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翻十倍千臺超導磁體下線的背後成為我國最大磁共振設備生產基地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日前,GE醫療天津生產基地的第1000臺超導磁體正式下線,2018年落戶的高端3.0T磁共振生產線也實現量產首臺設備並發往日本。2019年,中國超導磁共振市場規模約1500臺,GE醫療天津基地交付的設備佔據約15%的份額,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磁共振設備生產基地。

GE天津磁共振生產基地2014年落戶天津港保稅區後,磁體產能以年均70%以上的增幅大踏步前進,到2019年更是實現了產能5年翻十倍。這些數字背後的「推手」究竟是什麼?用GE醫療天津磁共振生產基地總經理陳一鵬的話說,這些裡程碑式的成績不僅鍛鍊了團隊,還讓天津工廠走向成熟,是天津這塊優秀的土壤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發展的機會。「天津有著良好教育資源和港口資源,我們工廠的團隊中90%以上都是天津本地培養的人才,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在外地的天津人才『回流』。」陳一鵬說,「落戶6年來,我們在人才落戶、現代製造技術等方面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能夠讓全球領先的技術應用在天津工廠迅速實現落地和創新,我們在美國的母工廠都在去年派出三位專家來天津工廠『取經』。」

企業的發展就好比人生,從來都不會總是一帆風順。隨著產能提升和市場需求的大幅增加,GE醫療天津生產基地從2018年開始啟動產品出口業務,但超導磁體的出口彼時尚無國內先例。「當時這個領域在國內是一片空白,如果靠我們企業自身去推進是難上加難,況且國際市場的商機轉瞬即逝,失去訂單可能就會失去未來。」陳一鵬回憶到,「當時就是在現在這個會議室,天津為我們專門成立了工作組,海關、海事、港口等十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先後數次集中現場辦公,幫助我們想辦法,制定運輸標準和出口流程,最終讓天津工廠生產的設備成功走出國門銷往海外。」

目前,GE醫療天津生產基地的銷售出口比例已超過10%,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GE醫療堅定了在天津紮根發展,繼續增資擴產的決心。陳一鵬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保稅區管委會積極幫助我們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讓工廠能夠及時生產出X光機等醫療設備供應到湖北,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天津市政府部門的理念非常好,能夠幫助企業在應對各種不確定性方面提供巨大的幫助。下一步,天津基地將擁有全系列磁共振設備的生產能力,並帶動更多的供應商,真正做到立足中國,面向全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來源:濱海新區海濱街道辦事處

相關焦點

  • 家庭周刊數字報-上海辰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鑄就醫療影像設備...
    截至2017年年中,公司已基本完成由單一部件商向全產業鏈部件商的轉型,形成了以核磁共振為基礎的全核心部件的研發與生產、銷售公司。  領先全球磁共振的「眼睛」  磁共振射頻探測器作為磁共振系統的信號採集設備,是一部採集局域極微弱信號的接收「雷達」,其靈敏度直接關係到醫學圖像質量的好壞,是MRI系統中具有關鍵作用的部件之一,是MRI系統的「眼睛」。
  • 中國實現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力推產業化應用
    中科院高能所超導磁體工程中心主任朱自安介紹說,該中心通過研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大型探測器——北京譜儀的超導磁體,掌握超導磁體關鍵技術,並相繼自主研發出超導除鐵器、1.5特斯拉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等。4月9日,場強為1.5特斯拉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也在高能所勵磁成功,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技術實現突破,為中國國內整機系統廠家提升產品性能和檔次解決了關鍵難點,將打破國外企業對超導核磁共振產業的壟斷,還能推動中國形成從超導材料、超導磁體到整機系統的國產化產業鏈。朱自安稱,如果把核磁共振設備比作人體的話,超導磁體就相當於人體骨骼,是核心關鍵部件。
  • 超導磁體剩餘磁場對軟磁材料測試的影響
    超導磁體體積小,能夠獲得強磁場,磁場穩定度、均勻度很高,因此,在磁學測量設備中應用很廣泛.美國QuantumDesign公司的高精度磁學測量系統採用的就是超導磁體,最高磁場能夠達到7T.由於超導磁體材料本身缺陷的釘扎作用,在磁體退磁後,磁體內部有剩餘磁場,有時能夠大於30Oe.由此產生的磁場誤差將導致測試的矯頑力、剩磁等數據不準確,甚至導致反向的磁滯回線.設置的磁場初始值不同
  • 西部超導(688122.SH)科創板上市,超導企業下一個會是誰?
    自1911年荷蘭萊頓大學的H·卡茂林·昂內斯發現超導現象,並於1913年獲得諾貝爾獎,超導研究已斬獲五屆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國超導材料與技術的研發具有良好基礎,並在電力、通信、醫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這標誌著我國高溫超導電纜已完成技術儲備、工程建設、人才團隊、產業承載的各項準備,資源層面的要素已經充分具備,對產業起步是重大利好。綜合以上維度分析,除超導材料外,可篩選出超導磁體與MRI、超導電纜、超導限流器、超導濾波器等幾條相對明確的賽道。
  •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高端醫療影像...
    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懸吊及雙立柱式DR……8月7日,在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洛陽康達卡勒幅高端醫療設備項目基地,全線高端醫療影像器械整齊排列展示,產品安裝調試有序進行。「一周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DR產品順利下線。
  • 美國新超導磁體再次打破世界紀錄,「32T」成就史上最強電磁鐵
    就在12月8號,該團隊用他們的最新項目——被命名為32T的超導磁體,再次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重新奪回了曾在2014年8月失去的「世界上最強的電磁鐵」的名譽。在他們實驗室旗下、位於Tallahassee的工廠裡製造出了能形成磁感應強度達32特斯拉的新型超導磁體,比前一個創下記錄的磁體強大了近33%,因此這個新磁體有了「32T」的暱稱。
  • 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研製成功
    混合磁體是國際上產生最高穩態磁場的主要選擇,但選擇它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挑戰——其水冷磁體必須解決材料和結構的優化選擇問題,面臨巨大電磁力和嚴峻的發熱問題,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且給它供電的數千萬瓦級的穩態直流電源本身也是一項重大技術挑戰;其超導磁體孔徑巨大,導體的材料選擇、結構選擇和磁體生產工藝,以及與之配合的低溫冷卻技術等都是技術難題,此前國際上已有多個大型高場超導磁體因技術問題而失敗,而我國在高場超導磁體技術方面原有基礎薄弱
  • 帶大家了解幾個超導技術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超導與原子能技術的關係今天,我們生產和生活使用的能源種類雖然多,但主要還是來源於石油、煤炭、天然氣一類的礦物能源。地球上的礦物能源是非常有限的,屬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為了保證未來人類的能源供應,人們正在設法利用核聚變的巨大能量。
  • 完成「不可能任務」 劍橋博士首證超導電磁學新現象
    一月,成都迎來了一年中寒冷的季節,往日人聲鼎沸的大學校園,也因寒假的到來多了幾分寧靜,不過位於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的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超導與新能源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卻是個例外。作為中心副主任,王為正忙著裝置新添的幾樣實驗設備。在中心建設之初,他就建議按照世界頂尖大學標準來建設國際一流的創新實驗室。一年多時間,實驗室也從無到有,再升級成如今生機勃勃的景象。
  • 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專家共識|磁共振|麻醉科|共識|手術|患者...
    、永久磁體和超導磁體。目前常用的為超導磁體,除非在失超狀態下,否則磁體總是處於「打開」狀態,應對磁體的危害保持高度警惕。術中磁共振發展到現在,大致經歷了三代產品。第一代為開放式低場強磁共振,第二代為高場強旋轉床或地軌推床磁共振(磁體不動,移動患者),目前的第三代為高場強磁體移動式磁共振(磁體移動,患者不動,安全性較高)。
  • 美國通用電氣濮陽風電生產基地首臺機組下線
    來源:中國證券網8月5日,美國通用電氣在濮陽建設的亞太低風速風電設備生產基地首臺機組下線,標誌著河南省與通用電氣開展戰略合作邁出堅實步伐。作為通用電氣全球第六個、中國第二個陸上風電機組生產基地,濮陽風電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於去年9月動工,生產專門針對中國特有低風速風況環境設計的陸上風電機組,預計年產量200—300臺,將輸送出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 高端醫療影像設備「河南造」!洛陽首臺DR產品順利下線
    大河網訊(記者 張黎光 通訊員 袁家偉)磁共振設備、高端智能化CT設備、數位化移動式X射線機、可攜式超聲設備……多種高端醫療器械整齊排列展示。7月28日上午,洛陽首臺DR(數位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產品下線發布會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洛陽康達卡勒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舉行。
  • 拓撲半金屬的量子輸運及手性磁體新穎拓撲磁結構研究
    報告題目:拓撲半金屬的量子輸運及手性磁體新穎拓撲磁結構研究 報告人:田明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報告簡介:本報告主要包括兩部分:1)簡要介紹穩態強磁場實驗室的實驗測試系統及國內外用戶利用高場開展科學研究的情況,重點介紹PtBi2三重簡併點費米子材料在高磁場下的量子輸運特性研究
  • 2019年超導材料市場規模超64億歐元 2020超導複合材料行業市場發展...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超導複合材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超導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呈現出電阻等於零以及排斥磁力線的性質的材料。已發現有28種元素和幾千種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為超導體。
  • 我國自主研製「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局面
    還要配基建、水、電、氣通用設備及屏蔽與安全等配套裝置。日前,中核集團自主研製的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實現重要裡程碑節點,完成內靶束流調試。2014年中核集團開始布局癌症治療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預先研究,力爭突破國外壟斷地位,實現我國重大疾病診斷和治療的設備國產化。
  • 健康產業發展40年巡禮: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圖1)2014年1月,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0T超導磁體在上海聯影研製成功,實現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行業MR核心技術破冰。至今,聯影已實現全線產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自研比例行業領先。(圖4)2016年12月,聯影憑藉磁共振創新技術「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圖像重建方法」從全國近百萬件專利中脫穎而出,斬獲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行業首個中國專利金獎。
  • 【谷一說】第七章 第六節 MRI設備#2月25日#
    27、超導磁體線圈的設計原理與常導磁體基本相同,但超導磁體的線圈是採用超導導線繞制而成,且工作在超導環境下,故稱為超導磁體,這種磁體磁場強度高,磁場穩定性及均勻性較高,MRI設備中0.5T以上的磁體都採用超導磁體。
  • 貝斯達: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新銳代表
    當前公司產品以磁共振為核心,同時覆蓋醫用X射線設備、核醫學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醫療信息化軟體等共五大系列,擁有超四十款產品。公司磁共振產品線齊全,品類豐富,2017年國內銷量和保有量均為國產品牌第二。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及佔比分產品情況如下: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磁共振成像系統、醫用 X 射線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等設備銷售、軟體及相關服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