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電視臺公共頻道《新聞第一線》欄目大型新聞活動「牽手行動•鄉村響鈴」欄目組,走訪了安徽省的各個偏遠山區小學,了解了山區教師、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記錄了山區教師的奉獻、山區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一個又一個關於留守兒童的感人故事。
菖蒲鎮中心小學校長接受記者採訪時滿懷感激
貧瘠的土地遮掩不住鮮活的生命對於夢想的渴望與追求
支教老師上的音樂課我們太喜歡了!
網易教育訊 由安徽電視臺公共頻道組織,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參與的「鄉村響鈴」之「情系山區教育·新華愛心接力」愛心幫扶活動已順利進入今年幫扶的最後一站——菖蒲鎮雷坳小學。
菖蒲鎮雷坳小學位於嶽西縣西南方向,在這個以毛竹著稱的鄉,由4個老師和43個學生組成的學校在電視上報導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此次前去為孩子們送去了電腦、電子琴、錄音機和籃球等教學用品,並且派專業老師為孩子們上了生動的音樂課和體育課。據該校校長方海亮介紹:「辦學多年來,政府和社會都給予了大力的幫助和支持,學校各種硬體設施也得到相應地改善,但是由於年輕的老師不願意到這偏遠山區來,留下來教學的都是老教師,因此孩子們一直沒好好上過音體課,這次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老師送來的物資可真是讓我們學校感動了,有了這些孩子們的業餘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孩子們卻從未像今天這樣開心過。」
據了解,這裡的孩子43%都是留守兒童,有十多個孩子每天都要走二十多分鐘的山路,然後坐竹筏來回上學。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告訴記者,走這麼遠的山路她不累,但是她害怕。在這高低盤旋的山路上行走,連我們這些成人都會害怕,何況是六七歲的孩子呢?他們與夢想為伴堅定地走在山路上,他們勸慰父母「賺錢多少無所謂,重要的是身體健康。」這麼小的孩子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想念與膽怯,竟然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苦衷和不易,這樣質樸的想法來自孩子,我們作為成年人無不動容。
採訪的最後,我只想說,來吧!讓我們共同的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也許你的幫助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雖然他們生在山區,雖然他們的學習生活條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他們求知的心不曾停止,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是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