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8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由於投資門檻低,這幾年的內衣行業成了大熱門,內衣店數年的時間裡幾倍地增長,遍地開花。然而,隨時市場競爭激烈起來,內衣店開了又關的數量也不在少數,有人哭來有人笑。
張小姐今年25歲,是A市一家企業單位職員。由於平時工作不是很忙,手頭上剛好也有點小積蓄,看著原來一起工作過的幾個小姐妹投入經商大潮中,小日子過的有聲有色,不覺有些心動。在她們的慫恿下,經過一番考察,看好了內衣這個比較有潛力的行業。
由於張小姐從來沒做過生意,開始有點膽怯。經過再三地考慮,跟一個做女裝的小姐妹協商,看看對方是否可以分半間房子給她做內衣。在她的眼裡看來,女裝跟內衣都屬於女性的貼身東西,兩者無衝突,可以做到連帶銷售,應該可以做的更好。想到小姐妹本來就有了一定的客源基礎,對她來說也是個很好的資源利用呢;而有些想買內衣的顧客,說不定進了這個店後,又會不自覺的去購買服裝,畢竟女人的消費隨機性很強。她的小姐妹聽著也覺得有些道理,答應了合作,每人承擔一半費用。就這樣,她開始了自己的內衣生涯。
終於在忙碌了半個來月,她的小店迎來了開張的那一天。但經營了一段時間後,她開始發現事情並不如她想像的那樣順利,很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湧現出來:
(1)貨源
A市屬於中小城市,相對位置也不是很好,進貨什麼的都要跑大老遠的省會城市去進。而她是屬於兼職工作,往往在時間上就會起到了一定的衝突。由於沒經驗,在品牌的選擇上就出現了失誤:定位不明確(產品風格跟價格不適合自己店內的消費群體)不知道哪一類的貨品比較好銷;產品無自己的特色,跟當地其他的內衣店比較起來沒什麼大的優勢;路途遙遠,在物流方面就增加了一定的負擔。
(2)人員
由於沒辭去自己原來的工作,時間上安排不過來,就請了個導購。這樣一來,費用支出增加姑且不談,對方無專業知識與相關經驗倒成了個大難題。在內衣行業裡面,一個的導購的優秀與否,一般會讓你的營業額相差很多倍。由於合作品牌在服務與支持上做的不夠到位,沒有專業的導購培訓,缺乏有效說服力,抓不住顧客的心,嚴重影響了業績。
(3)不良的庫存
做好庫存管理是賺錢的關鍵,作為一個老闆要隨時掌握銷售動態:哪一款什麼季節好銷,什麼時候滯銷;哪一款是本月貨存不足,又應該拿哪一款去代替彌補的,而不是盲目進貨;如何通過不同的陳列手法促進不同款的銷售等等。由於沒掌握好系列知識,規定的退換貨時間以及銷售與庫存的比例,結果很大一部分的貨品積壓嚴重。
(4)客源
按她當初的設想,應該有很大一部分女裝的老顧客來購買。結果呢,卻是事與願違。分析原因,還是在組合上有點問題。
在風格上,她的內衣品牌與小姐妹銷售的服裝根本不同的風格。她的內衣是屬於比較簡潔大方的,適合白領階層;而她小姐妹的服裝則是年輕時尚低價的,適合
藍領或學生類的。兩種消費群體截然不同,因此也造成了她的內衣無人問津。
在裝修上,雖然一人一半位置,但是門頭的大招牌還是對方的,自己的內衣店區形象與整店的風格很不協調而且不夠醒目。這樣基本上顧客就很少知道她這裡有內衣賣,直接去其他內衣店。她的設想--「借力使力」宣告失敗。
由於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她開始找幾個朋友來商討對策。後來人家建議搞個宣傳的單來做做廣告。在簡單的廣告發行後,她又發現了個問題--「為他人做嫁裝」。在發送傳單時沒考慮自己客戶人群的習慣,只是街頭巷尾的發給一些中低消費群體。來這家店的人是多了,但是人家進來後,目標轉移向服裝了。因為她所銷售的貨品對於那個群體來說根本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不如去其他專業的內衣店品種多,挑選餘地大,價格又不能接受。
慘澹經營了半年後,她終於宣告放棄,就這樣,她的店正式列入了死亡名單。
內衣店雖小,但經營管理卻一點也不簡單。從選擇店址到搭配貨源、從店面裝修到商品陳列、從導購培訓到客戶管理、從促銷宣傳到庫存管理……內衣店經營管理是一個小百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任何一個薄弱的環節都可能使你的店面處於劣勢甚至逐步被市場淘汰。成功學裡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所以建議要投資內衣行業的朋友們,進入之前做好準備了解清楚,多學習、多動腦、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