重影響腦組織發育,對精神、運動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然而,早產和機械通氣大大增加了手術難度。孫慧清主任聯合神經外科和麻醉科會診,為豆豆制定詳細的手術計劃,在三科聯合下實施了「腦室穿刺引流術」。術後,患兒病情平穩,無感染徵象,儲液囊放液順利。
  • 母親割肝救子,高難度肝移植手術成功救治6月齡嬰兒
    2020年4月2日,僅僅5月零9天的小文文接受了「左側顳頂部硬膜下血腫清除加兩側去骨瓣減壓術」,去掉的顱骨骨瓣暫時埋置在小文文的左側肋弓的皮膚下。術後6天,小文文就撤除了呼吸機,但腦部損害依然嚴重,一側肢體偏癱,意識差,偶爾對爸爸媽媽的喊聲還有些反應。
  • 防治寶寶出生缺陷,不要讓慘劇發生在我們身邊
    增補葉酸是備孕及孕早期階段預防神經管缺陷的重大舉措,一般來說從孕前3個月到孕後3個月,醫生建議每天能充400微克的劑量即可達到預防作用。如果缺乏葉酸,在胚胎發育時神經管閉合過程受到影響,會產生胎兒腦部或脊髓發育異常,便會形成小兒神經管畸形。有數據證明:婦女在懷孕前3個月至懷孕後3個月增補葉酸可預防大部分神經管畸形的發生,可使新生兒神經管畸 形缺陷減少85%。
  • 產康 |「生了寶寶,我就陰道壁膨出了」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篇帖子,是一位產後媽媽自爆自己產後陰道壁膨出的經歷,嚴重影響了生活,好在及時康復訓練得到了解決。其實陰道壁膨出在產後媽媽人群中非常常見,但引起重視的不多,或者說是主動接受治療的很少,總以為會自愈,其根本是對它認識不夠。
  •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首例雙胎妊娠巨大「臍膨出」產時手術成功
    手術在該院分管副院長胡顯良的帶領下,醫院產科、兒外科、麻醉科、新生兒科等科室精誠合作,通過數次專家會診,精心施治,一舉攻克了雙胎妊娠剖宮產與嬰兒「臍膨出」手術幾乎同時進行的難題。由於當地醫療條件無法給予良好的治療和手術,達州的醫院建議蔣女士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試試,看能否保得住胎兒,並治癒「臍膨出」的患兒。
  • 內臟裸露、臍膨出、巨頭、兔唇……很多曾讓人絕望的新生兒先天...
    都市快報訊 每年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有著數十年臨床經驗,挽救過無數孩子性命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兒科專家們說出一個很多人都不了解的「真相」:先心病、臍膨出、巨結腸、耳聾、「巨頭」「兔唇」「小下巴」「漏鬥胸」等等曾經讓人絕望或害怕的疾病,其實都能治,即使是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患兒,通過治療很多也能正常上學。
  • 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了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是早晨輕,下午活動後加重。 根據在美國的統計,POP是一個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有大概7%的女性一生中有需要做手術來糾正脫垂。若加上尿失禁,則有11%的女性一生中有要手術的機會。
  • 河南完成首例產時胎兒手術 寶寶帶臍帶做手術
    河南完成首例產時胎兒手術 寶寶帶臍帶做手術 2012年03月20日07:55 來源:大河網 作者:鄭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