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鑼是山東一家以肉製品生產加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它的豬養殖一直採用最先進的半有機飼養法,飼養過程完全不含抗生素、催肥素和瘦肉精,使得豬肉肥瘦均衡非常健康。企業也開始在本市開設冷鮮肉專賣店,但由於金鑼的冷鮮肉價格要比市場上普通豬肉高30%,精打細算的大媽們,雖然感覺金鑼的肉很好,但因為價格而卻步!
2003年8月我臨危受命,帶領策劃小組進駐企業內部,並對當地的金鑼冷鮮肉專賣店和周圍的商圈進行了實地調查,同時也走訪了很多消費者,基本上都是30—50歲左右的中年大媽和部分男性消費者,雖然調查反饋的意見不錯,消費者認為會購買金鑼產品,但實際上真正響應的人很少。
為了讓金鑼冷鮮肉有更多曝光機會,我們採取了與中小超市合作,在超市裡設立專櫃,但前提是必須安裝金鑼冷鮮肉專賣店的招牌;其次,將專賣店的開店重心放在社區附近,農貿市場開設旗艦店的做法,以最大可能方便普通的買菜大媽們,後來又發展到在農貿市場的外圍街道上開設金鑼冷鮮肉,這樣可以攔截去農貿市場買菜的大媽們。
雖然,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專賣店的生意就是好不起來。當時,項目小組在分析市場的時候,我綜合大家的意見後認為,這是因為消費者不知道金鑼冷鮮肉的產品究竟好在哪裡?同時也對普通肉製品的健康危害認知不深,或者不夠了解。我覺得我們應該從這裡入手,給消費者多一些健康知識的普及和教育。但在設計進行推廣教育策略的時候犯難了。
如果靠正面的硬廣告來解決,顯然是難以達到目的的,一是廣告片時間也就15秒和30秒,這麼短的時間能把核心內容講清楚嗎?二是這樣的廣告教育需要投入太大,企業能接受嗎?如果用軟文推廣則又碰到一個難題,那就是這些買菜的大媽大嬸們,幾乎不上網也不看報,她們根本看不到這樣的軟文,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於是,我們只好把營銷焦點聚集到社區推廣上。社區推廣雖然影響面小,也就是一個小區,但好處是比較直接。但是又一個問題來了。作為企業,以自己品牌的身份去推廣,其實也就是變相的廣告,消費者會買帳嗎?其次,是做純粹的食品健康宣傳?還是順便買肉?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最後我們還是決定,與當地的衛生部門合作,以它們的名義,對消費者展開豬肉食品的健康知識。因為衛生部門本身也有向社會宣傳食品健康的義務,但因為他們一動就會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一聽說有企業想與他們合作搞,就滿口答應,因為財力物力和人力全部由我們出,政績算他們的,這是怎麼算都是不吃虧的買賣。
在衛生部門的配合下,我們製作了精美的食品安全教育宣傳板,以衛生部門與金鑼集團聯合舉辦的名義,開進小區。在宣傳區,我們還專門備了一臺顯微鏡,讓社區居民觀看顯微鏡下的普通豬肉中的抗生素、催肥素(豬飼料中一種促進豬肉生長的添加劑)、廋肉精(促進廋肉生長的添加劑)等不健康元素。消費者一時非常踴躍,前來觀看的人竟然排起了長隊,我們以為這樣的效果不錯,應該能夠帶動專賣店產品的銷售,但結果,我們想錯了,專賣店依然如故,門可羅雀。
隨後,我們暫停推廣,並對連續三天的宣傳推廣進行反思。為什麼社區居民們明明發現了普通豬肉中的很多不健康元素,為什麼卻無動於衷,依然故我地購買普通豬肉,而不夠買更健康的金鑼冷鮮肉呢?為此,我們在社區找了幾位大居民了解情況。他們反應說我們的宣傳很好,但跟他們沒關係,因為他們買的那些豬肉也很健康,應該不是我們顯微鏡下的豬肉……
「跟他們沒有關係?」我聽到居民們的反應倒是引發了思考,對,如果我們的宣傳跟社區居民們無法產生直接的利害關係,那麼,我們的宣傳就不會有任何效果,就好像他們來看西洋鏡似的。要怎麼樣才能讓社區居民意識到,這個宣傳是跟他們有切身關係的呢?
我再看看我們的宣傳板內容,發現上面全部是客觀的宣傳,雖然對消費者有影響,但感覺上好像在講別人的事。所以必須要改過來!要怎麼做,才能跟他們有直接關係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一般廚房裡做菜的大多數是女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年齡30-50左右的大媽,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最怕什麼呢?
對,肥胖,才是這個年齡段女性最害怕的!於是,我們改變文案,就緊緊抓住普通豬肉中殘存的催肥素大做文章,標題直接切中女性要害,如「為什麼中年女性越來越胖?」、「吃一個月肉,竟然胖了5斤?」、「是誰,讓女人不再苗條?」等。然後,通過事實告訴消費者,原來是豬肉中的催肥素在起作用,這下終於找到了女性肥胖的罪魁禍首,因為催肥素催肥了豬,但殘存在豬肉中的催肥素催肥了你!
然後,我們的顯微鏡,乾脆只給社區居民看豬肉中的催肥素,看到顯微鏡下那些感覺很骯髒的東西,居民們反響強烈,很多女性表示嚇得不敢再吃普通豬肉了。然後不少人詢問我們,在哪裡能買到更健康的優質豬肉?於是,我們告訴他們,社區外面的街道上,就有我們的專賣店……
連續三天的活動非常成功,附近專賣店裡原先預備的冷鮮肉每天都銷售一空,銷量也比原先瘋漲了三四倍。因為金鑼冷鮮肉的品質確實不錯,很多消費者第一次品嘗之後乾脆養成了習慣,不再購買其他豬肉了。我們再接再厲,將成功的因素進行細化,並訓練了企業的營銷團隊,在城市的多個大型社區,乃至附近的郊縣大做活動,效果非常明顯。
金鑼冷鮮肉產品被市場正式接受。第二年開始,金鑼冷鮮肉專賣店以每年開出1000多家的速度在全國大規模擴張,至今,在全國已經開出了18000多家專賣店。2005年6月,金鑼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0年3月,金鑼肉製品被確定為2010廣州亞運會唯一指定肉製品。並進入全國500強。
感悟:一開始設計的方案,在執行的過程中,會因為市場的反應而有所改變,充分說明,執行中的思考和總結非常重要;其次,任何宣傳教育如果不能切中消費者的利害關係,那麼,這樣的教育就有可能是浪費而無效的;其三,與其自說自話,不如整合權威機構,這樣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