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夜市回歸,記憶中的那些美食
——網紅脆皮玉米攤還在
阿東麵館下月房租到期
本報實習生 張雪絨 本報記者 胡晶晶 何慧婷
在休息了半個月之後,杭州人心目中的「夜市扛把子」——吳山夜市,終於又在傍晚時分亮起了燈光。
這是杭州最富盛名的一條街,有過很多故事:曾有不知內情的外地人,白天把車停在路邊,晚上來想開走,發現已經身陷攤位的海洋動彈不得,不得不交了千元停車費;也有很「拽」的攤位老闆,因為生意太火爆,要求客人把看過的衣服自己疊好歸位……
9月13日,也就是前天晚上,杭州吃貨的美少女婷婷,在吳山夜市重歸的第一天,為大家做了一場「逛吃逛吃」的直播,也勾起了吃貨微信後臺大家對「夜市美食」的回憶:畢竟,這裡是曾走出過脆皮玉米、糯米蛋等一批網紅食品的傳奇地段。
如今我們再去吳山夜市,能吃到哪些美食?
當年火遍杭城的脆皮玉米
如今只剩下一家
脆皮玉米
嚴格說起來,吳山夜市是個L型,一豎是仁和路,另一豎是惠興路。夜市負責人岑勇說,現在夜市總共467個鋪位,以售賣百貨和工藝品為主,嚴格來說,「吃」只能算「周邊」——集中在仁和路一邊的各個美食攤小吃店,其實並不屬於吳山夜市管轄範圍。
下午6點,我們趕到夜市時,天色還亮,東西向的仁和路上一眼就看到了脆皮玉米的小攤:擠在一家小店的門臉下,玉米香蕉雞柳……已經裹好金黃外衣,熱熱鬧鬧地擺了一桌,攤主常師傅正在架油鍋,動作利落。我們問還有多久出攤,他揮手:「5分鐘就好!」
夜市要到6點半以後才開,我們一邊等,一邊跟常師傅拉家常。他是江蘇徐州人,以前做廚師,後來自己單幹,在夜市邊也做了4年了。2015年杭州最火的網紅美食「脆皮玉米」,他說是自己想出來的主意:「我做廚師的時候,經常做脆皮香蕉。後來我想能不能把香蕉換成玉米,結果一試,大家都喜歡吃,就火了。」
雞翅包飯
脆皮玉米,是把玉米裹上麵包糠,放油鍋炸熟,再擠上醬汁,吃起來又脆又糯,最多的時候一天賣過500多個,有人一次打包了67個。這東西做起來不複雜,好多人都跟著賣,一度滿杭州都是。
然而兩年過去,當年做脆皮玉米的人,又轉而投向別的網紅食品懷抱,還在堅守的,吳山夜市裡只剩下了常師傅一家。「我用的是水果玉米,東西好,油鍋溫度和火候也有講究,不會炸的外焦裡生。」他現在心態蠻好,「加上雞柳跟脆皮香蕉,一個晚上能做千把塊營業額。」
醬爆螺螄
常師傅的脆皮玉米,10元一個,他說這些年一直都沒漲過價。
開得最久的阿東麵館
下個月底合同到期
前兩年,逛吳山夜市的小姑娘都是空著肚子去的,一邊逛一邊吃,不知不覺就飽了。現在再到夜市,攤位幾乎都換了面孔,只有「阿東麵館」,還堅挺地開在那裡。
仁和路的小店有個特色,看門頭根本看不出裡面賣的啥。比如阿東麵館,看門頭寫的是「馥思苑」,晚上就會熱熱鬧鬧掛出條幅:「重慶酸辣粉,武漢熱乾麵」。開店的是姐妹兩家人,都來自江蘇,可店裡的面天南地北什麼做法都有,還夾著賣螺螄花甲,燒烤串串。
前天晚上,天色剛暗,店裡的四張長條桌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店裡口味主打的是鮮辣,店主之一陳師傅一邊調味,一邊問每個客人的辣度要求,忙得腳不著地,幾乎抽不出空來跟我們說話。
「我們已經開了6年了。身邊的鄰居換了一茬又一茬,我不願意動,咬咬牙也就堅持下來了。」陳師傅說,做得久了,店裡回頭客也多,永遠熙熙攘攘,一直都這麼忙。
我們點了一份醬爆螺螄,端上來看得出湯汁濃鬱,入口鮮辣帶麻,還帶點甜度,跟杭州燒法確實兩樣。
吃完這份螺螄,夜市的燈也亮了。攤位上攤主跟客人的交談聲也隱隱傳來。「我們家的房租合同下個月26號到期。接下來做不做,我還沒想好。」陳師傅突然說,「想來吃我家的面跟燒烤,這一個多月抓緊吧。」
現在去吳山夜市,還能吃到這些美食——
烤豬蹄:豬蹄上撒了白芝麻,很香,15元一個
雞翅包飯:奧爾良雞翅去骨後塞糯米和炒飯,15元一串;攤上還賣烤一口腸,15元兩串
冷鍋串串:素菜1元/串,葷菜3-5元/串;花甲30元/份,花甲粉絲20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