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羅定邦中學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

2021-03-02 佛山市順德區羅定邦中學

2016年羅定邦中學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一:

Show Your Talent  英語演講比賽

作者:新聞社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逐漸融合,「地球村」也越來越小.如何使中國與國際社會進行更好的交流,促進彼此的發展,是當代中國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而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國際的交流中自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英語水平已成為衡量當代大學生素質的基本標準之一。在科技文化節,英語科組及學生會學習部聯合舉辦一次面向全校各級的英語演講比賽,以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口語水平,提供一個可以展現自我,激勵他人的舞臺,並增強在校學生的競爭意識。

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於第六、七周進行,參賽選手準備2分鐘演講,分數最高的10位選手進入科技文化節的決賽。決賽為4分鐘定題演講「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各選手準備充分,口若懸河,流暢的英文像音符一般迴繞在整個會場中,贏得觀眾及評委的一致讚賞。第二輪是現場抽題準備15分鐘後即興演講2分鐘。這是極富有挑戰力的一個環節,展現出選手們優秀的口語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最後,顏豔淘、李立雄、衛鵬宇同學獲得最高榮譽的一等獎,顏豔淘同學獲最佳語音語調獎,李立雄同學獲最佳演講風採獎。

 

 

2016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二:流行歐美風 英文歌曲大賽

作者:新聞社 趙潔瑩

四月二十九日下午,英語歌曲比賽由英語科組和學生會社團部口語社在禮堂內聯合舉辦,開場由口語社社長高育淇和上屆英文歌曲大賽亞軍選手石敏的一曲Love story拉開比賽帷幕,隨後,各選手依次上臺,伴隨著時而歡快時而低沉的音樂,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像一場歐美音樂的狂歡派對。選手比賽結束後,口語社社長常斌的精彩表演為比賽落下帷幕,最終,高二十二班葉琳獲得本屆比賽冠軍。

英語歌曲比賽提升了同學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是展現羅中學生風採的一個重要體現。

 

 

2016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三:

吟誦典籍品味國學

——記國學經典朗誦晚會

作者:新聞社董婷婷

4月28日晚上,羅定邦中學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同學在升旗臺前迎來了「國學經典朗誦比賽」,本次活動由學校語文科組承辦。

 朗誦比賽在掌聲中拉開序幕。場面十分熱鬧,不亞於文藝晚會。參賽的班級各有千秋,使出渾身解數,爭取打動評委老師的心。有的班級形式多樣,例如高一十三班既有古典舞,也有毛筆畫,除此之外還為正在奮筆疾書、埋頭苦幹的高三學長學姐們加油打氣。不僅僅是他們,其他班級的服裝設計也別出心裁,比如有民國時期的服裝。有的班級表演形式獨特,例如高一四班有加入現代風格的表演形式,加入了四川元素;高一十八班不僅把詩詞繪聲繪色朗誦出來,還加入了歌唱元素,形式簡單卻又令人神清氣爽、耳目一新。高二許多班級還邀請了老師一同表演,還在朗誦中添加小品元素,嚴肅中融入搞笑成分,富有創意。而觀眾們則是不亦樂乎,沉醉在詩詞的世界裡,仿佛穿越到那些朝代,時而拍手叫好,時而歡呼雀躍,整個比賽現場充滿活躍的氣息。這些都足以體現羅定邦師生為了此次比賽所做的充足準備,同時也展現出我校師生富有創意的思維,體現了我校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努力成果。

    伴隨著一片熱烈的掌聲,國學經典朗誦比賽結束了。但留給我校師生的卻是那一首首經典的詩歌,環繞在每個人的耳邊,時刻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國學的那份深沉的愛。

 

2016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四:

引進吸收,開闊視野

——記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及廣東東軟學院到我校講學

新聞社廖凱潼 陳雯婷

4月29日,我校舉辦了2016年盛大的科技文化節。此次文化節,我校除了組織豐富多樣的文化展示和遊園活動外,還邀請來了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的三位教授,廣東東軟學院一位教授為我校同學進行科普講座,同時還有北理工珠海學院的學生進行航模表演和展覽。
    上午8點半講座開始。先是由董平教授為大家進行名為「讀大學的意義」的講座。董平教授以輕鬆幽默、喜聞樂見的方式,為在座同學闡述了「大學」的意義。董平教授的演講生動而有趣,他以獨特的方式使得在座同學對「讀書」、「大學的作用」、「夢想」、「友誼」、「奮鬥」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講座中,同學們對高中生涯和大學生涯中將會遇到的問題不僅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是有了相對的處理方式。此次講座對大家來說可謂是獲益匪淺。
    上午10點,唐小勇講師為大家進行了名為「走近晶體世界,探索化學奧秘」的講座。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新型材料及其相關的晶體材料,無疑是科技發展的焦點之一。唐講師從現代科技中的晶體材料應用,晶體學基礎,晶體學結構分析及其應用三大方面為在座同學講解晶體學的相關知識,帶領同學走進化學的晶體研究領域,探索其中奧秘。講座的最後,他還為大家展示了他本人合成的晶體,更是勾起了不少同學探索神秘而迷人的晶體世界的興趣。
    下午,李福教授為大家講解了無人機技術——一項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為人們耳熟的新興技術。李教授從無人機的概念開始,逐層深入,貫穿無人機的發展歷程,結合無人機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帶領同學們在無人機技術的世界中遨遊探索。激發了不少同學對無人機技術的興趣。除了理論上的概念講解,講座還採用實物、圖片、錄像和動畫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使得講座生動而活潑。此外,同時進行的講座還有廣東東軟學院教授開展的題為「架起通向大學科學研究之橋」的專題講座,也吸引了大批同學聽講。

下午2點半,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的學長們還為我校同學帶來了航天模型展覽,並進行了航模表演。航模在天上恣意飛行、盡享自由的姿態,更是勾起了不少同學對小時候飛天夢的懷念。
    通過這些科技講座與展示,同學們了解了科技中更多的不同領域的知識,拓寬了同學們的知識面,使同學們獲益終生。

 

 

2016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五:

誰是學霸之百科遊園會

新聞社 張曉琪

在2016年的4月29日,羅定邦中學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節。在陽光明媚的早上,團委學生會的工作人員也早早地來到校道準備,安排了10個攤位供同學們參與。

本次百科知識遊園會創新程度很高,團委學生會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了首次百科知識遊園會。規則是:參與者在活動入口處領取計分票,完成一攤位遊戲可獲一蓋章,完成所有攤位遊戲則「通關成功」,並可於入口處領取獎品一份。蓋章是同學們專門製作的遊園會專用蓋章,獎品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玩偶、文具等。充滿動力的遊戲設置與豐富的獎品吸引了史無前例多的參與者躍躍欲試。通關遊戲使學習更有趣,不少同學都表示既學到了東西,又得到了獎品,而且非常享受整個活動過程。

攤位遊戲琳琅滿目:學生會學習部的「臥底系邊個」攤位,用 「誰是臥底」的有趣遊戲讓同學們熟悉安全知識;學生會紀檢部舉行「七巧板拼圖」; 學生會衛生部舉行了「你畫我猜」遊戲,兩個人的默契配合是遊戲的關鍵;學生會體育部舉行了「數你獨尊」數獨遊戲,這是熱鬧的校道上的唯一一方靜土,真是讓人以為走錯了地方,不過看著同學們拿著紙條認真的樣子,也是讓人不忍心打擾;學生會秘書部舉行了新穎遊戲「雷射破陣」,一張張地圖可以看出秘書部人員的仔細,同學們用雷射筆和鏡子的反光來觀察地圖,找出答案;學生會文娛部舉行了「學霸大闖關」的趣味問答;學生會外聯部的「造紙的魅力」,用通關遊戲使同學們熟知造紙的流程、歷史等;秘書部的「我愛記詩詞之三人四足」也精彩紛呈,同學們一邊三人四足一邊記詩詞,實在是學習的有趣方法;團委志願者工作部舉行了邏輯推理遊戲;團委宣傳部舉行了中國傳統節日趣味競答。要通過如此之多的關卡才能獲得獎品,看來學霸是名副其實的。

此外,學生會宣傳部舉行了「我愛羅中」祝福身邊人。一塊大大的黑板,貼滿了便利貼,每一張便利貼都寫上了同學們對自己,對別人的祝福。團委志願者工作部舉行了「愛心書屋」活動,讓同學們把不用的書籍捐獻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愛心書屋的建立對於幫助貧困學生非常有益,書屋幫助他們打開了一扇接觸山外世界的窗口,擴展了他們學習、成長的空間。

 

2016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六:

百花齊放 社團展示

作者:新聞社何倩

在4月29日這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羅定邦中學舉行了第二屆的科技文化節。各社團在各自場地舉辦了不同風格的社團展示。

音樂社:青春與歌聲齊飛 音樂表演

科技文化節時,音樂社的全體成員在禮堂裡展示了自己的才藝。吉他、鋼琴、小提琴……美妙的音樂使同學們沉醉,大家都在安靜地聆聽這美妙的音樂。節目表演的主體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個人solo與社員合作,有吉他,鋼琴,小提琴獨奏和樂器演奏。

攝影社:撲捉美麗瞬間 攝影展覽

攝影社在校道中展示了許多美麗的照片,每一張的細節、角度,都能看出攝影師的努力,引得同學們駐足觀賞。

動漫社:潮流前線 動漫展示

動漫社在校道中舉行了模型展示,cosplay表演和3D列印技術。桌面上擺著漫社成員精心收集的模型,高達,手辦,都是大家喜愛的形象。漫社成員的cosplay也非常引人注目。而3D列印更是讓同學們驚嘆連連,同學們圍在動漫社的攤位上觀看3D列印,屏息觀看的樣子小心翼翼的,讓人大氣也不敢出。

街舞社:炫舞青春 街舞表演

街舞社的表演也是精彩無比。集體舞,個人PK,圍觀的同學們也躍躍欲試。Poping,Locking,鬼步,看得大家眼睛應接不暇。

蘭亭書法社:蘭亭作序 墨香滿園

   蘭亭書法社的成員即席揮毫並進行展覽,圍觀同學不僅驚嘆於社員的才華,也有不少大膽嘗試,留下自己的揮毫墨寶。

 

2016科技文化節系列報導七:

學科爭豔 百花齊放之學科活動

作者:學生會新聞社

4月29日科技文化節當天,我校各學科科組也舉辦了精彩紛呈的學科活動,讓同學們在實踐中趣味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

    生物科組在實驗室舉行了兩大實驗:葉脈書籤製作和探究生長素促進月季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同樣的,化學科組的活動也在實驗室展開,實驗包括肥皂的製備與指紋鑑定——碘蒸氣法。

政治科組則早早在高一各班徵稿,內容關於核心價值觀與當下熱點問題的結合。每班學生都上繳一份政治小論文,獲獎論文於櫥窗展示。

地理科組則通過繪製美觀的中國地圖,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中國,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次的繪圖比賽不是簡單地把中國地圖臨摹一遍。這次活動的核心是「創意」,如何體現創意?要求越少,發揮創意的可能性就越大!地理科組準備了一份只有輪廓(國界)的中國底圖,要求只有一個就是繪出你心中的祖國藍圖,至於學生會在祖國輪廓內畫出什麼創意,將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也是科技文化節宗旨的最好體現。除此之外,還有地理模型製作大賽,學生通過製作地理模型,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提高羅定邦中學校園科研氛圍。

物理科組的「報紙拉汽車」活動可謂本屆科技文化節的亮點。各班派出隊伍,用報紙拉動汽車。結構形式不限,除了與汽車連接端以及封口處可用少量膠帶捆綁,其餘部分使用報紙為材料。在拉動汽車的前提下,質量最輕,用時最短,持續前進距離最長,外觀設計新穎、美觀,就是高分。同學們感嘆於物理原理使用於實踐的精妙,引來大量師生圍觀。

學科活動倡導學生將科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課外生活,陶冶情操。通過活動感受探究的樂趣,體會小組合作、班級合作的智慧,逐漸養成大膽思考、小心驗證的科學態度。在實踐中培養團隊與相互合作精神,在公平公正的競爭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羅定邦中學舉行建校55周年慶典
    共聚母校謀新發展 珠江商報訊 記者盧潔敏 朱德文攝影報導:五十五年弦歌不輟,薪火相傳。五十五載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昨天,羅定邦中學舉辦建校55周年慶典,近3000名師生員工、歷屆校友齊聚一堂,共慶母校55周年華誕。
  • 羅定邦中學:課改後,學校高考成績亮眼
    近年來,大良羅定邦中學在高考中屢獲佳績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鍾柳梅) 2016年羅定邦中學833人參加高考,重點總上線為129人,比上年增加了30人。本科總上線748人,本科上線率從上年的85%攀升至90%。這所學校為何能打翻身仗?絕招在哪?昨日(6月29日),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了這兩所學校,為你探秘解讀。  從2010年,大良羅定邦中學推行課改開始,學校的高考成績就節節攀升。2014年重點上線人數49個,本科上線率為81.36%;2015重點上線人數升至99個,本科上線率84.67%。
  • 2016廣東順德區羅定邦中學中層幹部選聘1人公告
    根據《2016年順德區區屬學校校長、中層幹部聘任實施方案》(順教發〔2016〕84號文件)有關精神,結合我校實際,需面向全區(含本校)公開選聘一名中層幹部(副主任),現將相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公開選聘崗位課程與評價中心(原教務處)副主任1名二、公開選聘原則堅持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
  • 羅定邦中學:奇雲教學成果展示
    (羅定邦中學)在課堂教學改革席捲全國的背景下,羅定邦中學率先以「1+1主體建構」教學模式為引擎,引入奇雲智慧教學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實施綜合改革。(『1+1』課改研討會)近年來,羅定邦中學在高考中屢獲佳績。
  • 羅定邦中學55歲啦!投2900萬新建綜合館
    五十五年弦歌不輟,薪火相傳;五十五載櫛風沐雨,春華秋實。」這是羅定邦中學五十五年的歷史,記錄著羅中人的光榮和夢想,銘刻著羅中人的不懈追求與探索。  昨日(12月12日),順德區羅定邦中學(大良中學)舉行55周年校慶暨二十三屆獎教獎學頒獎典禮,3000多名校友為母校慶生,同時還有社會各界人士,家長代表、退休教師、曾經在羅定邦中學工作的教師、各兄弟學校校長等,大家紛紛送上祝福,香港的羅氏家族成員也來到現場參加慶典。
  • 五十周年校慶,羅定邦中學將與你相約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湯海殷) 今年是個豐收年!順德城市網記者獲悉,羅定邦中學(原大良中學)將於11月15日舉行五十周年校慶。  據了解,經過五十年的艱苦奮鬥,近年來羅定邦中學獲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肯定,近100%的高考成才率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學校獲全國教科研先進單位、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試驗學校、順德區先進學校、順德區首批德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 廣州日報數字報-順德羅定邦中學 獎教獎學再次頒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子寧 通訊員蔡麗姬)日前,作為順德區屬優秀高中,羅定邦中學(以下簡稱「羅中」)舉辦了第二十四屆獎教獎學頒獎典禮
  • ​羅定邦中學「擲」千萬獎教獎學!羅氏後人寄語學子要成為「大寫...
    21日下午,作為順德區級優秀高中,羅定邦中學舉辦了第二十四屆獎教獎學頒獎典禮。 2019年高考,羅中收穫了漂亮「成績單」。據悉,該校今年過「高優投檔線」考生人數達到222人,本科上線率超過了95%。為鼓勵過去一年表現優秀的師生,該校決定「擲」千萬元用以獎教獎學。
  • 合工大舉行2015年科技文化節暨2015社團文化節
    合工大舉行2015年科技文化節暨2015社團文化節    科技與文化並舉 夢想與青春激蕩    ——合肥工業大學舉行2015年科技文化節暨2015社團文化節    4月22日下午,由中安在線主辦的「2015全國網絡媒體安徽高校行」活動採訪團走進合肥工業大學。
  • 第四屆校園科技文化節學生科技論壇順利舉行
    「第四屆校園科技文化節學生科技論壇」
  • 2016湯顯祖文化節:中英共沐湯公莎翁400年藝術之光
    中新網麗水4月8日電(記者 邵燕飛 奚金燕 實習生 李倩倩)釵光鬢影,崑腔曼妙,水袖翩然……4月8日,在一出如夢如幻的《牡丹亭》中,湯顯祖為政五年及醞釀創作《牡丹亭》的浙江遂昌,如約開啟了2016浙江遂昌湯顯祖文化節暨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促成東西方兩位大師跨時空「邂逅」。
  • 「行走的課堂」重慶八中宏帆初級中學研學旅行系列報導⑧
    同學們參觀「火神廟」 姚瑩 攝    編者按: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2017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對中學階段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尤其在價值體認方面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    在研學旅行中,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實踐育人?
  • 2016年香港頂尖中學排行榜
    哪些中學躋身2016中國香港頂尖中學排行榜20強?  2016年5月31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1952-2015年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兩岸三地3000多名省級高考狀元展開調查統計。報告顯示,在最新2016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雄居中國大陸高校冠亞軍,香港大學高居香港高校首位,臺灣大學問鼎臺灣地區榜首。
  • 「燎原計劃」學校系列報導|特色校——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
    為推動全國中小學創新創造教育燎原計劃(簡稱「燎原計劃」)的實施,展現「燎原計劃」建設項目優秀學校和優秀老師的風採,由發明與創新雜誌社精心策劃,將推出「燎原計劃」系列報導,以榜樣的力量推動創新創造教育在全國各中小學校的普及,促進全國創新創造教育水平整體提升。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燎原計劃」特色校——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
  • 智能工程學院舉辦第七屆計算機科技文化節
    2019年11月25日下午,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七屆計算機科技文化節在體育館拉開帷幕。本次科技文化節,主旨是在師生們中間普及並傳揚智能科學與工程領域科技文化,讓師生都成為智能科學與工程領域科技文化的受益者和傳播者。為期一月的活動將以高品位、高質量、高科技的活動為載體,以教研集備組、分年段班級和團隊社團為活動單位,突出參與性與趣味性,通過科技講座、科技作品展示、知識技能比賽、綜合實踐活動、舞臺表演和宿舍文化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呈現智能與工程學院風採。
  • 來看華南地區中學法語文化節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馬永釗)5月23日,2018年第五屆華南地區中學法語文化節在佛山市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舉行。來自廣州外國語學校、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華南師範大學中山附屬中學、南海實驗中學、佛山市外國語學校及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的領導和師生共200多人參加了活動。
  • 崇尚科學暢想未來 潮海萬科小學舉辦首屆科技文化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飛 青島報導11月19日上午,即墨區潮海萬科小學舉行了以「崇尚科學 暢想未來」為主題的首屆科技文化節,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激發他們了解科學
  • 2016艾鼎獎獲獎作品系列報導——袁宗南獲獎作品
    中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工學博士(2002-2009)經曆日本京都大學光電所客座教授(2008-2010)中原大學室設研究所助理教授(2004-)清華藝術學院名譽教授(2002~2005)中國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及中國上海照明學會客座講師(2002)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
  • 祭孔畫面「昨日重現」 今年孔子文化節五大新特點
    大眾網濟南9月23日訊 記者從今天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
  • 播撒科學種子 點燃科技夢想 煙臺市舉行首屆青少年科技文化節
    為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煙臺市青少年的科學素養,8月7日,煙臺市首屆青少年科技文化節開幕儀式在煙臺青少年宮順利舉行。煙臺市首屆青少年科技文化節由共青團煙臺市委、煙臺市科協、煙臺市教育局主辦,煙臺市青少年宮、騰訊煙臺新工科研究院承辦,大眾網煙臺協辦。活動將持續到2020年12月,面向全市所有青少年,並以「科技主導生活 創新改變世界」為主題,分科普學習宣傳、科普作品徵集和科技競賽活動三個板塊,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