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吹噓政績自我壯膽 臺灣民眾感受落差極大

2020-12-16 廈門網

  原題 蔡英文吹噓政績自我壯膽,臺灣民眾感受落差極大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後對外強調:「不管是面對初選或是大選,政務依然是第一優先,執政團隊拿出政績,讓民眾有感,是我們的責任,也才可以感動人心」。

  臺灣「大華網絡報」25日發表臺灣的大學教授艾中樺評論文章,指出贏得初選後蔡英文的氣勢果然不同凡響,只是政績讓臺灣民眾有感,不是執政黨講話大聲就算數,還要看民眾是否真的有感。若是自已有感,民眾無感,那就叫自我感覺良好。

  以下是評論摘編:

  其實蔡英文不是只有在初選勝出後表示政績是贏得初選的關鍵,早在初選民調公布前網絡媒體傳出的一份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支持度小贏賴清德2%時,她即解讀是執政成績展現,才使得民調上升。不僅如此,在初選政見發表時,蔡英文也強調:「過去三年實踐民進黨的價值,沒有背離黨價值路線,面對鋪天蓋地的壓力,仍勇敢面對、承受代價,勇敢前進。」

  其中被蔡英文視為過去三年政績有:「能源轉型與非核家園」「轉型正義」「國防自主」「稅改」「社會安全網」「產業轉型升級」等。此外,她在執政三周年記者會中也將「再生能源」「減稅」「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潛艦國造」「福衛七號」等列為重要政績,並強調「我們做的事情比你想像得多很多,也要告訴三年來不斷唱衰臺灣的人,你們不會得逞」。將外界對執政黨的監督視為唱衰,足證蔡英文是自我感覺良好!

  就結果而論,若蔡英文所提及的政績真的名實相符,試問民進黨會在2018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敗得如此之慘?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還會參加初選,來挑戰蔡英文連任的被提名權?

  答案顯而易見,就是執政成績乏善可陳,才導致上述狀況發生!面對如此不堪的政績,蔡英文陣營不僅未予以修正與調整,反而將一切責任推給外人。既然不能承擔責任,不就該換人承擔嗎?

  在蔡英文執政期間,臺「監察院」只彈劾藍不彈劾綠,甚至還介入已經三審定讞的司法個案,來為綠營人士開脫,導致全臺司法官員連署抗議。

  更遑論日前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臨時會中,利用多數優勢倉促修訂「公投法」,使未來「公投」不再與大選合併舉行,大大降低可能參與公投的投票人數,極盡保權位不擇手段之能事。

  實際上早在前雲林縣長李進勇被提名接任「中選會主委」時,外界就不斷質疑李進勇過去身為忠貞民進黨員的黨政資歷,將難以在選舉事務上維持應有的中立,不論是否已被注消黨籍。果不其然,李進勇上任後第一件處理的案件,就是讓「公投」與大選脫勾,這豈是政績斐然應有的表現?

  若這是年代久遠的事,就不該苛責民進黨,畢竟執政需要與時俱進。然而「公投法」上次是在2017年12月12日才修正,在2年不到的時間再次修法。表面的理由是不讓去年「公投」幹擾大選的歷史重演,實際卻是為了能夠增加民進黨當局連任的機會。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正案,不到一年的時間修正兩次,導致企業、勞工及消費者三輸的局面產生。由此可見,蔡英文口中的政績與民眾的期待有極大的落差,吹噓政績如何不同凡響,只是自我壯膽而已!

  若仔細檢視蔡英文所宣稱的政績,會發現沒有一項政績可以經得起考驗,否則蔡英文不會只靠初選延期以及疑點重重的民調贏得初選,更不會只靠「辣臺妹」的訴求,就試圖來贏得明年的大選。若蔡英文在沒有政績情況下還能連任,意味著臺灣民眾未來四年勢必要繼續過苦日子。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吹噓政績自我壯膽,臺灣民眾感受落差極大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後對外強調:「不管是面對初選或是大選,政務依然是第一優先,執政團隊拿出政績,讓民眾有感,是我們的責任,也才可以感動人心」。臺灣「大華網絡報」25日發表臺灣的大學教授艾中樺評論文章,指出贏得初選後蔡英文的氣勢果然不同凡響,只是政績讓臺灣民眾有感,不是執政黨講話大聲就算數,還要看民眾是否真的有感。若是自已有感,民眾無感,那就叫自我感覺良好。
  • 蔡英文贏得民進黨初選後 更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臺灣「大華網絡報」25日發表臺灣的大學教授艾中樺評論文章,指出贏得初選後蔡英文的氣勢果然不同凡響,只是政績讓臺灣民眾有感,不是執政黨講話大聲就算數,還要看民眾是否真的有感。若是自已有感,民眾無感,那就叫自我感覺良好。
  • 蔡英文自我標榜「四大政績」,臺灣民眾真的滿意嗎?
    蔡英文,終於以民進黨候選人的身份,參與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了。她還趁機推出自己最滿意的、所謂的「政績」,但是四個自詡的「政績」,真的能算政績嗎?臺灣民眾真的滿意嗎?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喜歡吹噓自己的「政績」,近日甚至自我標榜「四大政績」:推動「年金改革」、清查不當黨產、撤銷「威權統治時期」有罪判決、遵守「公投」落實婚姻平權。蔡英文認為「軍工教改革」和「年金改革」是她標榜的「政績」之一。她認為馬英九當局時沒改的、不敢改的問題,她終於能夠解決了。但事實是這樣的嗎?
  • 蔡英文吹噓討黨產政績 國民黨:消費過去躲避現實
    摘要:21日,蔡英文在出席「挺改革,拼未來」社團高峰會時,對國民黨提出各種批評,並著重誇耀自己「討黨產」的政績。對此,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晚間回應說,民進黨越是只能重提過往,就越代表現在施政乏善可陳,失去人心的民進黨只會被民眾唾棄。
  • 蔡英文「雙十講話」自數政績:臺灣民眾會買帳嗎?
    比如「年金改革」、「前瞻計劃」、「轉型正義」……,顯然,蔡英文把這些都看成了民進黨的執政的功勞,希望以此來提醒臺灣民眾,民進黨還是有政績的,希望為年底選戰加分。為什麼蔡當局自認為做了那麼多事,取得這麼多改革成果,民進黨和蔡英文的民調卻一直往下掉呢?《大華網絡報》的點評一針見血,因為蔡當局根本就不是和民眾站在一起,他們想的和民眾感受到的有極大的區別。蔡英文當局做的很多事情,是攻擊國民黨,挑起臺灣內部對立,並自稱改革成功。但改革是這麼改的嗎?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臺民眾與蔡英文感受落差猶如天與地 超75%打臉蔡這說法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宣稱臺灣經濟目前處在「20年來的最好狀態」,失業率持續下降、薪資穩定成長,且臺當局統計指出去年全年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49989元(新臺幣)。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最新出爐的民調卻顯示,有超過7成5的民眾不認同這個說法,顯然蔡英文與民眾之間的感受,落差猶如天與地。
  • 蔡英文有83項政績? 網友酸:自我感覺良好
    東南網12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上任半年多,蔡英文民調直直落,多項社會議題決策引發臺灣民眾強烈反彈。就在這當下,一篇羅列「蔡英文所做的83件政績列表」在網絡上流傳。但是,廣大網友並不買帳,紛紛質疑製作者的身份是「綠營網軍」,此舉是為蔡當局政績「洗白」,而民進黨為救民調而硬湊政績的做法也被批「自我感覺良好」。Razorstar:砍掉一點錢,接下去把更多的錢砸進水裡。
  • 臺媒: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自信 她的認知跟民眾感受有落差
    臺灣《旺報》23日社評表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貫重視青年低薪問題,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520就職兩周年在網絡活動回答相關提問時,蔡英文的回答是:「網友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所以薪資水平低於平均值」。這個回答流露出蔡英文的自信,但她的認知顯然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
  • 蔡英文想方設法兜售「糖衣毒藥」 臺灣民眾並不買帳
    蔡英文想方設法兜售「糖衣毒藥」 臺灣民眾並不買帳 2019年05月29日 14: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一時間,該消息登上國際輿論場中央,也成為近期臺灣輿論最為火熱的話題,引發大量網民特別是年輕人的關注和廣泛討論。  香港中評社29日針對上述事件發表社論指出,綠營借同婚議題宣揚所謂「國際能見度」「文明優越論」,本質上還是暴露出「去中國化」的「臺獨」分裂圖謀,並將其潛移默化地灌輸給島內青年群體。吹噓「進步價值」掩蓋不了綠營操弄雙重標準,將一個嚴肅的社會議題當做助選工具的政治圖謀。
  • 臺灣瘋傳蔡英文83項"政績"是啥?
    【觀察者網 綜合】近期除了美國政客給蔡英文「撐腰」,島內一些政客也開始鼓吹蔡英文的「政績」,總共羅列出蔡英文83項「政績」。 據臺灣《聯合報》12日報導,蔡英文上臺半年多,民調經歷「雪崩式下滑」,多項社會議題決策引發民眾抗議。然而,前臺北市政府顧問洪智坤卻在臉書轉貼LINE(微信類即時通訊工具)「瘋傳」的蔡英文83項「政績」列表。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他們「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吹噓的這些經濟數字背後,恰恰暴露出更多他們不想承認的真相。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蔡英文狂吹政績求選票 網友懟:小英不倒,臺灣不會好
    蔡英文(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7日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三年,多次開啟「自嗨模式」,吹噓自己「政績有成」。近日,蔡英文又在公眾場合稱由於她的帶領,臺灣正在穩步向前發展。據臺媒報導,蔡英文6日在臺中市表示,在她的帶領下,臺灣的經濟結構正在改變,臺灣的經濟整體持續往上走,代表她的經濟策略是正確的。蔡英文還「自信」地稱:「臺灣會是一條安全的船,穩穩往前開。」當然,蔡英文吹噓自己「政績有成」的目的,就是為求選票。她連喊4次希望選民給她機會,傲稱會帶領臺灣「脫胎換骨」。
  • 蔡英文弄巧成拙,民進黨當局「政績」被揭
    近日,蔡英文就吹出了好幾個大笑話。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揮文在最近的一檔政論節目中直言,從做了40年的「南迴鐵路電氣化」到「雷厲風行」地關停中天電視臺,這些事情全都證明了,民進黨當局不但沒有腳踏實地給民眾謀福祉的能力,而且就連表面文章也開始做不下去了,所謂的「民主進步黨」,已經成了實實在在的「民主退步黨」。
  • 臺灣人均GDP將破3萬美元,為何除了民進黨,民眾都無感?
    日前,民進黨當局「主計總處」發布預測,稱臺灣人均GDP將在2021年突破3萬美元,進入「發達社會」。該消息引發臺灣民眾質疑,有網友表示,數據一直漲,但錢包卻越來越扁。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的經濟政績相當無感。
  • 蔡英文吹噓三年「政績有成」,島內紛紛「差評」:不及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5月20日迎來就職3周年之際,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開啟「自嗨模式」,不斷高調誇耀她的團隊多麼「打拼」,「三年有成」,「做了許多總統不敢做的事」。連臺「外交部」也不顧丟了5個「友邦」的尷尬事實,拼湊出蔡政府的「五大外交政績」。
  • 臺灣推「潛艇自造」壯膽,臺民眾:做個船殼全進口,軍火掮客賺翻了
    來源:央視網近日臺灣民進黨當局力推的「潛艇自造」計劃正式開工並鼓吹落實所謂的「防務自主」但臺灣民眾卻諷刺此計劃「不知是天坑還是財務黑洞」臺民進黨「潛艇自造」計劃開工企圖實現「防務自主民進黨當局藉此叫囂要發展「不對稱戰力」,展現所謂「守護臺灣」的意志。民進黨當局的「潛艇自造」計劃始於2016年12月,用時4年完成開工準備,並在24日舉行了開工典禮,號稱原型艦預計會在2025年交付。民進黨則再次鼓吹要展現落實所謂的「防務自主」的決心。臺軍方官員日前也叫囂稱,「自造潛艦」將搭配美國售臺的重型魚雷,戰力強大。
  • 綠營硬湊政績為蔡英文「洗白」遭批:自我感覺良好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黃義書/攝)海外網12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當局上臺後,施政表現飽受質疑。近日,臺灣網絡上瘋傳綠營網軍製作的「蔡英文所做的83件政績列表」,企圖為蔡當局辯駁、「洗白」。
  • 蔡英文狂吹政績 慘遭綠營民調打臉:55.5%不挺她連任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5月22日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三年,開啟「自嗨模式」,吹噓自己「政績有成」,然而,就連深綠智庫發布的最新民調也顯示,55.5%的臺民眾不希望蔡英文連任,認為她在經濟方面的表現極差。
  • 臺灣10大經濟數據衰退,蔡英文政績被「打臉」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不斷強調在她的執政下,臺灣經濟表現優異。韓國瑜競辦副執行長孫大千28日列出十大經濟數據,提醒臺灣民眾,臺灣的經濟狀況實在令人擔心。10大經濟數據衰退蔡英文政績被「打臉」▲▲▲近期國際經濟預測機構提出經濟報告皆顯示,今年全球經濟前景持續黯淡,是10年來最差的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