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演訓中,炮車上的「編外」安全員接連遭遇尷尬,甚至操作手的失誤也要歸咎於他,這是為何?請看第74集團軍某旅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安全訓練觀系列報導——多一人把關真能多一分安全嗎
崔家堂繪
西北戈壁灘上,一臺遠火炮車快速駛過,捲起陣陣塵煙。炮車內,第74集團軍某旅下士蔣華蹲坐在車內的小平臺上,隨著顛簸的炮車左搖右晃。
為何只能蹲坐在小平臺上?因為炮車編制沒有安全員戰位,作為「編外」安全員的他只能擠在車內一隅。「很多人覺得安全員是個『美差』,但實際怎樣,誰當誰知道。」對於自己的崗位,蔣華心裡五味雜陳。
演練時,戰友們都在自己戰位上緊張忙碌著,只有蔣華在那「巋然不動」,雖說要監督大家的操作是否正確,但其實常常無事可做。看著其他戰友都在各司其職,蔣華時常感覺自己是個「多餘」的人,他說有時還會擔心自己影響其他戰友的操作。
蔣華的同年兵楊威就經歷了這樣的事。一次演練中,作為安全員的楊威覺得自己事不多,主動向班長請求協助實彈射擊,想著多為班級出些力。班長不好拒絕他的好意,便答應了。
不承想,楊威不小心誤觸了一個按鈕,雖然沒有造成事故,但影響了其他戰友操作,耽誤了整個班的射擊進程。事後,楊威十分自責:「我這安全員不僅沒起到啥作用,反而給戰友添亂了。」
同為安全員,二連三班中士蔡徐峰的遭遇更是尷尬。今年駐訓開始後,旅裡組織新上崗戰士進行實彈射擊。為了保證操作安全,老兵們被安排擔任安全員在一旁保障,蔡徐峰就負責保障初次進行實彈射擊的王坤。
射擊開始後,王坤按照流程操作,將數據上傳指揮所。但上傳後,王坤發現數據有誤需重新計算,等再次上傳完成已經比規定時間晚了近4分鐘,三班因此受到了批評。
事後進行復盤檢討,王坤在反思出現問題的原因時說道:「本以為有經驗豐富的安全員在旁邊看著,我出錯會得到及時提醒,沒想到他卻一聲不吭,結果導致我重新計算……」
聽到王坤的這番話,蔡徐峰覺得十分委屈和不解:「作為安全員,我負責監督的是操作流程是否準確,怎麼操作手的計算失誤也怪到我頭上來了呢?」
安全員的現實處境,也引起了該旅黨委的關注,他們對安全員到底有沒有必要設置進行了多次探討,但大家的看法不盡相同。
該旅在炮車上設立安全員,是因為過去裝備自動化程度低、安全係數不高,再加上年輕戰士缺乏經驗,出於安全操作考慮便設置了這一崗位。因此有人認為:「傳統是需要繼承的。如果貿然打破傳統撤掉安全員,萬一發生安全事故,後果難以承受。」
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新裝備的安全性和自動化程度都大大提高,而且遠火炮車本就沒有安全員崗位,若再延續傳統做法,只是多加一道不必要的「保險」而已。實際情況也證明,安全員的存在幹擾了炮車編制內人員的正常操作,還經常成為操作手降低自我要求的誘因和藉口。
圍繞安全員是否應該設置,該旅的討論仍在繼續。據了解,目前該旅已經著手研究取消炮車安全員,並舉一反三查糾訓練中存在的不必要程序步驟。(■梁 聖 羅周清 本報特約通訊員 黃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