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多家媒體曾爆料,高通已經獲得了向華為出售4G晶片的許可。近日高通發言人表示,確實已經獲得了對華為部分產品的許可證,其中包括一些4G產品。但高通方面並沒有回應何時恢復對華為5G產品的供應。
【九月禁令生效】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禁令中表示,臺積電、高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製造商停止向華為供貨,如果想要繼續與華為開展業務的公司,必須首先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許可證。此前,高通與華為方面達成專利許可協議,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的一次性專利許可費,高通方面則授權華為使用高通的專利技術。
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在財報會議上稱,華為為高通的移動晶片業務(QCT)創造了一個擴大潛在市場的機會。如果能獲得向華為銷售的許可,那將是一個完全正面的機會。
【5G能否供貨尚未可知】
但是,由於許可的細節並沒有透露,因此,我們無法得知高通可以向華為出售何種SOC產品,但從道理上來看,由於驍龍865沒有內置基帶晶片,出售起來完全沒有問題。即便是驍龍875,只要屏蔽基帶晶片後,一樣可以出售。不過,高通不能出售5G基帶,這就意味著即便使用高端處理器,華為也只能向高通購買4G基帶,推出4G手機。
眾所周知,華為是5G領域的領跑者,其掌握著最多的相關專利,且在5G設備和研發方面都有著很強的實力。現在,雖然高通已經獲準向華為提供部分產品,但是也只是4G產品,至於能否為華為提供目前急需的5G產品還尚未可知。
但是,目前對於各大品牌來說5G將成為發展的重點,6G將成為研究的方向。
近日,據外媒CNET報導稱,蘋果和谷歌等首批5G手機雖然剛剛投放市場,但這並沒有影響這些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6G。科技巨頭蘋果,谷歌和LG已加入行業組織Next G聯盟,其目標在於推進北美全球的5G技術進化和6G早期發展,並以北美創新為目的創建Next G發展路線圖,推動6G活躍市場等。
【劍橋大學拒絕服從英國政府 繼續與華為進行5G合作】
儘管,美國的禁令對華為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但是華為目前也在積極的通過各種方式突破困境。據相關媒體消息,電信研究組織Cambridge Wireless拒絕屈服於英國的政治共識,並與華為合作成立了5G合資企業。
據悉,他們將在劍橋大學擁有的劍橋科學園中建立一個私有5G網絡。其目的是為CW社區提供一個測試環境,以便他們可以在5G技術的支持下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清潔能源和遠程手術等應用。
「我們一直在努力為CW成員提供價值,」 CW執行長西蒙·米德(Simon Mead)說「作為世界上先進的研發生態系統所在地,我們非常高興與合作夥伴一起推廣這個計劃。我們希望為科技園帶來一些獨特的東西,以加速這項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我們邀請有抱負的企業參與進來,通過與華為為期三年的令人興奮的合作,我們將支持他們5G創新之旅。」
華為副總裁Victor Zhang說:「劍橋生態系統被公認為全球技術領跑者。我們很高興與這個生態系統中的人才進行合作。 我們希望允許Cambridge Wireless會員使用我們先進的設備,並且該市場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包括中國和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